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8~1110_2026手帳年曆

性別.身體.文化:凝視與召喚

  • 280

活動訊息

金石堂,總有一本書懂你!雙11更好買,25家銀行信用卡分期0利率!

內容簡介

「身體」為一切經驗之源。與環境互動的棲身之處(場域)、棲身之源(源頭)與棲身途徑(媒介)的「身體」,其重要性在於它是銘刻社會結構的場所、建構社會的手段,和連結個體與社會的管道,換言之,「身體」是我思故我在的起點和終點,也是連接社會文化的耦合點,吾「身」即成社會,無「身」不成社會。

從學術研究到課程,近年來各大專校院紛紛開設身體與性別課程,除了翻譯西方學術書籍作為教科書之外,也用在地學者的本土經驗研究作為輔助教材,但仍需要更多專業知識普及化的資料以做為教學和推廣之用,是以本書十篇學術論文,以「性別‧身體‧文化」為主題,從觀看他者中凝視自己,也從文化中召喚性別和身體的學術研究。

目錄

當我們「同」在一起?:台灣同性婚姻的爭議與挑戰/陳宜亨、陳偉杰
補教介入高中生自我建構的情感、知識與資本:一個初探性的研究/張維元
道教的身體性命觀:孫不二的修道次第及其文化意涵/王婉甄
凝視下的原住民靈魂:談原住民文化創意的可能性/黃馨慧
情慾殖民與國族認同:以波多野結衣悠遊卡為例/杜聖聰、楊喨智、杜厚霖
台灣同志場域消費行為之初探/莊旻達
我國校園性別事件之處理流程與防治作為:從Jolin 演唱會播放《葉永鋕紀錄片》談起/李偉敬
台灣婦女非政府組織推動性別平權的路徑與挑戰/謝易達
跨性別書寫的議題與討論:以《彩虹陰陽蝶》為例/周德榮
異鄉人的漂流與召喚:由「十七號出入口」討論老兵的離散、記憶與情慾/宋惠中

序/導讀

作者序

「身體」作為與環境互動的棲身之處(場域)、棲身之源(源頭)與棲身的途徑(媒介),其重要性在於它是銘刻社會結構的場所、建構社會的手段,和連結個體與社會的管道,換言之,「身體」是我思故我在的起點和終點、連接社會文化的耦合點,吾「身」即成社會,無「身」不成社會。

我們非常「慣習」擁有和使用自己的身體,卻也容易以「遮蔽」身體之後的「我」去經驗和理解世界,這種「自動遮蔽」的「身體化」人類本質,猶如柏拉圖的「洞穴之喻」(人類所認識的世界,好比住在洞穴裡的人,背向洞口,面向洞壁,只看見影子而看不見投射影子的實物),讓我們失去了「以身體為本」的覺醒觀察和建構現實世界其他面向的可能性。

西方對於「身體」的研究可上溯自希臘哲學時期,逐漸隱沒後,才又在1980 年代後重新回到學術研究典範中,主要以社會學為主,並在後現代的影響下,向政治/藝術/電影/媒體/文化/醫學人類學⋯⋯等諸多學科領域各自蔓延與縫合,呈現一種跨文化、去中心典範、差異而延異的多元風貌。主要繼受歐美學術思想的台灣學界,近十餘年也逐漸有研究社群甚至專業研究所(例如性別研究所)從事相關研究。

從學術研究到課程,近十餘年來各大專校院紛紛開設關於身體與性別課程,除了翻譯西方學術書籍作為教科書之外,也用在地學者的本土經驗研究作為輔助教材,但仍需要更多專業知識普及化的閱讀理解資料以做為教學和研究推廣之用,是以本書以「性別‧ 身體‧ 文化」為主題,尤其希望看到其中二者或三者之間的共伴影響——一種從觀看他者中凝視自己,從文化中召喚性別和身體的學術研究。

本書得以付梓,需感謝科技部予以部分計畫經費補助(計畫編號:NSC104-2741-G-819-001),全書論文均經由雙向匿名審查通過,再經原作者修改後集結編印。作者群感謝巨流圖書編輯團隊之餘,並囑咐末學代為撰寫序文,向各方申致謝忱。


閔宇經 代表作者群
謹識於中壢


導讀

擬後現代的原初狀態

「後現代」(Postmodern)不僅是「現代」(Modern)之後,也隱含著「原初狀態」:不被成規所制約;不循理性常態之思維,卻直指本然的真如,不戴上莊嚴或虛假的面具。

這本書《性別‧ 身體‧ 文化:凝視與召喚》所收錄的10 篇論文中,看似多元、差異且分延,卻充分表現「原初狀態」的恣意奔放;保有赤子之心的純真關懷。它們探討「同性婚姻」、「同志消費」、「情慾殖民」、「跨性別書寫」、「老兵之離散記憶與情慾」、「原住民文化創意」⋯⋯等「非主流社會」所關懷的議題。更重要的是,它去中心、去結構、反主流、反主體性,有如希臘神話中的「酒神」戴奧尼索斯(Dionysos)的恣意狂歡,卻又展現神祕的氣氛。祛除虛假、協調、融貫的表象,直指人心深處的情慾與荒謬。

全書將「性別、身體、文化」晦澀、隱喻置於嚴肅的「學術」討論中,既呈現社會中的某些斷裂分解,又關懷長期被壓抑、被漠視、或被視為「禁忌」的議題。藉用許多聳動的語彙,描述解析社會本質的存在。例如:以「情慾殖民與國族認同」去探析台北市「波多野結衣悠遊卡事件」;以性別轉換的經驗去論述「跨性別書寫」;用「十七號出入口」去隱喻老兵年少時(17歲),在十七號碼頭的生離死別;乃至亂世暮年所追憶的青春戀情( 或是超過半個世紀以上的同性戀情),卻也「正經八百」地去談道教(孫不二)的身體性命觀、原住民文化創意;甚至「補教業」的現象⋯⋯,這些恣意奔放的議題或意識,正與「後現代的原初狀態」相仿彿。

本書中的多位作者為我熟識的年輕學者,能關懷這些多元議題,又提出社會學、人類學乃至文化上的分析探索,非常值得敬佩。主其事者徵余為序,謹於付梓前夕,略誌數語,暢言所感,是為之序。
 

社政系教授 劉阿榮
謹誌於元智大學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577325273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06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