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愛了:更多自由卻更少承諾,社會學家的消極關係報告
知名社會學家伊娃.易洛斯深入探討資本主義與現代文化如何轉變我們對愛情與浪漫的定義-
79折 442元
560元 - 認購希望書包,幫助弱勢兒安心開學!
-
預計最高可得金幣20點 ? 可100%折抵
活動加倍另計 -
HAPPY GO享100累1點 4點抵1元折抵無上限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隨性所欲的開架式愛情,幸福真有如你所願?
缺少承諾的關係,是解放愛情還是徒增虛耗?
繼《為什麼愛讓人受傷?》後,知名社會學家伊娃.易洛斯用二十年的研究,
深入探討資本主義與現代文化如何轉變我們對愛情與浪漫的定義。
從社會學的觀點來談愛情,就能找出影響愛情終結的社會結構因素。
資本主義與消費文化的潛移默化下,你的選擇不見得是你的選擇……
時序進入21世紀,隨著平權意識高漲,不論男女,都有更多的餘裕來想像與選擇自己的愛情樣貌。加上社交軟體建立了人與人互動的捷徑,讓談戀愛變得快捷又方便。然而,人際之間的距離看似縮短了,但拉近的,會不會只有肉體的距離,卻不包含心的間距?
作者進而發現,這種「無障礙空間」更成為滋養資本主義、消費文化、科技至上等價值觀的沃土,透過Facebook、Instagram、Tinder或Match.com等活絡的社交平台,人們以為自己擁有選擇伴侶的自主權與自由意志,但他們所下的每個抉擇,會不會都只是市場上可預測的某種模型?而性自由真的為兩性帶來實質的解放?當性愛不再需要感情的經營,不再鋪排後續情節的發展,一切來得快速而廉價,而自傳統價值束縛中解放的女性,難道從此得到了自由和真愛?
伊娃.易洛斯潛心二十年研究,深入探討資本主義與現代文化如何轉變我們對浪漫、情感與性愛的看法——最重要的人權精神「自由」,讓人們用「不選擇」做為一種選擇態度,卻也讓傳統的感情形式被「不確定性」所挑戰,使性愛與感情脫鉤,逃避對生活與自我的承諾,最終成為「不愛了」的肇因。透過本書,伊娃.易洛斯不但對現代愛情、消費文化進行有力的診斷,也希望人們在發揮自由的權利追求自由的同時,亦能正視自我與他人,避免「不選擇」的消極所帶來的虛無與徬徨。
目錄
推薦序|愛情困「鏡」——伊娃.易洛斯的《為什麼不愛了》
第一章:愛的終結——消極選擇的社會學
愛是一種自由
批判自由有何困難?
選擇
消極選擇
第二章:前現代的婚前求愛、社會確定性與消極關係的興起
婚前求愛行為是社會學的一種結構
確定性是社會學的一種結構
性自由是一種消費自由
社會的與性的新語法
第三章:令人困惑的性
隨意性愛及其難以捉摸的影響
隨意性與不確定性
不確定性與消極社交心理
第四章:視覺資本主義與本體論不確定性的興起
身體價值
產出象徵的與經濟的價值
評價
性的貶值
轉移評價的基準點
令主體困惑的處境
第五章:自由受到多重限制
同意什麼?
意願混亂
善變是種情感條件
悶聲離去
信任以及不確定性
第六章:離婚是種消極關係
愛的終結
離婚以及女性在情感場域中的地位
分手的敘事結構
性行為:分手的主因
消費物品:從過渡物品到退場物品
自主以及依賴:怨偶
情感本體論以及無約束力的情感契約
情感能力與女性在關係進程中的地位
結論:消極關係與性的蝴蝶政治
致謝
註釋
參考書目
序/導讀
推薦序
愛情困「鏡」──伊娃.易洛斯的《為什麼不愛了》
孫中興(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愛情有生、住、壞、空,各個階段都令人迷惘。古今中外皆然。
這本書的作者是位社會學家,要從社會學專長的角度談論愛情中的最後一個階段「終結」的問題。
不過,這本書不是書市中常見的那種愛情自助書、心理諮詢故事、名人愛情隨筆等等。
作者伊娃.易洛斯其實是文化研究方面的專家,是以色列耶路撒冷的希伯來大學的社會學教授,專長是研究親密關係,特別是愛情的幽暗面。她從一九九七年起至二○一八年總共出了十四本書(詳見英文維基百科Eva Illouz條目),其中二○一二年出版的《為什麼愛讓人受傷?》有中譯本(台北:聯經,二○一九)。這本書原來是二○一八年出版的,最早出版德文本《為什麼愛情終結了:一種消極關係的社會學》(Warum Liebe endet – Eine Soziologie negativer Beziehungen),同年出版英文本,書名直譯為《不愛:一種消極關係的社會學》(The End of Love: A Sociology of Negative Relations),現在有了中譯本。
從心理學層次談愛情,焦點往往在於個人的選擇判斷上;從社會學的觀點來談愛情,就會從這些看似個人的問題上找出背後運作的社會因素。這本書提到的而且深入討論的視覺資本主義、消費文化和網路就是影響愛情終結的社會結構因素。
其次,這本書介紹了不少西方的社會理論家和他們的主要觀念,並且用這些觀念來解釋這些「情感現代性」的各種情況。就算是不熟悉這些人物和觀念的讀者,一樣可以從書中的說明中了解到這些概念的意義。書中概念含量比一般談愛情的書籍要多許多,對讀者的知性要求也多些。不過,他也列舉了文學電影作品的故事以及九十二位訪談對象的故事當實例,其中應該有些故事會引起讀者的共鳴。這些「情感現代性」的普同性由此可見一般,並不是某處的特例。
最值得深思的是作者提到的「性」與「愛」、「自由」與「束縛」、「確定性」與「不確定」、「自主」與「依戀」等等的對立與選擇,以及常被忽略的「愛情的消極關係」都是這本書令人耳目一新之處,對思考當代愛情現象讀者應該助益不少。
最後,我覺得對一般讀者而言,這可能不是一本容易閱讀的書,卻是值得細細品味、好好反身對照的一面現代人的愛情困「鏡」。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 ISBN
- 9789570861440
- 分級
- 普通級
-
- 頁數
- 408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 注音
- 級別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