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媽媽,偶爾劉中薇:不小心結了婚,那些我們和我的歡喜與哀愁
幸福是總是自己,幸福也是偶爾自己。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簡單卻顛覆的思辯,帶你穿越人生迷霧...自我成長書展75折起,滿額送保溫袋 👉逛逛去
太多人活得太費力,我想為大家、包括我自己,找到比較省力、又能活得更舒服的方法。─蔡康永
內容簡介
婚姻,讓我明白我的膚淺,以及我巨大的潛力
★話題電視劇《未來媽媽》編劇 劉中薇★
★睽違6年最新散文集★
幸福是總是自己,幸福也是偶爾自己。
幸福是很受傷,幸福也是不再怕受傷。
現在的妳,身懷絕技、無所不能、無堅不摧。
單身時,我自由瀟灑,包包一背就到天涯海角流浪。
我以為,我擁有全世界。
婚姻很快讓我明白我的膚淺,原來對於這個世界,我所知甚少。
面對另一半,婚前他是我最好的朋友,最放心的樹洞。
婚後,卻一度變成最不懂我的人,
家裡的冰箱跟洗衣機都知道我受傷了,只有他視而不見。
面對孩子,像退回混沌宇宙。
從生下孩子,到成為一位「真正的母親」,於我整整有五年的時差,
慢慢才學會要有耐性,等待小孩長大,等待媽媽也長大。
結婚十年,就在這樣水裡來、火裡去的日子不斷淬鍊,
最終精實成一個發光的靈魂。
婚姻糟透了的時候很多。
幸福到讓人害怕的時光也不少。
我很慶幸,我結婚了。
◆金句節選◆
關於自我──
一個女人在婚姻中要如何擁有一席之地?到底要怎麼樣才可以不失去自我?
我沒有活成世俗期待的家庭主婦,也沒有活成我想要的瀟灑帥氣。
我看見「自我」像一盤沙,被婚姻這陣風,漸漸吹散……
女人的敵人──
我很多年後才慢慢體悟:「婚姻中,女人的敵人,就是婚姻本身。」
女人對抗的,不是老公,而是那看不見的、根深蒂固的、無形的社會期待。
好像對著空氣揮拳,啥也沒打著,只落得自己一身狼狽。
婚姻是什麼──
婚姻是培養默契的過程,在那些無法跨越的不同裡,打磨出日常生活的韻律感。琴瑟合鳴不敢想,大約是你打你的鈴鼓,我敲我的三角鐵,沁沁鏘鏘不要太走音就好。
關於夢想──
夢想好像是一場苦戀,我愛上一個不會愛我的人。偏偏我冥頑不靈,那怕傷痕累累,我還是卑微地祈求,愛我好嗎?
經過這麼多年,我體悟到:如果夢想是一場戀愛,它不應該是一場苦戀。
我不再祈求「你愛我」。
「我愛你」就好了。
關於育兒──
也是我的怯懦,不敢承擔一個生命,害怕自己做得不好,我躲在專家後面,跟聖經學、跟阿德勒學、跟薩提爾學、跟芬蘭人學……都忘記了,不管是多麼厲害的專家,他們都有一點不如我,只有我是扎扎實實天天跟孩子生活在一起的。
我怎麼從來沒有勇氣,跟自己學?
生與不生的女人──
沒有誰的憂鬱比較憂鬱,沒有誰的痛苦比較痛苦。生出來的女人有一種功課,不生的女人,也有一種功課。得不到孩子,卻得到人生全然開放的想像。得到孩子,注定要承擔一生的牽掛懸念。實在無法衡量,誰的功課比較難。
當婚姻不對勁──
我跟他之間,沒有廝殺的場面。原來婚姻不對勁的時候,是悄然無聲的。
報告指出,婚姻未滿五年離婚人數最多。我們正好第五年,難道,要停在這裡?
我希望我的婚姻是喜劇,他跟我都是有幽默感的人,為什麼我們一起主演,會演成荒腔走板?
有一種冷──
相愛的時候,蛛絲馬跡都是愛的證明。
冷戰的時候,蛛絲馬跡都是不愛的證據。
夫妻就是──
把他的錶調快一點,把我的錶調慢一點,慢慢微調,就會同步到一樣的時間,吃同樣冷掉的牛排。所謂的夫妻大概就是,不能一起享受熱騰騰的美食,但是可以一起抱怨冷掉的餐點。
結婚紀念日的真諦──
婚姻老手說:「離婚協議書沒拿出來幾次,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婚姻穩固了。」
每個結婚紀念日,其實是在慶祝我倆還沒離婚。
先過了今天,明天再決定離不離婚。
名人推薦
感動推薦 (依姓名筆畫排序)
于美人(知名主持人)
王 琄(金鐘影后)
吳鈞堯(作家)
李儀婷(薩提爾教養暢銷作家)
曾寶儀(作家、主持人)
黃瑽寧(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
葉 揚(作家)
路嘉怡(暢銷作家、主持人)
趙雅麗(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榮譽教授)
劉冠吟(台灣文創品牌長)
劉品言(演員、作家)
幸好中薇天賦異稟,辛苦都在磨難,才能把夫妻關、母子關,闖蕩得分之餘,還能分出手逐一書寫,遂能發現詼諧作為平衡的關鍵性,「偶爾劉中薇」便允許闖關,學著峰迴路轉栽一朵花。──吳鈞堯(作家)
關於身為妻子、媽媽,以及要如何成為自己,我想說的是,與其模仿別人怎麼做,不如看這本書,因為劉中薇已經成功地將「偶爾」演繹為「永恆」,關鍵就在於「用什麼樣的眼光看事情」,讓我們擦去淚水,用幽默,笑看人生。──李儀婷(薩提爾教養暢銷作家)
這樣一位奔放的新女性,在一般人普遍戲稱為「愛情墳墓」的婚姻中,和「孩子來了,愛情走了」的母親身分中,卻找到了新的浪漫與激情。相信在這本十年婚姻的回憶錄中,作者細膩俏皮的筆觸,能帶給大家生活中更多的靈感。──黃瑽寧(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
薇書寫她的人生轉折,從單身到人妻、人母,那些結了婚才明白的現實,那些生了孩子才知道的大小事,但情節卻屬於每一個人,演的是你我婚姻的日常。──趙雅麗(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榮譽教授)
讀完這本書,才發現,那些嬉笑怒罵、自嘲揶揄、柴米油鹽,都是藏在她小小腦袋瓜裡的大大智慧啊。請你好好享受這其中的酸甜苦辣吧!不論是這本書,或是婚姻。──路嘉怡(暢銷作家、主持人)
這不只是一本寫給女人看的書,而是警世又真誠的人生使用手冊。──劉冠吟(台灣文創品牌長)
目錄
前 言──當戀愛中的男人變成沙發上的老公
PART 1 女人的進化
真愛的辯證
浪漫如此而已
向宇宙訂做一個老公
婆婆與我的洞房花燭夜
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
如果一粒沙掉進眼裡
家事是婚姻的隱形殺手
PART 2 成為媽媽以後
兩條線
有一種時差
我試著不要當我媽那樣的媽
我不是麥田捕手
一夜長大
不過想要喘口氣……
一個媽媽長大的時間
當他離開的時候
PART 3 我的孩子不是我的孩子
鬱兒史──從金星到火星的宇宙漫步
我的寂寞和他的不高興的麵
原來是高敏感
不要等待王子與靜心燭火
機智的當媽生活
睡覺與惱公
PART 4 婚姻中的我們與我
夢想,未完待續……
結婚紀念日:明天再決定離不離婚
那些最後都是回憶
附 錄──夫妻對話、小孩小事
序/導讀
自序
二○一一年,四月。我來到安徽宏村,探訪電影《臥虎藏龍》的場景。那時心境極為孤單,在一間書屋看見「寫給未來的明信片」,可以自行設定幾年後寄出。
我半信半疑,寫了一封明信片給自己,設定一年後的同月同日寄出,支付一年「慢遞」服務費,共兩塊錢人民幣。
明信片的最後,我許了一個心願:
明年收到明信片,但願已有幸福的家,踏實體驗生命。
隔年,四月。明信片如約寄到家中。閱讀來自一年前的文字,難掩悸動,因為我的確已成人妻,擁有一個家。一年前的許願,一年後竟然成真,我是得老天爺疼愛的女子吧?
然而,老天爺沒說的是:我給妳的,不是一個被實現的願望,而是一份待體驗的旅程,途中光影交錯,喧譁沉寂,妳得自己走,我可管不了了。
∴
這是結婚十年的紀念書,是花十年調整婚姻時差的過程,也是第一手的婚姻實驗紀錄。說是實驗,因為每日都是驗證與質疑,是反省與嘗試。
從小,我就對家充滿渴望。透過婚姻擁有了一個家,才發現,家讓人幸福;婚姻卻讓人時而迷惘、時而受傷。婚姻是一場大浪,瞬間將我淹沒,我雙腳直挺挺站著,潮水退去,一身狼狽,但我還在呼吸。十年算不上婚姻老手,沒資格說是經驗談,頂多是倖存之際,有限腦力所領悟的自我求生指南。
維吉尼亞‧吳爾芙說:「人啊,不管有什麼看法,能做的頂多就是說一說自己的看法是怎麼出來的。能給別人的,頂多就是給別人機會去體察說者有什麼淺陋、偏頗、離經叛道之處,再自行琢磨自己的結論。」這本書,大約也是如此。編排上是順著成為人妻、媽媽的時序,關於婚姻中的自我追尋與反思,則在最後一個章節。
剛結婚的時候,曾想寫一本人妻日記,但寫出來都是柴米油鹽,掃把畚箕,索然無味。生孩子以後,想寫一本媽媽筆記,寫出來都是萬念俱灰,直接作罷。偶爾我會想當回我自己,不是人妻,也不是媽媽,但那不太容易,不像川劇的變臉,手一揮就能換上臉譜變身。
年輕時,我自由瀟灑,包包一背就到天涯海角流浪,紐約聽爵士樂,沙漠露營,死海漂浮,墨西哥探險。
我以為,我擁有全世界。
婚姻很快讓我明白我的膚淺,同時把過往自以為是的信心摧毀殆盡。有個聲音在耳邊嘲笑:妳其實沒有那麼厲害,妳愚蠢得令人發噱,只是沒有人告訴妳。
原來對於這個世界,我所知甚少。對於另一半,是荒野開墾。對於嬰兒,直接退回混沌宇宙。而婚姻,是無字天書。
我對世界的重新認識,在嚴重時差的婚姻生活裡超展開。
新婚時,是躲在棉被裡偷笑的那種開心,隨著時間推移,竟然也有躲在棉被裡嚎啕大哭的時候。日子不過就是柴米油鹽裡的風暴,細微繁瑣卻又巨大得不容忽視。
我的老爸跟老媽,各自有兩段(以上)的婚姻,我甘拜下風,我是沒力氣超越他們的。婚姻這檔事,一輩子體驗過一段就夠了,這一段能不能白頭偕老,咱們就走著瞧。
「生了孩子,女人才完整。」我不認同這種論述。不需要把生育跟女人的價值綑綁在一起。但是我也不得不承認,如果沒有生孩子,我眼中看見的世界,其實只有一半。我的淺薄與侷限,都在生了孩子以後表露無遺。
日日夜夜體驗著愛與被愛,在眷世與厭世間反覆,在戀家與逃家間掙扎。
想擁抱與想消失的念頭輪替出現。雀躍與窒息、怨念跟感激都同時存在。
牢騷滿腹,但也愛意滿溢。
我,或者說女人,就在這樣水裡來、火裡去的日子不斷淬鍊,最終精實成一個發光的靈魂。
∴
幾年前在陽台種了天堂鳥,長長的葉柄上不知何時爬滿白白小點,研究之後,是介殼蟲。我不會醫治,乾脆把枝葉剪光,要是枯了我就換一盆最省事。死寂一陣子,某天竟發現新葉再度冒出來,起初是細細卷卷,到最後舒展成誇張戲劇化的熱帶雨林闊葉。
同時,惱人的介殼蟲依然緊緊吸蝕不放。
我一直以為天堂鳥隨時會死,但它卻像不死鳥,一、兩年過去了,介殼蟲還在,天堂鳥卻也益加茂盛。
我驚訝天堂鳥頑強的生命力,明明渾身布滿大大小小的傷口,卻依然展現女王般的氣勢,野悍生長,給陽台帶來豐沛綠意。我好像,看見了自己,或是任何一個在婚姻中的女人。縱然生活如刀,日刮夜刨,我們沒有放棄。縱然淚乾了又濕,疼痛有時,我們依然歡喜辛勤、生氣蓬勃守護一個家。
前陣子,整理老家,發現當年那封安徽宏村「寫給未來的明信片」。實現了那年的心願,日子並不會停留在願望實現當下的喜悅。偶像劇的終點都在婚禮,偏偏婚姻的考驗在婚禮之後才是起點。
如果,讓我再寫一封明信片,寄給這十年婚姻生活的自己,我想跟她些說什麼?
我想說:
謝謝妳,長途跋涉到了這裡,沒有妻子、媽媽的努力,沒有所謂幸福的家。
幸福是狠狠跌倒,也是勇敢爬起。幸福是荒謬吵鬧,也是嘔氣和好。
幸福是咬緊牙關,幸福也是一路過關。
幸福是總是自己,幸福也是偶爾自己。
幸福是很受傷,幸福也是不再怕受傷。
現在的妳,身懷絕技、無所不能、無堅不摧。
結婚十年,妳真的,活下來了!
謝謝妳。
我愛妳。
試閱
有個笑話是這麼說的,一對結婚多年的老夫老妻坐在家裡相對無言,於是他們決定打電話給一對新婚夫妻,看看他們在做什麼。
老婆放下電話,興奮回報:「他們正在喝紅酒聊天呢!要不我們也開一瓶紅酒吧?」
老公馬上就開了一瓶上等紅酒,擱了兩個酒杯,然後,兩個人繼續大眼瞪小眼。
老公嘆口氣:「不然妳再去問問,他們都聊些什麼?」
慶幸的是,結婚十年,我還是有很多話想說,當我自以為欣慰地表達:「我覺得我一輩子都跟你有話說。」
鬍子哥幽幽回我:「我更期待我們不說話就能交流。」
很奇怪,婚前一直要找機會跟妳說話的男人,婚後其實希望妳少說一點,最好沒必要不要開口。婚後,隨著熱戀的消退、生兒育女的忙亂,一看見躺在沙發上的老公,總是莫名讓人氣惱。
結婚十年如果還不能體悟男女大不同,那日子沒有最糟,只有更糟。男女從生理、心理、腦結構、社會文化脈絡上,就是不同的,背負的社會期待也不同,永遠不可能平等。不過婚姻追求的是幸福,不是平等,總有些地方得吃點虧,日子才能順風順水,理解彼此的差異,避免午夜搥心肝。
奇摩曾經在一次購物節之後,公佈男女熱銷榜排名,女人採買最多的第一名是「衛生紙」,家是女人永遠的心心念念,為家庭生活的順暢準備用品,一刻不能忘。
男人呢?
猜猜看,第一名是什麼?
登登登登,是「PS4 Pro 1TB主機」。(難不成你以為是拖把或洗碗精?別鬧了。)
當一個媽,忙著在用衛生紙幫小孩擦臉、擦嘴、擦屁股的時候,猛一抬頭,茫然地問:「什麼是PS4?」基於慈悲心,我想她還是不要知道答案比較好。
曾在TED上看到洪蘭教授的演講,她指出女人擅長「顏色與地標」,問路的時候,女人給的答案是:「你往前走,看到7-11就右轉,看到麥當勞就左轉,在你右手邊出現白色教堂,後面那間紅房子就是了。」
男人擅長「距離跟方向」,跟男人問路,得到的是:「中正路走五公里,轉東。」
男人女人就是如此不同,連快樂都無法平等,男人製造血清素的速度比女人快百分之五十二,血清素會讓人感到愉悅、心情好,被稱為「快樂激素」,女人製造得慢,以至於吵架後,老婆還在生氣,老公已經呼呼大睡,老婆只有仰天哀號:「你怎麼可以睡得著!」
日本的腦科學專家黑川伊保子,出版一系列關於男人腦與女人腦的著作,裡面的案例,好多都來自她的家庭,我高度懷疑她的白目老公為她提供了滿滿的創作靈感。說實在,要遇到不白目的老公,比遇到阿飄還難。
在教授「故事」的課堂上,我總是不厭其煩跟學生提點「情境」與「脈絡」的不同,大多數時候,我們都是在「情境」下交會,不懂彼此的「脈絡」,戲劇在操弄的往往就是這種誤會。
了解男女從生物演化脈絡的不同,多多少少可以幫助溝通,或者,可以寬慰自己:「喔,原來他不是故意的。」對老公多一份體諒,對教養兒子和女兒,也能調整期待,減輕內傷。
如果從最原始的文化考察起,大部分公認的版本是,男人在遠古時期負責狩獵,荒野中,他追蹤眺望遠方的獵物,男人腦是運用空間認知力來達到目標,因此他的視覺是看遠不看近。狩獵時候,男人要藉由觀察風吹草動來偵測獵物,所以格外需要專注,這時候如果有人在旁邊嘰嘰喳喳講個不停,他可能會身處險境。研究顯示,男嬰的聽力天生比女嬰差,所以老公聽不清楚老婆說什麼,可以稍加理解。
女人不同,遠古時代女人在家裡要養育小孩、烹煮食物、織布做衣,同時要守望環境,以防動物入侵。女人的左右腦連結強,因此可以全腦運用,眼觀四面,耳聽八方。
女人天生就可以一心多用,注意細節。光是從客廳走去上廁所,女人就可以順便收杯子、把桌子擦乾淨、撿起地上的樂高、放好兩本書。
黑川伊保子指出,女人腦是把感情當成觸發器,喚醒記憶,同時瞬間抽出過去類似的經驗。老公隨便說幾句白目的話,老婆瞬間就能把過去所有其他白目的話都抽出來,
唉,說穿了,就是女人腦很能翻舊帳。
女人腦還能夠把別人的經驗談,化為自己的智慧,難怪一群媽媽喜歡聚在一起分享媽媽經,優化自己的育兒能力。還有,女人談話,尋求的是「共感」的同理心,想想每次閨密聚會,裡面最多的台詞就是「對!對!對!」、「我懂!我懂!」
如果鬍子哥明白這些道理,應該可以省去吃奶的力氣來活命。但老公是不能隨意指望的,我多累積知識,多深入了解,目的是給自己找求生指南,日常生活放眼望去滿滿都是狀況題,需要愛與智慧來解答。
我是一個多夢的人,幾乎每天晚上都會做夢,剛認識鬍子哥的時候,我常常興沖沖分享亂七八糟、毫無邏輯可言的夢。他哩,就是解夢大師,靠一張鬼扯的嘴,把我唬得一愣一愣。
婚後,變成這樣:
「唉,我昨天做了一個夢……」我迫不及待扯扯他。
「只是夢而已啦。」他敷衍回話。
「解夢老師呢?」
「誰?」
「解夢老師啊,之前我每次做夢講給你聽,你就會幫我解夢啊,快點把解夢老師叫出來!」
「喔,他退休了。」
「蛤?」
「妳不知道那是追求的招數嗎?」
如此坦白是讓人有點牙癢癢。想想,男人是目標型的,要娶回來當老婆的女人是他狩獵的目標,當然對女人很上心,睡前煲電話粥,下午送咖啡點心,假日開車兜風,都是狩獵過程。
結婚以後,獵物到手了,他就轉向另一個目標,那個目標是讓家更安定,事業更穩當。
有個笑話說:「一個男人給他老婆開車門,要麼車是新的,要麼老婆是新的。」鬍子哥只有在換車的時候,會興奮地喊:「老婆,妳下來一下,我給妳一個驚喜!」其實,我早就沒有驚喜了,難道我期待下去看到一束鮮花嗎?如果是,我要吞兩顆鎮定劑。
男人的目標,有時候還會輸入錯誤。
我們出門到宜蘭小旅行,車子開了一陣子。
鬍子哥忽然冒出一聲:「咦?」
這聲音不尋常,我警戒:「怎麼了?是不是住宿券忘了帶?」
鬍子哥沉默一陣,忽然驚呼:「我開錯路了啦!妳趕快拿妳的手機google大溪漁港。」
我一google,我手機上出現的畫面,跟他現在在看的導航路線是一樣的。
「你的導航沒有錯啊。」
「但是我開錯了啊。」鬍子哥說。
「你不是照著導航開的嗎?」太納悶了。
「我知道我要去宜蘭的大溪漁港,但是我腦中一直想著另一個漁港,所以我自己往另一個漁港開,然後導航就一直修正我的路線……」
喔,原來原始輸入就已經是錯誤的,他就一意孤行錯下去……
「現在怎麼辦?」
「要下高速公路往回開。」
兩隻在後座抗議:「齁,爸爸,又要繞回去,很浪費時間耶!」
我按捺住殺氣,笑得很虛假:「爸爸也不是故意的,繞來繞去我們可以看風景啊。」然後,我隨口又說了一句:「至少爸爸有記得帶住宿券。」
然後,那一頭,非常沉默……異常沉默……
一股不祥的預感湧上……
我強笑著問:「你,有記得帶住宿券吧?」
「哈哈哈,哈哈哈,反正我們都要往回走了,乾脆順便回家拿住宿券吧。」
∴
也說男人的腦,會記得主要事件,忘卻旁枝小事。因為專注在一個目標,其他就難免忽略。
有次,我把身分證給鬍子哥,拜託他去便利商店領童書,書領回來以後,我跟他要回身分證,他找不到。太奇怪了,不過是一個小時前的事。
「你領書時候總會拿出我的身分證吧?」我問。
「我沒有拿出妳的身分證,就領到書了。」
「那身分證呢?」
「不知道。」
「你收在哪裡呀?」
「不知道。」
「你最後看到它是在哪裡?」
「不知道……」
一問三不知。
這下可好,我要去銀行辦事,銀行說我沒有身分證不能辦業務,我只好在寒風中繞去市公所補辦身分證。
真是悔不當初,我是神經錯亂了嗎?為什麼要請老公去領東西?靠自己才是最牢靠的。
忙了一圈,再度回到銀行櫃檯,銀行小姐拿著我熱騰騰的身分證問:「咦?妳這身分證是剛補發的?」
「是的。」
「妳原來的身分證怎麼不見啦?」她好奇又問。
「請老公去便利商店領小孩的東西,就不見了。」我無奈且坦白地回答。
她忽然興奮起來,好似遇到了知音:「我老公也是這樣耶!我把小孩健保卡給他,結果看完病,健保卡就不見了。」
同病相憐的老婆還真不少。
∴
談到視覺,男人看大不看小,看遠不看近。
我最記得,有次鬍子哥問我:「電源線在哪裡?」
「儲藏室。」我說。
他去儲藏室找了一圈,又回來問我:「電源線在哪裡?」
「我不是說了儲藏室嗎?」
「我沒看見啊!」
我惱了,馬上打開儲藏室的門,電源線赫然就在正中央,根本連找都不用找,怎麼會看不見?這時候就試著去理解他,因為他只能看遠,不能看近。下次他要找東西,就放在一百公尺遠的地方,他肯定就找得到了。
黑川伊保子提出一個很有意思的看法:「男人腦只要情緒稍微有緊繃,便會停用語音辨識功能,於是對方的聲音聽起來就會像是蚊子的嗡嗡聲。」
這對女人來說很難理解,因為女人的腦一直在啟動狀態,沒有暫停,也沒有關機,就算恍神,還是能順利進行對話。
可是男人面對喋喋不休的女人,只要三分鐘沒聽到重點,他的腦就會進入休眠狀態。
這時候,老婆如果突然問起:「學校的寒假群聚關懷調查表你填了嗎?」
老公聽起來是:「嗡嗡嗡、嗡嗡嗡?」於是,老公就會反問:「蛤?」
這個「蛤」,就會觸怒老婆,繼續劈哩啪啦地講:「你這蛤是什麼意思?你不是說你要填嗎?你忘記了嗎?」
日常生活中,許多演變成「你那是什麼態度」的事件,很多就是因為老公語音功能停用所導致。
解決這歧異的方法也不難,跟男人說話的時候,第一步,要進入他的視線範圍,並呼叫他的名字。第二步,等待三秒,再進入主題。
這對老公、兒子都適用。
來示範一下:
「老公老公……」先站在他面前,呼喚他的名字。
「嗯?」他回答了,確定眼神看著我,注意力聚焦在我要說什麼。
「今天你去收衣服,然後摺好,並且分別收進兒子跟女兒的衣櫃裡。」
精準、具體的訴求很重要,我曾經只匆匆交代一句:「你去收一下衣服。」
回來就看見:衣服是收下來了,但是亂成一團在床上。
所以,收衣服、摺衣服、放回小孩衣櫃。
這三個指令要具體下精準,他接收到了,結果就會皆大歡喜。
∴
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分析,值得了解。
關於結婚紀念日。(或任何兩人之間的重要日子。)
女人的腦是迂迴連結的,像是錯綜複雜的電線,情感就是驅動力,一點觸發,就會全面啟動。對老婆來說,結婚紀念日是「從以前到現在走過的路」的成果。如果這一天,被啟動的情緒是正向的,那麼老婆喚起的婚姻回憶就都是快樂的;如果這一天,被啟動的情緒是負面的,那麼被喚起的婚姻回憶就會糟糕無比。
結婚紀念日就是老公「逆轉勝」的日子,出力出在關口上,事半功倍。所以一個聰明的老公,要想辦法讓紀念日變成幸福的記憶。
黑川伊保子提出老公應該在結婚紀念日之前就開始預告:「那天我們可以去妳愛吃的餐廳喔!」(黑川伊保子怎能對老公有如此天真的期待?)因為提早預告,所以老婆會開始計畫要穿什麼衣服、要提早去做臉、當天可能要上髮廊……光是這個期待的過程,就足以讓女人腦感到幸福滿溢。
我對鬍子哥「逆轉勝」的能力實在沒有把握,從「逆局」變成「破局」可就難以收拾,我自己預告比較能夠靠近幸福。過去幾年的紀念日,沒什麼特別慶祝,還曾經遇到正在互看對方不順眼,只希望紀念日當天對方不要出現搞壞了心情。
結婚十周年,我們從一年的「紙婚」,淬鍊成十年的「錫婚」,牢不可破(咦?)。怎麼樣都得慶賀婚姻喜氣延綿、萬壽無疆。
一個月前我就興致勃勃宣佈:「我們要回到結婚宴客時候的酒店住一晚喔!」提早預告慶祝儀式,並不是有錯誤期待,以為能看見他上健身房練八塊肌、人魚線,我只是同步預告了當天晚上的龍蝦牛排大餐,以及「帳單」,讓他提早有心理準備。
結婚十年,敲詐老公,心安理得之餘也帶點仁慈,永保婚姻平安。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
★話題電視劇《未來媽媽》編劇 劉中薇★
★睽違6年最新散文集★
幸福是總是自己,幸福也是偶爾自己。
幸福是很受傷,幸福也是不再怕受傷。
現在的妳,身懷絕技、無所不能、無堅不摧。
單身時,我自由瀟灑,包包一背就到天涯海角流浪。
我以為,我擁有全世界。
婚姻很快讓我明白我的膚淺,原來對於這個世界,我所知甚少。
單身時,我自由瀟灑,包包一背就到天涯海角流浪。
我以為,我擁有全世界。
婚姻很快讓我明白我的膚淺,原來對於這個世界,我所知甚少。
面對另一半,婚前他是我最好的朋友,最放心的樹洞。
婚後,卻一度變成最不懂我的人,
家裡的冰箱跟洗衣機都知道我受傷了,只有他視而不見。
面對孩子,像退回混沌宇宙。
一個女人在婚姻中要如何擁有一席之地?到底要怎麼樣才可以不失去自我?
我沒有活成世俗期待的家庭主婦,也沒有活成我想要的瀟灑帥氣。
我看見「自我」像一盤沙,被婚姻這陣風,漸漸吹散……
一個女人在婚姻中要如何擁有一席之地?到底要怎麼樣才可以不失去自我?
我沒有活成世俗期待的家庭主婦,也沒有活成我想要的瀟灑帥氣。
我看見「自我」像一盤沙,被婚姻這陣風,漸漸吹散……
很多疾病常和壓力有關,很多 #高敏感 族群容易累積壓力。
尤其是女性,子宮疾病連動著肝經,長期生悶氣,就是怒傷肝。怒字拆開是奴隸的奴,下面一個心,被努力的心,有委屈不說,有火不發,這種鬱悶最是傷感。這是我從這本書看到的。
我也看見,婚姻裏最可怕的殺手,是發現不再為自己而活,而是為了伴侶、孩子,甚至是基於原生父母的期待,在這段看不見自己的關係中怎麼可能快樂?
在家庭與童年成長經驗中,缺乏被完整關注、照顧與被愛的經驗,許多女性會將追求這種童年所匱乏愛的感覺,轉而在親密關係中滿足,因為與我們期待父母給我們的愛,有部分類似的特質:獨一無二。若在成長經驗中,有主要照顧者願意給予這樣的獨一無二與無條件的愛及保護,就有安全感及信任感。會相信自己的價值,會懂得珍惜自己,也會願意相信自己擁有一些能力,可以完成自己的需求與夢想,也更能清楚知道,我的人生不是用來犧牲、用來滿足別人的需求,我不會因此受到懲罰,也不會因而有罪惡感。
如果沒機會感受到這樣的愛,而是不停地以為「必須犧牲自己來滿足別人」,或是以為別人對自己沒有太高的期待,就容易認為自己必須擁有一段可掌控的關係,才是成功、有價值的,就會想在親密關係中,找尋、填補那些渴望擁有的,形成不對等的關係。
向前看,唯有重新找到與自己的連結,先 #愛自己不阿雜,要照顧自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