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6_2026手帳年曆

繁榮的背後:財富如何形塑世界,跨越千年的富饒之旅【經典紀念版】

The Birth of Plenty: How the Prosperity of the Modern World was Created

方坊 金屬壓克力掛飾 25mm-喜寶(導角款)

方坊 金屬壓克力掛飾 25mm-喜寶(導角款)

【週年慶】情緒小夥伴全面9折

  • 1個人喜歡
  • 79 537
    680

活動訊息

金石堂,總有一本書懂你!雙11更好買,25家銀行信用卡分期0利率!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經濟繁榮的演化,如何影響世界的權力天平?
國家,如何擺脫興衰交替的歷史宿命?
跟著經濟發展背後的四大基石,巡禮世界的財富冒險,
洞悉影響人類命運、形塑全球政經局勢的真相!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盧卡斯(Robert Lucas):
「一旦開始思考經濟成長的起源,你就很難再想別的問題。」
亞馬遜讀者五顆星好評盛讚:
「近二十多年來,所讀到最重要的一本書!」
年度商業圖書獎得主、《投資金律》作者──
全面揭開經濟發展的神祕面紗

拜經濟史學家努力所賜,
人類進步的量化像貌已逐漸清晰,並講述一個驚人的故事:
一八二○年前,世界人均經濟成長仍近乎零。
那麼,不免令人好奇──
●引發現代世界經濟騰飛的文化及歷史因素為何?
●世界經濟沉睡幾千年之後,為何突然活躍成長?
●英國與荷蘭,如何成為現代繁榮的誕生地?
●美國的軍力優勢是歷史偶然嗎?是否能持續下去?
●非西方國家動用的軍事及政治力量,能有多大效力?
●世界如何達成今日狀態?

一八二○年後,近代大多數的人享有史無前例的繁榮富足生活。為什麼是在那個時代,世界經濟突然爆發成長?伯恩斯坦告訴我們,一國的經濟繁榮,取決於四大基石:財產權、科學理性、資本市場及有效率的通訊運輸──

【財產權】→財產權受保障,能驅動創造力,「沒有私人財產就沒有自由社會。」

【科學理性】→經濟進展端賴「點子」能發展及商業化。科學理性允許自由地創新,不用擔心被處罰。

【資本市場】→沒有外來的可觀資本,經濟不可能成長。資本市場提供資金,給人們追求願景。

【有效率的通訊運輸】→運輸通訊讓思想及產品能有效傳達,使創新不會枯萎。

探究世界富饒的起源,掌握世界興衰的重大脈絡
唯有理解人類文明躍進的重要推手,
才能窺見人類未來發展的關鍵核心!


本書收錄大量相關數據圖表,將社會學、經濟學、歷史學、政治學、天文科學等知識融會貫通,讀來逸趣橫生。全書區分為三部:首先,書中探討經濟成長的原動力;第二,描繪這些原動力如何在各個國家演繹;最後,把焦點放在現代世界爆炸般的經濟成長,有哪些社會、政治及軍事面的非凡影響。藉著檢驗世界為何繁榮,便能更好地預測世界將走向何方。

名人推薦

名人盛讚推薦

「生動有力!適時地巡禮過現代世界經濟史,寫得令人信服。」──《出版者周刊》(Publishers Weekly)

「內容充實,極其流暢易讀……不可思議的成功傑作!」──約翰.柏格(John C. Bogle),美國最大共同基金公司先鋒集團創辦人、指數化投資教父

「讀來極為暢快。寫得才華洋溢,旋風般敘述現代世界如何形成。」──蘇西斯(William Schultheis),《咖啡館投資哲學》作者

「《繁榮的背後》是本罕見的成就,結合了學識、洞見、同理,及實用建議。每個投資人都應該讀本書,因為它讓你理解風險對報酬的意義;非專業投資者也該讀本書,感受它所蘊藉的人文觀及文化視野。伯恩斯坦博士彷如經濟史界的米開朗基羅。」──安德魯.艾倫塔克(Andrew Allentuck),《環球郵報》記者

「這本書就像不可多得的放大鏡,照徹、使我們理解今日這複雜的世界。」── 彼得.伯恩斯坦(Peter L. Bernstein),投資哲學家、金融史學家、經濟學家

「生動好讀!一個又一個有趣的故事篇章,映現作者活潑及精力充沛的心靈。」──大衛.沃爾什(David Warsh),網路週刊《經濟的要角》(Economic Principals)創辦人

「伯恩斯坦的洞察力和黠慧,讓經濟史讀來引人入勝且娛樂性十足!」──约翰.奧斯蘭德(John J. Oslund),《明星論壇報》記者

作者

威廉.伯恩斯坦

財經及貿易史作家、理財顧問。擁有醫學博士學位,鑽研投資多年。他是投資管理公司「效率前緣顧問機構」(Efficient Frontier Advisors LLC)的共同創辦人,也是資產配置期刊《效率前緣》(Efficient Frontier, www.efficientfrontier.com)的編輯。他的文章遍及許多重要平面媒體,如《華爾街日報》、《霸榮周刊》、《Money》及《富比士》。著作有:《貿易大歷史》、《投資金律》、《群眾的幻覺》等。

譯者簡介

潘勛

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學士、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肄業、彰化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研究生。現任《世界日報》編譯,獨、合譯書籍四十餘本。

目錄

自序 繁榮的誕生

導論 人類命運的爆炸性變革

I繁榮泉源
第一章    財富的前提
第二章    神聖的財產權
第三章    理性與科學的啟蒙
第四章    資本、市場與霸權
第五章    動力、速度與訊息之光
第六章    經濟成長的綜合成分

II 各國案例
第七章 繁榮先驅:荷蘭及英國
第八章 後起之秀:法國、西班牙及日本
第九章 墊底國家:阿拉伯世界、拉丁美洲
        
III 未來展望
第十章 上帝、文化、貪欲與快樂水車
第十一章 大交易       
第十二章 財神與戰神:贏家的詛咒
第十三章 成長會結束嗎?
第十四章 繁榮的未來:何時、何地、何方

序/導讀

自序

繁榮的誕生

驟然成長的財富

十年前,內人由圖書館借閱歐魯克(P. J. O’Rourke)的書《吃掉有錢人》(Eat the Rich),時間比麥格羅—希爾(McGraw-Hill)二○○二年出版該書精裝版要早幾年,當時我並不對能在此書讀到歷史洞見,有很高期望。歐魯克先生寫作目的是娛樂讀者,他輕快地巡禮現代世界的經濟成功,寫些賺人熱淚的史實—這確實符合他的寫作初衷。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對信用放貸風險的說法:垃圾債就是借錢給你的弟弟,而優質債就是透過甘比諾家族(the Gambino family),借錢給你弟弟。

歐魯克先生輕鬆的行文,掩飾花很大力氣的基本功;散落在俏皮話當中,實有些很好的學術研究段落。有一段短短帶過的數據,是由未享大名的蘇格蘭經濟學家麥迪森(Angus Maddison)所集纂。麥迪森發現大約在一八二○年,世界經濟成長出現驚人地不一貫。那一年以前,成長基本上可以說不存在,在此之後,成長強勁而持續。

我花好一段時間,翻閱麥迪森摘要式的作品《世界經濟觀察:一八二○年到一九九二年》(Monitoring the World Economy, 1820-1992)。那部裝幀精美的書有如文字量最密集的法院案件摘要,看來乏味、叫人卻步,但是在書中,麥迪森枯燥的數據勾勒出前所未見的最偉大故事──世界經濟的誕生。即使是描寫日本明治維新,及二戰後繁榮期的精美敘述,都未能比擬麥迪森書中所提出的生硬數字──在一戰爆發前的四十年間,日本經通膨調整的人均GDP成長六%,壽命延長近一倍,教育水平成長近四倍,文盲快速消失。

我對西方世界這種財富的驟然改變十分著迷。麥迪森對於解釋「財富為何驟然改變」的興趣不大,只簡短提到科技進展和貿易、金融及人力資本的改善,與人類剝削天然資源,甚至使用更晦澀的經濟學概念如成長會計(growth accounting)。這些說法沒半個能叫我滿意。「科技變化改善經濟」──說了等於沒說。儘管按定義,經濟成長幾乎就脫胎於科技創新。假設電子、運輸及科學突然間不再有所進展,那麼只有透過促進勞工專業化,才能再增進經濟效率。捨此之外,經濟會停止成長。

但我很苦惱的是:為什麼?為什麼世界經濟成長,還有充當其基礎的科技進步,是在那個時代突然爆發?達文西都繪出草圖了,佛羅倫斯人怎麼沒發明出蒸汽機以及飛行機器?古羅馬人冶金技術高超,為什麼沒發現電力,發明電報?古希臘人專精數學,為什麼沒能論述出機率法則(laws of probability)?而沒有機率法則,現代資本市場無法運作。就事論事,雅典人擊敗波斯帝國,到亞歷山大來圍城那一百五十年間,其實擁有眾所公認的經濟成長條件:民主、財產權、自由市場及自由的中產階級,但為何他們依然相對貧窮?最重要的是,霍布斯描述自然狀態下的生命為「孤獨、貧窮、骯髒、殘酷又短暫」,這幾個詞彙完美地紀錄直到十九世紀,絕大多數人類生活的形貌,但霍布斯成書不到兩百年間,那種生活便由西歐消失了,為什麼?

對於上述問題,保羅.約翰遜(Paul Johnson)在其著作《現代的誕生》(The Birth of
the Modern)中,或許提供了較佳解答。他出色地描寫了十九世紀初所發生的科學、政治、文學及藝術革命,堪稱比肩於麥迪森的作品《詩人的早期現代發展史》(Early Modern Developmental History for Poets)。只是,約翰遜對終極問題,也就是「為什麼是在那個時候,出現了那個最重大的歷史轉折期?」依然三緘其口。賈德.戴蒙另闢蹊徑,在《槍炮、病菌與鋼鐵》一書提出「亞力的問題」:「為什麼白人製造出這麼多好貨?」(亞力是新幾內亞部落居民,而「好貨」在當地詞彙裡,指的是一切科技先進的發明品。最顯著的便是鋼斧、無酒精飲料及雨傘。)雖然戴蒙的書提出驚人概述,讓人得悉生物及地理在人類歷史上扮演多大角色──地理、氣候及是否接觸到病菌,決定歷史優勢。但就歷史及經濟意義而言,建樹無多。畢竟,地理及氣候肯定無法解釋,南韓與北韓的財富差別怎麼這麼大。同理可知,病菌無法解釋何以一五○○年以後,歐洲人能宰制亞洲多處。因為到了西元第二個千年中段,歐亞各自的病原庫已大致達成平衡(最早指出這一點的是歷史學家麥克尼爾[William H. McNeill])。

因此,筆者在此的任務便是發掘出於十九世紀初匯聚,引發現代世界經濟騰飛的文化及歷史因素。若僅把事實及故事擺出來,無論說得再好,仍不如深刻的紀實文學。紀實文學還能提供有用的工具給讀者,以便了解周遭世界。任何要探究世界富饒起源的治學方法,都會遭逢兩大挑戰。首先,「世界如何發展成今日狀態」這件事本身就極其有趣,任何作家都處理得來。如果作者講述時,讀者提不起興趣,那麼他只能怪罪自己。第二項挑戰是,能否提供讀者一個框架,而此框架能解釋何以任何國家(不光是本書描寫的那幾個)是富裕或貧窮,是民主還是極權,是強是弱,甚至也能分析國民對自己的生活水平是否滿意。作者如果成功了,那麼他的讀者或許還能一窺我們這個星球及人類,未來可能的發展。

財富如何形塑世界?

因此,本書區分為三部:為何如此、何以至此及何去何從。首先,書中試著探討經濟成長的原動力。第二,描演這些原動力如何在各色國家演繹。最後,本書把焦點放在現代世界爆炸般的經濟成長,有哪些社會學、政治及軍事方面的非凡影響。我們會了解,能理解經濟成長的泉源,也給我們強大的洞見力,看透時代的大問題:

■ 世界不僅變得更加富裕,還更複雜、步調快速及令人緊張,這會讓一般人的整體福祉及滿意度,受到什麼影響?

■ 富裕及民主發展兩者間有什麼關係?經濟取得進展,導致各國之間貧富不均日益擴大,對未來世界政治有什麼影響?

■ 現代經濟繁榮的演化,如何影響當今世上的權力天平?美國的軍力優勢,是歷史偶然嗎?能指望持續下去嗎?非西方國家,尤其是穆斯林世界,要動用軍事及政治力量,能有多大效力?

■ 始於二○○七年的經濟危機(金融海嘯)來襲,開發中國家的承受能耐,似乎比西方老牌強權來得好。西方的歷史支配力,還會進一步腐蝕到什麼程度?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3414780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464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本商品會員日滿額金幣加碼回饋最高15倍
預計 2025/11/11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