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殺了三次的女孩:誰讓恐怖情人得逞?桶川跟蹤狂殺人案件的真相及警示
過著平凡日子的你我,都可能是下一個受害者。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我的女兒被殺害了三次--
	第一次死於兇手的刀下;
	第二次是被見死不救的警方殺死的;
	第三次是被見獵心喜的媒體殺死的。
	--豬野憲一(一九九九年桶川跟蹤狂殺人事件被害者父親)
	
	她生前的求救吶喊,一直沒人聽見。
	是什麼樣的社會,讓一名普通女性求救無門,慘死於眾目睽睽、光天化日之下?
	又是什麼樣的黑暗,讓一名平凡的週刊記者,決心和國家權力與眾多同業站在對立面?
	
	本書特色:
	★榮獲日本新聞工作者會議大獎、日本編輯嚴選雜誌報導獎
	★引發日本電視台深入專題追蹤,全日本注目並催生反跟蹤狂法案!
	★被譽為「記者的教科書」,日本報導文學的扛鼎之作!
	★長踞日本亞馬遜網路書店排行榜高位,日本讀者★★★★☆震撼推薦!
	★你絕對會希望身邊的每一個人都看過的一本書!
	
	「如果我被殺了,那就是小松殺的--」
	一九九九年十月二十六日,年僅二十一歲的女大學生豬野詩織,
	遭人於日本埼玉縣JR桶川站外刺殺身亡。
	
	豬野詩織身前向朋友訴說,自己不斷遭到前男友小松的暴力恐嚇與跟蹤騷擾。
	不願意和詩織分手的小松,總是將能夠簡單蹂躪殺害詩織的話語掛在嘴邊,
	逼迫詩織聽從自己。
	
	不肯坐以待斃的詩織,決心前往埼玉縣警轄下的上尾署報案,
	卻被警方以不介入民事糾紛的藉口,給拒於門外。
	詩織只能將與小松交往過程中的遭遇完整告訴好友,
	並留下藏在房間角落的遺書給父母。
	
	光天化日、眾目睽睽之下,年輕女性遭到殺害。
	詩織的死亡引起媒體矚目,週刊記者清水潔也加入採訪行列,
	在一路遭擋碰壁的追訪過程中,他自覺冥冥之中有股力量讓他聽見了詩織的遺言。
	透過縝密的調查、漫長的跟監,清水調查出詩織前男友小松的真實身分、
	比警方更早鎖定兇手,掌握案發後即下落不明的小松行蹤……
	起先認為這是一場再普通不過的社會案件採訪,
	沒料到竟會踏上一段平凡人為平凡人討公道的孤寂旅程──
	
	●相信警方能保護人民是我們的錯嗎?
	比上百名刑警更早鎖定犯人,暴露日本警方嘲弄被害者的吃案醜態。
	●當新聞媒體不再是揭露真相的正義之聲
	批判依附國家權力生存的主流媒體,拒絕被害者一再遭受汙名化。
	●過著平凡日子的你我都可能是下一個受害者
	當親密關係成為撼動社會的恐怖慘案,催生日本反跟蹤狂法案。
	
	凶案悄然落幕二十年,但我們還能拯救二〇一九年的豬野詩織。
	
	對本應保護人民,竟棄人民於不顧,
	甚至試圖壓迫人民噤聲的警察機關提出嚴厲批判;
	對本應傳達正確訊息,卻只在乎收視率及銷售量,
	不惜扭曲被害者形象的媒體提出尖銳質疑。
	事件真相揭露以來,撼動著一個又一個日本讀者,
	清水潔孤獨卻執著的追尋,促使日本政府在二〇〇〇年通過「反跟蹤狂」法。
	
	而距離桶川案二十年後的台灣,
	我們同樣面對著因為缺乏情感教育,頻頻發生跟蹤狂犯罪的現況;
	也同樣面對著只在乎數字,不在意事實的媒體。
	此時閱讀清水潔這本充滿對被害者的同理心,及對記者生涯的自省之作,
	將會是敲醒我們心中之門的一記警鐘。
名人推薦
	王立柔(前《報導者》文字記者)
	李屏瑤(作家)
	李雪莉(《報導者》總編輯)
	臥斧(文字工作者)
	胡晴舫(作家)
	神小風(作家)
	張亦絢(作家)
	張茵惠(MPlus主編)
	蔡宜文(作家)
	陳又津(小說家)
	楊子磊(卓新新聞攝影獎得主攝影師)
	董成瑜(《鏡文學》總編輯兼總經理)
	賴瑩真(律師)
	--誠摯推薦
	【各界迴響】
	我相信大多人聽到或閱讀桶川事件的資料時,
	都會對兇嫌的所作所為感到憤怒,也不認為他的做法是正確的,
	但兇嫌敢發出「散布強姦影片」的威脅,正代表他有自信有人將替他撐腰。
	他很靠勢,靠的不是他的小弟,他的金錢,也不是他的麻吉和親戚,
	而是千千萬萬個面孔模糊,在平常生活裡可能都被稱為「好人」的平凡百姓。
	我們一定都有對電視機裡各種犯罪案件痛罵的時刻,
	但有沒有一時半刻停下來思考過,
	某些傷害能夠被創造出來,被賦予破壞力,其中有多少是眾人授權?
	--前《報導者》文字記者王立柔推薦序節錄
	
	調查報導並非靈感乍現,然後華麗轉身獻上意外撞上的內幕。
	調查報導是日積月累的耕耘,它來自勤奮的跑線與探訪,
	甚至得埋首在枯燥的公文與判決書裡,拉出不尋常的線索。
	清水潔就是這樣的一位記者,手機不離身,總是第一時間衝到現場。
	他不滿主流媒體對政府機關訊息的照本宣科,
	從眾人不假思索的「隨機殺害年輕女人」社會案件裡,
	發現日本女性面臨情感報復後的孤立無援,
	而真正該負責的不只是兇手,還有怠惰輕忽的警方。
	清水潔在扭曲的新聞風向裡,試圖爬梳真相。
	他告訴讀者,獨立思考和不輕信的重要,
	也讓我們知道,調查報導這門課,是一門腳踏實地的技藝。
	--《報導者》總編輯李雪莉
	
	這個日本版的《預知死亡紀事》,沒有華麗的技巧與文學的野心——
	但它會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帶來震撼。
	最使我百感交集的,是那份近乎傻氣的樸實,
	我彷彿聽到作者清水潔在說:她是一個人,我也是一個人,
	如果只是用「人對人的在乎」,我們可以走到多遠?
	權力機構的歧視與失格,導致平凡人為平凡人討公道。
	悲劇在最初,看起來是如此微不足道。
	全書幾無術語與理論,然而,但凡不識「制度失靈」或「親密暴力」者,
	必能從這部寫實的守護性命之作,得到啟發與借鏡。
	──張亦絢(作家)
	
	清水潔雖自嘲為受人鄙夷的週刊記者,但透過此書,
	他揭示了記者如何在社會新聞的採訪中讓被害人免於輿論成見的二次傷害,
	並在追查真相的基礎上勇於挑戰公部門的陳腐,
	進而讓弱勢者的處境得以被社會重視,最終促成了法律的修改。
	──楊子磊(卓新新聞攝影獎得主攝影師)
編輯推薦
是什麼樣的社會,讓一名普通女性求救無門,慘死於眾目睽睽、光天化日之下?
(文/獨步文化編輯部)
一名花樣年華的少女,光天白日下被一名男子殺死,殺人命案的死者,留下了「遺言」指出兇手是誰,甚至事前早已向警方預告……
聽起來像是懸疑刺激的推理小說開頭,但令人悲傷的是,這不是小說,而是真實發生的社會案件。
一九九九年十月二十六日,一名女大生在埼玉縣JR桶川站前遭人持刀刺死。起初被認為是隨機砍人事件的這起命案,由於死者豬野詩織(當時二十一歲)在案發前曾長期遭人跟蹤騷擾,引來媒體熱烈的關注。被害人在同年初與男友分手後,自己和身邊的人便遭遇到種種騷擾行為。雖然沒有任何證據指出其前男友就是「歹徒」,但被害人確信就是他幹的,也曾向警方求助。但被害人最終還是慘遭殺害。
新聞鬧得沸沸揚揚。死者既然會遭到跟蹤騷擾,那她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女孩?她遇到什麼樣的騷擾?「兇手」是誰?有許多錯誤的報導;也有許多雖然不算錯,卻極為偏頗的報導。這是因為應該聽到她的「遺言」的警方堅守沉默,許多媒體也對此充耳不聞的緣故。新聞上報導的全是扭曲的被害人形象,偵辦本身則觸礁了。
這時,偶然有一名記者相信了死者的「遺言」──那就是《被殺了三次的女孩──誰讓恐怖情人得逞?桶川跟蹤狂殺人事件的真相及警示》的作者清水潔。在死者的遺言引導下,清水潔比警察先一步鎖定「桶川案件」實際下手的犯人,並揭發了埼玉縣警的醜聞,讓多名警界人士遭到處分,也撼動了整個日本社會,各大電視台爭相跟進採訪,更促進了日本「跟蹤騷擾行為規範法」的制定。
但在清水潔挺身而出之前,對被害人豬野詩織的父親來說,他的女兒已被殺害了三次,不管是詩織恐怖的前男友、冷漠的警方,或是嗜血的媒體與大眾輿論,都對被害者造成一次又一次沉痛的打擊。我們與惡的距離比你想像得近,但清水潔的挺身而出,也讓我們知道,我們與善的距離也不遠。
目錄
	推薦序:平凡人也能選擇的善良或邪惡--王立柔
	前言
	第一章 案發
	第二章 遺言
	第三章 鎖定
	第四章 偵辦
	第五章 逮捕
	第六章 成果
	第七章 摩擦
	第八章 終結
	第九章 餘波
	後記
	補 遺 遺物
	文庫版後記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相關商品
被殺了三次的女孩:誰讓恐怖情人得逞?桶川跟蹤狂殺人案件的真相及警示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