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社工員的故事:傾聽助人工作者的心聲(第二版)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9 252
    28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這些故事有美麗的人性,也有醜陋的人性;有純真的一面,也有暴力的一面;每個故事都展現人性的脆弱與強韌。
他們如何走上社工這條路?什麼使他們堅持下去?

我是大學教授,寫作這本書的靈感出自我的教學工作。我負責教授社會工作實務課程。課堂中,我們討論社會工作是什麼?從事的人是誰?他們如何從事?社會工作非常多元,光靠我一個人有限的經驗來描述絕對不夠,因此,每年我都邀請不同社工員來班上參與座談,談談他們的工作。我和學生問他們:為什麼決定從事社會工作?工作中,你最喜歡的是什麼?最不喜歡的又是什麼?看到那麼多受虐兒,內心會不會沮喪?擔任專業社工員對你個人的意義是什麼?在聆聽社工員的回答之中,學生以此為職志的心也開始萌芽。

你可曾想過社工員在做什麼?當社工員是怎麼一回事?致力於解決社會毛病的這些人究竟是誰呢?又是誰正視人類最底層的黑暗呢?社工員深切暸解最深層的人類經驗。當受虐兒即將離開父母,當丈夫毆打老婆,當十二歲的女孩說她懷孕時,社工員就會出現。

本書並非以典型的方式介紹社會工作,卻讓人看見社工員的思想與靈魂:一群沒有拋棄使命的社工員。每天醒來,他們都有新的挑戰,包括幫助人們取得糧食、獲得醫療及社會服務、完成戒毒計畫、有尊嚴地面對死亡等。他們全心投入社會工作的理想、工作辛苦、薪水微薄、竭盡所能讓案主所處的世界變得更好。

書中每個故事都如實呈現社工員的想法,雖然有人建議我刪掉未正面描繪社會工作的部分,或是刪掉社會工作實務有問題的部分,但我不想那樣做。本書的目的在於真切掌握社工員的思想及所作所為,無論好壞。

這本書命名為 The Call to Social Work(中譯名另作《社工員的故事》),是因為我相信許多人都受到感召而從事社會工作。他們努力在世界上發揮同理心、伸張正義,努力追求社會變革,為更好的生活方式提供願景,每天工作都以同理心面對他人。他們把社會工作當成志業,大部分都充滿博愛與熱忱。

從這些故事你將獲得教科書所沒有的觀點;你將漸漸暸解社工員在做些什麼、學些什麼,也會漸漸了解社工員的想法與感受。這本書不只可以讓人認識助人者,也可以讓人認識為了讓世界更美好而努力追求願景的人。

本書特色

改版內容
◎新增9位台灣社工員的故事
◎新增各章主題簡介,有助於讀者反芻社工員的敘事。
◎每章列出問題討論,告訴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可以思考哪些問題。

聆聽社工員的心聲

在一次與朋友的聚會中,有機會與一位從事社會工作的朋友聊到工作的景況,他似乎無奈、忿忿不平地述說在工作中所見識到的景況──公平與不公平、照顧與忽視、快樂與難過。

在聆聽的過程中,我突然發現,這一群默默為冷漠商業社會付出的專業工作者,他們的熱情長時間地麻痺、耗損,然而社會卻對他們充滿著錯誤的印象以及賦予過多的期待,社工員的制度本身又有許多問題存在,導致社工員缺乏療癒管道。

雖然受傷,社工員卻又不願意放棄這份志業,於是在惡性循環當中不斷地耗損自己。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美國似乎已經注意到這樣的傾向,而開始重視社工員本身自我療癒的課程,他們讓社工員在輕鬆的環境下述說自己的故事,讓他們藉著講述與傾聽的過程中,重新發現自己從事這份專業的動機與感動,讓他們在被耗損磨蝕的狀態中重新甦醒過來,有力地迎向更多挑戰。

在第二版中,我們特別增加9篇台灣社工員的故事,這些或許不能代表所有台灣社工,但他們的故事讓我們窺見台灣第一線社工的真實生活:他們的熱情、快樂、痛苦與無奈。他們理解現實,但不被現實淹沒,即便看過無數令人沮喪的個案,即便感受過社會結構帶給人的無力感,依然堅持信念,選擇相信「改變是可能的」,每位社工都以一步一腳印的方式,在工作當中累積小革命。

我們期待這本書能刺激台灣更多的思考,有更多屬於這塊土地社工員的故事出版。

名人推薦

得獎與推薦記錄 全台社工 熱烈推薦

王增勇(政大社工所副教授)
王篤強(東海大學社工系副教授)
何素秋(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執行長)
余漢儀(台大社工系教授)
孫友聯(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
陳麗如(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彭治鏐(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秘書長)
彭懷真(中華民國幸福家庭協會理事長)
顧美俐(輔仁大學社工系系主任)

展現人性的脆弱與強韌

在人們眼中,社會工作者或許有如慈悲的天使;然而對許多人而言,他們卻是受到社會工作的感召,無怨無悔地投入這助人志業。本書結合了35位國外社工及9位台灣社工的故事,聽他∕她們娓娓道來,你將看到在重重結構限制下,他∕她們如何陪伴不同處境中的案主奮力突破重圍。無須粉飾太平,每一個故事都同時展現了人性的脆弱和強韌,也讓人真實看到多位負傷療癒者的效能。讀者將從他∕她們的故事中重新得力、看到苦難世界中的一線希望。—余漢儀(台大社工系教授)

社工:用生命影響生命

社工是一門助人的專業,面對人生百態,這個專業絕不是職業這麼簡單。這本書沒有教我們理論與實務操作,反而呈現的是社工真實的工作與生活。但是細細品嘗後發現,每一位社工的故事,就是生命影響生命的過程。—何素秋(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執行長)

了解社工等於了解甘苦人的苦痛

社工,是助人的專業,同時也是反抗的事業。社會工作者除要反抗服務對象所面對的不正義結構外,更要反抗社會加諸的無形枷鎖下被扭曲的勞動尊嚴。瞭解社工的勞動生活,你會更瞭解社會問題,以及甘苦人的苦痛。—孫友聯(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

傳遞社工的使命感與生命的感動

本書透過故事,呈現社工日常生活經歷的生命歷程,故事不在於提供標準答案,而是讓讀者感受社工的生命而被感動。我個人以為這種生命的感動與使命感的傳遞才是社工得以延續的核心精神。—王增勇(政大社工所副教授)

寫出屬於我們社會工作者的生命故事

我筆寫我口,寫出屬於我們社會工作者的生命故事。從給出自我行動理據與意義的過程中,在分享、增強我們因應內外各種壓力本事的同時,衷心期盼,這本書引發的不只是水仙花式的喃喃自語,而是社工和服務使用者一起合力、一起得益的正向力量。—王篤強(東海大學社工系副教授)

充滿無奈但可能改變他人生命的一份志業

社工,面對各種人。以我們幸福家庭協會的同仁來說,包括:監所裡的、未成年子女監督、強制性親職教育、地方法院家庭暴力事件服務處、吸毒者、街友、低收入戶等,我們去法院急診室、火葬場、殯儀館,有時被案主砍、有時被媒體追著跑。我們的故事特別多,有些比犯罪現場、謊言終結者等還精彩,充滿無奈但可能改變人們的生命,使對方的故事感動了人。—彭懷真(中華民國幸福家庭協會理事長)

作者

Craig Winston LeCroy 博士

亞利桑納州立大學土桑分校社會工作教授。開授社會工作實務課程長達十五年。著作範圍廣泛,包括兒童精神健康、預防工作、社交技能訓練、青少年治療、方案評估。總共出版了六本書。

譯者

李晏甄

臺灣大學社會工作系,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現任職於出版社

林立

中國醫藥學院中醫系畢業,現為軟體工程師

目錄

推薦序—用故事捕捉當代社工的面貌.王增勇(政大社工所副教授)
譯序—幫助他人,就是幫助自己.林立
致謝
作者序
導論

第一章社會工作的藝術
沒有孩子喜歡離開原生家庭.Sue Brandt.兒保社工員
在南非遇見不平等.Elizabeth Day.學校社工員
在挫折與掙扎之中發現愛.Cathy Sammons.早療社工員
只要一個謝謝,一切都值得.Kay Stevenson.兒保社工員
如果我是他,會是什麼感覺?.Andrea Kushner.少年觀護人

第二章個人使命感
四十七歲才開始的社工人生.Karen Van Vuren.成人保護社工員
我的兒子被判死刑.Kathryn Norgard.倡導社工員
陪伴喪親孩子走過悲傷.Allen Cunningham.兒童治療社工員
每個人都做對的事,就不需要社工員.Danelle Joseph.醫務社工員

第三章追求倫理與正義
徘徊在生命倫理的十字路口.Anita Royal.公設辯護人及社工員
聽見社會工作的召喚.Hannah Freese.兒保社工員
留在體制內當共犯?或在體制外反抗?.Josefina Ahumada.醫務社工員
當社工要勇敢.Ryan Olson.兒童社工員
我患了同理心疲勞.Lisa Brasch.兒童社工員

第四章邁向有意義的人生
我想讓世界變得更安全.Linda Boles.成人保護社工員
陪他們走人生最後一段路.Melinda Olive.老人社工員
我在幫他?還是害他?.Joyce Morgan.少年觀護人
誰說壞事不會發生在你我身上?.Michael Pesce.寄養社工員

第五章追求同理心
一份需要團隊腦力激盪的工作.Marcy Albert.特殊教育個管員
將厄運化為改變社會的動力.Johna Reeves.愛滋社工員
難以承受的告別.Lori Skolnik.醫務社工員
社工必須為自己挺身而出.Sofia Ahmad.法院社工員

第六章連結社區
把案主當成資源.William Loftquist.社區社工員
發現韌性,看見復原力.Gail Gibbons.難民服務社工員
打破惡性循環.Maria Juan.學校社工員.原住民社工員
如果沒人伸出援手?.Loretta Jaeger.學校社工員

第七章療傷之旅
因為,曾有人給我機會.Pat Betard.團體治療社工員
將悲傷化為力量:喪女媽媽的社工之路.Kathy Lortie.醫務社工員
從劇場導演到出櫃社工.Robert(Bob) Kafes.愛滋社工員
不是只有完美的人才能助人.Levonne Gaddy.兒童社工員

第八章永不失去願景
一份責任重大的工作.Jane Jacobs Walton.監獄教誨師
找出對案主最好的方案.Carolyn Jackson.戒治社工員
真正棘手的不是案主.Kathryn Graybill.兒福個管員
你想怎麼改變世界?Michael Hutchins.少年觀護人.性別社工員
釐清自己的偏見,尊重案主的決定.Judy Bush.醫務社工員

第九章台灣社工員的故事
用在地的觀點做在地的事.黃盈豪.社區暨原住民社工員
專業信念與現實生存的兩難課題.陳俐蓉.家庭社工員
當一個改變社會結構的社工.彭治鏐.同志機構社工員
當人們聚在一起,就能長出力量.陳宗仁.街友社工員
社工面對的不只是案主.謝怡伶.醫務社工員
人心需要的是在一起.蕭靜惠.精神社區工作者
對任何案主都不該有偏見.葉珈語.愛滋社工員
不只是陪伴,也是學習.劉柏傳.青少年社工員
關係的糾纏,是彼此發展的開始.張佩雯.社區社工員

序/導讀

譯序

幫助他人,就是幫助自己(林立)

「社會工作」、「社工員」,是個大眾依然陌生的名詞。小時候我們在課本讀到「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幾乎每個人都知道司機、警察、醫生這些人在做些甚麼。但是,即使是大人,也很少能清楚明白社工的工作內容;更不用說有些人連志工、義工、社工都分不清楚。

我的成長過程還算順利;不過,回想起來,還是有許多能和社工扯上關係的事。我家也算是單親家庭;爸爸是個酒鬼,從我有印象以來就是母親在養家。父親因為事業失敗,以及種種個人與環境的因素,經常喝到爛醉。也因為他的自傲與自卑,經常與人起衝突。他曾因為喝醉酒進過警察局,也曾因為喝醉酒被送進醫院。那時候,我們沒聽過社工。沒有人告訴我們,酒是可以戒的,溝通模式是可以改變的。

當母親為了未來的工作穩定,出國進修時,因為父親的不負責任,我的大哥和二哥,經常過著在學校沒午餐可吃,回到家時也沒人照顧的生活。兩個小朋友自由極了,翻天覆地,玩火也好,玩水也好,甚麼都好玩。有一次大哥玩瘋了,把整面玻璃撞破,浴室裡、浴缸裡滿是鮮血,他自己用橡皮筋和衛生紙止血。而我,當時由鄉下的祖父母照顧,甚至對「父親」沒有概念。這個偶爾出現在我眼前的人,看起來比姑丈和叔叔們更陌生,我記不清楚了,說不定小時候我甚至不知道怎麼稱呼他。那時,我們沒聽過社工。沒有人告訴我們,小朋友需要大人來照顧。

我在宜蘭長大,初來台北時,不會說國語,不能和同學溝通,也無法和老師溝通。我真的恨透了學校,老師也討厭我,我索性不去上學。後來,老師在課堂上說我是無可救藥的學生,我無權上課。我被趕到教室外面,就像電視劇「危險心靈」演的那樣;而且,我連桌椅都沒有,就坐在走廊地上,看天上的雲,看螞蟻的行列從花圃延伸到地上。那時,我們沒聽過社工。沒有人告訴我們,頑劣的小朋友也有受教育的權利。

後來,我的人生和社工交錯了。酒精和失敗的人生,終於把父親打垮,他中風住院,昏迷不醒。這時,社工出現了。他打電話給我,要我去繳清父親積欠十多年的健保費和住院時的醫藥費。我只能說:「幹!真是謝謝你喔!」當然,我沒有這麼說,也沒有去繳健保費。後來,這個債務還是落到我們三兄弟頭上。當然,這一切不是社工員的錯,也許在十年前,連他自己也沒聽過社會工作這回事。

我不是溫情的人,但我相信社會工作是很重要的。不僅僅是因為人道的理由,也為了社會的正義與效率。社會中有許多人,只需要一點點的幫助,就可以擺脫他們以為一輩子都無法擺脫的生活模式。這個社會現在瀰漫著一股你死我活的肅殺氛圍,暢銷書排行榜有一大半在教你如何提升競爭力,教你如何比別人更優秀、更出色,如何把別人「淘汰」掉;少數關注弱勢的書,又經常充滿憐憫、施捨、優越的心態。社會工作其實沒有那麼難理解,社會工作只是伸出援手,無論是硬體的、軟體的,許多對我們來說微不足道的事,卻能改變一個人的人生。幫助一個人,經常也幫助他身邊許多人;幫助許多人,就是幫助社會;幫助社會,就是幫助我們自己!

《社工員的故事》讓我們對社工有更具體的認識:社會工作不是慈善事業、社會工作不鼓勵人們失業領救濟金、社會工作者不是同情心過剩的濫好人、社會工作更不是浪費預算的錢坑!我認為,這本書不是給社會工作者看的;恰恰相反,這本書是為了對社會工作充滿偏見的人而寫的。在閱讀《天下》及《遠見》之餘,撥點時間,看看這本小書,不僅可以改變我們對社會工作的認知,也改變我們對社會現象的認知。這才是此時此刻,全球化和金融風暴之下,我們這個社會真正需要的「遠見」!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6525599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88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7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