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晚熟世代:王浩威醫師的家庭門診

2013金石堂年度十大影響力好書
強推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2個人喜歡
  • 9 270
    300

出版情報

2013金石堂出版紀事:出版風雲人物暨最具影響力的書

2013/12/24 2013年金石堂「年度風雲人物」與「十大影響力好書」頒獎典禮結果公佈!今年同樣針對媒體、出版人、作家及讀者發出年度票選問卷近千份,並根據有效回覆票選單及推薦理由,透過公開公正的決選過程,評選出2位「年度出版風雲人物」,以及10本「年度最具影響力的書」。 投身出版三十多年,尖端出版執行長黃鎮隆先生,引進多部膾炙人口的漫畫、小說作品風靡全台。《島耕作》從課長一路升遷陪伴五、六年級生的成長回憶;《暮光之城》的吸血鬼奇幻愛情創造七、八年級生的青春進行式。尖端出版引領的青春夢想跨越台灣世代,面對網路資訊、生活娛樂的多元挑戰,黃鎮隆先生求新求變,持續出版最貼近生活的各類叢書,獲選為「年度出版風雲人物」。 台灣文壇的重要散文大家簡媜,文學創作題材豐富多元:親情教育、女性作品、歷史社會寫實,生命意義...。寫作28年的第29號作品《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書寫老年,以人生終點為題體悟生命當下的真善美,釋放內在被禁錮的老態苦楚,用愛勇敢照亮了就在眼前卻前所未見的溫暖世界,獲選為「年度作家風雲人物」。 2013金石堂年度十大影響力好書為──《大唐李白》、《公東的教堂》、《世界雖然殘酷,我們還是……》、《羊毛記》、《行為的藝術》、《耶路撒冷三千年》、《脆弱的力量》、《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晚熟世代》、《發現天賦之旅》等十本,每一本都是啟發讀者的重量級好書。 ◎年度出版風雲人物獲獎理由 尖端出版執行長 黃鎮隆 「村落產業已被毀,卻沒有東西可代替被毀掉的工藝。」 1930年,甘地,獨立宣言。 如果學生從早到晚關在學校,帶課外書上學卻要受罰,那麼教科書就是全國長期而持續的反閱讀鎮壓。 如果青少年需要神話、神秘輝煌命運、流浪、叛逆、冒險、戀愛,卻會從床底被搜出來燒掉,那麼家庭就扮演了秘密警察而不自知。我們不知何謂文化。以為文化是黨國正統、翻譯經典,不知道文化首先是我們每個人自己想說、想做的,做到最好時便成了藝術。那不可告人的可恥嗜好,原本尊貴無比。 轉型正義遲到但終於降臨。祝賀漫畫、小說、生活叢書的工藝復興運動,和它辛勤慷慨的父親:黃鎮隆,他堅持生活本身即是藝術,讓一代代青春靈魂浸透了感動,即使疲憊臉龐也在苦難中發光。 反抗的鬥士,祕密的英雄。你的勳章既無珠寶也不由權勢頒贈,而鑄在讀者心上。 ◎年度作家風雲人物獲獎理由 知名作家 簡媜 老年是台灣最大的監獄。百萬個無辜囚犯,曾經慈愛,曾經勤奮,曾經有過愛與被愛的半生;如今,公寓隔離監禁,關到行屍走肉,意志全消,整天聽著爛節目轟炸,幸運者和語言不通外傭相依為命。還好有簡媜,以纏綿親情、智慧悲憫,痛切奮筆,為沉默老人上訴黑獄冤屈。 老化的痛苦,不因貧病孤寡,來自資源歧視,賺走青壯勞動紅利卻棄老不顧,軍公教退撫福利排擠了全民養老基礎建設,卻將過勞和內疚加諸照顧者-媳婦妻女。 她啟發我們領略老年身心靈需要,如果將來我們不願去服那徹骨寂寞的無期徒刑,她給了讀者機會,去拆掉監獄圍牆,把老人原該享有的親愛美善還給老人,把成長、自由、滿足還給生命。 從未有一種悲傷如此溫暖,因為簡媜的愛,為我們勇敢照亮了就在眼前卻前所未見的新世界。 ◎十大最具影響力好書獲獎理由 《大唐李白:少年遊》 一位魔法師的天真學徒,目睹貧窮黑暗,雖然嚮往當大政治家,自己限於出身,無力拯救社會。卻不知道老謀深算的師父,已將他捲入一場龐大宮廷政治實驗。由歷史剖析人性的扛鼎鉅作。 《公東的教堂》 瑞士神父奉獻台東,照亮我們否認的黑暗:偏鄉家貧養不起孩子,神父找到資助,連夜上山去找家長,回來哭著說十個孩子已賣掉了九個。神父的改革,就是將別人爸媽當成自己爸媽來尊敬,將別人孩子當成自己的來疼愛。 《世界雖然殘酷,我們還是……生命最痛的省思,最美的領悟》 每個嚇唬孩子「當藝術家會餓死」的父母,靈魂深處都有個飢渴的藝術家,苦候生命覺醒相會。小野教我們看見,餓死藝術家的不是世界,是自己屈服於壓抑。他以溫暖無畏信心,解放我們的天賦。 《羊毛記》 蕩氣迴腸的情詩,精采絕倫的政治寓言。階級隔絕,資訊不通,我們都受螢幕影像所操縱,獨裁者進化為幕後控制全局,仍有人願為愛冒死涉險。故事向每個反抗者宣告:做自己雖然寂寞,但永不孤單。這是為捍衛人性揚起戰旗的勇氣之歌。 《行為的藝術》 我們不相信自己能有多盲目,讀本書像看自己夢遊時被拍攝的影片般不得不信。沉睡偏誤:受試士兵看完宣傳片,都答不信;幾周後再問,反而相信。因為人還記得訊息內容時,已先忘記訊息來源是什麼,也就忘記來源可疑。在臉書上大量攝取新聞時,你會像吃東西一樣注意它壞了沒有嗎?本書睿智,幽默,發人深省。 《耶路撒冷三千年》 由豐厚歷史敘述中,紙頁升起徐徐展開千年古城聖殿、市集、生活、戰爭、詩歌與悲泣,瑰麗澎湃的立體劇場。綜合當代研究成果編織出族群、宗教與帝國強權衝突悲劇,令人讚歎。 《脆弱的力量》 我們相信要和每個人保持安全距離,隨時準備抽身,告誡自己「不要太相信人」,把甄嬛猜忌當成自律美德,渴望半澤直樹復仇快感,卻斷送了團隊合作、人生品質。本書以科學研究反抗無緣時代,傳授培育信任之道。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 遇到破壞性創新,政治、經濟既得利益者,會極力抵抗,延續自己優勢。如科技園區已成國營事業,享盡優惠,外銷敗退便施壓台幣貶值,把競爭力建立在向全民課重稅。石破天驚,振聾發聵,停滯困境瞭解真相第一書。 《晚熟世代》 心理學家逼視台灣崩壞景觀,被富裕家庭過度保護囚禁的孩子,被貧窮家庭失能放逐的孩子,就是社會未來。我們總藉道德定罪、懲罰犯錯者,直到本書揭開他們內在艱苦療癒,我們才領悟,去愛他們是我們唯一的出路。 《發現天賦之旅》 陳綺貞卅七歲那年說:「我今天開始退休。不為任何目的工作,不為錢、不為社會眼光,現在就開始。」高產值工作,來自熱情、自主。找到天賦,是台灣由低薪代工轉向高附加值創造的關鍵考驗。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簡單卻顛覆的思辯,帶你穿越人生迷霧...自我成長書展75折起,滿額送保溫袋 👉逛逛去 

太多人活得太費力,我想為大家、包括我自己,找到比較省力、又能活得更舒服的方法。─蔡康永

內容簡介

啃老族、尼特族、靠爸族、媽寶族、賴家王老五
這些跨國的普遍現象,喻示著
一個從父母到子女都晚熟的世代,已然來臨!

.台灣為何變成了世界上最不想生孩子的國家?
.三十歲還不願獨立的資深年輕人,為何愈來愈多?
.啃老族、尼特族、靠爸族、媽寶族、單身寄生族,為何缺乏希望和夢想?
.在少子化的時代,為何虐兒致死的案件層出不窮?
.年輕人嚮往的海外打工旅行,為何被大人吵成「台勞」風波?
.在富裕年代長大的孩子,為何憂鬱症如此普遍?
.太成功的父母,為何反而造成子女的挫折和陰影?

這些現象的背後,喻示著一個晚熟世代的來臨。

年輕人永遠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要面對這個世界。而父母們又不夠成熟,不懂得放手。

不論父母或小孩,都被不確定的未來綁架了。

這一本書想講的,就是這樣的一個時代,以及在這個時代裡許多辛苦掙扎的年輕人和父母們。

晚熟時代何時才能結束?沒有人知道。至於晚熟世代的突圍之道,王醫師給年輕人和父母的處方箋是:

只要拿起槳開始划,不管朝向哪個方向,總會抵達新陸地!

父母若能像一座山般,從容安定地存在,就是療癒的開始。

這是一本 走「向」家庭,也走「進」家庭的書。十個面向,一個世代。我看到青春、中年、家庭的苦澀與甜美。苦雖苦,但讀完後,卻給我更多對生命的熱情。--王文華

在這本書中,浩威展現了一位成熟及優秀的精神科醫師、心理治療師的敏銳與智慧。--張學岺

名人推薦

真情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王文華∣作家
王健壯∣作家、世新大學客座教授
宋維村∣天主教若瑟醫院院長
李偉文∣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作家
侯文詠∣醫師、作家
張學岺∣長庚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
陳怡蓁∣趨勢科技共同創辦人兼文化長
陳藹玲∣富邦文教基金會董事
梁旅珠∣親子作家、明曜親子館執行長
詹偉雄∣數位科技總主筆

編輯推薦

為什麼越是家人越不瞭解對方?透析我們視而不見的危機真相!

作者王浩威認為,這個世界在面臨十倍速時代的時候,過去的社群或家族已經消失無蹤了。這時人們才驚慌地發現,原來過去擔任父母的親職工作的,其實不是父母自己,而是家族或社群的集體力量,是有一種姑且稱之為「父母集合體」(Parenting Collective)在撫育小孩,而父母只是中間的媒介。然而,這個「父母集合體」隨著傳統社群或家族的消失而不見了。在這情況下,這一代的父母幾乎是第一代要自己負責養育小孩的父母。他們一切從頭學習,才發現有太多的環環相扣的知識埋藏在裡頭。在這一切情形下,一個晚熟的時代就這樣誕生了。年輕人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而父母卻又是不夠成熟。本書即是在探討這樣一個現象,啃老族、尼特族、靠爸族、媽寶族、賴家王老五……一個從父母到子女都晚熟的世代,已然來臨!

目錄

推薦序一 他飛了起來 / 王文華
推薦序二 我所認識的浩威 / 張學岺
作者序 十倍速時代中的晚熟世代

輯一 晚熟的年代來臨了
消失的小孩
在家庭與自我間拔河的年代
是孩子太晚熟,還是一個新階段的誕生?
是父母不成熟,還是這時代晚熟了?

輯二 我的未來不是夢,還是只是夢?
年輕人需要更多的信任,不是只有擔心
上一代的好,成為這一代不可承受之輕
不知節制的疼愛

輯三 新世紀,新少年,父母不懂的新困境
自信心,果真以父母的成就為基石?
一位女資優生自殺之後
這世界的性格愈來愈外向了
大家來跳舞!
流浪在新世界的異鄉人
林書豪的聯想
面對未來需要執行的毅力

輯四 焦慮的父母,偏差的教養
父母共同的噩夢:孩子如何成功?
貧富差距帶來的兩種家庭
大人的行為是最有影響力的教養
生活在不確定的時代裡
別再說「我是為你好」

輯五 父母要像一座山,自在地存在著
不成熟的父母
父親是一座山

序/導讀

作者序

十倍速時代中的晚熟世代

要如何討論現在的年輕人?他們之間充滿的差異是如此巨大,彼此矛盾,所產生的現象是過去世代所沒有的。

剛剛出爐的美國雜誌《今日心理學》(Psychology Today)二○一三年七月號,訪問了塔薇.紀文森(Tavi Gevison)。

她是一位年輕的女生,一九九六年生,才十七歲,卻是早已經創業成功了。
更早的五年前,才十二歲時,她的部落格「菜鳥時尚」(Style Rookie)一鳴驚人,獲得廣泛的注意。這部落格後來轉向大眾文化和女性主義話題,開始成為網路雜誌《菜鳥雜誌》(Rookie Magazine)。現在她手下有四十多位工作人員,包括編輯、記者、作者等,從十三歲到五十幾歲都有。

《今日心理學》的編輯問了一個問題:這麼年輕就開始創業,是怎樣的一個經驗?

我是在一場口試的場合見到士凡的。這場口試是某個非營利機構針對他們所提供的參訪機會而安排的,獲選的人可以免費參加日本傳統文化之旅。士凡遞上來的履歷和自傳立刻讓人印象深刻。他才大學二年級而已,卻已經去過柬埔寨、菲律賓、西藏等地擔任義工,而且,設計了好幾款APP,上市販售。他回答評審的問話,說:「最好的是╳╳的那一款,因為他們沒做微軟系統的,我就改一改,已經有兩萬多人購買了。」他提的╳╳,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雲端空間服務。

塔薇也好,士凡也好,都是這個十倍率時代下的新鮮產物,是過去的時代無法想像的。

人類的活動隨著這個世界的資訊化和全球化,愈來愈是加速了。全球化的發展消弭了昔日各種的隔閡藩籬,讓旅行、資訊傳播、物品等各種的空間移動以往所受到的阻礙,如今已降到前所未有的少;而資訊化則開發了愈來愈快的移動方式,讓所有的訊息可以零時差地散佈。

這樣的速度,是過去人類世界工業革命時代的至少快十倍以上。所以,趨勢觀察者或管理學者,像昔日英代爾總裁葛洛夫(Andrew S. Grove,一九三六年生),在他的暢銷書《十倍速時代》(Only Paranoid Survive,原文書名意為「只有偏執狂可以生存」,大塊文化出版)裡,不斷地指出,這是一個機會和威脅都以十倍速度來臨的時代,為求生存和發展,人人應自我省察,掌握機會,創造格局。

然而,對這世界大部分的人口,至少是對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人口而言,他們的應變方式,並不是葛洛夫呼籲的那種充滿警覺的偏執狀態。對大部分的人來說,他們只是更緊張地想要自我保護,想要找到自己的諾亞方舟來逃過這個看起來像洪荒來襲的快速時代,而不是打造一艘新的承載工具可以利用這水流的能量和速度。

人們的反應是和動物的本能反應一樣,fight or flight,戰鬥或逃逸。大部分的人選擇了逃逸,而不是葛洛夫主張的戰鬥。大部分人開始向四面八方逃逸,他們以為很快就可以找到安全的不動陸塊,然而,人們拔起腿就跑,逃呀逃,陸地卻是一直都沒出現在眼前。

對於我們現在的新一代而言,在他們的成長過程裡,在他們踏入每一個新階段時,大部分的人,當下的反應都是逃逸的型態。

他們總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覺得期待中的那一片陸塊還沒出現。他們其實不知道,在這個被十倍速洪水席捲的世界裡,昔日的那些良田早已經不再存在了。

比起《希伯來聖經》〈創世紀〉裡所記載的大洪水,這一次的十倍速洪水並沒有淹得像創世紀時那麼的徹底。還有很多沒被捲入的角落分布在世界各地,沒被十倍速所掩埋。這些角落也許是台東鄉下的農村裡,也許是台南市敗落許久的老房子,也許在台北舊城區的某一轉角處。然而,不論在哪裡,還存有的小小陸塊絕不是昔日的良田,也就是過去觀念中的美好工作、美好職業,或美好的人生未來。如果他們繼續等待過去熟悉的良田,必然一直待在逃亡的狀態,永遠沒有進入下一人生階段的時候。偏偏,也許是逃亡本身令人變得保守膽怯,大部分的人於是就這樣地一直還在等待著。

這樣的逃亡的另一項特色是向四面八方散開了,也就是所謂「樹倒猢猻散」。過去可以互相幫助而省下許多成本的分工合作方式,包括家族也好,傳統社區也好,如今全都各自顧死生而奔向不同的方向。傳統的關係散了,每個人處在以個人或個別核心家庭單兵作戰的狀態。這樣的結果,對每個人而言,既是十分消耗成本,也是經常將自己弄得緊張兮兮的,幾乎隨時都可能情緒高張而崩潰或生氣吵架了。於是,恐懼更加深,安定下來的決定更難抉擇了。

大部分的年輕人不是塔薇,也不是士凡,他們是逃亡者,想逃離集體潛意識處於高度不安的這個時代。他們於是緊緊抱著眼前剩下的這塊浮木,以為這就是可以帶他們逃出大洪荒的諾亞方舟。

大部分的年輕人總是對一切都是猶豫著。而猶豫這類的心理狀態之所以湧現,往往是當事人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他們內心深處有一種想像,以為有一種近乎完美的狀態(雖然大部分人不承認自己是要求完美的,但他們確實害怕任何的準備不足),才可以投入這個十倍速的水流裡。

然而塔薇和士凡是不同的。

在他們的心智裡,水流原本就是這樣了,沒有所謂的十倍速。他們像生在水裡的孩子,很快地投入水流中,很快地善於運用這樣的動態世界。在他們的腦海裡,從來沒有「準備好了」這樣情形。他們天生就在裡面,沒有「需不需要跨進去」這類的抉擇。

他們喜歡水流,他們也喜歡自己內在所擁有的一切,而不會擔心自己的裝備是否不足或不好。他們是數位時代的原住民(digital native),天生就屬於這環境,沒有所謂的變遷。

大部分的年輕人卻是擔心的。同樣的,他們的父母也擔心著。於是,有時,遲疑許久的年輕人想跳下水試一試了,驚慌的父母卻又想出理由來阻止他們。然而,年輕人留在家庭這塊甲板太久了,父母卻又嫌他們是賴家王老五,是他們想退休了,卻還要背負的十分無奈的負擔。

於是,這一代的年輕人被自己、也被這時代所耽擱了。他們的一切都處在還沒準備好的狀態:即便不得不低下頭試一試了,還是覺得是沒有退路所逼的,不是自己準備好了。就這樣,大家的大學讀得愈來愈久,賴家賴得愈來愈晚,單身階段也愈來愈不可思議的長。

同樣的,他們的父母,也是愈來愈晚熟;或者說,愈來愈不成熟了。

這個世界在面臨十倍速時代的時候,過去的社群或家族已經消失無蹤了。這時人們才驚慌地發現,原來過去擔任父母的親職工作的,其實不是父母自己,而是家族或社群的集體力量,是有一種姑且稱之為「父母集合體」(Parenting Collective)在撫育小孩,而父母只是中間的媒介。

傳統的社會裡,各種親職的知識和智慧是存在在這個「父母集合體」中的。
懷孕要注意什麼,沒有一個人會知道,但同時問問大家就知道了。同樣的,要怎麼照顧小孩,要怎麼處罰小孩,要怎麼幫助某一特殊狀況下的小孩,都是問大家就知道了。這個大家,就是「父母集合體」。

「父母集合體」不只是提供智慧和知識,它也提供監督。如果哪個父母太不盡責,哪個父母太虐待小孩,大家就會出面阻止。這也就是為什麼在過去社會,雖然體罰小孩是一種普遍的行為,卻很少聽到有小孩被過度虐待,更不用提亂倫,或是小孩被父母活活打死的案件。但是現在,體罰不再合法了,大部分父母也不體罰了,卻有許多小孩被照顧者凌虐至死,亂倫或性侵的個案也是有增無減。

然而,這個「父母集合體」隨著傳統社群或家族的消失而不見了。在這情況下,這一代的父母幾乎是第一代要自己負責養育小孩的父母。他們一切從頭學習,才發現有太多的環環相扣的知識埋藏在裡頭。育兒或親職的書籍在書店裡是可以陳列一整面牆的,相關的專家也是如過江之鯽,但是這個領域的學習和理解,對我們整個社會而言卻還是不夠,更不用講個別的父母了。

父母更是著急了。只是,驚慌或焦慮的父母,反而將小孩子拽得更緊,於是過度保護了。殊不知,新的問題就在這樣的反應中又出現了——他們的保護,其實是剝奪了小孩透過探索而完成成長的唯一機會。

在這一切情形下,一個晚熟的時代就這樣誕生了。

年輕人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而父母卻又是不夠成熟。

當十倍速的時代創造出了葛洛夫口中所稱的機會時,卻帶給這一時代的家庭新的大洪水。只是這一次,父母也好,年輕人也好,再也不能像〈創世紀〉一樣,以為可以找到諾亞方舟了。這個新的洪水,這樣的十倍速的氛圍,我們只得相信自己是魚,相信自己是有水肺的新人種,是隨時都可以下水的。就像學游泳,愈早下水的,學得愈好。

新的洪水來臨了,恐怕也永遠不會消褪。然而,晚熟時代何時才能結束?這是一個無人能回答的問題,將是我們共同要面對的提問。

這一本書想講的,就是這樣的一個時代,以及這個時代裡許多辛苦掙扎的年輕人和他們的父母。

這一本書能夠完成,特別要感謝心靈工坊的編輯黃心宜,感謝我的助理黃梅芳,感謝《張老師月刊》的編輯高惠琳和《親子天下》的秦嘉彌。最後,要感謝我的母親王李彩鑾女士和我的親密伴侶謝文宜。沒有她們有形無形的支持,就沒有這本書的完成。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6112782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80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3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