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做工:勞工子弟何以接繼父業?(解析階級流動困境經典之作、教育社會學必讀民族誌)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 二十世紀勞工階級問題研究、教育社會民族誌奠基之書
★ 英國文化研究大師長期蹲點調查、解析當代階級流動困境的經典大作
>> 翻不了身,因為我們既有選擇,又沒選擇。
>> 如果在學校所學不過是些虛偽無用的東西,還不如和哥兒們逃離一切去學做工比較帥?
======================================
「要解釋中產階級子弟為何從事中產階級工作,困難在於解釋別人如何成全他們;
要解釋工人階級子弟為何從事工人階級工作,困難卻是解釋他們為何自甘如此。」
── 保羅•威利斯
「我試圖向政府建議的是,政策應該根據年輕人的實際生存狀況,而不是根據掌權者該如何改變或塑造年輕人的想法而制定。認為有一條金光大道將民族誌和政策連接在一起的想法是錯誤的。你不能僅僅在研討會上拿起手機,打電話去問他們想要什麼;事實上,處在他們的結構性情境中,當需要匯聚成共同立場的時候,他們也感到迷茫和沒有方向。儘管如此,你可以利用民族誌的技術來探求他們的生活方式,而且在某種程度上替他們說話。教育培訓、文化娛樂、住房等方面仍然有一大堆問題需要解決,但對許多年輕的工人來說,主要的問題則是工資過低。不管他們有一份低薪的工作還是沒有工作,他們都會發現,要想進入日益私有化的蕭條市場是不可能的。政府到底為什麼不處理這樣的議題呢?」
── 保羅•威利斯
========================================
內容簡介:
《學做工》是深刻描繪與解析當代勞工階級生活處境的經典之作,於四十五年前出版時,引發了跨領域的巨大迴響、辯論、後續研究與政策應用。作者採用人類學民族誌調查方法,近身參與觀察勞工階級子弟在校園與社區裡的實際互動,據此得出深具啟發的反思貢獻。
全書理論、實務交參對照,由兩大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扎實的「現場」資料呈現,包括豐富精彩的訪談對話,同理描繪出勞工子弟如何叛逆、但相對自主地在權威教育與階級歧視的夾擊中,尋找他們有感的「看破」出路;第二部分則連結嚴謹濃密的理論分析,檢視勞工子弟看似「看破」、其實多所局限的言行與人生選擇,並反思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如何弔詭、但有效地延續階級處境。
《學做工》試圖理清階級流動或再製的矛盾套路,並提出尖銳而根本的質疑:勞工階級的後代是「自願」選擇接繼父業,還是被迫放棄向上流動的機會,無限迴路似地「學習」階級複製的文化?環視今日階級衝突不減反增的社會結構,四十年前作者擲地有聲的探問,此刻依然體現年輕世代追尋平等自由的急切呼喚。
================================
為什麼此時此地,我們必須重讀此書?
這是「時代感」系列最初的發問。
不同領域的大師留下傳世之作,描繪當時他們所處社會樣貌、遭逢處境,將這些廣博深刻的討論置放於當前台灣與華人社會,透過重量級知識人的詮釋和細膩導讀,「時代感」系列試圖全方位地回答:「重讀此書,我們將從中獲得定位自身、前進未來的重要線索。」
時代感書系 ||
《共產黨宣言》|卡爾.馬克思(Karl Marx)、斐特烈.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著
《墮落論》|坂口安吾 著
《符號帝國》|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著
《單向度的人:發達工業社會的意識型態研究》|赫伯特.馬庫色(Herbert Marcuse)著
《愛因斯坦自選集:對於這個世界,我這樣想》|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著
《現代生活的畫家:波特萊爾文集》|波特萊爾(Charles Baudelaire)著
《學做工:勞工子弟何以接繼父業?》|保羅.威利斯(Paul Willis)著
《物體系》|尚.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
《空間物種:一部空間使用者的日誌》|喬治.培瑞克(Georges Perec)著
《愛神之淚:從洞穴壁畫、宗教場面到凌遲酷刑,法國情色論大師巴塔耶分析「極限、踰越」影像的顛峰之作》|喬治.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著
《超現實主義宣言》|安德列.布勒東(André Breton)著
《區判:品味判斷的社會批判》|皮耶.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著
目錄
時代感總序
導讀
第一部分 民族誌
第一章 文化的元素
1. 抵制權威,擯棄教條
2. 非正式群體
3. 打盹、哄騙和逃學
4. 找樂子
5. 無聊與刺激
6. 性別歧視
7. 種族歧視
第二章 文化的階級形式和制度形式
1. 階級形式
2. 制度形式
第三章 勞動力、文化、階級與制度
1. 官方準備
2. 連續性
3. 職業
4. 上崗
第二部分 分析
第四章 洞察
1. 分析之要素
2. 洞察
第五章 局限
1. 分工
2. 勞動力與父權制
3. 種族歧視與勞動力
第六章 意識形態的作用
1. 證實
2. 擾亂
3. 內部對話者
第七章 對文化形式及社會再生產理論的注解
1. 再生產與國家制度
第八章 週一清晨與千禧年
訪談 : 中心與邊緣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