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心動一輩子:親密關係的10道練習題
在親密關係中,你我都經常聽聞的煩惱,且看佩霞如何在書中一一化解內容簡介
愛的賞味期,是5年10年?或可以是一輩子?愛無形無相,若有心且方法合宜,就能成為一場動人的修行,擁有一生一世的怦然心動!
如何把自己帶到一個好品質的對象身邊?
如何在關係裡,愛自己又不傷和氣?
調查顯示,大約五年,性欲就會慢慢銳減,如何維繫親密關係的品質……
曾經有過一次失敗婚姻的賴佩霞,花了多年心血,從心理學、關係療癒、心靈成長、修行靜心中,
汲取精進,並實際運用在她與現在另一半的相識、相戀、相處上,
經歷數十年,他們的親密關係不僅越陳越香,更是時刻閃亮,羨煞諸親好友!
其中究竟有何秘訣?且看賴佩霞精采分享:
心動一輩子的10道愛情練習題
1 心動,從愛自己開始
2 在愛裡,誠實做自己
3 尊重自己的界限,長出強大的愛
4.男人渴望尊重,女人需要愛
5.創造歡愉,愛在情趣蔓延時
6.有信念,才能看見真愛
7.性福,給得心甘情願
8.不讓孩子扼殺了親密
9.親情不搶戲,愛得更堅實
10.愛的靜心練習
在親密關係中,你我都經常聽聞的煩惱,且看佩霞如何在書中一一化解
◎我怕要是跟他說出真心話,他會覺得我不是他「對的人」,想跟我分手……
◎我覺得跟老公漸行漸遠,他都不願意成長,我只是為了小孩才勉強留在婚姻裡……
◎我不喜歡女友經常跟一些男性朋友出遊,但說出自己的不滿,又怕女友認為我沒有風度……
◎明明是我比較有理財觀念和能力,為什麼老公就是不肯把錢都交給我管……
影音介紹
名人推薦
各界感動推薦:卜大中、艾力克斯、李詠嫻、李志奇、張鈞甯、黃舒駿、隋棠、楊明磊、鄧惠文、劉軒、謝志鴻、謝沛恩Aggie Hsieh(依姓名筆畫)
「佩霞透過非常生活化的場景與感受,告訴我們愛可能開始於一種奇遇,卻不是一場宿命之旅,它有太多可以改變的情節,以及需要付出與學習的過程與路徑,才會到達幸福的應許之地。」──知名歌手、製作人黃舒駿
「這不只是一本談愛情的書,更是一本幫助讀者從裡美麗到外的書。」──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副教授楊明磊
「我很高興佩霞能夠寫出如此誠懇、易讀,以兩性親密關係為主題的書,給有心經營的讀者,太多人確實在這方面有迫切的需求,我相信這本書一定能幫到戀人、夫妻,幫助彼此看清楚問題的癥結,讓親密關係重新活絡起來。」──賴佩霞丈夫謝志鴻
【金石堂店員推薦】
也許真的是心被佔據了,割捨了,盲目了,投降了;才告訴了自己「這就是婚姻」。讓我們從翻開這本書的第一秒,重新遇見我們的邂逅,看見眼睛的閃爍,說出對彼此的承諾,活出年老搖椅上的十指緊扣。
-南遠店 林志杰
目錄
〈推薦序〉心動的親密關係,比什麼都值得投資謝志鴻
〈推薦序〉愛要付出與學習,才會到達幸福的應許之地黃舒駿
〈推薦序〉好的愛情,讓你更喜歡自己卜大中
〈推薦序〉讓自己由內而外綻放美麗楊明磊
〈前言〉通往幸福、怦然心動的捷徑
1心動,從愛自己開始
親密關係最重要的指標
他的尊嚴難道不值兩萬?
脾氣不比感情重要
整理自己的心,從環境空間做起
先把自己的心打掃乾淨,才能邀請對的人進來
定義自己渴望的美好,越具體越好!
心靈空間不能用物質來滿足
讓心清新明瞭的妙方
2在愛裡,誠實做自己
承認「我還要!」
在親密關係中真實做自己
「對的人」不出現,因為我們不相信他會出現
為什麼我們經常「自我感覺不佳」?
卸下心防,傷口就會慢慢癒合
我們身邊都缺乏一個諮商師
學習諮商師的陪伴品質
3尊重彼此的界限,長出強大的愛
隱忍就能換來幸福,是真的嗎?
尊重自己的界限,避免自憐
看見隱藏在內的力量
為對方著想,卻錯過了獨一無二的自己
拒絕受氣,委屈無法換來愛
不隱藏自己真實的感受
學會放下,不讓自尊心成為傷人傷己的驕傲
4男子渴望尊重,女人需要愛
與伴侶共舞,需不斷調整舞步
營造兩人想要的親密
光贏在表面,還是輸
沒有尊重,就沒有愛
親密關係的兩大殺手:冷漠和惡言相向
尊重從欣賞著手
敬重另一半,才是最高檔的養生之道
崇拜,是親密關係裡高劑量的催情劑
自問:「待在我身邊,是一種福氣嗎?」
發飆前,趕緊自問一句話
5創造歡愉,讓愛情永遠維持心動
驚喜與激情靠彼此共同營造
莫忘讓愛情長保新鮮
想要生活情趣,先讓自己變有趣
把自己逗開心,才能為關係不斷充電
如何不因金錢折損親密?
金錢是工具,不是目標
與其害怕歡愉流逝,不如創造更多美好
6有信念,才能看見真愛
親愛的,讓我們重來一遍好嗎?
愛的榜樣,影響我們對愛的信念
受過傷的人要相信自己「值得愛」
當親密典範面臨生命的告別
一世真愛並非神話
7性福,給得心甘情願
心甘情願對你好
放大對方的好,看見性福
母愛般的支持,是美好性事的底蘊
小酒館媽媽桑,紓解男人心靈壓力的避風港
女人的包容和欣賞,是男人莫大的鼓舞
看女人如何談論自己身體的《陰道獨白》
把呻吟當情話,釋放原始的魅力
試著當一個徹底的「小女人」
8不讓孩子扼殺了親密
夫妻關係是家庭的基石
親暱不該被哺育孩子取代
成功的例子:搞清楚誰能陪你到老
失敗的例子:傳統的魔咒
擺脫枷鎖,當個風情萬種的情人
把性愛過程當作一種生活遊戲來相互探索
子女離巢後是另一個性愛高峰期
9親情不搶戲,愛得更堅實
別讓局外人來攪局
家人相挺,反而加速分化兩人關係?
女兒不是情人,妳才是!
家人最好的支持,是退居守護的位置
依循家族排序,就能避免衝突和窘境
為什麼老公越來越像我父親?
婚後,對方口中那個「有許多不是」的女人
跳脫父母的負面相處模式
站好自己的位置
婆媳真能當母女?別做不合理的期待了!
10愛的靜心練習
一無所有,一無所懼
從不幸的一端,看見另一端的幸福
靜心練習一:這是真的嗎?
靜心練習二:放大優點
靜心練習三:是分歧,還是交心?
靜心練習四:時時開發新經驗
序/導讀
〈推薦序〉
心動的親密關係,比什麼都值得投資
謝志鴻
當佩霞寫這本《我要心動一輩子》的過程中,每寫一篇,都會讓我先睹為快,同時她也希望能聽聽我的回饋與意見。閱讀間我才發現,其中談到我的地方還真不少。我必須承認,心裡不時會冒出小小虛榮心,欣喜本書的完成,我的貢獻還真不少。
想到這幾年來佩霞參與過幾次《陰道獨白》舞台劇演出,她很好強地選了其中最具挑戰的戲碼,必須在眾人面前表演二十幾種不同的高潮呻吟方式,看過的人都誇奬她演得逼真、精采、逗趣、有質感。當下我總是滿臉驕傲地說,「這當然也有我的心血跟貢獻。」然而,我的付出還不只這些。每當她專心寫稿、苦思冥想,我總會在她需要時,適時為她遞上一杯我悉心沖調的可可+杏仁口味的愛心咖啡,或搭配我獨門配方的謝氏芝麻糊,以示犒賞。這時她就會笑咪咪、帶著感謝的口吻說一聲:「嗯!真好喝!謝謝老公!」這是她一貫用來迷惑我的方法。
為了寫這篇推薦文,我又把整個書稿讀了一遍,看完之後,深深覺得我們家老婆把書寫得真好,不僅溫馨、誠摯、貼切、細膩,而且流暢。
坦白說,經營一份愛情、婚姻真的很不容易。眼看身邊大多數的人,包括我自己在內,從小到大,跟異性交往,從戀愛、結婚、成立家庭,幾乎都沒有人好好教導我們應當如何經營跟伴侶的親密互動。只有靠自己慢慢摸索,嘗盡酸甜苦辣,一路走來百般波折、跌跌撞撞,甚至可能還傷痕累累。
我很高興佩霞能夠寫出如此誠懇、易讀,以兩性親密關係為主題的書,給有心經營的讀者,太多人確實在這方面有迫切的需求,我相信這書一定能幫到戀人、夫妻,幫助彼此看清楚問題的癥結,讓親密關係重新活絡起來。讀者可以拿它當作增進親密關係的範本,雖然其中溫馨細膩的表達方式並不像工具書,但它的確從娓娓闡述中點出了親密關係裡最重要的基礎概念。
雖然我算是書中的要角,但是坦白說,很多生活上的情感抒發,我並沒有完全了解佩霞的感受跟想法。透過這本書,我才更加了解她,關於這一點,我真要好好謝謝讀者,因為你們,她才會如此坦誠地將自己完全剖析開來,讓我更了解自己在她心目中的地位,她是如此敏感、細膩、重情義。
首先我把目錄反覆看了幾遍,發現僅僅看目錄,就已經得到經營親密關係的精髓。接下來的內容,領悟跟開導更是不在話下。例如,
「......卸下心防,聆聽彼此的心事,給予支持,是多麼溫暖的感覺。原來,溝通、交流在親密關係裡是必要,而且是可以學習的。」又如,
「......我並不以為當下的幸福是理所當然,或以為一旦擁有便是天長地久,恆古不變;相反的,我知道愛情的脆弱,因此更要好好經營、珍惜。」
「用每一個笑容、每一次四目相對的機會來溫習怦然心動的感覺。」
幽默是任何關係中重要的潤滑劑,佩霞逗趣的個性的確有助於我們親密關係的發展。她書中提到某次演講,「『前幾天我在網路上聽到我自己說的話,我覺得好有智慧。』當場大家都笑了起來。」我當天也在場,她真的太有趣了。在此誠心提醒一句,她的演講真的相當精采,每一場都推心置腹,總是讓來的人帶著滿滿的愛與支持離開,滋養萬分。如果有機會一定不要錯過,到時不要忘了要想起(謝謝)我。在佩霞身邊總逃不過她的關心與疼惜,我跟家人都是最大的受益者,我願意分享,如果有緣,希望你也可以直接感受她的存在與溫暖。
「寫這篇文章,讓我有機會靜下心來回顧那些心動的片刻......」,讀著佩霞寫的隻字片語,我真的很感動,也讓我有機會靜下心來回顧兩人一直以來的甜蜜與美好。或許這也是一個可以讓彼此不斷被愛感動的法寶:記錄那些曾經讓兩人心動的片刻,一起閱讀、一起回憶、一起珍惜,一起繼續創造更多的美好。
乍看之下,也許會以為這是專為女性而寫的著作,但身為一位略趨固執、又是工程背景的企業男性,在佩霞長年的「調教」之下,或因為相處久了耳濡目染,我變得柔軟、隨和、寬容,也較容易相處。這樣的改變,我多年老友和同事都察覺到了。當然,這樣性格的調整,對於經營親密關係一定是有幫助的。真心奉勸所有的伴侶,不妨聽聽、看看佩霞的分享,放下好強,「心動的親密關係」真的比什麼都值得投資。
一頁翻過一頁,又再次被書裡的話深深感動或發出內心微笑或再次被提醒。我決定在床頭騰出一個空間放這本書,不時在睡前拿出來翻翻、看看。研究也顯示:帶著微笑入眠就是最健康、最美好的靈魂滋養與修行。
但願無論女性和男姓讀者都能在看了本書後,對經營自己的親密關係有所助益。不妨也試著跟我一樣,在床頭放上這本讓自己心動、吸引美好親密的寶典,讓自己時時沉浸在「我要心動一輩子」的祝福中。Enjoy reading!
(本文作者為元新科研董事長、賴佩霞丈夫)
〈前言〉
通往幸福、怦然心動的捷徑
為什麼我會是一個有資格談論親密關係的人?
除了我自己前面曾經經歷過一段心智不夠成熟的婚姻生活之外,我的母親,我的典範,在她生命的盡頭,陪伴在側的是一位深愛她的先生。雖然這是她的第二段婚姻,卻也讓人羨慕不已。
我的母親有她固執之處,離完美還有一大段距離,而她的老外老公的牛脾氣也不遑多讓,儘管如此,兩人對彼此的愛卻是可歌可泣。母親在與比爾相戀五年之後得知自己罹患癌症,當下他便向我母親求婚,希望能提供他那更完善的醫療保險來照顧我的母親。母親在詢問我的意見時,我深深感受到她從比爾身上獲得的欣慰與感動,身為她的獨生女兒,我知道那是我無論如何都無法填補她的幸福與安慰。
接下來兩年,看著母親如何像個小女人一樣依偎在先生懷裡,接受照顧,雖然不捨即將離世的事實,但臉上總不時掛著心滿意足、幸福洋溢的甜蜜笑容。她的眼神中常常散發出一種「不虛此行」,以及對感情付出完全沒有遺憾的篤定,她畢生唯一最關心的女兒──我,常常因為目睹眼前這一切而跪倒在地,感謝老天爺對我們母女倆的疼惜與厚愛。
當時,我的先生Bob在我母親的病榻前允諾了將會照顧我跟孩子一輩子,不久,母親就在我們一家人的陪伴下,離開人世。
母親離開後,我鼓勵比爾跟我母親最要好的朋友交往,至今他們也一起攜手度過了第十八個幸福的年頭了。這麼多年來,他們對我這個牽線的紅娘,感念萬分,稱我為最懂得為人作嫁的「幸福達人」。他們原以為我對他們的交往會有所罣礙,我紅著眼看著他們說:「你們都是我最愛的人,你們的幸福,就是我最大的快樂。謝謝你們帶給我母親的一切美好,我相信媽媽也會跟我一樣開心。」
而我的父親,一位來台駐守的美國軍官,在母親懷我時便被派往越南參與越戰,戰後直接回到美國。由於當年美國中部華人並不多,也許礙於文化上可能面對的衝擊,父親並沒有把我們母女接回去,後來,父親也另外成家了。
在他六十多歲,妻子過世兩年後,他認識了一位小他兩、三歲的紅粉知己,算一算如今也相識十多年了,兩人之間的愛情模式也蔚為美談。他們各自擁有自己的生活圈、自己的住所和自己的親友,每週一到週四他們會相約吃飯、約會、逛街,做一些情侶會一起做的事,到了週末他們一起出遊,或共度週末。彼此的子女、孫侄輩感情也都很好,常常一起聚餐、看球賽,有說有笑。
由於各有各的積蓄跟退休福利,兩人並不考慮結婚,看著他們,著著實實就是一對超級幸福可愛的銀髮戀人。永遠笑口常開不在話下,更有趣的是,由於居住在冬天會積雪的城鎮,十年前便決定每年冬天都飛往佛羅里達避寒三個月。他們笑著說,當回家的時日趨近,往往也就是雙方覺得「夠了!」的時候。
接下來的九個月,他們倆就繼續扮演浪漫的銀髮戀人,甜蜜無比。
有著我母親、父親和公婆幸福的熏陶,我看著自己不僅坐擁幸福,而且幾乎每天都心動滿滿。對我來說,沒有什麼比每天早上一睜開眼睛就看見讓自己心動的伴侶更幸福的事,沒有什麼比被同床共枕的另一半吸引更甜蜜的了。
然而「心動」需要細心呵護、經營跟培養。
我深深體會,面對同一個人,當心裡對他生氣時,根本連碰都不想碰,看都不想看一眼。然而,當沒有氣時,只要聽到他的聲音,看到他的人,甚至只要想到他,便怦然心動、小鹿亂撞。
因此,重點不在於他需要改變,而是需要學會「消氣」的方法。當氣消了,他就可愛、完美了。真的!
我從來都沒有想過,面對一個相處了近二十年的丈夫,我每天都還心動不已,而且甜蜜倍增,越看他越欣喜。
我與異性交往的資歷已有五十年。在我兩三歲的時候,我的玩伴就是一個小男生,從那個時候開始,在我的人生旅途上就從未缺少過異性友人。說起初戀嘛,我小學三年級就有了心儀的對象了。如何跟異性朋友保持良好的互動?如何在異性朋友中選擇相戀的對象?如何在選擇的伴侶身上經營出相互疼惜的親密關係?我有許多長年累積下來的正、反經驗。
我跟先生希望把我們之間相處的愉悅,透過這本書跟有心想要經營親密關係的朋友分享。Bob是一
試閱
星期六早上,我如往常一樣到學校上課,由於與學員談得熱絡,本來預計中午一點下課,看來今天是無法準時了。於是,趕緊跟老公傳簡訊,通知他我會晚一點到。這星期我們兩人都忙,因此一早便約好中午由他找一家餐廳共進午餐,約個小會。
「老公,我要晚個三十分鐘。抱歉!」
「我好餓~」他回覆。
「對不起,你先去餐廳,下課我馬上趕過來:)」
「OK!慢慢來。」
看完簡訊,接下來的課程我根本心不在焉。三十分鐘一到,再也無法耐住性子,即刻起身跟同學、老師道別,先行離開。
開著車,我觀察到自己當下的熱情、渴望,完全不減當年剛認識老公的時候。我必須不斷提醒自己,慢下來,車不要開太快,同時一心只想趕快飛到他身邊。我欣喜,原來,今天我依然在戀愛。
走進餐廳,看著他一眼看見我的欣喜模樣,那燦爛的笑容,我聽到我的心重重地「怦」了幾下,這不再是詩意般的形容,而是真實的生理反應……我,怦然心動。
坐了下來後,他氣定神閒地幫我點餐、倒水,然後幽幽地說了一句:「當我知道你要晚三十分鐘,我心裡有一種『落寞』的感覺。」天啊,我醉了。望著他款款深情的雙眸,我心動,飄飄然也。
心動,是我給親密關係最重要的指標。為了這份感動,我先生Bob時時不忘製造浪漫,而我也不遑多讓。少女時期腦子、心裡縈繞的各種戀愛憧憬,如今得以有位傾心的對象,帶我入戲、彩排、上演、磨戲。
接著,心裡默默揚起了一首電影主題曲〈晴時多雲偶陣雨〉。甄妮的歌聲……呀~呀~呀~呀~~~~。內行人都知道這是瓊瑤筆下當男女主角被愛俘虜、兩人深情相望、如癡如醉時的經典配樂與畫面。
既然大家都說,結婚前要睜大眼睛,那婚後本可以放膽好好享受這種癡迷與陶醉的愛欲,不是嗎?
我很確定當年那個愛做夢,成天沉醉在浪漫情懷的荳蔻少女,依然存在。不同的是,如今我不用只是坐在觀眾席上想像,我已被法律授權,能合法、大大方方、理所當然地將那些愛情戲碼內化到自己想要的生活中了。
我期許,接下來能有足夠的智慧,自導自演自製一齣有格調的浪漫愛情喜劇。
人們總以為「愛」「幸福」「豐盛」要用很多方式去追求,然而換個角度想,如果我們自己本身成為「愛」,不就能擁有這一切了嗎?想得到什麼,就先給出去什麼。比如想得到對方的溫柔、包容,自己就先成為那個溫柔且能包容別人的人。想想,親密關係中,某一天當我們情緒失控,說了重話,內心一定也希望對方可以柔軟一點,包容我們突如其來的壞脾氣,不是嗎?
將心比心,如果互換角色,在同樣的情境中,我們是否也能提供自己想要的體貼?見到對方情緒低落,給對方一個抒發的空間,不批評;試著貼近對方憤怒背後隱身的脆弱,而非逮住「機會」,指控對方的不可理喻……
是否願意督促自己擁有包容與理解的修養?是否願意善用包容與理解來澆灌、滋養這份想擁有的親密關係?如果擅長攻擊與咄咄逼人,怎能指望對方溫柔相待?如果總認為錯的都是對方,又如何經營親密關係?
我常說,當決定走入親密關係,就表示將面對修行這件事。不論喜不喜歡,這個人就是我們選擇一起修行的夥伴。
他的尊嚴難道不值兩萬?
記得有一次跟先生、兩個女兒還有一群朋友到峇里島度假,天空湛藍,氣候宜人,一群朋友帶好裝備,準備上皮筏溯溪。上船前,岸邊大伙兒喜孜孜地拍著團體照,兩個女兒也興奮莫名,擺出各種姿態,讓我用新買來的萊卡相機捕捉她們俏皮的模樣。
那是我為了這趟旅程,特別花了兩萬多元新買的軟片新款相機,小小一台,我非常喜歡它的輕便跟成色。
一旁的教練說了:「請把貴重物品用塑膠袋包起來,沿途皮筏可能會滲水,請小心保管好你的隨身物品。」於是,上筏前我小心翼翼地把相機交給先生,請他把相機放到袋子的最下端,用毛巾裹起來,以免被水打濕。先生篤定地說:「不用擔心,我記得。放在上面,待會兒要拍的時候比較好拿,我會注意的。」
我還是不放心,再次重複之前說的話,但他還是給了我同樣的回應。我們家老爺很有想法,說話鏗鏘有力,你很難反駁他,於是我也就不再堅持。
隨著溪水潺潺,望著岸邊的好風景,大伙兒開心得不得了。
沿途溪水濺濕了衣褲,一個蜿蜒,溪水直接狂打我們的臉。先生馬上一手伸進袋子,一把抓起毛巾來擦臉。這時,我就看著我那台拍完整卷底片的萊卡相機,嘩啦一聲掉進溪裡,我急忙從水裡撈起,一股惱怒的火氣從兩邊太陽穴爆出來,同時聽到即將脫口而出的……
「跟-你-講-你-為什麼--就是-不聽!!!」我清楚聽到母親在這種情況之下會有的叫囂,話就在我的鼻尖了。我可以想像當時的我,臉色一定一陣鐵青,相信眼裡還噴著紅色的火焰……
這時,我整個人先定格,慢慢深吸一口氣,問自己:「他的尊嚴難道不值這兩萬多元嗎?」
為了兩萬元的相機,發火、數落、羞辱他,值得嗎?好嗎?要這樣嗎?是兩萬塊的相機重要,還是他比較重要?
咬住牙根,我讓我的內在瘋狂先和緩下來,如如不動。先生看著我,像犯了錯的孩子說了一句:「我不是故意的。」是的,我當然知道他不是故意的。但,我氣,我真的很氣。我接過毛巾,全心全意擦拭著手上的萊卡相機。這時,我不想看他,因為我知道我的眼睛騙不了人,我的火已經上了腦門,我在等它熄滅。
很慶幸自己當下沒有再對這件事發表任何言論,直到今天。
底片泡湯了,但相機依然完好。坦白講,後來用的機會也不多,如果當初說出一些情緒化的字眼,還真不值得呢!憑良心說,先生的尊嚴和兩萬多元的相機,這兩者哪能相提並論。
親密關係,需要保有覺知。一些情緒化的習慣性反應,必須停止。如果真的尊重對方、愛對方,裡裡外外都要調整。
當下,我清楚看到以往母親用來訓斥我的那些慣性反應,在我身上蠢蠢欲動,準備傾巢而出,那是我潛意識裡非常自動化的無意識反應。我很慶幸,當時沒任由那些口無遮攔、肆無忌憚、讓人無地自容的語彙出來傷人。
我們一心期待有個亦師亦友,能理解、包容和帶領我們,甚至表面上最好凡事都「讓我們贏」的另一半。殊不知這些美好的特質,我們自己身上都有,而且也都能做到。如果我們好期待這樣一個「好人」出現,那就別等了,乾脆反過來,栽培自己成為一個這樣可愛的人,不好嗎?
如果認為別人應該做得到,那我們有什麼理由做不到?
在愛情中,很多時候我們都希望藉由「別人先對我好」來得到價值感的滿足,如果對方沒能滿足我們的需求,就會不自覺地採取迂迴的手段以達到目的。不是態度冰冷,擺架子、發脾氣,就是把自己弄得可憐兮兮,希望對方會因為不捨而就範。女人內心都有個小公主,渴望對方來疼惜、呵護,有時明知道自己不見得百分百有理,卻認定「如果對方真心愛我,就應該先主動認錯、道歉」。為了維護自尊,絕對不能露餡,不能把渴望說出來。如果用打情罵俏的方式,倒也有情趣,但更多時候女人心裡其實很糾結,曖昧得情非得已,「為什麼他都不先主動求饒?」「要是我先主動,他一定覺得是我需要他。」「不能輸……不能輸。」
尊嚴是不會透過「等待別人討好」而來。當關係裡的一方主動表現出愛與善意、溫柔與包容,決不會被認為「矮了一截」,相反的,他永遠會得到對方的尊敬。就算彼此不說,但心裡一定知道。換句話說,那是有高度跟深度的一方,多美啊?這不是我們自己一直想要追求的心靈成長嗎?
別忘了,除了需要被呵護的小公主,每個女人心裡都也有個溫柔、有容乃大的大地之母。當我清楚了解脾氣暴衝的原因,就看見自己瞬間湧起的壞脾氣,有可能是無意識中模仿了母親的負面行為,於是決定不被壞脾氣蒙蔽;當我做出判斷「兩萬元的相機比不上眼前的情份」,就能放下,讓自己回到平靜,不要得理不饒人,抓住機會痛罵對方。
我為自己能保持極高的覺知感到開心,這裡沒有忍耐、沒有委屈,當看見心裡這些運作,並做出決定時,對方當然也意識到了。老公說:「我又不是故意的。」就代表他知道我的不悅,也知道自己的疏忽,所以,窮追猛打,非要對方認錯,意義何在?
越是擺高姿態,越是興師問罪,只會讓關係更緊繃,即便另一半低頭了,也可能只是外在形勢而已。甚至,如果對方真的基於愛與在乎,願意退讓,我們更要好好珍惜,畢竟退讓的人才是關係裡成熟的一方。懂得成全彼此的善意,而不是非要計較當下的是非對錯。
易地而處,如果我們不慎做錯事、說錯話,對方劈頭痛罵,數落個不停,我們會馬上採取低姿態的方式認錯?還是會像個遭受威脅的刺蝟,豎起全身的刺,準備「防衛」和「應戰」呢?
脾氣不比感情重要
人與人的關係猶如照鏡子,雙方都在互相模仿、影響。我相信潛移默化中,另一半也會從我們以禮相待的態度上學習善待我們,這就是為何我如此推崇親密關係一定要良善對待的主要原因。因為,給出去的都會回來。看起來,我們好像是為了對方而作調整,但事實上,最大的受益者卻是我們自己。在一次次提醒自己要冷靜,提醒自己從覺察的過程中,學會旁觀自己的情緒;心靈變得強壯,不被壞脾氣蒙蔽,即使在最抓狂的時刻,也要提醒自己「脾氣,無論如何都不會比這段感情重要」。
當心靈變強壯,行為變成熟,不是升級版本的自己嗎?人與人之間就像一面鏡子,會互相模仿、學習,成熟的自己,是吸引對方成為更成熟的人最有效的捷徑。
當任憑脾氣亂衝,指責對方,實在不能指望另一半有個懂得迂迴的心腸,來分辨那些話是說過頭的氣話,哪些是真正想溝通的重點。
「既然兩人的情份,都比不上眼前的小事,那還在一起幹嘛?」搞不清楚狀況的另一半通常都會有這樣的疑慮,其實易地而處,如果我們經常被強烈指責,多半也會認為另一半不希罕這段感情,「不愛我了吧。」
學員常常問:「老師,妳有負面情緒的時候如何處理?」
我很高興跟先生長期溝通下來,彼此都能理解彼此的動機。當我說出負面感受時,會很刻意不指責對方,因為我的目的是希望他了解我的心情。捍衛想法,或辯解情緒的正當性都不是我的目標,我只想讓對方知道我心裡發生的真實狀態。
沒錯,這時候的確會觸及到內心存在的小心眼或黑暗,然而有趣的是,當我們雙方都沒有那種「你不該有那樣的想法」時,聆聽相對就容易許多。
這需要很大的練習,跟對彼此的信任。
通常我們很容易把對方的不開心當作自己的責任,好像只要有一方不開心,另一方就有錯,於是,為了捍衛自己,很快就認定對方的不開心是一種錯誤、一種指責。既然我覺得我沒有錯,那你就沒有理由生氣;你的不開心,就等同於不理性的行為。」在這樣的思維裡,爭執一定免不了。
不僅如此,我們還很容易把自己的不開心怪罪給對方。
以往我先生有個習慣,就是當我在跟他說話的時候,他會很不經意地走動,而我也會不經意地跟在後頭。有一天我沒好氣地對他說:「我發現,我很不喜歡像個哈巴狗一樣跟在你後面,對著你的屁股說話的感覺。以後如果你走開了,我就不說了。」
沒有指責,也沒有要他改變,我只是把心裡的不舒服說出來,同時告訴他我的決定。我還讓他知道,那是在我前一段婚姻裡就有的互動模式,我決定中止這樣的行為。
這時,他才理解原來這樣的舉動會引發我的不悅,而這樣的情緒跟我過去的經驗有關。這樣的說明,幫助他有距離地去認識另一個層面的我。兩個人的對話、互動方式,決定了親密關係的品質。如果沒有帶著一定程度的覺知力,意見不合時,很容易激出一些塵封已久的負面情緒,互相衝撞。日子一久,感情會慢慢磨淡、變質,摩擦多了,離最初互相珍重的品質當然就越來越遠。
既然選擇了彼此、選擇一起生活、選擇共同面對人生,善待彼此最為重要。既然是親密關係,表示這關係可能比你原先想像的來得更加緊密。既然緊密了,哪有打擊、摧毀對方的道理?摧毀了他,不就也摧毀了自己嗎?
我要強調,想要擁有良好的親密關係,覺知力的提升極其重要。覺知的強弱決定了兩人的幸福指數。我不排斥獨身主義,但同時也相信多數人還是希望在有生之年至少能體驗一段刻骨銘心的親密關係。
許多人極力尋找、追求愛,但以我的經驗來看,一切都要從「愛自己」開始。為什麼?因為如果不先愛自己,就容易走進令人頭痛、狀況百出的不當關係裡,之後想要從痛苦的關係中找到幸福,甚至脫身,都是相對困難的事。很多人先盲目地進入一段感情,再使盡全力改變對方,基本上,這對兩個人來說都是一種折磨,都是同樣的靈性折磨。
我深深認知,一個人在有生之年學會「珍愛自己」最為重要。有覺知地善待自己,珍惜自己,把自己帶到一個好品質的對象身邊,吸引對方,同時珍惜對方。然後接下來的問題就容易多了:
如何在親密關係裡實踐「愛自己」又不傷和氣?相信這是很多在親密關係中的人最希望知道的。
由於一開始就表示對愛自己的重視,一旦交往,對方就知道你的本質在於經營「愛」、成為「愛」,對「非愛」興趣缺缺,因此,不要隱藏對美好事物的追求,不要貶低自己,這樣很多隱藏其中的價值觀都不用多作解釋,自然對方就能夠解讀。
絕不要為「愛自己」而感到自責,因為除了你,沒有別人能幫你做這件事。我的經驗告訴我,當愛上自己,就會愛上這個世界。也許談起愛世界遙遠了一些,這樣吧,就讓我們從最能掌握的地方開始。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