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吳)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公共政策的內容非常廣泛,兼以又是一門科際性的專科(inter-disciplinary profession),所以涉及的議題相當繁雜,導致研究者從不同的角度探討不同的議題,本書即是在此種情況下的一項產物。本書共收集了最近幾年來,著者在各種期刊上所發表的四十二篇文章,共約二十六萬字。此四十二篇文章涉及公共政策運作過程的每一個階段及系絡環境,爰按照「階段論」的觀點,將此些文章分別編入七大主題下:公共政策總論、政策問題形成、政策規劃、政策合法化、政策執行、政策評估、政策相關議題。
目錄
公共政策總論篇
第1章 公共政策研究宜採「階段途徑」或「反階段途徑」評議
第2章 政策研究的理論基礎
第3章 公共政策與民主政治
第4章 民主政治菁英理論的批判
第5章 政策描述面面觀
第6章 利益團體在政策制訂過程中的角色
第7章 公共政策的未來
第8章 行政機關特質與中國古代政策思想
第9章 政策顧問與經濟顧問的角色
第10章 政策分析八步曲
政策問題形成篇
第11章 公共問題發生、受到注意與消失的原因
第12章 政策議程建立面面觀
第13章 民意、菁英與議程設定
第14章 議題演進:美國少數族群優惠政策的興衰
政策規劃篇
第15章 漸進調適科學的內涵
第16章 集體選擇議題探討
第17章 政策規劃相關問題探析
第18章 政策方案預測的技術
第19章 政策方案預測法與分析工具
第20章 以同心協力方法改進環境決策的制訂
政策合法化篇
第21章 政治活動的參與方式
第22章 政策方案被接納的策略性思考
第23章 促進社會和諧的機制--實踐商議式民主
第24章 美國國會與總統的政策合法化
政策執行篇
第25章 影響政策執行成敗的主要因素
第26章 重訪失落的聯結當代執行研究
第27章 政策執行失敗案例舉述
第28章 政策執行的演進本質
第29章 政策執行研究途徑: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
第30章 政策行銷的時代意義
政策評估篇
第31章 評估的意義、歷史及其他研究的比較
第32章 如何規劃政策評估的工作
第33章 定性方法在政策評估上的應用
第34章 環境影響評估與政策合法化的策略
政策相關議題篇
第35章 政策學習與政府再造
第36章 不應操槳、無法掌舵:政府所為何事
第37章 迎接公部門變革的浪潮
第38章 如何培訓機關組織內部變革推動者
第39章 組織映象干預技術應用於公部門探討
第40章 有效團隊成員的角色與行為樣式
第41章 管理資訊與資訊科技
第42章 美國公務人力資源管理的內涵
第1章 公共政策研究宜採「階段途徑」或「反階段途徑」評議
第2章 政策研究的理論基礎
第3章 公共政策與民主政治
第4章 民主政治菁英理論的批判
第5章 政策描述面面觀
第6章 利益團體在政策制訂過程中的角色
第7章 公共政策的未來
第8章 行政機關特質與中國古代政策思想
第9章 政策顧問與經濟顧問的角色
第10章 政策分析八步曲
政策問題形成篇
第11章 公共問題發生、受到注意與消失的原因
第12章 政策議程建立面面觀
第13章 民意、菁英與議程設定
第14章 議題演進:美國少數族群優惠政策的興衰
政策規劃篇
第15章 漸進調適科學的內涵
第16章 集體選擇議題探討
第17章 政策規劃相關問題探析
第18章 政策方案預測的技術
第19章 政策方案預測法與分析工具
第20章 以同心協力方法改進環境決策的制訂
政策合法化篇
第21章 政治活動的參與方式
第22章 政策方案被接納的策略性思考
第23章 促進社會和諧的機制--實踐商議式民主
第24章 美國國會與總統的政策合法化
政策執行篇
第25章 影響政策執行成敗的主要因素
第26章 重訪失落的聯結當代執行研究
第27章 政策執行失敗案例舉述
第28章 政策執行的演進本質
第29章 政策執行研究途徑: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
第30章 政策行銷的時代意義
政策評估篇
第31章 評估的意義、歷史及其他研究的比較
第32章 如何規劃政策評估的工作
第33章 定性方法在政策評估上的應用
第34章 環境影響評估與政策合法化的策略
政策相關議題篇
第35章 政策學習與政府再造
第36章 不應操槳、無法掌舵:政府所為何事
第37章 迎接公部門變革的浪潮
第38章 如何培訓機關組織內部變革推動者
第39章 組織映象干預技術應用於公部門探討
第40章 有效團隊成員的角色與行為樣式
第41章 管理資訊與資訊科技
第42章 美國公務人力資源管理的內涵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