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教科書
無論是不是腐女都要看的——第一本殿堂級BL研究!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目錄
前言──為什麼BL成為重要的研究對象?
執筆者介紹
本書的使用方法
第一部 BL的歷史與概論
第1章 少年愛.JUNE/YAOI.BL
──各名稱的成立與發展.藤本由香里
1 「少年愛」登場
■「少年愛」誕生的經緯
■「男男」題材的變化
2 專門雜誌《JUNE》創刊
■《JUNE》創刊
■《JUNE》與初期角川RUBY文庫
3 「YAOI」的誕生──「男性間的愛」展開
■《RAPPORI(らっぽり)YAOI特輯號》
■「攻.受」規則確立
4 「BL:Boy’s Love」類型確立
■1990年代──專屬雜誌相繼創刊
■同語使用區分與論述混亂之狀況
第2章 少年愛與耽美的誕生
──1970年代的雜誌媒體.石田美紀
1 「少年愛」作品與少女漫畫革命
■1970年代YAOI.BL萌芽
■作者與製作人
■遲來的少女漫畫雜誌
■作者與編輯的鬥爭
■讀者的支持
■為了吸引更多讀者的支持
2 「耽美」的形成
■《JUNE》創刊(1978年)
■編輯與作者
■從少年愛到耽美
3 年輕世代次文化與雜誌創刊
■雜誌作為表達意見的場域
■與漫畫同人誌共享人才
■認真與玩心共存
4 竹宮惠子.中島梓對讀者的教育
■竹宮惠子的漫畫指導──〈惠子(ケーコタン)的繪畫教室〉
■中島梓的小說指導──〈小說道場〉
5 「耽美」的擴展──《ALLAN》(1980-1984年)
第3章 同人誌與雜誌創刊熱潮,以及「Boy’s Love」成為類型
──1980年代-1990年代.西原麻里
1 1980年代──商業誌上「少年愛」的變化與同人誌的「YAOI」、「動畫二創」
■1970年代晚期至1980年代──商業誌與《JUNE》、《ALLAN》
■Comic Market與「YAOI」、「動畫二創」
■新作家登場
2 1980年代晚期至1990年代前半──專屬雜誌登場
■專門雜誌登場──Boy’s Love前身
■角色呈現的「規則」
■「普通」男性的戀愛故事
3 199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晚期──「Boy’s Love」形成
■「Boy’s Love」類型的形成
■與過去有所差異化的「Boy’s Love」
■Boy’s Love文化的子類型──正太(正太控)
第4章 BL的滲透與深化,擴大與多樣化
──2000年代-2010年代.堀亜紀子、守如子
1 網路時代
■從紙本媒體到網路
■「腐女」一詞的成立與滲透
■粉絲、溝通的變化
2 BL作品的作品數量增加與多樣化
■BL導覽問世與梳理BL的嘗試
■從子類型看BL的多樣性
3 相互交叉的BL
■跨越雜誌類型界線
■跨越媒體界線與BL作品的增加
■當BL不再是社會污名時
第5章 BL至今是如何被討論的?
──「BL論」學說史總論.守如子
1 批評的時代──從「少年愛」作品問世到1990年代
■漫畫評論作為開端
■從《JUNE》觀點來看
■從婦女研究學觀點來看
■不斷發展的性別研究
2 學問的時代──2000年之後
■針對作品內容的具體分析
■擴展的BL研究
3 該如何解讀「BL論」的變化
■重新檢視金田淳子的「YAOI論變化」
■少年愛與厭女
■「BL論」變化的背景
4 享受多元的BL
附論 BL小說導覽
.《BL教科書》編
第二部 多樣的BL與研究方法
第6章 YAOI同人誌研究
──故事與角色分析.石川優
1 理論與對象
■文學理論與應用
■YAOI須「小心輕放」?
2 分析角度與調查資料之方法
■量化分析與副文本分析
■資料的收集與調查
3 YAOI事例研究
■事例
■角色與故事
4 YAOI的角色分析
■維持角色的「名字」
■維持角色的「外觀」
■CP作為符碼
■CP形成史
5 YAOI的故事分析
■圍繞二者關係的故事
■故事舞台
■從角色衍生而出的全新故事
6 YAOI作為「文化」
■誰都可以「創作」的世界
■YAOI的現在與未來
第7章 「閱讀BL」的方法
──BL短歌,閱讀酷兒.二次創作短歌.岩川亞里莎
1 BL短歌登場──「讓五七五七七萌起來!」
■「#BL短歌」與BL短歌共同創作誌《共有結晶》的誕生
■YAOI與BL短歌的關聯
2 「BL閱讀」與酷兒評論、酷兒閱讀
■「可作為BL閱讀的短歌」的新發現
■何謂「酷兒」?
■酷兒評論、酷兒閱讀
3 採取可取捨式閱讀的人
4 二次創作短歌與改編
■二次創作短歌的開展
■酷兒的閱讀與改編
■BL短歌作為一嶄新文化形態
第8章 色情與BL──女性主義的情色批判
.堀亜紀子
1 女性主義與色情批判
■「父權」與公私二分法
■「正確的性」與性別規範
■女性主義的色情批判與情色作品
2 BL作為女性也能享受的性表現
■BL的表現──權力關係
■BL的表現──物化① 從封面來看
■BL的表現──物化② 從關係性的符碼化來看
3 BL的性暴力
■BL與女性主義的遠近
■幻想、修辭美化的性暴力
■安全的性暴力與「疼痛系」
4 想像與自己相異的性
第9章 YAOI社群中的實踐
.東園子
1 YAOI社群作為一粉絲社群
2促使社群形成的YAOI
■粉絲的生產
■交換詮釋
■使用愛作為符碼的理由
3 作為同好聚集的YAOI社群
■YAOI社群的特徵與意義
■作為同好聚集的YAOI社群
■近代化與嗜好緣分
4 為理解現今的YAOI社群──資料庫消費的擴張?
■鮮少描寫男性間羈絆的原作
■容易自由配對的原作
■將男性向的作品調整為女性向的原作
■資料庫消費與YAOI社群
第10章 男性偶像與BL──解讀BL凝視看到的男性集團之「羈絆」描繪法
.西原麻里
1 男性偶像文化與BL的接近性
■將男性偶像文化視為BL的一環
■傑尼斯與K-POP偶像
■兩人一組的戰略──「對稱搭檔」與「官方配對」
2傑尼斯與K-POP的媒體戰略
■傑尼斯的媒體戰略──他人創造的「真實樣貌」
■K-POP的媒體戰略──自身創造的「真實樣貌」
3 男性集團的羈絆表現──不BL的傑尼斯/展現BL的K-POP
■「挖挖鬧鬧」──專屬偶像們的親密空間
■「擬似BL」──宛如戀愛遊戲的演出
■不BL的傑尼斯
■偽裝成BL(擬態)的K-POP
4 為男性偶像文化的「羈絆」而萌
■粉絲的「YAOI」/粉絲同人創作
■發現異性戀規範/性別規範的破綻
第11章 BL遊戲與資料保存
.木川田朱美
1 資料保存困難的BL作品──以遊戲作為主要對象
■何謂BL遊戲?
■多重劇本與多重結局
■BL遊戲與分級
■BL遊戲的聲優語音
■線上BL遊戲
2 BL遊戲與歸檔
■BL遊戲作為「物」的特質與研究的難處
■遊戲保存與後設資料整頓
■線上遊戲.歸檔的困難點
■即便如此,還是要研究BL遊戲
3 圖書.雜誌.同人誌.音訊與資料保存
■BL雜誌.漫畫.小說
■BL同人誌.同人BL遊戲
■BLCD.BL卡帶
■網站.社群網路刊載的YAOI.BL作品
4 如何研究難以保存的BL作品
第三部 BL與衝突
第12章 成為社會問題的BL──性描寫與性的雙重標準
.堀亜紀子
1 BL圖書下架事件與兩種性歧視
■BL圖書下架事件
■是什麼地方被視為有問題?①──性別規範
■是什麼地方被視為有問題?②──恐同
2 性描寫與性的雙重標準
■大量使用性描寫的BL
■1970年代的性描寫
■從同人誌到BL
■性的雙重標準
3 性描寫與非對稱性
■BL被列為有害圖書
■被規制的男女平等
■擁護與忽視
■腐女與「自重」
第13章 男同志如何閱讀BL?
.前川直哉
1 女性針對「BL歧視Gay」批判所做出的回應
■「YAOI論戰」
■恐同的再生產
■「搶奪再現」
■面對批判的誠懇回應
■從誠懇的回應中習得的事物
2 喜愛閱讀BL的男同志們
■別冊寶島《男同志的贈禮》
■男同志的肯定態度
■男同志雜誌《Badi》的BL特集
3 男同志與BL的今後
第14章 BL與民族主義
.金孝真
1 近代民族主義的成立與性別
■民族主義與異性戀主義
■民族主義與男性特質問題
■墊基於民族主義的恐同與YAOI
2 男性向御宅系內容的民族主義與BL的種族主義比較
■男性向御宅系內容中的民族主義
■BL的種族主義與他者問題
3 國家擬人化漫畫《義呆利 Axis Powers》引發的論戰
■《義呆利 Axis Powers》為什麼成為國際問題?
■韓國爆發的「義呆利」論戰經緯
■「義呆利」中的西方主義與民族主義
■從國家擬人化YAOI看女性們的民族主義
■BL提示的民族主義與男性特質問題
4 作為全新挑戰的民族主義與BL的可能性
結語──為什麼是「BL教科書」呢?
引用.參考作品清單──漫畫篇
引用.參考作品清單──小說篇
索引
Column專欄
①竹宮惠子×西炯子──《JUNE》「繪畫教室」扮演的角色(倉持佳代子)
②BL與百合,似近實遠的二個世界(田原康夫)
③日本緣外(其他國家)BL文化擴張與外國的研究(James Welker)
④BL漫畫與男同志漫畫 (田龜源五郎 採訪:藤本由香里)
⑤2.5次元舞台劇的BL實踐(須川亞紀子)
⑥為了不把想像強加至真人身上(守如子)
序/導讀
序
Boy’s Love(BL),指的是以女性為閱聽人、描述男性間親密關係、戀愛、性愛主題的內容類型。如今,「BL」已獲得紮實的權益、聲量,不再是稀奇獨特的事物了。不過身為研究者,筆者認為此一類型依然具有其獨特性。
BL這個「類型」之所以成為學術研究的對象,就在於其特徵。當我們說到BL類型或文化,並非僅指稱BL作品,還含括了喜歡BL作品的閱聽人們(喜歡BL作品的女性一般稱作「腐女」)、粉絲社群與活動等粉絲文化、對攻.受配對(CP)的妄想等的BL式凝視,以及此類型至今五十年的歷史、在外國的接受度等等,BL相關的所有現象都可成為研究對象。BL研究的特徵,正在於其不僅只於研究BL作品,更關注這個「類型」整體,將BL本身視作一個研究領域。這正是它與其他領域相較起來更為獨特的地方。
然而,BL為什麼得以成為一種類型,並受到關注呢?思考此一問題時,首先要注意到一個關鍵的提問,也是我們開始思索這個類型時的出發點:「為什麼女性喜愛描繪這種自身性別不存在的故事呢?」
最早嘗試回答此提問的研究者,是本身也相當喜愛男男性愛關係、曾執筆撰寫小說的中島梓。中島面對自己的心情,對自己的心理進行分析,嘗試回答此一問題。當時她使用了所謂「性別」(Gender)的概念——女性在社會中承受著諸多歧視、生存障礙等問題,聚焦於女性的性(Sexuality)上。
其後,學者將女性們生活在現代社會經歷的種種問題與BL連結在一起討論,不僅如此,更有研究者提出「BL描寫男性間的戀愛,是否與男同志受到的歧視有關?」、「大篇幅描繪性愛是否要將之當作色情作品?」等問題。此外,除了與社會問題的關聯討論外,也有眾多研究聚焦於「BL如何誕生、如何擴展,在漫畫、小說的呈現上有何特徵?」、「妄想並描寫原作中沒有著墨的男性角色間戀愛、人際關係的二次創作是如何產生的?」、「BL粉絲是怎樣的人?她們組成了怎樣的社群?」等。這些廣泛的提問與研究在人文科學領域中逐步被累積。
BL之所以成為一個「類型」而被廣泛研究,除了作品本身的魅力外,更因為BL連結了各種現象,引來研究者的關注。因而運用多樣的研究框架、方法去探討BL,正是BL研究的一大重點。本書的目的正是在彙整到目前為止,從各種不同視角出發所進行的研究:媒體研究、社會學、漫畫研究、文學研究、性別研究、性欲研究、粉絲研究、文化研究等。這本書包含了眾多研究框架的學術領域,期望能成為綜觀BL類型的入門讀物。本書設定的主要讀者群為打算以BL為主題撰寫畢業論文、碩士論文的大學生、研究生,相信對指導教授來說也是有所幫助的吧。此外,與BL的邂逅因人而異,也希望無論是誰讀到本書,都可以發現至今沒有接觸過的歷史、次分類。
本書分成三大部分:
第一部將概觀地介紹BL類型的成立與變化。不只BL作品,BL研究由許許多多的見解堆疊而成,也有其歷史。研究的第一步就是閱讀先前既有的研究,並且確實理解其歷史,以及掌握BL至今是如何被研究的。
第二部則是分別介紹不同的研究方法,具體論述各種BL類型的內容。討論同人誌、短歌、情色、粉絲文化、對偶像的凝視、遊戲等多樣的內容,以及分析這些內容的理論,包括敘事學、酷兒理論、女性主義理論、社群理論、媒體分析、資訊理論等。
第三部探討BL在社會中引發的衝突(Conflict)。BL並非溫良恭儉讓的文化,原本就具有僅限同好理解的地下性質。隨著BL在社會上成為被關注的對象,也引發了摩擦與批判。思考BL所衍生的問題,也是研究必不可少的一環。
本書將從廣泛的角度探討BL,盡可能地整理既有研究、揭示今後議論發展的可能性,期望有助於各位撰寫論文、拓展思路。此外,近年來BL研究在日本之外的國家也相當盛行,在了解日本至今的BL研究後,相信也能幫助各位與外國研究進行異同比較。
在此,想要更進一步地深入探討前面提到的,BL與現代社會中的女性生活經驗無法切割的觀點。我們生活於其中的社會,不只對女性歧視,更是以異性戀為核心所設計的社會,因而存在著許多問題。人們在出生之時就被分類了一個性別,之後就以這個性別生活下去,為一順性別(Cisgender)社會。同時也是以男性間羈絆為主的同性友愛(Homosocial)社會,性別規範、性事相關的評價基準都是男女有別,也就是在性別上採雙重標準的社會。然而,BL不順從一般的社會模式,動搖了「普通」、「理所當然」的價值觀。雖然並不能斷言BL作品都屬酷兒,但也許可以換個說法,BL的存在本身,就具有酷兒的性質。BL,是可以用如此廣大的視角去思考的類型。
「為什麼BL可以成為一種類型,被這麼多人喜愛呢?」
本書將至誠地為讀者導覽,同時也請將個中緣由,與當今社會的狀態並置思考。
最後,對於本書使用的詞彙先做一個簡單的說明。
第1章會再詳細論述,所謂「BL」此一類型的用語隨著時代、作品發表媒介不同而不斷變化。像是本書標題所述「BL」,曾經僅指稱商業作品,但如同前述,如今已常被用來當作描繪男男關係的二次創作、漫畫、小說及種種相關事物的類型總稱。本書在闡述歷史的過程中,相當著重於當時使用的名稱與現今不同,又或是相同名稱卻因時期、使用方式具有不同的意涵等種種問題。
因此,在本書中,「BL」指的是整個類型全體的總稱,其他則依照作品時代,分別使用「少年愛」、「JUNE/耽美」、「YAOI」、「BL」來指稱(引用文獻時則依原文呈現)。此外,現在多稱之為「二創」、「同人」的二次創作作品,本書則以「YAOI」來指稱。也許有讀者對這個較為古早的說法感到不習慣,不過因為「YAOI」這個用語帶有自嘲的意涵,也包含性愛描寫、男男性愛妄想等涵義,考量到這些面向,本書才決定用包含了多重意象的「YAOI」來指稱二次創作作品。
期望本書可以幫助在廣泛且深邃的BL研究大海中航行的各位一臂之力。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