猿猴、賽伯格和女人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當代最具思想深度和挑戰性的女性主義思想家
人文社會科學、女性主義與性別研究,科技與社會研究,重要且必讀的經典之作
自然是被建構出來的、而不是被發現的——真理是被製造出來的,而不是找到的——乃是科學史研究近年來的基調。唐娜.哈洛威剖析近年來關於猴類和猿類科學研究的寫作,追溯了科學在文化的性別根源,堪稱這個傳統中的最佳典範。她對於靈長類研究的相關書籍、論文、通信,以及遠征與制度的歷史,做了非常詳細的研究,揭開了現存社會關係(包括對於種族、性和階級的自然化)的歷史建構的系譜。她在這本書中所分析的是,關於自然、活生生有機體和賽伯格(模控有機體:同時包含有機和科技成分的系統)的創造的相關說明、敘事和故事。她也批判檢視了免疫系統做為一個資訊系統,並指出,我們的文化預設如何穿入那些被假定價值中立的醫學研究。在部分文章中,她探討並發展了現今女性主義的相關爭議;透過刻劃兩個有力與曖昧字眼 ——「自然」和「經驗」——的命運,她揭開了新的願景,並提供一個新的希望政治的可能性。
哈洛威之前的著作《靈長類視線》(Primate Visions, 1989),被該領域中的學者譽為「傑出」、「原創」、「精彩」、「重要」。《猿猴、賽伯格和女人》收錄了1978─1989年間的文章。奠立她成為當今最具思想深度和挑戰性的女性主義作者之一。
目錄
推薦序/ 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院院長 傅大為
譯者導言/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張君玫
致謝
導言
第一部分 自然做為生產和再生產的系統
第一章 動物社會學和身體政治的自然經濟學
第二章 過去是爭議所在
第三章 生物事業
第二部分 爭議的閱讀:敘事的各種自然
第四章 太初有字
第五章 靈長類本性的爭議
第六章 閱讀布琪.愛梅切塔
第三部分 差異的政治,為了那不恰當 / 無法取用的他者們
第七章 為馬克思主義辭典而寫的「性別」
第八章 賽伯格宣言
第九章 處境知識
第十章 後現代身體的生命政治
附圖
全書註釋
參考書目
索引
序/導讀
推薦序
將近二十年前,在我以前清華歷史所的辦公室裡,一位女性主義朋友,拿了一本書給我,建議我有空時可以讀讀。因為當年我主要研究的是科學史與科學哲學,那位朋友大概也覺得該書比較適合我研讀。它叫做Primate Vision,厚厚的一本,裡面談的竟然是靈長類學的當代歷史、知識建構、與性別政治,令我相當驚訝。我當年熟悉的是物理科學史、再加上些生物科學與演化論的歷史,想不到靈長類學的歷史也可以有那麼有趣而深入的議題,何況,作者還是一位做文化研究、性別研究的女性主義者!更特別的是,作者還是耶魯的生物學博士。對於一位出身物理學,後來在人文社會領域做研究的我來說,她這樣的背景也令人感到特別親切。那時,大概是我第一次接觸到唐娜.哈洛威(Donna Haraway)的大名。
物換星移,二十年後的今天,我在陽明大學的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專心研究與推動「科技與社會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gy Studies)。因為答應了群學出版社要為這本《猿猴、賽伯格和女人》的中文翻譯寫篇推薦小序,我不由得又再仔細的看了看哈洛威過去的成就。她雖然在性別研究等其他領域搏有盛名,但她是在「科技與社會研究」的學界中,才受到最大的肯定。在她等身的著作中,有一本Modest_Witness@Second_Millennium.FemaleMan?_Meets_OncoMouseTM得到國際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4S)的Ludwig Fleck獎,另外則在二○○○年時,她也獲得4S學會所頒布的終身成就獎:J. D. Bernal大獎。這個關係,對我也是一種新的親切感,與我二十年前的親切感覺有些類似。
一直到最近我才知道,哈洛威的書在台灣並沒有任何中文翻譯本。當然,她的書不是時下流行的休閒小書,看後就扔的那種。不過,我倒想熱烈推薦這本書的出世。為什麼呢?下面我想從四個面向來說:廣義的人文社會歷史面、女性主義政治面、科技與社會研究面、最後還有翻譯面。
《猿猴、賽伯格和女人》一書,基本上是本論文集,涵蓋了哈洛威一九七八到一九八九年這段時間的一些重要論文,所以時間可以上述到上世紀的七○年代末,那個歐美戰後第一波新思潮湧現的時代。女性主義研究、科技與社會研究都正在崛起的年代。雖然哈洛威在﹁導言﹂中很謙虛的說,她第一期 (八○年代以前)的三篇研究,「可說完全不脫美國的歐洲中心主義的社會主義─女性主義傳統」,但是這已經是在中心的內部(「位居怪物的腹中」)企圖揭竿起義了。我想特別強調,哈洛威很早就從人文社會的角度,針對生物學與靈長類學的﹁知識內容﹂,做深入的揭露與批判其性別偏見與父權知識建構。不同於七○年代以前的人文社會與性別研究,當涉及的對象是科技議題時,常傾向於迴避其知識內容,而在其外在的社會功能與後果上打轉。這種迴避,其實是放過了一個核心的知識與權力的議題。不過令人欽佩的是,七○年代末的女性主義研究,如哈洛威等,就已經投入了這個核心戰鬥。所以哈洛威在第一章中,也再度肯定了這個核心戰鬥「是女性主義理論家的重要貢獻之一」。
其次,在女性主義的政治面上,本書提出的「賽伯格」(cyborg)觀點,其實是個十分有實踐意義的女性主義政治觀點。透過哈洛威在猿猴與人類的類似性別政治研究、還有女人與機器之間可能的親近性思考,那個流動與跨越於動物、女人、機器等幾個領域之間的賽伯格,其實是個可以超越與連結各種不同的女性經驗、超越各種不同的(女性)本質主義與(純粹)自然主義的一個新立場與行動位置,而且它正在當今的科技社會中不斷發生著。我以前把翻譯成「機器動物人」,也正是在強調這個跨越各種本質主義的當代傾向。簡潔的來說,我引用哈洛威的一句名言來說明賽伯格這種基進立場:「賽伯格並不夢想一個類似有機家庭的社群這樣也就沒有了伊迪帕斯的計畫。賽伯格也不認識那個伊甸園,它不是從泥巴製成的,也就不會夢想回歸本土」。
其三,從科技與社會研究觀點來說,就如前面第一點所提的,哈洛威其實與科學知識的社會(SKK)之提出幾乎同時,開始對科學知識的內容本身,進行社會分析與解構。也許她沒有清楚地陳列出的「對稱原則」,但是卻有著更具體的社會關懷與性別政治:那是女性主義的科技與社會研究。同時,如果我們仔細去思考「賽伯格」的那種「去主體、去認同」、但又同時強調其「行動與連結」意義,我越來越感到她其實提出了一個幾乎與拉圖(Latour)同時的、早期的「行動者網路」(ANT)的女性主義理論。在這一點上,哈洛威於本書中已經熟悉一些拉圖的觀點,還有哈洛威與拉圖後來彼此常常互相引用,可以作為確認。只是,當討論到賽伯格顯示了女人與雌性猿猴的親近性與連結時,或當討論到女人與狗之間的跨物種伴侶時,哈洛威與一些女性靈長類學家的觀點與實踐,就更為引人、悸動、還伴隨著歷史的深沈,比起ANT經典故事中那些法國海洋生物學家與扇貝的關係、或說巴士德與炭疽菌的關係,都要超過很多。
最後,談一點翻譯。早在翻譯《女性主義社會學》時,張君玫教授的譯筆就已經很有名了,但是本書的翻譯,因為涉及到人文、女性主義、生物學、靈長類學等多元的領域,大概會更為困難。不過,因為張君玫這幾年來致力於哈洛威的研究,我們會期待她在本書中有著精彩的翻譯、譯註、還有她的導論。在寫此推薦序之前,我看過她翻譯本書哈洛威的導言、還有第一章的一部分,大致上都譯的很穩當,而且時有精彩的譯句出現。還有,張君玫在本書選擇以「賽伯格」音譯的方式來翻譯,我想也很恰當。過去台灣翻譯cyborg一詞,十分混亂,而且常常張冠李戴,例如說「生化人」、「機器人」等,就說是哈洛威的cyborg,其實十分不妥,但近幾年來,台灣逐漸以音譯賽伯格來翻cyborg,我比較贊成。如此,在閱讀此書時,讀者才會認真看看,賽伯格在哈洛威來說究竟是甚麼意思,而沒有望文生義、自以為是的危險,也才有可能真正學到點東西。
我衷心期待,這本書的出現,在台灣廣義的人文社會科學界、在女性主義與性別研究界、還有在科技與社會研究界,所引起的浪花與漣漪,會超過我個人貧乏的想像。
傅大為∕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院院長
譯者導言
身為賽伯格
在工具和神話之間,儀器和概念之間,社會關係的歷史系統和可能身體(包括知識客體)的歷史解剖之間,邊界是深具滲透性的。
─唐娜.哈洛威(Donna J. Haraway)
唐娜.哈洛威在作者導言中說這是一本「身體、政治與故事之演化的醒世錄」。「身體」是生物學論述的重要主題,不僅包括有機體身體的建構、拆解與重構,也包括了以往被視為無機體的機器、儀器和世界本身的身體;﹁政治﹂是女性主義論述的核心,不僅關於組織與安排人類個體與社會身體的生命政治,更涉及其他靈長類動物的政治、有機體內部組成的政治、有機體、機器和其他物件之間的政治、階級、種族、性和性別的政治、高科技的政治、星際大戰的政治以及跨國資本主義的政治;「故事」對知識生產中不可或缺的東西,不僅是一般意義的敘事,也包括科學家用以引導知識建構的喻說以及建構出來詮釋世界的種種說法。處於這些身體、政治與故事的中心位置的,正是賽伯格的角色與意象,關乎「我們」是什麼的存有論/知識論/倫理/政治。
身體和故事相互棲居,科學和女性主義都是具有生產意義的「神話」。一切的界線似乎都混沌不明,每每讓哈洛威的讀者懷疑,她究竟想表達什麼?這一切當然不能說是文字遊戲。或者應該說,這不只是文字遊戲,因為文字對哈洛威來說確實是不得不玩的重要遊戲,甚至可以說這個遊戲決定了我們的處境、生存與未來。尤其是科學的文字或論述,對哈洛威來說,更是攸關生死的遊戲,真理的賽局。當女性主義者或其他人文學者放棄對當代科技科學(techno-science)的理解,就等於已經把江山拱手讓給敵人。而敵人的指認本身,就是一個充滿爭議空間的真理賽局,比如在關於免疫系統的相關論述中(本書的第十章)。文字在真理政治中所扮演的作用是無法漠視的,因為我們的思考與存在都不得不透過字詞的運演並且在其中產生投射、彎曲和轉折等作用。然而,哈洛威從來就不是絕對的建構論者,她始終相信並強調,並非所有的建構都是平等的或均值的,而有著不同程度的物質性和可說明性,亦即建構者必須負起說明的責任,包括對她本身的物質基礎。
哈洛威理論的複雜來自她的跨科系深度,而這點又關連到她的女性主義廣度。跨科系的深度穿透了科學和文化的表面,在根底處進行扣連。跨科系並不是假裝科系的分際不存在,而是認知到這些分際的歷史偶成及其所造成的限制。科學的文化(culture of sciences)和文化的科學(science of cultures)並不是同義反覆,而有著確實的界線,儘管這些界線往往交織,而且必須在實作中被不斷(重新)劃出與維持。女性主義的廣度則透過女人相關的問題意識,從而連接了生物學、社會學、哲學、文學和藝術。《猿猴、賽伯格和女人》這本書標示了哈洛威思想的重要轉折與發展,從早年致力於拆解生物學理論的論述策略與意識形態(第一章到第五章),秉持較為鮮明的「社會主義女性主義」立場,強調權力關係和支配模式,到慢慢移轉到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