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鄉到城 : 一個中國縣城的社會轉型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內容簡介
鄒平是中國山東省的一個縣,1930年代思想家梁漱溟等人在此開啟其鄉村建設實驗,半世紀之後,人類學者任柯安(Andrew B. Kipnis)以此地作為田野調查的場域,展開長達25年的社會轉型研究。
自1988至2013年,任柯安定期造訪鄒平,從人類學的視角、理論、方法與實踐出發,見證了鄒平從一個3萬人口的農業縣城,蛻變成30多萬人口的繁榮城市。他提出了「重組」的概念,來闡釋鄒平這些年來的變化與轉型,並與既有的各種現代化理論相互參照,進而對話。在任柯安的觀察和論述中,重組意味著在社會變化的過程中,舊元素的循環和新元素的吸收同時發生,變是帶著過去的延續,而非邀進的斷裂。
本書對於理解當代中國社會變遷,城鄉差距、移民機制、以及城鎮發展過程所面臨的挑戰,提供了啟發性的觀點;同時也對現代化理論的檢視與修正,做出了貢獻。
※清華大學人類所方怡潔副教授專文導讀
自1988至2013年,任柯安定期造訪鄒平,從人類學的視角、理論、方法與實踐出發,見證了鄒平從一個3萬人口的農業縣城,蛻變成30多萬人口的繁榮城市。他提出了「重組」的概念,來闡釋鄒平這些年來的變化與轉型,並與既有的各種現代化理論相互參照,進而對話。在任柯安的觀察和論述中,重組意味著在社會變化的過程中,舊元素的循環和新元素的吸收同時發生,變是帶著過去的延續,而非邀進的斷裂。
本書對於理解當代中國社會變遷,城鄉差距、移民機制、以及城鎮發展過程所面臨的挑戰,提供了啟發性的觀點;同時也對現代化理論的檢視與修正,做出了貢獻。
※清華大學人類所方怡潔副教授專文導讀
目錄
圖表目錄
導讀──重組、中國特色與原地城鎮化:任柯安長達三十年的觀察/方怡潔
中文版自序
致謝
第一章 重組的城市化
第一部分 轉型
第二章 重組的規劃
第三章 重組的生產
第四章 重組的消費
第五章 重組的魅像
第二部分 轉型者的轉型
第六章 在農田與工廠之間:來自附近地區的移民工人
第七章 遙遠的家或新生活:來自遠方的移民工人
第八章 城中村居民
第九章 製造中心的中產階級
第十章 工廠與服務業之間的青年
第十一章 重組的再思考
注釋
徵引書目
索引
導讀──重組、中國特色與原地城鎮化:任柯安長達三十年的觀察/方怡潔
中文版自序
致謝
第一章 重組的城市化
第一部分 轉型
第二章 重組的規劃
第三章 重組的生產
第四章 重組的消費
第五章 重組的魅像
第二部分 轉型者的轉型
第六章 在農田與工廠之間:來自附近地區的移民工人
第七章 遙遠的家或新生活:來自遠方的移民工人
第八章 城中村居民
第九章 製造中心的中產階級
第十章 工廠與服務業之間的青年
第十一章 重組的再思考
注釋
徵引書目
索引
序/導讀
中文版自序
中國大陸變化特快。這本書的英文版於2016年問世,主要內容反映了2005年至2013年間我的田野調查。我第一次到中國山東省鄒平縣是在1988年的夏天。1999年至2013年這段期間,我每年到鄒平縣一至二次。我覺得鄒平變化最快的年代是在1999年至2008年。2013年以後,我只去過鄒平一次,而且只待了一天。2014年至2019年間,我在中國大陸其他的城市進行調查;自2019年至今未能再去大陸。
鄒平自2013年以後有什麼變化,我不太清楚。聽說山東魏橋創業有限公司的所有權因三角債問題已有所改變,縣政府重新收購了一部分股票。也聽說縣城會有自己的高速鐵路站。但是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政治氣氛的變化。像我這樣的大鼻子外國人可能不被允許再做像以前那樣的田野調查了。一方面是2019年冠狀病毒,來回旅遊不方便,但更重要的是政治環境。大部分的外國記者和社會科學研究員已經申請不到中國的簽證了。即使申請到簽證,也難以避免手機和攝影機所帶來的政府監控,不能確保受訪者的身分和名字獲得保密。將來,這個問題可能會影響每一個國家的每一個社會科學研究員。但現在,在大陸進行田野調查已經特別敏感了。
我的兩位朋友陳亮和張樂翻譯了這本書。對著名比較文學家喬治.史坦納(George Steiner)來說,翻譯是語言最基本的問題。一旦有兩個人用語言進行交流,就會出現詮釋的問題。詮釋和翻譯都算一門藝術,而不是一種機械乏味的習題。故史坦納認為,翻譯一本書的人應該享有譯本的版權。詮釋人的行為也是人類學最基本的問題。那就可以說,寫一本民族誌和翻譯一本民族誌算同一類的工作,也算同一類的成就。因此,我同時要感謝陳亮和張樂的苦勞,也要恭喜他們自己的大作出版。這本書既是我對鄒平人的詮釋,又是陳亮和張樂對我的思路的詮釋。
這本書能以中文版問世,還要感謝好幾個人。首先要感謝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的游紫玲編輯,跟她合作既容易又順心。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的葉敏磊編輯把我們介紹給游編輯,非常感謝!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的方怡潔教授能給我們寫導讀,使我感覺非常榮幸。
中國大陸變化特快。這本書的英文版於2016年問世,主要內容反映了2005年至2013年間我的田野調查。我第一次到中國山東省鄒平縣是在1988年的夏天。1999年至2013年這段期間,我每年到鄒平縣一至二次。我覺得鄒平變化最快的年代是在1999年至2008年。2013年以後,我只去過鄒平一次,而且只待了一天。2014年至2019年間,我在中國大陸其他的城市進行調查;自2019年至今未能再去大陸。
鄒平自2013年以後有什麼變化,我不太清楚。聽說山東魏橋創業有限公司的所有權因三角債問題已有所改變,縣政府重新收購了一部分股票。也聽說縣城會有自己的高速鐵路站。但是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政治氣氛的變化。像我這樣的大鼻子外國人可能不被允許再做像以前那樣的田野調查了。一方面是2019年冠狀病毒,來回旅遊不方便,但更重要的是政治環境。大部分的外國記者和社會科學研究員已經申請不到中國的簽證了。即使申請到簽證,也難以避免手機和攝影機所帶來的政府監控,不能確保受訪者的身分和名字獲得保密。將來,這個問題可能會影響每一個國家的每一個社會科學研究員。但現在,在大陸進行田野調查已經特別敏感了。
我的兩位朋友陳亮和張樂翻譯了這本書。對著名比較文學家喬治.史坦納(George Steiner)來說,翻譯是語言最基本的問題。一旦有兩個人用語言進行交流,就會出現詮釋的問題。詮釋和翻譯都算一門藝術,而不是一種機械乏味的習題。故史坦納認為,翻譯一本書的人應該享有譯本的版權。詮釋人的行為也是人類學最基本的問題。那就可以說,寫一本民族誌和翻譯一本民族誌算同一類的工作,也算同一類的成就。因此,我同時要感謝陳亮和張樂的苦勞,也要恭喜他們自己的大作出版。這本書既是我對鄒平人的詮釋,又是陳亮和張樂對我的思路的詮釋。
這本書能以中文版問世,還要感謝好幾個人。首先要感謝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的游紫玲編輯,跟她合作既容易又順心。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的葉敏磊編輯把我們介紹給游編輯,非常感謝!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的方怡潔教授能給我們寫導讀,使我感覺非常榮幸。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