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活法
這些充滿趣味卻又深刻的真實觀察,詮釋了當今日本的社會常態與日本人的生活方式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內容簡介
亞洲通訊社社長、中日問題專家筆下的日本世相
充滿趣味和深刻觀察的日本描述
日本年輕人為何願意到鄉下當農民?
日本孩子為何沒人想要當老闆?
日本越來越多的人不願離婚,寧願做相敬如「冰」的「假面夫妻」?
日本的黑社會為何懼怕老百姓,選擇「規矩做人」?
亞洲通訊社社長,新浪博客閱讀數超過一億、喜馬拉雅FM達五千萬點播的意見領袖—徐靜波最新力作
作者旅日長達二十餘年,深入日本社會,以傳媒人廣闊的視角、用淺白的語言講述日日更新的日本生活。這些充滿趣味卻又深刻的真實觀察,詮釋了當今日本的社會常態與日本人的生活方式,提供了一個穿透其表、觀察日本的新視角。
目錄
序/導讀
「日本人」到底是一群甚麼樣的人
常常有人問我這樣一個問題:「徐先生,你在日本二十多年,你覺得日本人是一種怎樣的人?」
要回答清這一個問題,確實很難。
與其他在日的中國同胞相比,我因為從事媒體工作,因此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日本各地和各個層面的日本人,去走進他們的生活,去了知他們的心靈。但是,一定要用一句話來概括日本人的特性的話,我的直覺只有兩個字:「平和」。
「平和」兩個字,與留在我們中國人心目中日本人的「殘暴」印象,有著千萬里的差距。這種差距,也造成了我們對於「日本人」認知上的矛盾,因為你無法把殘暴的「日本鬼子」與彬彬有禮的「日本人」劃一個等號。
我曾經問過幾位日本老兵這樣一個問題:「侵華戰爭時期,你們為甚麼對中國人那麼殘暴?」他們猶豫著說:「因為當時日本的教育就是把中國人當作劣等人族」。但是他們辯解說,去中國的陸軍都是農村兵,而城市兵都去當了海軍和空軍。
舊日本軍隊對於中國的侵害,是我們中華民族永遠抹不去的痛!但是,過去這麼多年,當今的日本人是否依然還像他們的祖輩那樣殘暴?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 每一位到過日本的中國人,都會有這一種感覺。
是甚麼原因,令「日本人」的特性出現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是因為戰後日本制定了一部放棄軍隊、放棄戰爭的「和平憲法」,使得日本人在這部和平憲法的框架下,走過了七十餘年和平發展的道路,過上了半個多世紀沒有戰爭的幸福生活。還有一點,那就是戰爭的殘酷性,讓日本人不敢,也不再期望重新去過那麼一種痛苦的戰爭生活。其結果,是日本人比許多國家的人民更渴望和平,更反對戰爭,更警惕軍隊。因此,我們再用過去的眼光來看待現在的日本人,往往會出現認知上的偏差。
那麼,現在的日本人,到底是一群甚麼樣的人呢?
我覺得,從個性上來說,日本人總體是平和的,較少暴力的傾向。我們幾乎看不到日本人在公共場所裡打鬧吵架,常常看到小學生自己走路上學,看到OL小姐深夜一個人帶著耳機聽著音樂走回家。除了機場口岸,日本沒有第二處安檢的地方。即使遭遇難以跨越的坎,日本人多會選擇自殺,而不會去襲擊他人。
日本人是一個彬彬有禮的人群。無論是地鐵輕軌上的寧靜與禮讓,還是友人告別時輕柔的鞠躬道別,或者是客人離開溫泉旅館時,職員們的列隊相送,留給人們的總是一種溫馨。而這一種彬彬有禮也催生了日本一種特殊的文化,叫「曖昧」。
日本人又具有內斂保守的個性。不給人添麻煩,是日本人生活的基本規則,包括不給父母與家人添亂。因此,日本基本沒有啃老族,沒有丈母娘經濟,年輕人沒有對於財富的狂熱追求,沒有房產、汽車、孩子的攀比。做自己喜歡的事,幹自己想幹的事。即使是日本首富,也不會開豪車到處張揚,他們甚至把子女名字都隱藏了起來,不讓自己的富裕去刺激他人的心靈。
日本人又是一個極重家族榮譽與個人榮譽的人群。因此他們熱衷於傳承家業,恪守傳統,並為此催生了三萬五千多家百年企業。同時日本人遵守法律與秩序,不敢輕易犯罪,任何的犯罪記錄對於一個日本人來說,那是一輩子都抹不去的黑色記錄,而這一種恐懼的根源,是擔憂自己信譽的喪失會遭到社會的鄙視與拋棄。因此,日本人的榮譽感,也使得日本成了世界上治安最好的國家之一。
日本人的勤勞也是舉世聞名,在工作時間,日本人總是在忙碌。在任何的工作場合,手裡都不會捏著個人手機上網。我們可以遇到七十幾歲開計程車的老大爺,也可以遇到一大早在公寓樓周邊掃地的主婦。我們可以吃到八十多歲的老奶奶給你做的拉麵,也可以吃到九十歲的「壽司之神」給你捏的壽司。我長時間海外出差,不用擔心我的員工會遲到早退而偷懶。
也許有讀者問:「日本人真的有那麼好嗎?」我想說,日本人的主流就是如此,當然並非人人這樣。不可否認,我們追尋「和諧社會」,日本是一個值得學習和參考的範本。
我把我遇到的日本人,還有對於日本社會的細心觀察,一一記錄下來,彙編成了《日本人的活法》。這本書不是用一種批判的眼光,而是用一種理解的心態,去記錄不同階層的日本人的所思所想,期望向讀者們展示日本人生活的真實一面,了知他們人生的甜酸苦辣。
感謝北京的華文出版社和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成就了我的這一種期望。香港與日本有著廣泛的交流,兩地都是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融合地,我相信,香港人會比其他地區的人,更能理解日本人的言行與文化,並因此去看待現實中的日本,展望這個國家的未來。
徐靜波
二○一七年夏於東京
試閱
騎自行車去超市買菜的日本前首相
一年多沒有見到村山富市老先生,這次趁著去福岡市講演的機會,我決定去看望他。扳扳手指算算,老先生一九二四年三月生,現在應該有九十二歲了。
村山先生卸任日本首相後不久,又放棄了國會議員,正兒八經告老,回到了自己的家鄉 ── 大分縣大分市,日本九州地區一個濱海城市。
電話打過去,是村山先生接的,一聽說我要去看他,很是高興。我們約好第二天上午在他家見面。
第二天一早,我開車從福岡市出發,沿著山間高速公路狂奔兩個半小時,就到了大分市。車開到村山前首相的家門口,沒有想到,剛好遇到老先生騎自行車從家裡出來。還是我手腳麻利,掏出相機連拍數張,記錄了這位日本前首相騎自行車外出的罕見鏡頭。
老先生見我到來,忙下車。我問他騎車去哪裡?他說:「家內(妻子)一直腰疼,我去超市買點菜。」
喔,您是日本前首相啊,況且已經九十二歲了,還得騎自行車跑超市嗎?
老先生請我們進屋。屋子與兩年前我第一次來看望他時的陳設沒有甚麼變化。門口依然整潔,屋內依舊狹小。村山先生說,這房子是明治時代的建築,已經有一百三十年了。一九四五年時,美軍轟炸大分市,這一帶的房子都被毀了,就剩下這一棟房子還在。「這是一棟幸運的房子,於是就把它買下來了。」村山先生說。
進了屋,村山夫人在家。曾經的日本第一夫人是一位很典型的慈祥的老太太。她又是端茶又是拿出豆餡餅,弓著背好像確實很疼。看得我直想流眼淚。
我給村山前首相帶去了一盒茶葉,是我的老家 ── 浙江省舟山市出產的「普陀山佛茶」,是舟山市老市長周國輝先生訪日時給我的禮品,我是「借茶獻佛」。老兩口特別高興,忙打開盒子看,說「佛茶就是仙茶」。
我與村山先生就著茶,談到了中日關係,談到了安倍政權,談到了他與中國領導人的交往。不過談得最多的,還是他的人生故事。
村山先生有十一個兄弟姐妹,他排行老六。「小時候家裡窮,父親是打魚的,這麼多孩子沒法管,我是老六,所以父母親對我很放任,也沒有甚麼期望,有飯吃餓不死就行了。」村山先生說。
小學畢業後,村山先生被親戚帶到東京,在印刷廠打工。白天工作,晚上就去讀夜間中學勤奮讀書,後來還考上了明治大學政治經濟學部。村山先生說:「剛進學校,就被徵了兵,先是陸軍二等兵,後來升為軍曹。」幸運的是,村山先生還沒被拉去當炮灰,日本就投降了。東京一片廢墟,他就回到了自己的老家。
村山前首相很遺憾自己沒有當過一天的公司白領。回到老家後,他就當上了大分縣漁村青年同盟的書記長,開始了工農運動的生涯。後來當選為市議員,又當選為縣議員,一九七二年當選為國會議員,一九九二年成為日本社會黨委員長。一九九四年,他當選為日本第八十一代內閣總理大臣(首相),隨後發表了著名的「村山談話」,首次代表政府承認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戰爭。
問起為甚麼當時會想到發表這麼一個「談話」?村山先生說:「剛好遇到終戰五十周年,我想這個時候不說,以後就沒有機會說了。」短短的一句話,透著一份正義和信念,融入了對於歷史的一份責任感。
前首相的家,沒有一般人想像的前呼後擁。村山先生的家裡居然沒有警衛,沒有秘書,也沒有傭人,只有這對九十多歲的老夫妻,平靜得和一般的城市平民沒有甚麼兩樣。
老先生早上五點起床,一個人健步快走到附近的一處公園,和一些市民老伙伴們做體操、聊天。每天堅持兩小時。這也成為他健康的源泉。
我突然想起一個問題:「日本首相退休後,都享受甚麼待遇?」
村山先生聽了直搖頭:「甚麼都沒有!」
美國總統退休後,政府還撥一筆錢給建個圖書館。日本首相退休後,政府既沒有特別的補助金,也沒有甚麼安家費,連書報費和交通費都沒有。生病就是一般的國民健康保險,自己承擔三分之一,當然更沒有前國家領導人的高幹待遇。所有的生活,就靠幾十萬日元的議員養老金。
這個資本主義國家,也太沒有人情味了。
前幾年,村山先生因為白內障去醫院動手術。醫生問他「是要選擇看遠的,還是看近的」,村山先生想了想,平時還要騎車上超市買菜,就選擇看遠的吧。醫生又告訴他一句話:「還有一種手術,既可以看近又可以看遠,但是需要一百萬日元,而且不可使用醫療保險。」村山先生聽了直搖頭,他不捨得那一百萬日元。
臨近中午時分,村山夫人張羅著要做飯,我是一定要請他們去外面吃飯。最後村山先生打電話到一家經常去的壽司店訂好了座位,還叫了出租車。
出租車到家門口時,我問司機:「認不認識這位老先生?」那司機說,大分縣的人都認識他,他是大分縣的「寶貝」,大家叫他「とんちゃん」(暱稱)。
走進壽司店,最裡面的一間是村山先生最常用的地方。空間很小,坐下我們四個人就已經很擠了。老闆娘說,村山先生從當議員開始就來店裡吃飯。他不用說,我們都知道他喜歡吃甚麼。
怪不得村山先生外出不需要保鏢,與市民與鄰居之間的魚水之情,就是對他最好的保護。
村山先生雖然已是九十多歲高齡,但一年還要到中國訪問幾次,要麼作為日本訪問團的名譽團長,要麼就是帶九州地區的企業到中國考察交流。「退休後,海外跑得最多的還是中國。這兩個鄰居,不友好不行啊!」村山先生說,「我就是喜歡中國,忍不住。」
道別時,村山先生最後跟我說了一句話:「還讓你付了壽司錢,家內說我了。真是對不住!」說得我眼淚直打轉。老先生,多保重!
日本美女主播為何會嫁壽司郎
上海電視台外語頻道的日語節目《中日新視界》對我做了一個專訪,採訪我的是女主持人小森步。小森步是一位日本人,我和她相識也已經快十年了。
許多學日語的中國人都認識小森步,稱她為「小森老師」,因為她曾經在電視台上講授過《新版中日交流標準日本語》,聲音清脆,笑容可愛,贏得了不少粉絲的喜愛。二○○四年,小森步辭去了在日本的電視節目主持人的工作,隻身一人來到上海,進入東華大學學習中文。
二○○七年,我組織策劃了日本歌手長山洋子在海外的首場演唱會,演出地點就選在上海。演出結束後,大家舉行慶功會,小森步也來了,她打扮得十分靚麗,跟長山洋子有一拚。我們一起喝酒聊天時知道小森步在中國經常主持一些與日本有關的活動,還在電視台上開日語講座。從那以後,偶爾有幾次參與她主持的上海電視台的日語節目,但一直沒有問她的私生活。
這次《中日新視界》的採訪,特地借了上海一家五星級酒店的總統套房,因此有機會在錄製前一起聊天。於是,我問她到底結婚了沒有?她說,早就結了,而且已經做了媽媽。我問她到底嫁給了誰?小森笑著說:「你猜一猜?」我說猜不出來。她告訴我,老公是做壽司的,在上海的古北開了一家小小的壽司店。
小森步是屬於人見人愛的美女,中文也說的很棒。按照我們中國人的概念,她顏值很高,職業價值也很高,完全可以嫁一個富豪或成功人士,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富裕和安逸。
她開玩笑說,沒人追她啊。我想,她說出的這句話,會讓許多男人痛哭流涕。
不過,我還是很好奇地問了她一個問題:「你為甚麼會嫁給一個做壽司的男人?」
她說:「我選擇丈夫,並不是刻意地要選擇廚師或者是蛋糕師,而是感覺到他和我一樣,是在艱苦的環境中奮鬥出來,然後才擁有了現在這樣的工作,我們之間有著許多共同點,因此他很值得尊敬。」
小森步的回答,讓我想起了我的另外一位在日本電視台當主持人的朋友 ── 上宮菜菜子。
上宮是朝日電視台的當紅主持人,她出生在東京,因為父親工作的關係,小時候在美國生活了六年,英語講得非常棒。回日本後,她在東京外國語大學學了西班牙語。結果西班牙語沒有用上,她卻成了朝日電視台體育節目的主持人。
上宮的老公在東京的一家小公司裡上班,只是一名普通的公司職員。兩人在一個同學聚會上相遇後,便開始了戀愛,戀愛長跑整整六年,最後發現馬上要奔三十歲了,所以就結了婚。一切都是那麼水到渠成。
對於上宮嫁給一位公司小職員的事,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日本社會,不管是漂亮的女影星也好,著名歌手也罷,亦或是電視台的主持人,她們很少有嫁企業老闆的。因為大多數人認為,企業老闆多少有些銅臭味兒,不屬於她們的同路人。在她們的眼裡,找丈夫志同道合最重要,有沒有錢是次要的。
在泡沫經濟時代,日本女性選擇丈夫時往往也把高收入、高學歷、高身材這「三高」作為基本標準。但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泡沫經濟崩潰後,日本社會一顆浮躁的心開始沉靜下來,人們不再為了面子活給別人看,而是去尋找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那種質樸、自然的東西開始回歸社會,回歸到每個人的生活中。婚姻也一樣,不再虛榮,不再追求高大上,而是尋找真情,過自己想過的生活。現在日本女性的「三高」標準已經換成了「有共同的價值觀,性格相符,有穩定收入」這三點,也就是說,她們的要求更踏實、更接地氣。
日本生命保險公司對二十五歲至三十四歲的未婚女性做過一次調查,問她們找丈夫的條件?結果顯示,排在第一位是「要求價值觀相同」,第二位是「對於金錢要有同樣的感覺」,第三位是「有穩定的工作」。而以前所追求的「高收入」已經退到第九位,「高學歷」退到第十九位,「高身材」退到第二十位。
這調查中還有一組數據也是很有趣的。對於男性的年收入,日本女性的平均要求為五百五十萬日元。五百五十萬日元的年收入,在日本屬於普通的收入,因為日本國稅廳公佈的日本男性公司職員平均年收入就是五百五十三萬日元。也有女性提出,如果真的相愛的話,對方哪怕只有一半的收入,也就是只有二百七十五萬日元的年收入,也不在乎,只要能過生活就行。
在慾望橫流的社會裡,尤其是在經濟不景氣的狀態中,日本女性能夠回歸愛情與婚姻的純真本性,只要求與自己愛的人在一起,而不是趁機把自己「賣」一個好價錢,這是難能可貴的。就像小森步、上宮菜菜子作為知名度很高的電視節目主持人,明明知道自己的男友只是一個做壽司的,只是一個小公司的小職員,但還是要嫁給他,不僅是因為自己愛他,還因為兩人有共同語言和理想。
小森步至今在上海還沒有擁有自己的房子,她說自己的老公是一根筋男人,除了做壽司,甚麼都不會。但是他對自己的職業很執著,一定要把最好的材料從日本運來,給客人提供最讓他自己滿意的壽司。雖然老是做虧本生意,但他是一位「壽司工匠」,是一個很值得尊敬的男人。她說,錢可以慢慢掙,但是擁有一份自己喜愛的事業,這才是一個人最有價值的地方。
小森步的丈夫叫前川,他的壽司店就叫前川壽司,位於上海古北。有機會去前川壽司店吃一盤壽司,說不定還可以遇見小森老師,和她聊聊上海的愛情故事。
著名女影星川島直美之死
日本著名影星川島直美走了,膽管癌,終年五十四歲。
川島出道很早,讀大學時就上了電視,被譽為「娛樂女神元祖」。但是,我記住川島是因為她演了電視版的《失樂園》,那是根據渡邊淳一先生的小說改編的婚外戀故事,演繹尺度比電影版的女主角黑木瞳更大,充滿激情。
川島後來還演過不少電影和電視劇,我都沒有記住。但是前幾年她突然熱愛上紅酒,又拍廣告又出書,儼然成了紅酒大師。最後給世間留下的一句最驚人的話是:「我身上流淌的都是紅酒。」
愛紅酒的美女,最終嫁的男人自然與吃相關 ── 日本著名的西式糕點師鎧塚俊彥。兩人雖然沒有孩子,但卻也是絕配的夫妻,感情很深。
二○一五年,川島一直在全國各地主演舞台劇。九月十七日,日本各大媒體突然曝出一條消息,說川島實在撐不住了,決定放棄舞台劇的主演,委託B角頂替。川島為何撐不住?當天電視台播出的一組鏡頭讓日本全國的觀眾嚇了一跳:多日在螢屏上不見的川島,居然已經瘦成了皮包骨。那麼美麗鮮豔的女人,怎麼會變得如此蒼老?
川島和她的丈夫甚麼都沒說。
二十四日,各電視台突然傳出速報:川島直美在東京的醫院裡去世。這一天距離她離開舞台僅僅一個星期。也就是說,身患絕症已經無法正常進食的川島,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還在舞台上為觀眾表演歌舞。
我還看到一條消息,說川島因為長期無法正常進食,體重已經降至三十五公斤。由於無力,她在九月七日那天的演出中肋骨骨折,在後續的幾場演出中,雖然有時會說錯台詞,但是無論是舞蹈還是歌唱,表演得都十分完美。一個女藝人在癌症晚期又遭遇肋骨骨折的情況下,是如何忍住疼痛,把自己的演藝生涯堅持到生命的最後一刻的?我實在難以想像。我只想問:是甚麼力量頑強地支撐著她直到倒下?
川島直美去世後,她的丈夫在整理遺物時居然發現川島在去世前兩天的手機上,都是發給友人的短信。告訴她們,她自己要給丈夫好好地過一次生日,請她們無論如何都要來捧場。而川島留給這個世界的最後一句話,居然是「對不起」,因為她突然吐血,血跡沾滿了病床。說完這句話,她就陷入昏迷。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其實對川島的印象並不是很好。不是因為她在《失樂園》中露的太多,而是覺得她當「紅酒女神」有點不務正業。但是在人生的最後時刻,川島並沒有躲進醫院或者遁居溫泉地養病求生,而是選擇了把自己的藝術生命之火燃燒殆盡,這讓我肅然起敬。一個柔弱的女人,一位出色的藝人,如此豁達地面對死神的降臨,忍受病痛的折磨甚至呼吸困難時依然登台表演,這需要多麼強大的心靈和意志!「生為藝術人,死為藝術鬼」,日本媒體把川島的精神稱為職業意志。也許天堂那邊缺美女,在川島去世前幾天,比她更年輕的一位美女也走了 ── 三十二歲的NHK新聞主播黑木奈奈。
黑木畢業於日本上智大學法語專業,先擔任每日放送電視台出鏡記者,後加盟TBS電視台當新聞主播。二○一一年四月起,成為NHK新聞節目主播。
黑木身高一百七十二厘米,十分靚麗,是NHK四大美女之一。去年七月她因胃潰瘍住院治療,卻意外發現患了胃癌,而且已是晚期。去年九月,黑木的整個胃被切除,每天靠飲用液體生活,但是她依然堅持每週主持一次NHK 衛視(BS1)的《國際報道》節目,直到二○一六年七月十三日倒在工作台上,再度被送進醫院,那時發現癌細胞已經轉移。黑木住院一個月後,依然渴望回到演播室。最後在父母的陪伴下,九月十九日凌晨在家中告別了自己短暫的生命。
在全胃切除後,黑木寫了一本書講述自己與病魔鬥爭的故事,最後她寫道:「未來還有辦法戀愛和結婚嗎?」這成了這位熱愛播音事業的女性的最大遺願,聽了催人落淚。
寫完這篇文章,我一直想不出一個很好的題目,因為我不是想告訴大家日本有兩名美女主播死了,而是想告訴大家:也許在不少人的印象中,日本女性是柔弱的,甚至她們只懂AV。但是,無論是川島還是黑木,作為藝人面對絕症,她們沒有畏懼,沒有氣餒,更沒有選擇逃避,而是勇敢地堅守在自己的事業陣地直到最後一刻,像一名勇士一樣倒下得無怨無悔!
川島與黑木的死,讓我對這些日本職業女性們肅然起敬,不僅僅是因為她們對於病痛的無畏勇氣,更是因為她們那份至死不渝的敬業,令人敬佩!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