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3~1105_神奇柑仔店1920完結篇

兇殺後,INC.

  • 9 270
    300
  • 分類:
    中文書社會哲思社會議題犯罪/恐攻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吉爾.李維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譯者:林國政
  • 出版社: 博雅書屋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1/09/25

活動訊息

金石堂,總有一本書懂你!雙11更好買,25家銀行信用卡分期0利率!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暴力身亡和無聲無息之死……自殺……刑事鑑定……病毒病理學……關於犯罪現場的迷思……「善後公司」背後的故事比小說更離奇、更有人情味、也更加劇力萬鈞。像大多數的人一樣,犯罪紀實作家吉爾.李維從來沒有真正經歷過第一手的犯罪現場,直到他遇見「善後公司」——一家隸屬於「生化修復」這門新領域的企業——的經營者提姆.萊福斯提克和克里斯.威爾森。

在80年代中期,生化危險物質的處置手法有了重大變化;十呎之內,沒有一個傳統清潔業者會靠近血跡四濺的犯罪現場,留下傷心欲絕的自殺者或兇案被害者家屬獨自清理這可怕的環境。有時當地教會團體會幫忙處理一些恐怖場面,有時警方也會留下一罐研磨咖啡,用來湮滅現場的一團混亂。提姆和克里斯這對哥倆好踏入這個未知的領域,創立他們的公司以滿足一股迫切的需求。對「善後公司」的人來說,沒有過於血腥而無法清理的犯罪現場。李維追溯公司的歷史、介紹他們的客戶與員工,還有工作上遇到的警察、驗屍官和探員。李維甚至親自上場,和「善後公司」的技術人員並肩共事。他道出公司某些最為可怕的清理案件,帶領我們踏上中西部郊區之旅;那裡是公司本部所在地,也是世界上最寧靜祥和,甚至最為平凡的地區——然而底下隱藏的,是更為陰森的暗流。

「善後公司」的員工每天都會面對一些問題,從普通(什麼是抑制反胃的最佳方法)到玄之又玄(每天接觸死亡這件事如何改變一個人的人生觀?)。李維帶著尊重與同情心致力於他的工作,並將羅馬詩人泰倫斯的話當成座右銘:「人性中的一切對我而言皆不陌生。」

名人推薦

書評

刺激而益智……一部奇妙有趣的作品。——凱絲.萊克斯,《人骨密碼》作者一則關於驗屍官和刑事鑑定探員拿到薪水之後的迷人故事。——紐約郵報李維掐住讀者的喉嚨,毫不鬆手……如果有哪本書能讓《CSI犯罪現場》的觀眾啪地一聲關掉電視拿起來讀,就是這本。 ——《出版人週刊》

【李維】巧妙而優雅地呈現這些棘手資訊,並且審慎評論暴力犯罪的本質……對那些被人性經驗黑暗面所吸引(而且胃腸強健)的讀者而言,《兇殺後,INC.》陰鬱而迷人,是犯罪紀實愛好者藏書中不可或缺的作品。 ——《柯克斯書評》

吉爾.李維的《兇殺後,INC.》既活潑又嚴肅、恐怖而魅惑,頗能引人深思。這本書談論犯罪導致的廣泛後果,也生動地刻劃出人在為五斗米折腰下所做的選擇。——呂克.桑戴

《下流胚子》作者怪異又陰森,時而冷靜、時而幽默,《兇殺後,INC.》是部迷人之作,從最平凡的角度看待犯罪與死亡,令我不忍釋卷。——金.沃森克萊夫特

《鬼童院》作者本書對刑事鑑識探員結束工作後所留下的一切,提供了一個精采的觀點。《兇殺後,INC.》帶領我們進入暴力犯罪這頭猛獸的肚子裡,踏上一場恐怖的旅程。——琳達.費爾斯坦

曼哈頓地方法院檢察官辦公室性犯罪小組前任組長,《亞莉山卓.庫柏》偵探小說系列的作者【李維】在面對人性的混亂時,基於對被害者與加害者雙方的同情,道出這些最終導致腥風血雨的故事。他在病態細節的觀察上,以及對於刑事鑑定的掌握,都令人印象深刻;但影響讀者最深的,卻是他對人類的同理心。——《書評雜誌》

多如繁星的暴力情節……此書是一本古怪又詭異的導覽手冊,談的是關於「善後公司」——一家在警方勘查完犯罪現場的血漬污斑後,負責後續清理的企業。——《亞利桑那州共和報》(The Arizona Republic)

犯罪紀實的經典之作。——傑森.克斯坦《亡者日記》(Journal of the Dead)

作者有趣而節奏輕快的一本書,讓讀者得以一窺兇案與暴行的真實世界。——CSB:犯罪現場部落格(CBS: Crime Scene Blog)

相當引人入勝、饒富興味。這本書乃是關於刑事偵查與其後續發展的獨特觀點,證明了事實比小說更離奇的講法……我不會想重蹈李維的覆轍,但他的作品卻讓我著迷不已。——《犯罪狂熱雜誌》(Crime Spree magazine)

【一部】迷人的作品……吉爾.李維對於血腥細節毫無保留,也沒有遺漏任何一位被害者與清潔技術人員,在手法上展現出病態的敏銳。——《書妓電子雜誌》(Bookslut)

鉅細靡遺的銳利眼光……李維的報導和他喜歡追根究底的性格,讓讀者的情感有了重要的宣洩出口……在刑事鑑定探員返家之後,許多真正的差事才正要開張,而李維的天賦顯示出這些工作的廣泛影響與重要性,讓《兇殺後,INC.》成為一部迷人的著作。——《費城詢問報》(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

本書以深謀遠慮與高超技巧,透過死亡混亂的映照,思考生命蕪雜的意義所在……在書中,李維對於……人性的高昂興致,顯示出他在面臨恐怖困境與悲劇時的處理態度。最重要的是,李維是個說故事高手……強烈推薦這本書,但請不要在午餐時間閱讀。——《聖地牙哥都市節奏報》(San Diego CityBeat)

目錄

推薦序各界好評
第一章 可以聞得到的恨意
第二章 威斯康辛死亡大道
第三章 撒瑪利亞人
第四章 人性本色
第五章 父親的一生
第六章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第七章 毀滅天使
第八章 長生不老
第九章 長豬
第十章 在「黑色博物館」
第十一章 上帝的左手
第十二章 冷酷

尾聲
插曲一
插曲二

序/導讀

克里斯

  威爾森和提姆.萊福斯提克是「善後公司」的創辦人、老闆與經營者;如果沒有他們的慷慨與耐心,這本書就不可能誕生。他們不只邀我進入公司,也讓我進入他們的生活。同樣重要的是「善後公司」技術人員的誠懇與良好的幽默感;他們包容新手的錯誤與嫩咖的反胃,以他們的領導經驗幫助我度過難關。首先我要感謝萊恩.歐許亞和戴福.克瑞葛負責照顧我,還有喬.哈維森、凱爾.布朗、丹.道格特、葛瑞格.班尼克和葛瑞格.桑德堡。

  當我不得不待在公司的時候,南西.道格特和拉寇兒.加西亞總是興高采烈地容忍多出來的辦公室工作。歌珊出版社的編輯埃林.摩爾是個熱情與清晰判斷力兼備的人,在正面挑戰這個題材時也能一直微笑以對。感謝我的代理人保羅.布萊斯尼克和這個計畫的合夥代理人博德.李維爾,還有「冒險文藝」經紀公司的葛瑞格.丁金和法蘭克.史卡東尼;因為有你們的援助,這個計畫才能開花結果。威切斯特郡立圖書館的員工愉快地應付我永無止境的資料需求。葛瑞格.「鼓手」.克洛斯幫我在老家地盤做研究,可說是功德無量;而莎莉.霍威也貢獻了一個重要詞彙。約西法.慕雷幫我掃了部份圖片。《邁克辛》雜誌的前編輯吉姆.康明斯基、詹姆斯.海登利和傑森.寇斯坦教導我許多犯罪寫作的技巧。我還要感謝新力的M-630V答錄機。

  這個技術在現在的數位晶片時代而言無疑已經過時,但它仍忠心耿耿地服侍著我。我的家人提供了堅若磐石的支持,雖然他們對我選擇這個題材還是頗有疑問。感謝艾洛絲.李維將她在芝加哥的成長回憶記錄下來;她當時的住所就在距離聯合家畜公司南邊三十個街區的地方。她也告訴我她在童年對艾爾.卡邦、強尼.托里奧和迪翁.歐班尼恩這些黑幫老大的印象(很熟、不熟、不熟)。感謝珍.齊瑪曼再度下海扮演我的並肩戰友以及出糗時的敵人。這場仗如果沒贏的話,和她凶猛的戰士精神絕對無關。感謝莫德.李維提供愛、支持與幽默感,還有大概是最重要的——消遣。當我忙到翻的時候,她總能以輕鬆無敵的態度掌控生命的力量。

推薦文
上半場結束,下半場開始文
范立達

  跑過十多年社會新聞的我,對於命案現場,自然不陌生。記憶中,第一次採訪命案,是民國七十七年間的事了。那時,還是報社菜鳥記者的我,有一天傍晚接獲通知,獲悉在台北市公館商圈一帶的某間茶藝館內,發生了重大兇殺案。於是,我趕忙衝到現場。那時,警方對於命案現場的管制還很寬鬆,所謂的SOP(標準作業程序),根本就是一片空白,至於封鎖線,這玩意兒在當時可還沒出現呢!當我們抵達現場時,只見多名員警已經在茶藝館一樓大門口站崗抽菸聊天,我心中狐疑警方為何如此不慌不忙,但隨著出示記者證,表明身分後,警方不問自答的一段話,就解除了我的疑惑。「情殺哪!一個男的約他女朋友到樓上談判,女方帶著妹妹一起來,結果一言不合,男的拿刀殺了女友,又把她妹妹也殺了,最後自己再服農藥自殺。」所以,就是一件三屍命案了?因為兇手也死在裡頭,這件案子等於既發生又破案,雖然不幸,但至少沒讓兇手給兔脫,警方肩上的壓力自然也就沒了。

  在徵求警方的同意後,我登上二樓,循著人跡,走到了命案現場。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死人。而且是在這麼近的距離裡,一次看到三個。感覺很突兀,但不驚懼,只覺得,很不真實。我看到一名女死者仰臥在褟褟米上,她的衣物都已被除去,法醫正蹲在一旁檢視她的屍體。從她左腋下,我看到一個呈三角型的大洞。法醫回頭跟我解釋,這是尖刀刺入後形成的傷口。而大片的血泊,則從傷口中流出來,滲到褟褟米裡。法醫為了要確定這刀刺入體內多深,就從隨身工具中拿出一根探棒,往死者腋下的傷口刺入,之後,他還把探棒在傷口裡攪了幾下。人死亡後屍體逐漸僵硬,到二十四小時會僵直得最厲害,之後又會逐漸軟化,然後腐敗。我們那天抵達命案現場時,距離事發約莫五、六個小時,因此,屍體還沒完全僵直,但已經出現類似蠟像館蠟人般的微微硬化。由於失血過多,屍體的膚色幾近蒼白,略帶透明。當法醫的探棒在屍體裡攪動時,我們也能看到一根突起物在屍體的皮下移來動去,活像電影「異形」裡的異物在宿主皮下挪動般的詭異……。另一次印象深刻的命案現場,倒不是兇殺案,而是一名施打毒品過量致死的意外死亡事件。比較特別的是,這名死者坐在屋內客廳沙發上對著自己的鼠蹊部注射海洛因時,沒想到劑量過重,當場死亡。死時,針筒都還插在鼠蹊部。時值艷夏,這間房子四面的門窗又都緊閉,男子又是獨居在屋裡,所以,他是死亡超過三個星期,屍水都從門縫中流出來,連大馬路上都聞到屍臭時,鄰人發覺有異才報警處理。那一回,我尾隨著幾名老刑警抵達現場。當我們要進屋內時,一名老刑警好心的拿了一具防毒面具給我,還貼心的附上幾朵茉莉花。

  刑警告訴我:「把花放在面具裡面,蒙上面具之後,只聞得到花香,就不會聞到屍臭了。」不過,很可能是我沒學好如何戴防毒面具吧?我記得很清楚,當我全副武裝地進到屋內時,那股強烈又可怕的惡臭,就像是巨浪般迎面襲來,當場把我轟到屋外,之後,我只能扶著電線桿,一路乾嘔不已。而短短的幾秒鐘,衣服上沾染的屍臭,卻似揮之不去,即使回家後在洗衣機裡加入大量的芳香劑連洗三次,那衣服的味道依然可怕,最後只能捨棄……。雖然有這麼驚悚的經驗,但說實話,除了對腐屍的味道不敢領教外,我並不怕看死人,或者,進一步說,我並不排斥看死人。當我跑新聞跑了一段時間,成了中鳥、老鳥後,每年寒暑假,都得帶大學新聞、傳播科系的學生到採訪線上實習,而每回實習的最後一堂課,我總會安排他們到殯儀館看法醫解剖屍體。當然,很少有大學生能撐完全場。就算真能撐過來,事後,再請他們吃五更腸旺加豬肝湯,那時,學生臉上的血色,大概就都白得跟他們方才見過的屍體幾無二致。而在他們強忍著噁心、反胃的不適時,我還得適時告訴他們:「死人不可怕,活人才可怕。因為死人不會害人,活人才會害人。」、「死人雖然不會說話,但如果你會觀察,你會發現屍體會跟你說好多話。」是的,這世界上的確有人從事這樣的職業。如何傾聽屍體的聲音?誰來聽屍體說話?看過美國電視影集「CSI犯罪現場」的觀眾,一定能馬上回答這個問題。

  但是,多數觀眾可能並不知道,CSI這三個字母是緣自「Crime Scene Investigation」(犯罪現場調查)的縮寫。而在台灣,他們傳統的名字叫「刑事鑑識人員」。因為對刑事鑑識科學有著濃厚的興趣,因此從跑新聞開始,就大量閱讀這方面的書籍,每次遇到特殊的案例時,也都儘量找出最齊全的資料來閱讀。不過,從頭到尾,我都沒想過,當刑案發生,當鑑識人員進場採證後,一旦他們離去,是誰來收拾這片殘破?這就好比說,到餐廳聚餐時,我們可能只顧著上菜吃飯,吃完後一哄而散,卻從來也沒有人想過,滿桌的杯盤狼籍,是誰來收拾?直到看到這本《兇殺後,誰幫CSI清理了犯罪現場?》,才解答了我心中的疑惑。本書作者吉爾.李維是一位犯罪實錄的作家,他寫了大半輩子的血腥故事,但卻從未到過犯罪現場。但是,僅憑著目擊者的轉述,寫出來的文章就算再怎麼生動,也總是差了一層,在一次機緣巧合中,李維巧遇「善後公司」的負責人,他又應酬似的提出可否讓他加入的要求,沒想到,對方竟一口答應。也因此,李維就展開一段令他自己,也令讀者難忘的犯罪現場目擊之旅。

  讀過這本書後,才會瞭解,古人所謂行行出狀元,真是誠不我欺。再偏再冷門的行當,只要有人肯幹,還是可能闖出一片天。只是,不同於一般民間清潔、清運公司,「善後公司」負責處理的,都是刑案現場。而犯罪現場的清理,看似容易,其實大有學問。首先,工作人員進入現場時,都得著防護衣,這是為了避免受到現場的血液或體液感染,因為,誰也不能保證,這些血液或體液中,是否存有愛滋病毒(HIV)或C型肝炎病毒(HCV),而如果僅因一時不慎,讓自己染上了奪命絕症,這是絕對划不來的事。之後,工作人員必須檢視現場,把所有遭到污染或破壞的部分,全部清除,所以,牆上的彈孔中如果還有小小的屍塊碎片,也得一一挖除。而這些清除出來的「生化廢棄物」則必須全部妥善包裝後密封處理。正因為前無來者,所以「善後公司」在草創時期,等於是摸著石頭過河,得做中學,而這種高感染、高污穢、高壓力的工作,實在也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更慘的是,吃這行飯的人,回家後要如何對子女訴說自己的工作性質?恐怕是更難啟齒。也因此,在書中看到作者描述這一段時,不覺莞爾。與CSI人員不同的是,「善後公司」人員進場時,犯罪現場大多已蒐證完畢,屍體多半也被移除,但從現場的血跡斑斑、彈痕累累、屍水遍地,仍然不難想像事發時的慘狀。

  這些慘案的發生,或因財、或因情、或因仇、或因兇手的性格違常,但結局都是人命的逝去。當「善後公司」人員在清理這些現場時,心中自然難免唏噓。他們無力挽回些什麼,只能追憶一個又一個的悲劇。近幾年來,與CSI有關的書籍或電視影集大行其道,相信不少讀者們也都曾接觸過。不過,那些書籍或電視影集,其實是用「上半場」的角度去看犯罪現場,而本書,則是以「下半場」的視角來看犯罪現場,風貌自然有極大的不同。但無論如何,喜歡「重口味」的讀者們,千萬別錯過了這本書。我有一邊吃飯一邊看書的壞習慣。當初,收到這份書稿時,出版社特別建議我,不要邊吃飯邊看這本書。親自嘗試後發現,的確有幾段會讓我有小小的吞嚥困難。跟我有類似習慣的讀者,也可以試試看喔!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一般平裝
    • ISBN
    • 9789866098277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88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金石堂網書25週年慶
預計 2025/11/14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