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_李珠珢主場日記

面對老,我有備而來

  • 79 292
    370
  • 分類:
    中文書心理勵志自我成長熟齡生活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簡靜惠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寶瓶文化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5/11/27

活動訊息

分享今年你最有感的書,送50元電子禮券,再抽5000點金幣!

普發一萬放大術:滿千登記抽萬元好禮

內容簡介

「洪建全基金會創辦人」簡靜惠分享豐潤而通透的生命淬鍊:
瀟脫看友誼,也自在獨處,認真地活,並坦然接納一切的發生。
年老與疾病都是生命的過程。你要坐著哀嘆?還是做好準備,迎接新的可能?
如何面對,全看你的選擇。

內容簡介:

人會變老,是從放棄自己的那一刻開始。
───面臨超高齡時代,人人都該有的身心準備───
學習的心,豁達生活,與病共存。


50歲喪偶,她學會樂觀地獨活。
60歲學游泳,運動永不遲。
70歲逐夢,要玩趁年輕。
80歲中風,她學習與病共存,擁抱人生!

「洪建全基金會創辦人」簡靜惠真誠坦露心聲:
一場病,打亂了我的退休生活,復原不易,才認知到歲月不饒人。
我學著與病同行,與身體對話,依然帶著好奇與感動,熱愛每一天!



身為台灣重要的文化推手,簡靜惠將大半生奉獻給公益志業。八十歲退休後,她仍有豐富的人生計畫待開展──然而,一場中風導致她的右半邊肢體失去知覺,復健之路迢迢,一切於焉重新開始。

● 她慢慢地練習走路,用小學生習字簿重學寫字。「破壞很快,建設很慢」曾令她沮喪,但轉念一想:「既然身體一邊復原,一邊衰老,進步的空間不大,就學習與病共存吧!」
● 在淡水的家中靜養,適逢日落時分,她讚嘆:夕陽真美啊!同時也領悟:「原來當身體崩壞了,其他的知覺和感覺卻清明起來,這未嘗不是一種收穫。」
● 年齡或疾病不曾稍減她旺盛的好奇心,除了與合得來的老友相聚,也喜歡和年輕朋友聊天,永保學習心。她主張:「不用害怕年紀大,反而因為有年齡,才能有閱歷的積累。」

透過本書,簡靜惠分享豐潤而通透的生命淬鍊:
瀟脫看友誼,也自在獨處,認真地活,並坦然接納一切的發生。
年老與疾病都是生命的過程。你要坐著哀嘆?還是做好準備,迎接新的可能?
如何面對,全看你的選擇。

──────────────────

▍老去是最美麗的修煉(摘自本書):
● 如果青春有一千萬種過法,那麼老年也會有成千上萬種的老法。
● 每一個人都會老,就看你要「老得很快樂」,還是「老得很不情願」,就連生病也是一個改變生活的機會。
● 藉由與年輕人談天說地,我的世界隨著他們開闊起來,心也變得年輕。
● 不合的人,就當是走在不同的季節裡,我過我的秋天,他過他的夏天吧!
● 年紀大了,眼力不好,找大字版的圖畫書來看,還真適合。
● 已經八十多歲了,我就面對現實,做自己的腦力與體力可以負擔的事吧!
● 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不是你要做什麼,而是你「不做什麼」。
● 每天起床後,我看著鏡中的自己說:「不錯,你今天還活著!要笑!」
● 若生命的組成只是「片刻」,我就要把握現在的每一個片刻,好好活著。
● 每個人終究要學習獨自走向終點,想明白了,也就能坦然地安心過日子。


──────────────────

▍各界重量級人士真情推薦:
【推薦序】
● 陳怡蓁(趨勢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 洪裕鈞(洪建全基金會董事長.台灣松下電器董事長)

【動容推薦】
● 王美珍(熟齡媒體《50+》總編輯兼副執行長)
● 平珩(舞蹈空間舞團藝術總監)
● 平路(小說家)
● 余範英(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 李應平(台灣好基金會執行長)
● 沈春華(資深主播.金鐘主持人)
● 周傳芳(金石堂集團董事長)
● 林靜芸(聯合整形外科診所院長)
● 林懷民(雲門舞集創辦人)
● 封德屏(文訊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輯.紀州庵文學森林館長)
● 洪愛珠(作家)
● 郝廣才(格林文化發行人)
● 馬世芳(作家.主持人)
● 馬以工(中華大學講座教授)
● 高明見(台灣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
● 張大春(作家)
● 陶曉清(牽手之聲網路電台台長)
● 彭俊亨(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董事長)
● 彭菊仙(作家)
● 須文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
● 楊照(作家.評論家)
● 葉美瑤(新經典文化總編輯)
● 董陽孜(藝術家)
● 詹宏志(作家)
● 詹偉雄(文化評論人)
● 廖志峰(允晨文化發行人)
● 劉秀枝(台北榮總特約醫師.失智症領域醫學權威)
● 錢欽青(「500輯」負責人)
● 駱以軍(作家)
● 覺培法師(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祕書長)
__以上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作者

簡靜惠(洪建全基金會創辦人)

▍台灣文化界的重要推手,以「閱讀是一生的學習」為信念,深耕文化教育發展。

台北市人,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羅耀拉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洪建全基金會創辦人、台灣PHP素直友會創辦人。
曾任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執行長、董事長,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董事,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教授,並獲十大傑出女青年殊榮。

簡老師長期關懷台灣藝術文化的發展並持續深耕,創辦台灣首本專業書評雜誌《書評書目》,並支持雲門舞集及民歌運動。
1987年創辦「素直友會」讀書會,「愛讀書,也愛遊戲」,以素直心推廣閱讀,並經營讀書會群。閱讀與運動是她的最愛,「既成熟又俏皮」是兒女們對她的形容。親情、老友、新知、舊雨,展現她的「一本真情」、「越活越自在」!

著有:《植栽一座文化森林》、《在大自然中讀書──生態讀書會種籽培訓手冊》、《以素直精神經營讀書會群》、《撒一把素直的種子》(以上為洪建全基金會出版),《寬勉人生──國際牌阿嬤給我的十堂課》、《一本真情──我在讀書會等你》(以上為遠流出版)。

目錄

【各界重量級人士真情推薦】 008
【推薦序】面對偶像,我有心追隨 文◎陳怡蓁(趨勢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011
【推薦序】學習老,學習不老 文◎洪裕鈞(洪建全基金會董事長.台灣松下電器董事長) 016

〈一、學習老〉
人會變老,是從放棄自己的那一刻開始。
安然地走在年老的路上,努力地活、認真地活,是最重要的。

● 中風的那一天 024
● 規律的復健生活 031
● 認真活著 036
● 為自己而走 042
● 灩灩華年 049
● 我選擇,我負責 055
● 接受自己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061
● 陪伴婆婆晚年的一段日子 065
● 我的幸運與福氣 070
● 學習做個「聽話」的老人 075
● 三代同「桌」──洋娃娃打麻將 082
● 我的「青銀」共居與共學 087
● 後半生不合群也是可以的 092
● 人與人若不能好好相處,一定是處在不同的季節 096
● 獨處 100
● 暇滿人生 105
● 從六十、七十到八十,且行且珍惜 111
● 如果我可以再活一次 119


〈二、學習到老〉
年輕時讀小說,現在眼力不好了,改看散文和繪本。
但時間多了,以前沒有完成的想法,如今終於可以一一去做、去實現。

● 我的無齡小客廳 126
● 感謝父親給我的恩典 133
● 小手變枴杖 138
● 二人讀書會 148
● 年少的友誼是活著的最高資糧 155
● 練習寫字 160
● 病中日常 166
● 做自己最快樂 171
● 閱讀讓大腦活化起來 176
● 一本童書勾起的回憶 182
● 戴眼鏡的女孩 186
● 活好每一天 192
● 流轉的人生 196
● 許倬雲院士是我一生的老師 201
● 齊邦媛老師生命中的「一天」 206

【後記】為霞尚滿天 216

序/導讀

(推薦序為節錄,全文請見本書)


【推薦序】面對偶像,我有心追隨─────────────
文◎陳怡蓁(趨勢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二○二一年洪建全基金會創辦五十週年慶,我主持的中廣「藝文FUN輕鬆」節目,很榮幸地邀請到退而不休的榮譽董事長──簡靜惠女士親臨錄音及錄影,接受訪問。一見面,我就熱情擁抱,暱聲喊叫「簡阿姨」,旁邊有人立刻悄聲說:「要稱呼董事長。」
我很不好意思,董事長卻說:「你還是叫我簡阿姨吧,你叫慣了的。」

記得上次訪談,簡阿姨當時就提到正在寫一本有關面對生死的書,她原想將書名定為《走向死亡》,友人皆期期以為不可。四年後,書稿完成,書名《面對老,我有備而來》,積極、正面,正是作者一向的人生哲學與態度。我捧讀再三,不斷畫紅線,每一篇都讓我心有戚戚焉。
本書從作者八十之後中風的復健談起,學習與病共存;列舉幾位前輩作家的榜樣,包括齊邦媛老師、日本作家曾野綾子,還有婆婆洪游勉女士,她們面對老去的優雅,鼓舞著作者接受自己老去,能對著鏡子說:「你還活著!要笑!」依然對生活保持熱情。
作者回憶人生歷程,分享了她和父母、婚姻、兒女、婆媳、祖孫、姊妹、閨密、文友等等的各種情感交流,讀之溫馨感人。但她並非只提正面激勵人心的事,她也坦然道出「獨處」的時刻,「後半生不合群是可以的」,承認「接受自己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中讓我感動至深的是〈如果我可以再活一次〉這篇,文中的結語:「我們一生中反覆練習著各種分離,也許要到臨終時,才學會面對死亡。我希望如唐.哈洛德的詩中所言:『如果可以重來,我希望有更多片刻……』若生命的組成只是『片刻』,我就要把握現在的每一個片刻,好好活著。」

我相信不是只有年長的人,才需要學習面對老。
記得我在大四的時候,面對學弟妹,就覺得自己老了。創立趨勢科技,擔任主管時,有一位帥哥屬下,在接到許多生日祝賀後,躲進我的辦公室流淚,說:「怎麼辦?我已經三十歲了。」當時四十歲的我陪著他哭泣:「怎麼辦?我的人生從此開始走下坡!」
五十以後,雖然自我安慰「從此知天命」,但變得老氣橫秋,動不動就教訓人:「等你到了我這年紀,你就知道了!」同時不服輸地拚命開創、並安排種種活動,想要證明自己尚未老去。六十以後,才漸漸懂得聽天命,順勢而為,承認自己的體力、腦力不如前,無法再逞強了!
生、老、病、死本是萬物成長的過程,我們都知道,卻總難真正去面對。
我自年少以來的人生偶像(這次我要尊稱「簡靜惠老師」),慷慨分享了她面對老去的身、心、靈準備。我願繼續追隨她的腳步,好好地準備老去,尤其要活在當下,珍惜每一個片刻時光!


【推薦序】學習老,學習不老───────────────
文◎洪裕鈞(洪建全基金會董事長.台灣松下電器董事長)

小時候,我是個標準的叛逆少年。逃學、惹禍、不聽話、不愛照規矩來,權威說東,我偏要往西。媽媽一邊被我氣得半死,一邊卻還是把我拉回正軌,既嚴厲又包容,讓我最後竟也能靠著這股反骨找到自己的方向。
沒想到現在,角色對調了。
自從媽媽中風之後,口口聲聲說自己老了,但行為上卻完全表裡不一,該聚會的照去、該喝酒的照喝、該熱鬧的場子一個都不落。她嫌我煩,還說我管太多。罵起我來,火力全開,完全不像一個八十多歲的「老人家」,倒更像當年的她。
所以我成了「管教叛逆少年的家長」,只是對象換成了「叛逆老人」。身邊甚至多了一堆「眼線」隨時向我回報她又去哪裡玩。我要負責提醒她別吃過量、別玩過火、別太逞強,要在「潑冷水」和「給自由」之間小心拿捏。
但我嘗試「關切」的後果,往往是自己被她罵得臭頭……不過到頭來,她還是多少會聽。這一來一往,其實跟當年的母子戰爭如出一轍。

學習老,學習不老,正是我們母子共同的矛盾。她要學著接受「老」,又要努力保持「不老」;而我,則在學習如何面對一位嘴上承認自己老,卻又拒絕真的在變老的母親。
矛盾嗎?當然。
但正因如此,才顯得真實。
這本書不是什麼抗老祕笈,而是一份生命的現場筆記,她在裡面記下自己的學習,而我,也在學習怎麼陪伴她的學習。

【作者後記】為霞尚滿天─────────────────

二○二三年因小中風住院,出院後,回到淡水紅樹林的家休養,日日以山水為景,面對著淡水河和觀音山。一天傍晚,我坐在被金黃色陽光籠罩的客廳,望向河面上波光粼粼,水光瀲灩……不禁驚呼:
「好美啊!」
曾經住了五十多年的地方,竟然在一場病後才發現它的美。但也不算晚,至少我還能欣賞。更重要的是,我還能寫完一本書──真是太有成就感了!

這本《面對老,我有備而來》是我八十歲退休之後,陸陸續續地有「感」而寫。看到自己和朋友逐漸老去,我最敬重的兩位長輩齊邦媛老師和許倬雲老師相繼離世,我慨嘆著身邊已沒有「大人」了!
於是,面對老、面對病、面對老年生活,就是我的功課。我打起精神,在這一年中,用著我無力的右手輔以左手的幫忙,一「指」一劃地在手機的備忘錄寫下字句;有時寫累了,再用上語音模式,一篇文章大概要寫個三、五天才能完成。

謝謝誠懇又熱情的亞君,鼓舞我寫書。今年二月,她與主編慧瑋來拜訪我,我們一邊聊天,說著我的故事。會後,慧瑋就整理了將近三十個她們認為對老年人有幫助和啟發的主題,要我撰寫。能在寶瓶出書是我的榮幸;我最喜歡設定目標,然後達成它。
但在「破壞很快,進步很慢」的我的手、腦力和身體狀況之下,我寫寫停停,曾經一度想放棄不寫了。亞君和慧瑋很有耐心地再次鼓勵我,問我:「要不要找人以採訪的方式,協助整理老師寫下的文字?」
我想到相識三十多年的文娟,她是我的小友,對我的人生和過往知之甚詳。於是從今年四月起,文娟與我細心又體貼的祕書靖芬每週與我見面,一篇篇的文章就接續完成了。
當我們準時(可說提前)交稿後,就好像小學生等著老師宣布成績,心中也是忐忑。直到標準向來很高的總編輯亞君說:「寫得很好呀,只需小部分調整就好。」我們都很開心。
主編慧瑋認真、細心地挑出小細節,經過修改之後,我覺得這真是一本讓自己經歷了「學習老,也學習到老」的作品。
也因為寫書,在提問與回答的互動過程中,我不斷「動腦」,又讀了很多書,也回憶過往。這幾個月裡,我覺得身體與大腦進步許多,這應該是我最大的收穫。

如今的我已沒有可煩憂、擔心的事,也沒有大歡喜、大快樂的事,但在平淡的日子裡,還能有新的發現與感動,正應了劉禹錫的詩: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我雖老,猶有可為。

(記於二○二五年十月初)

試閱

●〈中風的那一天〉───────────────────
【我可能輕忽一個事實:我已經老了,旅途的勞累是會影響身體的。】

搭車前往拉斯維加斯的度假小木屋途中,突然感到右手不太能動,接著發現整個身體右邊都不對、腳也移動不了的時候,其實我並沒想到事情有多嚴重。
兒子立刻聯繫三妹善惠和外甥Eric,同時,我「被決定」得立刻返回洛杉磯,展開一系列檢查。
身不由己,這只是開始。

工作了超過半世紀,終於在八十歲這年很開心地交棒給下一代,把工作交出去,把責任交出去,我將有一大把時間可以自在安排。
這是「真正的退休」啦!我心裡想著,充滿了雀躍。
儘管我向來不習慣日子裡只有吃喝玩樂,或是只當一個蓋章的老闆。以前雖然不是朝九晚五地綁在辦公室裡,但認真的個性和自律的態度,加上多年來都覺得是在做有意義的事,也是全心全意為工作而生活。
五十多年前,從家族企業創辦非營利事業組織的洪建全基金會,我經營得有聲有色,創建了一座文化森林,自己也覺得不負所託,人生值得。
只是沒想到一退休,就面臨了二○二○至二○二二年的疫情,我的退休生活在台灣「沉靜」了一陣子。疫情一解封,我馬上安排跟著兒子一家到美國去玩耍!
又逢兒子和媳婦結婚二十週年紀念,這趟拉斯維加斯的度假慶祝,既完美,又羅曼蒂克,好一個重溫舊夢。不僅如此,女兒和女婿也將從舊金山來會合,我這愛熱鬧的老媽當然要參一腳。

好久沒有出國,也好久沒有全家團聚、一起旅行,我像個孩子一樣興奮不已。
行前,很多朋友取笑我:「安排夏天去美國洛杉磯,有沒有搞錯?棕櫚泉很熱耶,那是沙漠地帶……」
但是我興致很高,也自信滿滿。我可不是四肢不勤、天天窩在家的老人,想來我平常有在走路,打球、運動都沒少,去趟沙漠有什麼問題。

旅程一開始就愉悅、飽滿,坐了長程飛機到洛杉磯後,我們兵分兩路:兒子、女兒兩家人先帶他們各自的女兒去迪士尼樂園玩。我很久沒有看到三妹了,姊妹們期待相聚,三妹善惠和外甥Eric來機場接我到他們家住兩天,然後第三天和兒子、女兒兩家人在棕櫚泉會合,再一起往北到拉斯維加斯。
善惠和Eric帶我到洛杉磯的繁華之地,如好萊塢、比佛利山莊……既是舊地重遊,又是姊妹同遊,我有如鳥兒飛出籠般自由與快樂。
往棕櫚泉的路上,天氣漸漸熱了起來。經過舟車勞頓,抵達的當晚,我們都累了,但坐在餐桌上,還是非常歡悅,尤其是我。我坐在中間,右邊是兒子、媳婦和孫女,左邊是女兒、女婿和外孫女;左邊給我牛排,右邊敬我一杯酒……
卸下工作,不用去想下一季、明年的任何工作計畫,純然的親人相聚,真是太開心了!此情此境,正是我幾十年來夢寐以求的畫面!

當晚,我喝多了,也喝茫了,回到旅館後蒙頭就睡。第二天起來,頭還是有點暈,早餐也吃不下,孩子們起鬨要去游泳,我突然提不起勁。
兒女討論決定,不讓我再往北走,想要三妹來接我回洛杉磯。但我堅持照原定的行程繼續往前,我想我只是比平常累了點。
結果還沒到拉斯維加斯的度假小木屋,中途我就體力不支,而且剎那間,右邊的手、腳慢慢感覺不靈活了……

回到洛杉磯,不幸中的大幸,公立醫院相當人性化。美國的公共醫療資源相當周全,我是外國人,在完全沒有預付費用的情況下,就先為我做了非常詳細且縝密的檢查,包括全套X光、電腦斷層掃描等,而且要安排我住院。
起先我還嘴硬,得意地跟三妹及外甥說:「沒事沒事,等檢查完,我們就可以一起去吃Pizza和牛排了。」
沒有想到經過兩天的檢查,原來是我的左邊大腦內有個小血栓,影響到身體右邊的手、腳,醫師宣判:就是小中風了!
本來預想中與兒子、女兒快樂地遊美國,竟然只有三天行程就戛然而止,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在醫院待到第三天,我出院回到三妹家,休養了將近十天。
兒女們也縮短了他們的假期,回到洛杉磯來看我。在醫師的許可下,兒子一家陪我飛回台灣。
所幸只有左腦受傷,沒有大礙。在台北熟悉的醫院再做檢查,和洛杉磯公立醫院的結論是一樣的:左腦血栓所引發的小中風。
這一病就病了兩年多,到如今還在慢慢復原中。
我知道,人不可能十全十美,年紀大的時候要完全沒有病痛,那是不可能的。但我可能輕忽一個事實:就是我已經老了,旅途的勞累是會影響身體的。

想起以前到日本旅遊時,都會去日本神社祈求籤詩,當抽到「無病無災」、「一帆風順」或是「一病息災」……都會覺得安心和幸運。尤其是「一病息災」,指的是身體出現一些小病痛,這反而會讓人更關心身體,避免大災難,看來是支好籤呢!
那麼,我的小中風是否也是「一病息災」呢?是沒有大災的小病痛嗎?我雖然希望是如此,但眼看著自己的身體狀況就是一點一點地敗壞,真是破壞很快,建設很慢啊!
就在這慢慢的「重建」裡,我開始了漫長的復健生活。


●〈練習寫字〉─────────────────────
【復健並非一直能進步,讓我感到挫折。我得面對自己不是以前的自己了。】

兩年多前的小中風導致我的右手失能,動作不靈光、也舉不起來。醫師安排了許多復健運動,先從練大肌肉開始,再練手掌和手指頭,比如握球、捏球、撿豆子、拿夾子、拿筷子等等。經過半年的訓練,手臂、手腕和手指的情況逐漸有起色。

中風很磨人,在大醫院做復健的效果也緩慢,醫療之外的練習,還是要靠自己。
當我能拿叉子、湯匙吃飯後,最想做的是透過「寫字」來鍛鍊右手,這是我自我要求和想要做到的事,也是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於是我買了小學生的生字練習簿和2B鉛筆,進行自主練習。
先從抄寫《金剛經》和《心經》開始,接著抄報紙、雜誌或是書中的好文章。從拿筆描寫超過格子範圍,慢慢地,可以把字一個個寫在格子內,也從像畫符般的字寫到字形清楚。這時,我又再一次體會到「破壞很快,建設很慢」的重建困難。由於右手非常不靈活,每寫一個字,都要用全身的力量去完成。
除了寫字,我再接再厲,再買八開畫紙、蠟筆和粉彩筆,要開始畫畫。我找畫冊或是網路照片來臨摹,一星期畫上一、兩張。粉彩筆可以用手指塗抹,畫起晚霞、天空或是綠地,暈染的效果相當好。
能寫字和畫畫,顯見我的手是有些進步的。

但復健這兩年多來,我是有挫折的,因為練習並不是一直都能進步,也常常沒有效果或是會退步。
沒有中風的人,可能以為復健會讓身體越來越好、越來越進步,其實不然。中風是破壞,恢復要看破壞的程度和輕重,不見得會好起來,這是我這個老人生病這些年來的實測驗證。
但我對自己說:「有很多中風的人需要別人照顧,我的情況算輕微了,可以照顧自己,已經很幸運了!」或是想著:「天氣這麼熱(或這麼冷),我可以不用出門,真好!」
我在生病之後,心態上一直以樂觀來自待。以前不會靜下心來看風景,現在一個人的時候多了,回到淡水的家,看到落日時,忍不住讚嘆:「怎麼這麼美!」

我按自己的節奏看書、寫字、畫畫和追劇,有時坐一坐,有時走一走。每覺得有一點進步,就給自己鼓勵,縮小自己的挫折,放大自己的開心。
對照去年和今年所抄寫的本子,發現沒有進步,起先有點難過,後來很快地釋然了,心想:「我年紀大了,不像成長中的孩子或比我年輕二、三十歲的人,能有顯著的進步。就這樣慢慢來吧,能維持著就可以接受了。」
我也會面對自己的實際情況,告訴自己:「努力不一定會進步。」並思考:「從什麼時候開始,慢慢退步了?」
同時,我理解到:「今天不一定會比昨天好,人生不會時時在進步。」「我得面對自己不是以前的自己了……」
例如,我的右手經過十次練習之後,狀況會好一點,但也是進進退退。我是「一方面好,一方面老」。年輕人經過努力練習,大多會一直好起來;但衰老的人是一邊好,一邊老──「老」代表著腦筋、身體和記憶都在慢慢退化了。努力是可以自我要求的,但不要比較。
朋友劉敏的年紀不到六十歲,她曾經不小心折斷手臂,但竟然在三個月內就復原了!我一方面為她高興,一方面也為年齡的差距感嘆:自己到底是年紀大了。我和她相差將近三十歲,精神與體力都無可比擬,就按我自己的步調來生活吧!
這時就要感謝智慧型手機的發明,我動動手指或是用語音輸入就可以寫作。想想,快八十五歲了還能這樣,已經是滿好的人生了。

閱讀是很好的禮物,練習寫字也是,讓我的世界變得更豐富。
用小學生的練習簿練習寫字時,我會找一些好的題材,並以喜悅的心抄寫書的封面或封底的文字,也會摘錄書中的文章或詩句。
最近在書架上抽出一本舊書,是曾坤章所寫的《大易──易經的生命是什麼》(偉誌出版),抄錄了一段深得我心的內容: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覺知,活在當下的每一個喜悅裡。
喜悅是道,道來自於生命的創力,有點玄,這原是易經的道理,只能以一顆喜悅的心,發自自性的微笑來回應。

這幾句簡單的話語讓我明白,面對人生,以一顆喜悅的心,發於自性地微笑應對就可以了。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4065042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24
    • 商品規格
    • 16.5*21.5*1.0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