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者的秘密:重案現場私密筆記
Teasing Secrets from the Dead: My Investigations at America``s Most Infamous Crime Scenes
CSI影集算什麼?真正的辦案過程,才沒那麼簡單!事實比捏造的故事情節還要來得高潮迭起、引人入勝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死者的秘密》一書描述近年來幾個著名案件第一線鑑識調查的過程。透過她的職業,不管是聲名大噪或是不為人知的案件,艾蜜莉.克雷格都希望能替上千位死於非命的受害者帶來公義,而此書正是她親身參與這些案件的感想。
身為鑑識人類學家與國內知名的「骨頭獵人」,艾蜜莉.克雷格經常要到全國各處的命案現場工作,足跡遍佈各地。在德州瓦哥,她親手重建了異教派領袖David Koresh被子彈射穿的頭顱,證明他是在火災發生前就被射殺了。她也協助鑑定出奧克拉荷馬市聯邦大樓炸彈案中,現場挖掘出那隻無名腿的身分,藉此將恐怖份子堤摩西.麥克維定罪。在九一一事件過後,克雷格博士更主導了世貿中心罹難者屍體鑑識科夜班的運作,負責召集來自全國各地的鑑識人員對九一一罹難者的遺體進行勘驗。
無論是家喻戶曉的名案,或是離奇的小鎮懸案,此書將帶您深入鑑識醫學的核心一窺死者的秘密。
本書特色
CSI影集算什麼?真正的辦案過程,才沒那麼簡單!
以為放火燒屍體,就可以湮滅所有證據?
頭骨已經四分五裂,卻能夠回復原來的面貌?
即使只剩骨頭的粉末,仍能查出身分?
滿目瘡痍的現場,同一個人的頭跟手如何辨識?
自殺還是他殺,從骨頭也能看出端倪?
死人無法開口說話,但是法醫人類學家卻能讀出他的秘密!
當然不是告訴你兇手是誰?
但卻可以告訴你,他是怎麼被殺的!
因為死者無法哭喊正義,生者必須替其伸張!
身為鑑識人類學家與國內知名的「骨頭獵人」,艾蜜莉.克雷格經常要到全國各處的命案現場工作,足跡遍佈各地。在德州瓦哥,她親手重建了異教派領袖David Koresh被子彈射穿的頭顱,證明他是在火災發生前就被射殺了。她也協助鑑定出奧克拉荷馬市聯邦大樓炸彈案中,現場挖掘出那隻無名腿的身分,藉此將恐怖份子堤摩西.麥克維定罪。在九一一事件過後,克雷格博士更主導了世貿中心罹難者屍體鑑識科夜班的運作,負責召集來自全國各地的鑑識人員對九一一罹難者的遺體進行勘驗。
無論是家喻戶曉的名案,或是離奇的小鎮懸案,此書將帶您深入鑑識醫學的核心一窺死者的秘密。
本書特色
CSI影集算什麼?真正的辦案過程,才沒那麼簡單!
以為放火燒屍體,就可以湮滅所有證據?
頭骨已經四分五裂,卻能夠回復原來的面貌?
即使只剩骨頭的粉末,仍能查出身分?
滿目瘡痍的現場,同一個人的頭跟手如何辨識?
自殺還是他殺,從骨頭也能看出端倪?
死人無法開口說話,但是法醫人類學家卻能讀出他的秘密!
當然不是告訴你兇手是誰?
但卻可以告訴你,他是怎麼被殺的!
因為死者無法哭喊正義,生者必須替其伸張!
名人推薦
暢銷書作家 凱絲.萊克斯博士
新聞評論人 范立達
書評
《死者的秘密》一書再度證實,事實比捏造的故事情節還要來得高潮迭起、引人入勝。艾蜜莉.克雷格成功地撰寫了一部膾炙人口的書,將智慧、熱情與尊嚴,融入了辛苦的犯罪現場鑑識工作。──《The Bone Vault》一書作者Linda Fairstein
新聞評論人 范立達
書評
《死者的秘密》一書再度證實,事實比捏造的故事情節還要來得高潮迭起、引人入勝。艾蜜莉.克雷格成功地撰寫了一部膾炙人口的書,將智慧、熱情與尊嚴,融入了辛苦的犯罪現場鑑識工作。──《The Bone Vault》一書作者Linda Fairstein
目錄
推薦序
前言
序曲 死亡的毒鉤
第一章 當死神來敲門
第二章 死與朽
第三章 韋科市慘案
第四章 哭喊正義
第五章 一人之死
第六章 驗明正身
第七章 奧克拉荷馬市
第八章 世貿中心
致謝
譯名對照
前言
序曲 死亡的毒鉤
第一章 當死神來敲門
第二章 死與朽
第三章 韋科市慘案
第四章 哭喊正義
第五章 一人之死
第六章 驗明正身
第七章 奧克拉荷馬市
第八章 世貿中心
致謝
譯名對照
序/導讀
推薦序
在經歷過多年乏人問津的職場生涯後,某天醒來時卻發現我的專業領域備受各界所矚目,忽然間成為一個最熱門的行業。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坦白說,這一切對我而言還真是個謎呢!
說到乏人問津在此可是要澄清一下,以前可不單單只是一般的社會大眾漠不關心而已;在我大學畢業時,其實只有少數的警察和檢察官聽說過刑事人類學(又稱法醫人類學)這個行業。而我們這一行就是這少數中的少數,這個領域真的非常、非常的小,而能真正地了解我們究竟是在做些什麼的人就更是少之又少啦!
雖然我們的人數逐年在成長,但就北美地區而言,符合資格的鑑識人員也不過才六十人。而在軍隊裡,也只有極少數正職的法醫人類學家。事實上,直到現在一般的社會大眾還是將我們視為執法人員、驗屍官和法醫。
我們的專業是來自於經驗的累積。時至今日,任何一個曾看過電視的美國人都知道,無論他們發現的是人類遺體、被掩埋的屍體、被焚燒的屍體、腐爛的屍體、風化的遺體、被支解的遺體……,他們都知道應該打電話找誰來處理。
然而,令人深感諷刺的是,刑事人類學其實並不是什麼新的學科,相關的文獻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三世紀的中國。當時宋慈所寫的《洗冤集錄》,其中兇手因為鐮刀上的血跡招引來蒼蠅,而導致事跡敗露,才因而坦承行兇。在六百年後,歷史上也記載了波士頓科學家湯瑪士.德懷特利用骨骼來辨識人類。
FBI則是最早認同刑事人類學的專業價值的單位,其廣泛徵詢史密斯尼學會對於人體的意見與看法。在二十世紀的前半段時期,戴爾.史都華及其同仁為軍方工作,他們專門鑑識在戰爭中喪命的美國士兵的骨骼遺骸。
一九七二年,美國法醫刑事科學會設立了體質人類學部門,刑事人類學才終於得到正式的認同;隨後並成立了美國刑事人類學學會。
在七○年代,刑事人類學的觸角已經延伸至人權的議題。在先驅如克萊德.史諾等人的帶動下,先在阿根廷、瓜地馬拉,後於盧安達、科索沃等地成立實驗室並且開始進行鑑識調查的工作。刑事人類學最主要工作是進行大量傷亡以及災難現場的重建。透過災難停屍間運作及應變小組(簡稱DMORT),我們深入墜機現場、土石流災區、爆炸地點以及世貿中心。
儘管如此,但是卻沒有人知道我們的名字。
「CSI犯罪現場」的開拍,該片破天荒的拍攝手法吸引了上百萬的觀眾,而法醫人類學在轉眼間竟然變成了最當紅的一門學科。沒多久,同類型的系列影集也相繼接踵地推出,像是CSI犯罪現場:邁阿密、鐵證懸案、失蹤懸案等等。七○年代我們有昆西。但現在我們有複雜的病理學,如遇見喬丹、達文西審判。就連早期也有法律與秩序、日界線、曾在「彈道專家」和「Y切口」上加持過呢!
實境迷你影集也不落人後,諸如:美式正義、肉體證據罪惡城市、鐵證懸案、證物A、法證如山、法證因素、聯邦檔案,這些播送到府的科學家上演著切片、觀察、模擬、破案。
而文學作品對該主題也是反應熱烈,絕無冷場。派翠西亞.康薇爾、傑佛瑞.迪佛、卡芮.史勞德,當然還有在下我的作品,請與我的女主角刑事人類學家──康普蘭絲.布蘭納打聲招呼吧!
在歷經數十年沒沒無聞的生活之後,忽然間我們竟成了家喻戶曉的熱門人物。
但是一般的社會大眾依然存有疑問,到底什麼是病理學家?而法醫人類學家又是做什麼的?類似的問題被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問起。
多數虛構的科學家是病理學家──主要擅長軟組織;而艾蜜麗和我則是法醫人類學家──專門研究骨骼。病理學家專門處理剛死亡或相對完整的屍體;而法醫人類學家則是用來對付閣樓裡的白骨、空難的焦屍、木屑裡的殘留骨骸。利用骨骼測試,提供辨識、死亡時間、致命傷以及死後的處理……等等。
我們並不會單獨地工作,雖然電視上的主角都是英勇無比,且單獨地分析與查案;但是在真實的生活裡的案情分析靠的卻是團隊合作。病理學家要分析器官和腦;昆蟲學家負責昆蟲;牙醫師檢視牙齒狀況以及牙醫紀錄;分子生物學家研究DNA;彈道專家比對彈道及彈殼;而法醫人類學家則是負責檢驗骨骼,團隊合作在此是非常必要的。在《死者的秘密:重案現場私密筆記》中,艾蜜麗生動地描繪出犯罪現場鑑識人員、調查人員和實驗室科學家彼此間的努力與情誼,以及在工作期間大家為求破案的互動與交流。
我想我的小說對於協助與增進普羅大眾對刑事人類學上的認識與了解,應該會是小有貢獻──透過筆下角色康普蘭絲.布蘭納的種種作為來敘述與傳達自己的經驗與看法。在本書《死者的秘密:重案現場私密筆記》中的艾蜜麗也是如此作為,在隨著書中的劇情一章又一章地讀下去時,她將會帶你一探真實人生裡的重案現場。身為肯塔基州的全職的法醫人類學家,艾蜜麗擁有許多親身經歷的精彩故事可以與大家分享;再加上由於艾蜜麗之前是位醫學繪圖員的身分背景,所以她所能與大家分享的工作內幕,將會比我們所預期的要多太多啦!
說到艾蜜麗的背景真的只能用「很特殊」三個字來形容。她當了十五年的醫學繪圖員,主要在負責解讀複雜的骨骼及關節,並將其素描或製成塑像。她之所以會加入法醫人類學這行列,完全是因為有一次替無名屍做顏面重建因而成就了這個機緣;這位無法辨識的無名屍體被沖上查塔胡奇河岸,因此才被人發現,而有了後續的故事。從艾蜜麗現在的成就,我們可想而知,她可是一點也不緬懷過去身為醫學繪圖員的工作呢!
我在艾蜜麗還是比爾.巴斯的研究生時就已經認識她了,當時她在田納西大學的「人體農場」做研究。一九九八年,她在我的書《刑事骨學:人體鑑識的突破》裡與我一起寫了一個章節。最近,我們兩人和災難停屍間運作及應變小組展開紐約世貿中心的調查;我是在案發的現場工作,而艾蜜麗則是與機械工程部門合作。身為經歷過那種調查工作的鑑識人員的我們,我真的非常感謝她在書中對於參與工作的人員,彼此間團結一致、無怨無悔地傾其所能地付出之描述,讓人彷彿身歷其境而感同身受。本書的最後一章將帶領我們重返當時的恐懼、全然的使命感以及同事彼此間的療癒情誼,這些都是我們在世貿大樓遺址的工作中所學習與體認到的寶貴經驗。
一開始,當我聽到本書的寫作提議時,我是抱持著懷疑與觀望的態度,心中不時浮現出一些疑問:艾蜜麗的書是否真能吸引讀者?是否能夠完整地呈現我們的工作法則,卻又能跳脫教科書照本宣科的窠臼?她是否能夠精確地描述工作模式,卻又不忘注入我們充滿情感的一面?她是否能夠真實地傳達喪子母親的哀痛、探員對於膠著案情的無奈、抑或警方見到中彈孩童屍體時的動容,這些點點滴滴的種種情緒轉折與迴盪呢?
但是,當我讀過前面幾章後,我不僅放下心中忐忑的大石與纏繞的猜疑,更不由得打從心底對艾蜜麗刮目相看呢!本書完整地呈現出我們這行真實不二且令人足以充分理解的全貌。當我們一頁頁細細地讀來時,我們將發現艾蜜麗帶領著我們從她的視角一覽全場,再進而將觸覺逐步深入到她的思想與內心深處地感覺。從她的故事裡,讀者可以深入地了解法醫在工作上所遭遇的種種困難與千夫也難以撼動的堅毅決心,相對的也清楚地闡明這是一門讓人獲益良多的行業。
嚴格來說,艾蜜麗為自己開啟了一扇身為女性與科學家的門:在熱情、客觀與人性的脆弱上努力地掙扎以尋求一份平衡;在令人膽戰心驚的工作裡帶著其獨特的幽默與自然散發的優雅。《死者的秘密:重案現場私密筆記》一書真實地捕捉到人類法醫科學的專業層面以及充滿人性的真情流露!
凱絲.萊克斯博士
在經歷過多年乏人問津的職場生涯後,某天醒來時卻發現我的專業領域備受各界所矚目,忽然間成為一個最熱門的行業。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坦白說,這一切對我而言還真是個謎呢!
說到乏人問津在此可是要澄清一下,以前可不單單只是一般的社會大眾漠不關心而已;在我大學畢業時,其實只有少數的警察和檢察官聽說過刑事人類學(又稱法醫人類學)這個行業。而我們這一行就是這少數中的少數,這個領域真的非常、非常的小,而能真正地了解我們究竟是在做些什麼的人就更是少之又少啦!
雖然我們的人數逐年在成長,但就北美地區而言,符合資格的鑑識人員也不過才六十人。而在軍隊裡,也只有極少數正職的法醫人類學家。事實上,直到現在一般的社會大眾還是將我們視為執法人員、驗屍官和法醫。
我們的專業是來自於經驗的累積。時至今日,任何一個曾看過電視的美國人都知道,無論他們發現的是人類遺體、被掩埋的屍體、被焚燒的屍體、腐爛的屍體、風化的遺體、被支解的遺體……,他們都知道應該打電話找誰來處理。
然而,令人深感諷刺的是,刑事人類學其實並不是什麼新的學科,相關的文獻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三世紀的中國。當時宋慈所寫的《洗冤集錄》,其中兇手因為鐮刀上的血跡招引來蒼蠅,而導致事跡敗露,才因而坦承行兇。在六百年後,歷史上也記載了波士頓科學家湯瑪士.德懷特利用骨骼來辨識人類。
FBI則是最早認同刑事人類學的專業價值的單位,其廣泛徵詢史密斯尼學會對於人體的意見與看法。在二十世紀的前半段時期,戴爾.史都華及其同仁為軍方工作,他們專門鑑識在戰爭中喪命的美國士兵的骨骼遺骸。
一九七二年,美國法醫刑事科學會設立了體質人類學部門,刑事人類學才終於得到正式的認同;隨後並成立了美國刑事人類學學會。
在七○年代,刑事人類學的觸角已經延伸至人權的議題。在先驅如克萊德.史諾等人的帶動下,先在阿根廷、瓜地馬拉,後於盧安達、科索沃等地成立實驗室並且開始進行鑑識調查的工作。刑事人類學最主要工作是進行大量傷亡以及災難現場的重建。透過災難停屍間運作及應變小組(簡稱DMORT),我們深入墜機現場、土石流災區、爆炸地點以及世貿中心。
儘管如此,但是卻沒有人知道我們的名字。
「CSI犯罪現場」的開拍,該片破天荒的拍攝手法吸引了上百萬的觀眾,而法醫人類學在轉眼間竟然變成了最當紅的一門學科。沒多久,同類型的系列影集也相繼接踵地推出,像是CSI犯罪現場:邁阿密、鐵證懸案、失蹤懸案等等。七○年代我們有昆西。但現在我們有複雜的病理學,如遇見喬丹、達文西審判。就連早期也有法律與秩序、日界線、曾在「彈道專家」和「Y切口」上加持過呢!
實境迷你影集也不落人後,諸如:美式正義、肉體證據罪惡城市、鐵證懸案、證物A、法證如山、法證因素、聯邦檔案,這些播送到府的科學家上演著切片、觀察、模擬、破案。
而文學作品對該主題也是反應熱烈,絕無冷場。派翠西亞.康薇爾、傑佛瑞.迪佛、卡芮.史勞德,當然還有在下我的作品,請與我的女主角刑事人類學家──康普蘭絲.布蘭納打聲招呼吧!
在歷經數十年沒沒無聞的生活之後,忽然間我們竟成了家喻戶曉的熱門人物。
但是一般的社會大眾依然存有疑問,到底什麼是病理學家?而法醫人類學家又是做什麼的?類似的問題被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問起。
多數虛構的科學家是病理學家──主要擅長軟組織;而艾蜜麗和我則是法醫人類學家──專門研究骨骼。病理學家專門處理剛死亡或相對完整的屍體;而法醫人類學家則是用來對付閣樓裡的白骨、空難的焦屍、木屑裡的殘留骨骸。利用骨骼測試,提供辨識、死亡時間、致命傷以及死後的處理……等等。
我們並不會單獨地工作,雖然電視上的主角都是英勇無比,且單獨地分析與查案;但是在真實的生活裡的案情分析靠的卻是團隊合作。病理學家要分析器官和腦;昆蟲學家負責昆蟲;牙醫師檢視牙齒狀況以及牙醫紀錄;分子生物學家研究DNA;彈道專家比對彈道及彈殼;而法醫人類學家則是負責檢驗骨骼,團隊合作在此是非常必要的。在《死者的秘密:重案現場私密筆記》中,艾蜜麗生動地描繪出犯罪現場鑑識人員、調查人員和實驗室科學家彼此間的努力與情誼,以及在工作期間大家為求破案的互動與交流。
我想我的小說對於協助與增進普羅大眾對刑事人類學上的認識與了解,應該會是小有貢獻──透過筆下角色康普蘭絲.布蘭納的種種作為來敘述與傳達自己的經驗與看法。在本書《死者的秘密:重案現場私密筆記》中的艾蜜麗也是如此作為,在隨著書中的劇情一章又一章地讀下去時,她將會帶你一探真實人生裡的重案現場。身為肯塔基州的全職的法醫人類學家,艾蜜麗擁有許多親身經歷的精彩故事可以與大家分享;再加上由於艾蜜麗之前是位醫學繪圖員的身分背景,所以她所能與大家分享的工作內幕,將會比我們所預期的要多太多啦!
說到艾蜜麗的背景真的只能用「很特殊」三個字來形容。她當了十五年的醫學繪圖員,主要在負責解讀複雜的骨骼及關節,並將其素描或製成塑像。她之所以會加入法醫人類學這行列,完全是因為有一次替無名屍做顏面重建因而成就了這個機緣;這位無法辨識的無名屍體被沖上查塔胡奇河岸,因此才被人發現,而有了後續的故事。從艾蜜麗現在的成就,我們可想而知,她可是一點也不緬懷過去身為醫學繪圖員的工作呢!
我在艾蜜麗還是比爾.巴斯的研究生時就已經認識她了,當時她在田納西大學的「人體農場」做研究。一九九八年,她在我的書《刑事骨學:人體鑑識的突破》裡與我一起寫了一個章節。最近,我們兩人和災難停屍間運作及應變小組展開紐約世貿中心的調查;我是在案發的現場工作,而艾蜜麗則是與機械工程部門合作。身為經歷過那種調查工作的鑑識人員的我們,我真的非常感謝她在書中對於參與工作的人員,彼此間團結一致、無怨無悔地傾其所能地付出之描述,讓人彷彿身歷其境而感同身受。本書的最後一章將帶領我們重返當時的恐懼、全然的使命感以及同事彼此間的療癒情誼,這些都是我們在世貿大樓遺址的工作中所學習與體認到的寶貴經驗。
一開始,當我聽到本書的寫作提議時,我是抱持著懷疑與觀望的態度,心中不時浮現出一些疑問:艾蜜麗的書是否真能吸引讀者?是否能夠完整地呈現我們的工作法則,卻又能跳脫教科書照本宣科的窠臼?她是否能夠精確地描述工作模式,卻又不忘注入我們充滿情感的一面?她是否能夠真實地傳達喪子母親的哀痛、探員對於膠著案情的無奈、抑或警方見到中彈孩童屍體時的動容,這些點點滴滴的種種情緒轉折與迴盪呢?
但是,當我讀過前面幾章後,我不僅放下心中忐忑的大石與纏繞的猜疑,更不由得打從心底對艾蜜麗刮目相看呢!本書完整地呈現出我們這行真實不二且令人足以充分理解的全貌。當我們一頁頁細細地讀來時,我們將發現艾蜜麗帶領著我們從她的視角一覽全場,再進而將觸覺逐步深入到她的思想與內心深處地感覺。從她的故事裡,讀者可以深入地了解法醫在工作上所遭遇的種種困難與千夫也難以撼動的堅毅決心,相對的也清楚地闡明這是一門讓人獲益良多的行業。
嚴格來說,艾蜜麗為自己開啟了一扇身為女性與科學家的門:在熱情、客觀與人性的脆弱上努力地掙扎以尋求一份平衡;在令人膽戰心驚的工作裡帶著其獨特的幽默與自然散發的優雅。《死者的秘密:重案現場私密筆記》一書真實地捕捉到人類法醫科學的專業層面以及充滿人性的真情流露!
凱絲.萊克斯博士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