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創意產業讀本II:象徵價值與美學經濟
內容簡介
文化創意產業是那些涉及有形或無形藝術性與創意性產品創製的產業, 它們有一個共通點,即是運用創意力、文化知識、智慧版權去生產具有 社會文化意義的產品與服務。這個議題在高等教育體系裡應該是一個具 備高知識門檻的學科。
本書援引社會學、經濟學、商管學、美學、哲學等論著,來論證當代文化 與人文藝術是如何地被轉化為一種具備美感素質的象徵財貨,並探究作 為一種可交易的財貨,其「所值」(worth)為何?其價值驗定(valuation) 的邏輯又是如何?還有,它在產業營運的過程中,與眾多的相關產業(如 製造業、科技業、服務業等)比較,應有何不同的思維。
探討的議題有:創意管理與象徵經濟的辯證思維/作為奇點財貨的文化 商品/ 文化商品的評斷機制/商品意義與市場/特許經營的社會性結構 與文化產品關係/文學作為一種文化產業/從蘇格蘭格紋飾到韓國流行 風潮的解讀/審美、感知與設計/亞里斯多德與廣告人/表演藝術產業 從創意生產到消費遲滯/房產物業與表演藝術交融的百老匯劇院/文化 創意產業的策略與基模。
目錄
序
作/譯者簡介
PART I 價值/經濟/商品
CHAPTER 1 評價獨特:作為奇點財貨的文化商品
Lucien Karpik 著/嚴昱如 譯
CHAPTER 2 商品意義與市場:品質不確定性與價值構建的主體間性
Jens Beckert 著/劉義菡 譯
CHAPTER 3 以範例作為文化商品的評斷機制
Erwin Dekker 著/徐玉瓊 譯
CHAPTER 4 文學作為一種文化產業
Sarah Brouillette, Christopher Doody 著/成伶俐 譯
PART II 創意/管理/實踐
CHAPTER 5 創意管理與象徵經濟的辯證思維
林立敏、李天鐸 著
CHAPTER 6 文化創意產業的策略與基模
Jonathan Gander 著/程雨萍 譯
CHAPTER 7 特許經營的社會性結構與文化產品關係
Derek Johnson 著/范虹 譯
CHAPTER 8 表演藝術產業的鮑莫爾成本病:從創意生產到消費遲滯
林立敏 著
CHAPTER 9 房產物業與表演藝術交融的百老匯劇院
Derek Miller 著/李若然 譯
PART III 美學/批評/感知
CHAPTER 10 亞里斯多德與廣告人:作為一種戲劇形式的電視廣告
Martin Esslin 著/林立敏、羅瑤 譯
CHAPTER 11 重構「被發明的傳統」:從蘇格蘭格紋飾到韓國流行風潮的解讀
林立敏、李天鐸 著
CHAPTER 12 尋思文化工業理論:鏈結文化產業
Christian Lotz 著/林立敏、羅婧婷 譯
CHAPTER 13 審美、感知與設計:跨學科取向的文化模式
Harry Francis Mallgrave 著/羅慧蕙、劉義菡 譯
序/導讀
本書的問世可說是走了一條漫漫長路。作為本書的前篇《文化創意產業讀本:創意管理與文化經濟》出版於2011 年,當時曾想一鼓作氣將手邊尚未刊載的論文集結出版續篇「系列二」。但隨後因獲得一項研究獎助金而前往東京,展開為期一年的訪學,接續又承接兩個委託研究計畫案,使得原本續篇編整的步調節奏就此打亂。直到林立敏博士由美國耶魯大學返回台北探親,而我剛巧也從歐陸回來,我們久別再敘並經過一番腦力激盪後,我便立刻邀請她共同參與本書的編整工作,並且當下議定了本書大致的內容方向。這時候已是2017 年了。
在高等教育體系裡,文化創意產業應該是一個跨領域、高知識門檻的學科,但是許多年下來,兩岸學界應和著產業體系的浮誇與躁動,結果呈現的是學理基礎淺薄,學科專業門檻相對低落,絲毫沒有引領產業發展的研發動能。因此,我們在議定新書的導向時決定,與其緊貼著產業實踐的商管步調,高喊「感性創意與理性管理」、「科技應用與產業創新」、「創意城市與文化群聚」等,諸如此類的泛議題,倒不如回溯到源頭,由文化創意產業的本真屬性來著手。其實,在前篇讀本即有著近似的認定,只不過這回的續篇新書將議題更進一層次導向經濟學、社會學、文藝美學的結合與思辨。
亦即是說,在本書我們首先要問,用文化與創意作為生產素材的一項產業,其產出為何?答案是,一種具備美感素質的象徵性財貨。那麼這種象徵財貨的本真屬性為何?經過系統化組織的運作,這種財貨在特定的社會經濟情境中,作為一種可交易的財貨,其「所值」(worth)為何?其價值驗定(valuation)的邏輯又是如何?還有,它在產業營運的過程中,與眾多的相關產業(如製造業、科技業、服務業等)比較,產生何種混淆與爭議,應有何不同的思維?
針對這一連串的問題,我們分頭進行尋訪邀約,並藉由各種管道取得十篇翻譯文章的授權,再匯入林立敏博士與我長年合著的四篇文章,最終確立了本書的內容架構。這時剛好是2019 年底─新冠(COVID-19)疫情爆發前夕。
其實在本書之外,還另有三篇有關科技與創意的著作,由於授權取得的困難,結果只能忍痛割捨,很是遺憾。關於本書收錄的著作,有幾篇早早已經於相關國際出版物發表,但應我們的請求幾位作者都再做了相當幅度的編修更新,以符合本書的題旨與當前的社會文化情境;還有幾篇則是應我們的邀約而專門「客製」撰寫的首稿。在此我要由衷地對這些慷慨無私的學界先進表示感謝。
另外有一個事後發現,就是本書作者的組成,其地緣位置的分布有法國、德國、荷蘭、加拿大、英國、美國,還有兩岸,這種均勻的分布純然是個巧合,卻也體現了文化創意產業的研究在高等教育體系裡的特質:一個應該具備多元文化視野,匯聚各方人文社經知識的跨領域學科。
本書的出版,首先要感謝的就是共同編著者,現在於上海交通大學任教的林立敏博士,她奠基於台灣大學、美國馬里蘭大學、耶魯大學到中國北京大學的豐厚學經歷,並在文學、戲劇、劇場創作到表演藝術等領域的研究積累,均為本書帶入嶄新的思維與視野,加上在文稿審校的全面參與也加速推動了本書的問世,要不然還不知道得等到何時。
再來要致上誠摯謝意的是,幫忙翻譯的幾位傑出學者。他們分居兩岸各地,並且有著各自的學術專攻,在我們兩位編者的央求之下,毫不遲疑地將一篇篇艱澀難懂的原文轉化為簡明流暢的中文。對此,我們很是感激!
過去十多年,我除了於歐美日本長居訪學,也花了相當多的時間與精力,登訪中國大陸多個學府做學術交流,並得以對大陸文化產業與媒體的驚人發展有近身的體悟。因為我的造訪,帶給了各個機構與教學同仁的煩擾,在此要向他們表達無盡的謝意。他們分別是:北京大學向勇教授、陳旭光教授,北京電影學院胡智鋒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戚強飛博士,東北師範大學張文東院長、敖柏教授,上海交通大學單世聯教授,上海復旦大學曹晉教授,華東政法大學錢偉教授,南昌大學周明娟教授,南京藝術學院張捷教授,重慶大學楊尚鴻院長,重慶西南大學曹怡平教授,浙江大學韋路院長、盤劍教授,廣州暨南大學李學武院長,深圳大學溫雯博士、秦晴博士、劉輝博士,香港浸會大學卓伯棠教授,前香港中文大學鄭潔博士。還有許多在上海、北京、重慶、南京、合肥、成都、杭州、長春、深圳等地相識的年輕學人,我對他們很是懷念。
在台灣要表達感念的有:新竹清華大學邱誌勇教授,政治大學李世暉教授,崑山科技大學劉現成教授,實踐大學李瑞元教授,還有長年推動研究的鄭綸博士與每月讀書會的同仁。
最後要特別感謝兩位好友。一位是東京駒澤大學的川崎賢一教授,由於他數度安排我到日本長居訪學,讓我深深地體會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對自身國族文化,比日本還要執迷且自傲的,也沒有幾個民族像日本那樣行事嚴謹有序,處處講究細節與周詳。另一位是英國劍橋大學約翰.湯普生(John B. Thompson)教授,經由他的安排,讓我有幸長年沉浸於劍橋這個學術聖地,期許跟隨著先賢哲人的步伐邁向卓越之境。只是多少年下來深深地領悟到,這個卓越之境真是無邊無際,永遠看不到盡頭,而身為一個學者唯一該做的就是─毫不猶豫地堅持,再堅持!
現在書出版了,也是該還債的時候了。當初我們非常鍾意法國卡皮克(Lucien Karpik)教授的一篇著作(即本書的第一章),我特別與他聯絡徵求轉譯的許可,這位年高德劭的尊長對我許久未與他聯絡甚是在意,說什麼都不肯同意,除非我保證,當本書問世後,會帶著熱騰騰的版本到巴黎,和他一起喝杯咖啡,並由他請客,甚且他把地點都選好了。因此,現在當務之急即是上網查詢航班行程,開啟下一個旅程了。
李天鐸
2021 年11 月12 日於台北石牌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