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厭女:日本的女性嫌惡(全新增訂版)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79 308
    390

出版情報

放下刺向自己的利刃之後,《始於極限》將帶女性通往何處?

2023/09/25 回想起去年年末,我正在電腦螢幕前瀏覽各國的年度榜單,除了熟悉的暢銷書之外,一本橫空出世的《始於極限》吸引了我的眼球,它不但是2022豆瓣年度圖書第一名,甚至有將近60000則讀者評論。本書是由芥川賞提名作家、日本前AV女優鈴木涼美,與知名社會學家上野千鶴子歷時一年的書信往來。 收到書稿後,每讀一封信,我的喉嚨都彷彿被人擒住一般,有種無處可逃、被奪去言語的強烈感受。鈴木涼美因為少女時期的經歷,早早對男性失去了信任,以及她與母親之間那難辨好惡、幽微複雜的愛,她筆下的文字既淡漠又令人心疼。而上野千鶴子的回信,則是毫不留情地將鈴木解體,揭開傷口的同時卻又鍥而不舍地追問,但你若剖開她銳利的文字,便會發現其中飽含的溫暖心意。 隨著今年五月,台灣爆發了MeToo運動,《始於極限》書中揭露的某種徬徨與困惑浮現在我心中。如何不讓女性的聲音,再次滅頂於父權制度之下?社會何時才能擺脫為男性服務的庸俗觀念?若試著以「龍與地下城」的陣營九宮格來粗暴地分類,某些女性可能也像鈴木涼美一樣,在「守序善良」與「混亂善良」之間搖擺不定,一面擔心從陰暗角落竄出的朦朧惡意會波及其他女性,一面在現有的結構下尋找自己的語言。鈴木的糾結並不罕見,女性在性別不對稱中遭受暴力,想發怒卻又感到恥辱,認為應該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即便痛苦也無法怪罪他人,甚至不知道能否感到後悔。 性別意識所追求的也許不是平等,是我們試圖瞭解其中的差別,並看見它對你的人生帶來的影響。你被擺在哪個位置、被剝奪了什麼樣的自由、又被賦予了何種特權。只要人依舊帶著性別,這個視角就會成為我們如何思考生命的某個座標。 難以承認自己是受害者的鈴木,說著「我可以忍受他人將利刃對準自己,卻不願意看到我的文字被改造成指向他人的鋒利武器」,宛如毫無防備地暴露在槍林彈雨之下,只要談及性或女性,就會有人抱著淺薄的優越感出言數落,或是佯裝是同伴前來批評指教。鈴木在信中誠懇、毫無矯飾,並且逐漸放下防備,也得到了上野率性、直面問題核心的回應,使她得以擺脫母親和男人織成的牢籠,開始作為一個人生存下去。 然而,一想到要讓男性考慮女性的傷痛、明白自己一直以來毫無自覺向她們揮去的刀刃是多麼可怕,我果然還是會陷於某種絕望之中,認為這個社會距離互相理解仍有一段距離,所以無法堅定地說出「這本書能夠拯救女性」。但我相信,每一個人都能在閱讀的過程中,更貼近裹著糖衣的粗鄙現實,並試著跨出菁英女性的框架,在受傷的時候允許自己流血、誠實地憤怒。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女性主義經典力作,全新增訂四萬字!

〈各位!勿令晚節不保〉、〈難搞女子的厭女情結〉

 

作者上野千鶴子再次辛辣解剖

#metoo、AV、仇女、魯蛇、敗犬、援交、恐同、家暴、戀童癖……

你可能從來不知道,自己患了「厭女症」

 

性騷擾是有什麼問題?出現#MeToo、#WithYou、#NotSurprized網路標籤後反而問題大增?

誰是難搞女子?為何女子被弄得很難搞?身為女性卻成為AV作家?

為什麼年薪一千萬日幣的知名企業OL,夜夜用兩千日幣賤賣自己?

秋葉原無差別砍人男大開殺戒的原因,竟是交不到女友?

為什麼男人最怕淪為處男,又對同志有莫名的厭惡感?

為什麼男人既愛批評女人愚蠢、小心眼,卻又離不開女色?

高中女校內部有著怎樣的集團法則?所謂的「母女情結」和「女兒是爸爸前世的情人」間竟然隱藏著嫉妒與復仇?

 

◆厭女症,來自英語Misogyny,指指憎惡、仇視女性,對女性化、女性傾向與特質抱持蔑視與厭惡的行為或心理。日本女性主義學者上野千鶴子剖析日本社會「性」與「性別」相關議題,解讀恐同、援交、戀童、家暴、剩男、敗犬、春宮畫、皇室、家庭、企業與女校文化所產生的厭女情結,辛辣直接,一出版便獲各大媒體書評推薦,震驚日本社會,好評不斷。

 

◆「厭女」雖然普遍,卻非注定,會隨著歷史、社會、文化而改變。這個概念工具鋒利無比,任誰都可以使用這個概念工具,去解決自己所屬社會當中相應的問題。比如說:「對,那個是同儕情誼。」「這果然是恐同。」「原因在於厭女。」等等。

 

──然而,從厭女的洗腦脫身後的自己是誰?又要往哪裡去才好?如果自我是根據洗腦裝置而建立起來的,不就得全盤否定過去的自己了嗎?「洗腦前」與「洗腦後」的分界有這麼明顯嗎?若厭女對女性來說就是自我厭惡,那麼脫離厭女的洗腦之時,我就不再是「女人」了嗎?我要怎樣才能作為一個「女人」活下去呢?

 

日本網友震撼分享:

「讀完之後,我眼中的世界徹底改變了」

「希望男性也能讀讀本書,看完後只要保有自覺,一定能夠找到更好的對象吧!」

「女性不管多優秀、個性好、會運動,都只能依據容貌和年紀被男性打分數。我總以為自己想太多,直到看了這本書……」

「日常生活充滿了『因為你是男生』和『因為妳是女生』的刻板觀念,讀了《厭女》之後,我才明白那些長期累積的違和感究竟是什麼。」

 

如果你/妳曾經想過:

女性比較不會開車、情緒化、缺乏邏輯思考

如果女性遭到性侵,她自己也有責任

家裡重男輕女,對女兒的要求卻高於兒子

男性對待女性的態度常取決於她的外表

女性的異性緣太好,很容易被同性排擠

女性都愛高富帥,害許多男性交不到女友

男性上酒店不算對妻子或女友的背叛

學歷、收入太高的女性很難找到結婚對象

沒有結婚的女人終究是「敗犬」

#MeToo的女性小題大作

 

──所有的理所當然與難以啟齒的不快,都是「厭女症」作祟

 

名人推薦

名人推薦

 

「參差對照之下,尤其值得思索的是『君臣父子』格局的漢文化,無論在潛意識層次或在日常細節中,有沒有這類的……厭女症候?」──平路(作家)

 

「讀完《厭女》讓我自己好幾次憤怒且哀傷地重新省視這些在看似平等表象下的性別剝削,而憤怒之餘,我也才得到救助──因為終於知道長期以來我深深怪罪自己的那些東西,不全然是我的錯。」──李維菁(作家)

 

「不論是女人還是男人,我們必須先承認自己的厭女症,然後才得以走出陷阱,迎向一個開闊的未來。」──林芳玫(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教授兼系主任,性別研究學者)

 

「奇怪矛盾的社會心態,來自深層的文化建制,隱藏在大眾潛意識,不只是一句傳統父權就能帶過。如何不習慣這種習慣,就從閱讀上野千鶴子開始。」──胡晴舫(作家、文化評論家)

 

「這是一本大膽解剖男性心理真相的書,不但好看,更讓人不禁邊讀邊發出驚呼:『原來如此!』而對兩性關係有了一種全新的體認。」──郝譽翔(作家)

 

媒體推薦

 

《朝日新聞》、《日本經濟新聞》、《週刊文春》、《讀賣新聞》、《婦人公論》、《共同通信》、《SUNDAY每日》、《日經BP線上》、《Cyzo-Woman》、《週刊讀書人》、《松任谷由實Premiere對談》等媒體熱烈討論

 

「閱讀本書需要抱著一些覺悟。作者近乎粗暴地揭露至今仍潛藏在日本社會中的厭女情結。關於年輕世代的「草食男」等現象也有強而有力的論述。」──《朝日新聞》書評

 

「交往的時候,總會被男友要求有女人味;日常生活充滿了『因為你是男生』和『因為妳是女生』的刻板觀念,讀了《厭女》之後,我才明白那些長期累積的違和感究竟是什麼。」──《日經BP線上》書評

 

讀者好評

 

AMAZON.JP讀者四顆星熱烈推薦!

 

「這本書所分析的現狀,恐怕不只男性,也有部分女性不能認同吧。因為厭女情結已經深入日本人的空氣和土壤,是宿疾一般的存在了。」

 

「在工作上與男性同事合不來的我,讀了這本書後彷彿得救了。至少我可以試著說服自己,所有的挫折並非因為我天生比別人差,而是來自社會對性別的不友善。」

 

「感謝上野老師寫出這本書。在日本,女性不管多優秀、個性好、會運動,都只能依據容貌和年紀被男性打分數。我總想,會這麼難受,難道是因為我想太多嗎?但讀了這本書之後,我被上野老師向厭女文化投出的直球所拯救了。」

 

「一面感受著深入社會的厭女情結,鼓掌喝采的同時,心臟也被絞得疼痛不已。讀完之後,我眼中的世界徹底改變了。」

 

「女性就不用說了,我更希望男性也能讀讀這本書,這對任何人來說都是相當切身的問題。」

 

日本網友好評推薦

 

「分析很有趣,卻也很痛。一不小心,就被名為上野的剃刀刺傷了。然而,忍著傷口的疼痛讀到最後的話,會發現這並非傷人的鋒刃,而是微小的光芒。」

 

「希望男性也能讀讀這本書。雖然書中並未提供解決厭女情結的辦法,但看完之後,只要保有這樣的自覺,一定能夠找到更好的對象吧!」

 

作者

上野千鶴子(Chizuko Ueno)

 

一九四八年出生於富山縣,當代著名社會學學者,京都大學大學院社會學博士、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女性學和性別研究先驅。一九八○年代以後,以女權主義者身分引領時代、持續挖掘現代社會的各種問題,二○一一年獲朝日獎。近年來更把觸角延伸至老年人、福利和照護等專業領域。一九九四年以《近代家族的成立與結束》榮獲三得利學藝賞,其他著作包括《家父長制與資本制》、《女遊》、《裙底下的劇場》、《一個人的老後》、《一個人的午後》等。

 

本書內容最初連載在雜誌《scripta》二號至十六號(二○○七年一月至二○一○年七月)的專欄「日本的厭女文化」,所有文章經過編修,增添第十六章後集結出版,並於二○一八年文庫版再增補內容,是為全新增訂版。

 

譯者簡介

 

楊士堤

淡江日文系畢。譯有《阿川流傾聽對話術》、《北斗》、《呼叫助產士》等書。翻譯《厭女:日本的女性嫌惡》第一至十六章。

Steveyang1122@gmail.com

 

Miyako

文字、音樂、美術、動漫畫、身心靈多方雜食。曾任出版社、文學網站總編輯、文學雜誌主編、漫畫期刊《CCC創作集》特約編輯、譯者、策展人等。圖像、人文相關譯作有:《弒母情結》、《少年名叫吉爾伯特》、《好想殺死父母……》、《問題是,妳打算當少女到幾歲?》、《從福星小子到火影忍者 經典暢銷的祕密》、《荒木經惟 寫真的愛與情》、《好想推倒!萌男圖鑑》、《惡魔的腳本&魔法的設計》等。專欄文字見於:《CCC創作集》、《本本的誕生》、《PAR表演藝術雜誌》、《性別平等教育季刊》等。翻譯《厭女:日本的女性嫌惡》文庫版增補的篇章。

目錄

[推薦序]走出厭女症的輪迴/林芳玫
一、「好色男」的厭女症
何謂厭女症/吉行淳之介與永井荷風/逃離女人的男人

二、同性社交.恐同症.厭女症
男人的價值由什麼決定/男性連結的成立條件/男人會談論性嗎

三、性的雙重標準和女人的分化統治——「聖女」和「妓女」的他者化
性別.人種.階級/「聖女」和「妓女」的分化統治/性雙重標準的兩難

四、「剩男」的厭女症
「性弱者」論的陷阱/性的自由市場/秋葉原事件和「剩男」
女高男低婚的結局/「男性保護法」的反動/「成為男人」的條件

五、兒童性侵犯的厭女症
「慾望問題」/公領域的性與私領域的性/兒童性侵犯/厭女症與恐同症

六、皇室的厭女症
男嬰誕生/皇室從何時開始出現厭女症/「記紀」的神話邏輯學/皇族與人權

七、春畫的厭女文化
暴力.權力.財力/性愉悅的支配/陽形中心論
著手研究春畫/陽具崇拜/不需要男人的性愉悅?

八、近代的厭女文化
「母親」的文化理想/「窩囊的兒子」和「鬱悶的女兒」
「自責的女兒」登場/近代女人的厭女症/自我厭惡的厭女症

九、母親和女兒的厭女症
作為負面教材的母親/母親的代價/母親會對女兒的幸福感到高興嗎
母親的嫉妒/母親和女兒的和解

十、「父親的女兒」的厭女症
做為家父長制代理人的母親/「父親的女兒」/做為「引誘者」的女兒日本的「父親的女兒」
向「父親」報仇/既不是「父親的女兒」也不是「母親的女兒」

十一、女校文化和厭女症
男人的盲點/女校價值的再發現/女校的雙重標準/「扮醜」的生存策略/笑點與老哏

十二、東電OL的厭女症(一)
媒體「發情」/東電OL的內心陰暗面/男人的解釋/被兩種價值撕裂的女人

十三、東電OL的厭女症(二)
想當妓女的女人/女人對男人的定價/「性的認同」的「動機語彙」
性交易的商業行為/女人的存在價值/女人的分裂.男人的悖論

十四、女人的厭女症/厭女症的女人
兩種「特殊」策略/林真理子的立場/女人之間的競爭關係
扮裝的「女人」/女人和女人的友情.女人和男人的友情

十五、權力的性愛化
夫妻關係的性愛化/隱私權的建立/性愉悅的權利與義務?
施虐癖與被虐癖的發端/性慾的去自然化/生活習慣的內化

十六、厭女症是否能夠克服?
厭女症的理論機制/三角慾望/同性社交.同性戀厭惡.厭女症
性慾的近代/克服厭女症/男人的自我厭惡

[文庫版增補]各位!勿令晚節不保——性騷擾是有什麼問題?
[文庫版增補]難搞女子的厭女情結

參考文獻
後記
文庫版後記

序/導讀

序 

 

走出厭女症的輪迴

林芳玫

 

上野千鶴子是日本著名的女性主義學者及婦女運動者,曾經數度來台,相信讀者對她並不陌生。這本《厭女:日本的女性嫌惡》,文字流暢犀利,論證辛辣有勁,讀起來有淋漓盡致的暢快感。書中一方面提出許多西方理論大師——例如薩伊德的著作,另一方面又生動分析日本社會的厭女症,從家庭到王室,從學校到職場,沒有一個重要社會機制逃得過她犀利的解剖。

 

厭女不只是單純的討厭女人,而是男人在成為性主體的過程中,必須將女性客體化、他者化,以此來證成男性自身的存在價值與優越性。此處上野很有創意的挪用了薩伊德的《東方主義》一書及其核心概念。薩伊德指出西方不在乎真正的東方是什麼,只是主觀地投射出對東方的各種幻想,將其視為神祕、誘人、野蠻、黑暗、不理性。經由將東方他者化,西方得以確認自身的優越性:進步、理性、有邏輯、有能力。男女兩性關係也可以用東方主義來類比。男人藉由把女性客體化與低劣化,得以鞏固自身的主體性與優越性。男人對女人投射出許多幻想,有些女人瞭解這種遊戲方式而配合男人幻想,因此更讓男人認為自己的想法是對的。當然,也有許多女性不配合男人的幻想劇本;此時,男人便大嘆女人難以了解,彷彿她們是一種奇異的動物。

 

厭女症是普遍的社會、文化、心理機制。當女性受到男性歧視,女人會產生「當女人真倒楣」的想法,進而延伸為自我厭惡,也就是女性的厭女症。女性克服厭女症的方式很多,其中之一就是認同男性社會的價值,讓男性認為她擁有男性的優點,視她為特例,不屬於低劣愚笨的女性。這種行為策略是女人與男人「分而治之」的機制共謀,藉由向男性靠攏交心,持續強化女性整體地位的低落。上野很誠實地指出,女權主義者自己都曾經是嚴重的厭女症患者,但是後來她們有反省與批判能力,觀察出父權社會布下的厭女症的天羅地網,進而思考解脫之道。曾經患厭女症的女權主義者因自己的性別而嫌惡自己,她們終於能與自己和解、與母親和解,恢復完整的人性。

 

隨著女性教育程度提升、經濟獨立、社會風氣日趨開放,女人不再如以前那樣好控制。男人也逐漸發現這整套厭女機制對他們自身也未必討好。男人追逐權力、地位、金錢,女人只是用來證明他們在男性集團獲勝的戰利品。男人長期以來與自己的身體、感情、性慾疏離,隨著婦運的腳步,少數男性開始發展「男性研究」,企圖瞭解男性在此性別二元分立的架構下,男人「是」什麼?男人「想要變成他認同的人」,以及「想要擁有女人來報償自己的成就」,這兩個面向都很清楚。但是男人「是」什麼呢?當社會結構改變,男人失去厭惡女性的特權,男人才發現自身的匱乏。

 

上野千鶴子所說的日本社會的厭女現象,在台灣也隨處可見各式案例。比起日本社會,台灣男女平等現象超過日本,女性地位也比日本來得優越。但是我們看到女性地位、自信心、獨立自主能力的提高,並未帶來真正的兩性平等。台灣男人和日本男人一樣,必須藉由「擁有女人」才能建立自我認同與成就感。當男人的特權逐漸消失,女人的自主意識提高,台灣男性頗有「宅男化」、「剩男化」的情形,沒有女人要理他們。這些自稱「魯蛇」的男性整日待在網路上,在虛擬世界飽覽暴露的女體、攻擊不婚、不選擇台灣男人而「哈」白人男性、及外表不符合男性對女體想像的女性。其他的選項還有,到夜店門口「撿屍」,把喝得爛醉的女生帶回去從事性行為。似乎只有在女性失去意識的情況下,男人才得以產生性行為。這和上野所說愛嫖妓的好色男很像,甚至更差。嫖妓至少還是得和妓女有最起碼的溝通,確認對方的意願與價碼。撿屍男完全不用說話,徹底將喝醉的女性物化與他者化,自己在不必溝通的情況下享受暫時的主導快感,更可以把責任推給女性「是她們自己不檢點,要在這裡喝醉,不能怪我」。

 

近年來台灣社會又經常發生「恐怖情人」事件。當女方提出分手,男方憤而行凶。記得我年輕時那個時代,男女分手以女生傷心居多,關於失戀的情歌一直是流行音樂的重要主題。現在的情人,只有「分手」,沒有往昔浪漫的「失戀文化」來抒發情緒。被女人甩掉的男人,其處境是整體自我的崩潰,只能訴諸暴力甚或殺人,才能確認自己所剩無幾的行動主體。

 

只要男人不願意與女人溝通、持續將女性做為客體化的他者來確認自己的主體性,男人扭曲的自我會對自己、對女性、對家人、對社會造成恐怖的禍害。當不婚女性興致勃勃地住在自己買的房子裡看書或做家事,或是與女性友人相約喝下午茶、逛街,一群憂鬱沮喪的「魯蛇」有政治人物與國家機器幫他們撐腰,高唱「女性不婚是國安問題」。依筆者淺見,女性不婚是現象,國安問題是性別邏輯的結果,而這套性別邏輯的根本,就是歧視女性、物化女性、卻又弔詭地必須擁有女人以證明自己的厭女症。

 

男人如何與自己和解?這是本書作者在此書結尾時拋給男人的問題。上野沒有答案,她認為男人自己要去面對這個問題。這樣的結局,留下一大片空白,讓讀者自己去想像與摸索。不論是女人還是男人,我們必須先承認自己的厭女症,然後才得以走出陷阱,迎向一個開闊的未來。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3235590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52
    • 商品規格
    • 21*15*1.8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19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