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赤色浪潮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9 252
    28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曾經Made in China,中國製造,
現今Owned by China,中國擁有!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造訪英國,
大把的中國訂單為這次訪英行程鋪好了紅地毯。
BBC中文網直指,中國正用人民幣買下英國。

本書以深入淺出的文字,
精闢分析改革開放後的中國經濟發展、世界地位,
涵蓋中國經濟發展中取得突出成就的各個領域。

2010年,Google正式關閉中國版搜尋引擎,
高調退出中國市場。

然而,中國網路產業發展急劇增長,
現今全球網路公司市值最高十強,亞洲占了4席,
阿里巴巴、騰訊、百度及京東,全來自中國。

面對看得到卻吃不到的中國市場,美國科技大腕怎能不著急?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與臉書執行長祖克伯的互動,尤其引人好奇。

不論「Google重返中國」「2016中國對臉書解禁」的傳聞真偽,
都直指一個不可擋的趨勢──.CN時代正在來臨。

 

 

目錄


 
1.「中國製造」-新「世界工廠」正在崛起
「離開中國製造的日子」
發展初期的巨大差距
改革開放,時不我待
從世界「加工廠」到「世界工廠」
「中國製造」的危機與突圍
半小時觀察
 
2.13億」-充滿無盡想像的大市場
短缺經濟下的「苦日子」
消費品市場初露崢嶸
令世人垂涎的巨大市場
危機中的世界經濟引擎
機遇與挑戰並存
半小時觀察
 
3.「人民幣」-令世界刮目相看的金融符號
匯率制度從無到有
強國決定強幣
人民幣走向世界
半小時觀察
 
4.A股」-全球資本市場的奇蹟
試水期
幾度沉浮
成長之痛
打破藩籬
半小時觀察
 
5..CN」-中國的互聯網世界第一
追夢之旅
破繭成蝶
「.CN」時代
半小時觀察
 
6.「改革開放」-中國符號的前行動力
30年巨變
「冒險」的契約
「殺出一條血路」
「非公有」合法化
國企改革邁上征途
「猛虎在超速」
半小時觀察
 
後記:說不完的中國符號
春節-讓全世界歡慶的中國節日
中國電影-發向世界的文化名片
梅蘭芳-精彩絕倫的中國舞臺藝術
「YAO」-姚明,姚時代
「奧運、世博建築群」-城市文明,世界遺產

序/導讀



中央電視台的《經濟半小時》於1989年創辦,至今已有二十年的歷史。它是中國歷史最長的電視經濟節目,也是始終站在中國經濟最前線的觀察者、記錄者和評論者。在上個世紀,它創辦了「3.15晚會」,組織了「中國品質萬里行」活動,發動了「國企改革」的全民討論,推出了「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進入新世紀,它更全面且深入地融入了中國外經濟社會生活之中,走到了普通百姓的身邊。近年來,它以對股市、房價、物價等重大經濟社會問題的深入剖析、對全球金融危機的及時追蹤報導、對國家重大經濟和社會政策的全面深度分析、對民生的深切關懷,在中國外確立了新型媒體的形象。被稱為中國「第一財經媒體」,它應該當之無愧。

如今,金融危機的最壞時期可能已經過去,危機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對於目前的形勢,理論界大致有三種不同的判斷:一是「經濟復甦」,確定經濟已經重回持續增長之路;二是「危機後」,認定危機已經過去;三是「後危機」,其落腳點仍在危機上,強調當前仍處在危機之中,止跌回穩僅僅意味著階段性調整。我注意到,多數經濟學家傾向於用後一種概括來判定當前的形勢。在最近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上,胡錦濤同志也明確使用了這個概括。

多數經濟學家都贊同「後危機」這個謹慎的判斷,那是因為,一方面,造成此次百年不遇全球金融危機的一些主要因素基本上沒有被根除;另一方面,危機中各國所採取的大量非常規的救助措施,其副作用正漸次顯現。

導致危機的根源大致可在實體經濟和金融兩大領域中尋找。在實體經濟領域,全球經濟失衡以及與之互為表裡的各國經濟失衡問題,南北發展的不平衡問題,不僅沒有解決,反有惡化之勢;在金融領域,國際貨幣體系的不合理、金融發展對實體經濟的疏遠化、金融監管的嚴重滯後、貨幣政策的效力遞減、金融業的治理機制扭曲等等,也基本上依然故我。

為了救助危機,各國政府均採取了很多強有力的非常措施。這些措施的正面作用,是迅速止住了經濟的下滑趨勢,其負面作用則是可能延長恢復的進程。這方面的表現,當推經濟結構的進一步扭曲、天文數字的貨幣信貸投放、財政赤字情況嚴重惡化,以及市場秩序全面崩壞等最為突出。

舊患未除,又添新憂,人們理所當然對危機的恢復憂心忡忡。

面對如此之多的新課題和新挑戰,我們當然必須加強研究,而且,我們需要具有各種知識背景的研究者們展開全方位、多角度、長時期的研究。
 

李揚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所長

試閱

「離開中國製造的日子」

2004年12月,住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巴頓魯治的女性專欄記者薩拉‧邦焦爾尼在過耶誕節的時候忽然發現,39件聖誕禮物中,竟有25件是「中國製造」,而且家裡的DVD、鞋、襪子、玩具、檯燈也統統產自中國。薩拉不禁想到:如果沒有中國產品,美國人還能否生存下去?於是她突發奇想,決定從2005年1月1日起,全家人在一年之內不買任何中國產品。

薩拉沒有想到,此後全家人的生活出現了意想不到的麻煩,過去看起來很簡單的事情都變成了令人痛苦的事情:要找到不是中國製造的產品簡直非常困難,服裝、鞋子、玩具幾乎都是「中國製造」,想要全部替換這些,就需要相當不菲的花費;而家居用品出了問題則無法修理,因為那些配件幾乎也都是「中國製造」;查看產品的標籤和說明也花費了她大量的精力,購物成了讓她精疲力竭的一件事。「有很多東西,你以為產自美國或歐洲,」她說,「其實都產自中國。」邦焦爾尼所在報社的老闆對她說:「中國製造的產品已經無處不在,不管你多麼努力,你都不可能躲開它們,因為這是完全不可能的。」一年之後,邦焦爾尼的「抵制」運動宣告結束,她也因此感到了解脫。

一年的體驗讓她更深切地認識到美國和中國以及世界是如此緊密地聯繫在一起,這是必須接受的事實。這段生活經歷,後來被她寫成了風靡一時的暢銷書—《沒有「中國製造」的一年》,她在書中寫道:「經過一年的實驗,我的結論是:我們的生活已經與中國密切相關。」

事實上,中國製造業在過去幾十年間爆發了驚人的生產能力,如今,想離開「中國製造」是很難的。目前,中國製造業中已有近兩百類產品的產量居於世界第一,增速也連續二十年居全球之首。其中58%的產品由外資企業出口,這也是許多跨國公司重要的利潤來源。價廉物美的「中國製造」還讓全世界消費者節省了巨大的支出。據美國媒體測算,過去十年中,「中國製造」讓美國消費者節省了6000多億美元。在2009年,中國差不多占全球製造業增加值的17%,超過美國所佔有的16%,而這一改變,終結了美國在製造業領域長達一百多年的老大地位,也使中國製造業在世界的位置,重新回歸到1840年之前(據美國史學家保羅‧甘迺迪在《大國的興衰》一書中提供的數字,1830年中國製造業產量占世界製造業生產量的29.8%,略低於整個歐洲所占34.2%,但大大高於英國和日本分別所占9.5%和2.8%的份額)。

原國家經貿委副主任陳清泰作出了這樣的判斷:「中國依靠現有的資源和優勢,形成了一個世界製造中心,因此被稱為世界工廠。」

從世界「加工廠」到「世界工廠」

1997年7月2日,從泰國首都曼谷傳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泰國政府宣佈,放棄泰銖與美元的固定匯率制。亞洲金融危機就此全面爆發。

在這場亞洲金融危機的侵襲下,日本的工業指數出現了負增長,全球最重要的四大製造業基地,也就是「亞洲四小龍」—韓國、新加坡、香港、台灣,有成千上萬家的工廠倒閉。

中中國地的製造業也受到了不小的衝擊,但是,憑藉中國廉價的勞動力和生產成本,中國占盡了全球產業轉移的先機,「亞洲四小龍」的許多製造工廠在這場危機中遷移到了中中國地,同時國際市場的許多訂單也被價錢更便宜的中中國地製造企業搶去。

這場危機讓「中國製造」邁上了新的發展平台。在亞洲金融危機之前,中國出口的主要產品是紡織、玩具、塑膠等勞動密集型產品;而危機之後短短幾年,電子元件、電子顯示器、精密儀器等技術密集型的產品成為中國出口的主要商品。「中國製造」正在提高自己的技術含量,逐漸從低層次、以大量消耗資源、污染環境為代價的低效生產,向更多依靠提高勞動者素質、提高技術含量的生產過渡。

隨著中國經濟特別是工業製造業及相應國際貿易的快速發展,「中國製造」逐步引起世界廣泛的關注,由此引發的「中國已成為世界工廠」的說法不絕於耳。

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爾首都多哈召開的世界貿易組織第四屆部長級會議上,卡邁勒主席敲響了手中的木錘,中國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新成員。「中國製造」邁出了走向世界的關鍵一步。

2002年,中國機電產品出口總額達到952.6億美元,同比增長27.2%,電腦、移動通信設備、家用電器類產品出口額大幅增加;發電設備、紡織機械、鐘錶、自行車等在2001年出口下降的產品,2002年也止跌回升。加入WTO,使中國很多行業過剩的產品通過國際市場找到了一個新的出路。

入世之後,國際市場的大門開得更大了,「中國製造」的國際化戰略,也從小心翼翼的嘗試變成更加激進的大步流星。在從「世界加工廠」到「世界工廠」的推進過程中,湧現出一批具有相當品牌價值的「中國製造」的代表。海爾就是中國家電產業最為成功的案例。

海爾在最初的發展時期,製造技術上不如日本,但是當把品牌打響之後,用品牌帶動製造的海爾用20年走過了外國企業100多年的路。海爾的成功已經告訴我們,用品牌帶動製造環節,不僅可以把我們變成製造業大國,還可以把我們變成製造業強國。2001年4月,美國南卡州坎姆頓市舉行了一個隆重的命名儀式,這是為了感謝中國海爾集團給當地經濟發展作出的貢獻,當地政府決定無償將原來的「協作大道」命名為「海爾路」,這是美國第一條以中國企業品牌命名的道路。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張瑞敏說:「外國人老是認為中國貨就是便宜貨、就是廉價貨,那麼我們就要進入(外國的)主流通路,從(生產)低檔的產品轉到高檔的產品,這一步現在我們已經實現了。但是這種高檔的產品只是開始進入某些國家,進入大部分(國家)還沒有實現,我覺得這是一個比較艱難的過程。」

還有一個令國人驕傲的民族品牌是聯想。在2002年9月《財富》雜誌公佈的「中國上市企業百強」中,聯想集團位列第六;2002年底,作為「中國最有價值品牌」之一,「聯想」品牌榮登前五,品牌價值達到198.32億元人民幣;2004年,聯想公司正式從「Legend」更名為「Lenovo」,並在全球範圍內註冊。據悉,聯想為了更換這個品牌標識擲出了七位數的花費,足見這家企業對於品牌價值的看重。同年,聯想以17.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IBM的PC事業部,並獲得在五年內使用IBM品牌權的資格,成為全球第四大PC廠商。與此同時,聯想成為國際奧會全球合作夥伴的第一家中國企業,為2006年都靈冬季奧運會和2008年北京奧運會獨家提供台式電腦、筆記本電腦、伺服器、印表機等計算技術設備以及資金和技術上的支持,向全世界展示「中國製造」的品質和魅力。

還是在2004年,TCL與阿爾卡特公司簽署諒解備忘錄,共同組建合資公司,並與法國湯姆遜公司簽署合併協議。

儘管這些海外並購一波三折,但「中國製造」的勃勃雄心已經讓世界震驚。聯想的創始人柳傳志對此深有感觸:「國際化有很大的困難和挑戰,我們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風浪雖然是大一些,但是我們還是覺得有能力,把這艘船開好、開穩。」

讓世界震驚的「中國製造」還有另一個品牌—「神七」。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中國自己設計和製造的神舟七號飛船載著三名中國宇航員成功飛上太空。神舟七號準備了兩套航太服,一套是俄羅斯「海鷹號」航太服,一套是中國自主研發的「飛天號」航太服。宇航員翟志剛在茫茫太空中進行太空漫步時,穿的正是「飛天號」航太服。國家主席胡錦濤和翟志剛進行了隔空對話:「你太空出艙行走以後,在太空行走的感覺怎樣?」翟志剛回答說:「太空漫步的感覺很好,飛天艙外服穿著舒適,置身茫茫太空,更為我們偉大的祖國感到驕傲!」從發射到升空,從出艙到返回,「中國製造」經歷了神秘太空一次又一次的考驗。神舟七號總設計師張柏楠說:「當太空人翟志剛回到返回艙,關閉艙門,恢復壓力以後,我們確實鬆了一口氣……」

從舉世矚目的「兩彈一星」,到遨遊太空的神舟七號;從闖入全球超級電腦十強榜單的曙光萬億次電腦,到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移動通信國際標準TD—SCDMA……「中國製造」在載人航太、大運載火箭、月球探測、衛星導航等一些尖端領域,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和跨越。

2006年,胡錦濤主席宣佈,中國要在2020年建成創新型國家,經濟增長的科技進步貢獻率要提高到60%以上,全社會的研發投入占GDP比重要提高到2.5%。「企業應該從這個計畫中找到機會,個人則應該由此確定自己的方向。」

顯然,「中國製造」即便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發展奇蹟,但已然意識到了自身的弱點。因此,如何進行產業升級,如何提升自主知識產權的份額,是「中國製造」所面臨的新考驗。

.CN時代

十五年前,與國外相比,中國的互聯網行業還顯得非常稚嫩;十五年後,更加瞭解中國國情、也更善於創新的中國互聯網行業已經湧現出近四十家海外上市公司,其中有十五家市值超過了十億美元,騰訊的市值更是在2009年9月直逼三百億美元,成為僅次於Google和亞馬遜的全球第三大互聯網公司。與此同時,中國互聯網也逐漸開始從過去標準追隨者的角色,變為標準的制定者。目前中國已經開展了大規模的基於IPv6的下一代互聯網研究,並向互聯網工程任務組IETF提交了標準草案九項,其中兩項獲得批准,這是中國首次進入國際互聯網的核心標準。

2007年7月,英國《觀察家報》刊文指出:「中國互聯網影響全球」。2008年2月,美國《巴爾的摩太陽報》刊發文章說:「互聯網正在以中國的方式蓬勃發展。」
<「離開中國製造的日子」

2004年12月,住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巴頓魯治的女性專欄記者薩拉‧邦焦爾尼在過耶誕節的時候忽然發現,39件聖誕禮物中,竟有25件是「中國製造」,而且家裡的DVD、鞋、襪子、玩具、檯燈也統統產自中國。薩拉不禁想到:如果沒有中國產品,美國人還能否生存下去?於是她突發奇想,決定從2005年1月1日起,全家人在一年之內不買任何中國產品。

薩拉沒有想到,此後全家人的生活出現了意想不到的麻煩,過去看起來很簡單的事情都變成了令人痛苦的事情:要找到不是中國製造的產品簡直非常困難,服裝、鞋子、玩具幾乎都是「中國製造」,想要全部替換這些,就需要相當不菲的花費;而家居用品出了問題則無法修理,因為那些配件幾乎也都是「中國製造」;查看產品的標籤和說明也花費了她大量的精力,購物成了讓她精疲力竭的一件事。「有很多東西,你以為產自美國或歐洲,」她說,「其實都產自中國。」邦焦爾尼所在報社的老闆對她說:「中國製造的產品已經無處不在,不管你多麼努力,你都不可能躲開它們,因為這是完全不可能的。」一年之後,邦焦爾尼的「抵制」運動宣告結束,她也因此感到了解脫。

一年的體驗讓她更深切地認識到美國和中國以及世界是如此緊密地聯繫在一起,這是必須接受的事實。這段生活經歷,後來被她寫成了風靡一時的暢銷書—《沒有「中國製造」的一年》,她在書中寫道:「經過一年的實驗,我的結論是:我們的生活已經與中國密切相關。」

事實上,中國製造業在過去幾十年間爆發了驚人的生產能力,如今,想離開「中國製造」是很難的。目前,中國製造業中已有近兩百類產品的產量居於世界第一,增速也連續二十年居全球之首。其中58%的產品由外資企業出口,這也是許多跨國公司重要的利潤來源。價廉物美的「中國製造」還讓全世界消費者節省了巨大的支出。據美國媒體測算,過去十年中,「中國製造」讓美國消費者節省了6000多億美元。在2009年,中國差不多占全球製造業增加值的17%,超過美國所佔有的16%,而這一改變,終結了美國在製造業領域長達一百多年的老大地位,也使中國製造業在世界的位置,重新回歸到1840年之前(據美國史學家保羅‧甘迺迪在《大國的興衰》一書中提供的數字,1830年中國製造業產量占世界製造業生產量的29.8%,略低於整個歐洲所占34.2%,但大大高於英國和日本分別所占9.5%和2.8%的份額)。

原國家經貿委副主任陳清泰作出了這樣的判斷:「中國依靠現有的資源和優勢,形成了一個世界製造中心,因此被稱為世界工廠。」

從世界「加工廠」到「世界工廠」

1997年7月2日,從泰國首都曼谷傳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泰國政府宣佈,放棄泰銖與美元的固定匯率制。亞洲金融危機就此全面爆發。

在這場亞洲金融危機的侵襲下,日本的工業指數出現了負增長,全球最重要的四大製造業基地,也就是「亞洲四小龍」—韓國、新加坡、香港、台灣,有成千上萬家的工廠倒閉。

中中國地的製造業也受到了不小的衝擊,但是,憑藉中國廉價的勞動力和生產成本,中國占盡了全球產業轉移的先機,「亞洲四小龍」的許多製造工廠在這場危機中遷移到了中中國地,同時國際市場的許多訂單也被價錢更便宜的中中國地製造企業搶去。

這場危機讓「中國製造」邁上了新的發展平台。在亞洲金融危機之前,中國出口的主要產品是紡織、玩具、塑膠等勞動密集型產品;而危機之後短短幾年,電子元件、電子顯示器、精密儀器等技術密集型的產品成為中國出口的主要商品。「中國製造」正在提高自己的技術含量,逐漸從低層次、以大量消耗資源、污染環境為代價的低效生產,向更多依靠提高勞動者素質、提高技術含量的生產過渡。

隨著中國經濟特別是工業製造業及相應國際貿易的快速發展,「中國製造」逐步引起世界廣泛的關注,由此引發的「中國已成為世界工廠」的說法不絕於耳。

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爾首都多哈召開的世界貿易組織第四屆部長級會議上,卡邁勒主席敲響了手中的木錘,中國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新成員。「中國製造」邁出了走向世界的關鍵一步。

2002年,中國機電產品出口總額達到952.6億美元,同比增長27.2%,電腦、移動通信設備、家用電器類產品出口額大幅增加;發電設備、紡織機械、鐘錶、自行車等在2001年出口下降的產品,2002年也止跌回升。加入WTO,使中國很多行業過剩的產品通過國際市場找到了一個新的出路。

入世之後,國際市場的大門開得更大了,「中國製造」的國際化戰略,也從小心翼翼的嘗試變成更加激進的大步流星。在從「世界加工廠」到「世界工廠」的推進過程中,湧現出一批具有相當品牌價值的「中國製造」的代表。海爾就是中國家電產業最為成功的案例。

海爾在最初的發展時期,製造技術上不如日本,但是當把品牌打響之後,用品牌帶動製造的海爾用20年走過了外國企業100多年的路。海爾的成功已經告訴我們,用品牌帶動製造環節,不僅可以把我們變成製造業大國,還可以把我們變成製造業強國。2001年4月,美國南卡州坎姆頓市舉行了一個隆重的命名儀式,這是為了感謝中國海爾集團給當地經濟發展作出的貢獻,當地政府決定無償將原來的「協作大道」命名為「海爾路」,這是美國第一條以中國企業品牌命名的道路。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張瑞敏說:「外國人老是認為中國貨就是便宜貨、就是廉價貨,那麼我們就要進入(外國的)主流通路,從(生產)低檔的產品轉到高檔的產品,這一步現在我們已經實現了。但是這種高檔的產品只是開始進入某些國家,進入大部分(國家)還沒有實現,我覺得這是一個比較艱難的過程。」

還有一個令國人驕傲的民族品牌是聯想。在2002年9月《財富》雜誌公佈的「中國上市企業百強」中,聯想集團位列第六;2002年底,作為「中國最有價值品牌」之一,「聯想」品牌榮登前五,品牌價值達到198.32億元人民幣;2004年,聯想公司正式從「Legend」更名為「Lenovo」,並在全球範圍內註冊。據悉,聯想為了更換這個品牌標識擲出了七位數的花費,足見這家企業對於品牌價值的看重。同年,聯想以17.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IBM的PC事業部,並獲得在五年內使用IBM品牌權的資格,成為全球第四大PC廠商。與此同時,聯想成為國際奧會全球合作夥伴的第一家中國企業,為2006年都靈冬季奧運會和2008年北京奧運會獨家提供台式電腦、筆記本電腦、伺服器、印表機等計算技術設備以及資金和技術上的支持,向全世界展示「中國製造」的品質和魅力。

還是在2004年,TCL與阿爾卡特公司簽署諒解備忘錄,共同組建合資公司,並與法國湯姆遜公司簽署合併協議。

儘管這些海外並購一波三折,但「中國製造」的勃勃雄心已經讓世界震驚。聯想的創始人柳傳志對此深有感觸:「國際化有很大的困難和挑戰,我們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風浪雖然是大一些,但是我們還是覺得有能力,把這艘船開好、開穩。」

讓世界震驚的「中國製造」還有另一個品牌—「神七」。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中國自己設計和製造的神舟七號飛船載著三名中國宇航員成功飛上太空。神舟七號準備了兩套航太服,一套是俄羅斯「海鷹號」航太服,一套是中國自主研發的「飛天號」航太服。宇航員翟志剛在茫茫太空中進行太空漫步時,穿的正是「飛天號」航太服。國家主席胡錦濤和翟志剛進行了隔空對話:「你太空出艙行走以後,在太空行走的感覺怎樣?」翟志剛回答說:「太空漫步的感覺很好,飛天艙外服穿著舒適,置身茫茫太空,更為我們偉大的祖國感到驕傲!」從發射到升空,從出艙到返回,「中國製造」經歷了神秘太空一次又一次的考驗。神舟七號總設計師張柏楠說:「當太空人翟志剛回到返回艙,關閉艙門,恢復壓力以後,我們確實鬆了一口氣……」

從舉世矚目的「兩彈一星」,到遨遊太空的神舟七號;從闖入全球超級電腦十強榜單的曙光萬億次電腦,到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移動通信國際標準TD—SCDMA……「中國製造」在載人航太、大運載火箭、月球探測、衛星導航等一些尖端領域,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和跨越。

2006年,胡錦濤主席宣佈,中國要在2020年建成創新型國家,經濟增長的科技進步貢獻率要提高到60%以上,全社會的研發投入占GDP比重要提高到2.5%。「企業應該從這個計畫中找到機會,個人則應該由此確定自己的方向。」

顯然,「中國製造」即便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發展奇蹟,但已然意識到了自身的弱點。因此,如何進行產業升級,如何提升自主知識產權的份額,是「中國製造」所面臨的新考驗。

.CN時代

十五年前,與國外相比,中國的互聯網行業還顯得非常稚嫩;十五年後,更加瞭解中國國情、也更善於創新的中國互聯網行業已經湧現出近四十家海外上市公司,其中有十五家市值超過了十億美元,騰訊的市值更是在2009年9月直逼三百億美元,成為僅次於Google和亞馬遜的全球第三大互聯網公司。與此同時,中國互聯網也逐漸開始從過去標準追隨者的角色,變為標準的制定者。目前中國已經開展了大規模的基於IPv6的下一代互聯網研究,並向互聯網工程任務組IETF提交了標準草案九項,其中兩項獲得批准,這是中國首次進入國際互聯網的核心標準。

2007年7月,英國《觀察家報》刊文指出:「中國互聯網影響全球」。2008年2月,美國《巴爾的摩太陽報》刊發文章說:「互聯網正在以中國的方式蓬勃發展。」
<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3755357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32
    • 商品規格
    • 20*14.8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