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我的歸屬感:建立連結,尋求認同,擁有存在感的心靈探尋 (探索真我升級版)
能與人產生連結,且仍保持真我,才是真正的歸屬感。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簡單卻顛覆的思辯,帶你穿越人生迷霧...自我成長書展75折起,滿額送保溫袋 👉逛逛去
太多人活得太費力,我想為大家、包括我自己,找到比較省力、又能活得更舒服的方法。─蔡康永
時報全書系購書滿549元,金幣加碼3倍送
👉逛逛去
內容簡介
能與人產生連結,且仍保持真我,才是真正的歸屬感。
在獨來獨往的世界裡,不會發生任何改變。
往外踏出一步,就能找到自己喜歡、也被需要的存在。
你也會發現,很多人都和你一樣,
正走在尋找歸屬感的路上。
作者艾蜜莉‧懷特,與家人關係緊密,也有數位摯交好友,就人際關係而言,她並不孤單。但她總覺得自己活得不夠踏實,生命中好像缺少了什麼。
為了尋找失落的那一角,她決定從個人生活出發,逐步外拓,從人、事、物等不同層面,展開「尋找歸屬感」的計畫,進行一場尋找自我、走出舒適圈的心靈之旅。
.家:這是歸屬感的出發點,也是個「動詞」,需要我們付諸行動,把house變成home。
.鄰里社區:在住家附近找到你的「連結點」,可能是人(鄰居),也可以是你最喜歡的空間(公園、咖啡廳),藉此創造屬於自己的「在地歸屬感」,獲得「環境療癒力」。
.付出關懷:不只人類是命運共同體,全世界的生物都休戚與共。如果你愛動物,就以實際行動支持動保團體,靠團體的力量落實你的關心。
.信仰:信仰能讓人獲得認同感與安定力。但當你的信仰與性向認同相抵觸時,加入與你有同樣困擾的人所組成的團體,共同尋求心靈上的支持。
.當義工:成為義工或許能與人產生連結,但它們提供「做事的機會」,更勝於「交友的場合」。所以義工服務的重點在於:「找到對你有意義、且你也擅長的是什麼事」。
.用錢購買:窮人比有錢人孤獨三倍,砸錢的確能化解孤單,用鈔票也能換來某種程度的歸屬感,但這樣的行為無法支撐我們走得太遠。在緊要關頭,只有真心又真實的「人」,才能給予我們實際的支持。
在這趟探尋的過程中,她不僅體會到與人同在的美好連結,也發現相似度≠歸屬感,因為如果我們只找跟自己投緣契合的人相處,將會失去更多了解自己、改變自己的可能性。
更重要的是,在尋找歸屬感的同時,我們要找到「真正的自己」,而非成為「全新的自己」。唯有誠實面對自己需要什麼,不犧牲自我與自身重視的事物,才能感受到被需要與接納,獲得真正的幸福與滿足。
名人推薦
好評推薦
某些懂得靜心的人會開始慢慢體驗到,我們其實可以跟自己建立連結,又不跟現實脫節。因此,獨處便能安然。原來我們常是心有歸屬,然後投射到外在。心神不安,跟人相處,也容易斷訊。-臨床心理師 洪仲清
本書以有趣且率真的書寫方式,告訴讀者在現今世界中要擁有歸屬感必須付出與經歷的種種。它不僅探討因為我們的家、購買的物品,或是所愛的人而產生的歸屬感,還告訴你如何與人產生連結、且仍能保持真我的實用方法。-《鄰里效應》、《性別悖論》作者 蘇珊‧平克
這是本獻給所有飽受二十一世紀孤獨與疏離之苦者的睿智之書。我們跟隨作者踏上充滿試煉與謬誤的尋找歸屬之旅,從「拯救豬隻」到「自動信仰」,還有對於社區鄰里的探奇,也學到所謂「最好的場所」就是我們「心靈歸宿」。-《紙花園》、《字母書》作者 茉莉‧皮卡克
目錄
推薦序 快樂常是連結的副產物 洪仲清
前言|尋找歸屬感的挑戰--蛇、石頭與療癒計畫
認識越多人會越快樂,真的是這樣嗎?/我在北極圈小鎮的美好生活/歸屬感已瀕臨絕跡?/我的「歸屬保育計畫」/踏出第一步,孤單就在你身後
第1章|哈格提定律--如何尋找歸屬感?
瑜珈能讓人接地氣/從倒頭栽產生的連結感/我對「微笑回報率」過度期待了嗎?/心痛時,身體也會痛/寵物對我來說,真的很重要!/當義工,就不再孤單了?
第2章|家--奠定歸屬感的根基,放下過去
「家」是動詞,你得付諸行動/有人像自己一樣真好?!相似度≠歸屬感/居家布置能營造歸屬感嗎?/我有承諾恐懼症,因為擁有就會是失去的開始/拆遷的房屋,再也回不去的家/讓家從House變成Home
第3章|在地--透過你重視的事物尋找歸屬感
人地疏離,因為缺乏地方感/社區意識是來自居民的同質性?/在「最好的場所」也不一定能找到歸屬/我想與人保持親密的疏離/在花園裡,我是快樂的工蜂/我的連結來自大自然
第4章|關心--倘若有人說你可能不屬於這裡,你要如何創造歸屬感?
用行動改變,為動物發聲/關心,靠團體的力量更能落實/要打扮成肯德基爺爺?!我辦不到/陌生人對我說:「加油!女孩」/小豬,是我們對不起你/「法官大人,我這樣做是為了豬!」/拒絕煽動人心,我要用適合自己的方式付出關心/自「利」自強V.S.休戚與共
第5章|信仰--萬一被想加入的團體拒絕了,你該怎麼辦?
教會學校的記憶,指引我重返教堂尋求歸屬/連天堂都不歡迎我,我該何去何從?/教友太親切,讓我落荒而逃/跟人聊不停,才能建立好交情?/同性戀真是被上帝拒絕的罪人?/被拒絕,就加入與你是同類人的小眾團體/團結起來,我們就會擁有彼此
第6章|當義工--為了獲得歸屬感,你做了一切該做的事,但為什麼事情不如你想像中容易?
要同理,也要保持適當的心理距離/當義工,光有熱血是不夠的/是來交朋友,還是去當義工?/為動保理念共同努力的同在感/你擅長做什麼,就從那裡開始吧!/五○%的團體都不需要義工?!沒關係,那我還有五○%的機會/當義工,不是﹁先參加了再說﹂
第7章|購買--當你付錢購買歸屬感時,你會得到什麼,又無法得到什麼
窮人比有錢人更孤單三倍/制服能凝聚校友的認同感/連結+踏實+正面的存在感=一小時收費二十五美元/我累了!我想用鈔票換感覺/花錢也買不到安慰/實際的支持是來自真實的人
尾聲|你要親身參與--關於歸屬,我所學到、以及你也能學到的課題
要成為「真正的你」,而不是「全新的自己」/透過公眾連結,讓人際網路不斷線/優秀的領導人,能讓團隊產生向心力/公共空間減少,讓歸屬感也流失/在地的歸屬感,能產生環境療癒力/遇到拒絕,除了離開,也可以轉身面對/團結在一起,為共同的理念發聲/離開團體,就會失去改變的可能性
致謝
評量與測驗
心理上的家評量
鄰里的社群意識評量
害怕批評的評量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