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研究之風雲再起:中國一帶一路對西方及其知識體系的挑戰
內容簡介
《發展研究之風雲再起》嘗試以中國「一帶一路」議題,以瞭解全球地緣政治意涵,釐清中國挑戰美國霸權的意圖,更利用發展研究來挑戰西方知識體系二分法的弊病。長久以來,藉由西方(特別是英格蘭)產製的特效鏡頭,我們透過觀看一幅世界景象的畫作來理解「過去」,在這畫中,東邊(尤其是中國)陰翳灰暗。
「時間性」(temporality)有「片刻」的意涵,或指涉歷史上不算太長的時間。簡單說,基於「過去」才能看得到「未來」。「過去」、「現在」、「未來」其實是整體的,此整體即「時間性」。時間性亦包括對若干歷史事件取捨的可能,因為身處「現在」的我們,須透過對歷史事件的詮釋,才能理解「過去」,並且,歷史的轉捩點,例如,1400-1500年,1780-1850年,與1950-2010年等,分別有重要的歷史事件等待解釋。
本書以600年、160年,與60年時間性的視角,來找回未曾被挖掘出重要事件的真相,或以不同觀點重加解釋。600年與160年視角讓我們看清楚東、西方兩大區域的興衰。60年的視角亦指出「發展」須在強權羽翼下完成,從前如此,現在的「一帶一路」亦復如此。
「時間性」(temporality)有「片刻」的意涵,或指涉歷史上不算太長的時間。簡單說,基於「過去」才能看得到「未來」。「過去」、「現在」、「未來」其實是整體的,此整體即「時間性」。時間性亦包括對若干歷史事件取捨的可能,因為身處「現在」的我們,須透過對歷史事件的詮釋,才能理解「過去」,並且,歷史的轉捩點,例如,1400-1500年,1780-1850年,與1950-2010年等,分別有重要的歷史事件等待解釋。
本書以600年、160年,與60年時間性的視角,來找回未曾被挖掘出重要事件的真相,或以不同觀點重加解釋。600年與160年視角讓我們看清楚東、西方兩大區域的興衰。60年的視角亦指出「發展」須在強權羽翼下完成,從前如此,現在的「一帶一路」亦復如此。
目錄
二版序
導論 600年,160年,與60年時間性的發展研究
第一部分 600年、160年時間性視角
第一章 向海亦向陸:中國「一帶一路」遺舊的再興
第二章 不只亞丹‧斯密在北京,費爾南‧布勞岱爾也在這座城市裡
第三章 馬克思在倫敦,霧裡看清中國
第四章 「自由」貿易與不「貿易」的自由
第五章 韋伯在海德堡:19世紀「新制度主義」的先驅
第二部分 60年時間性視角
第六章 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對國家發展理論的挑戰
第七章 熊彼得在北京,尋找另類創新的可能
第八章 600年後的「一帶一路」:再返強權羽翼下的發展模式
結 論 發展研究之風雲再起
附 錄 走出薪資停滯的窘境
導論 600年,160年,與60年時間性的發展研究
第一部分 600年、160年時間性視角
第一章 向海亦向陸:中國「一帶一路」遺舊的再興
第二章 不只亞丹‧斯密在北京,費爾南‧布勞岱爾也在這座城市裡
第三章 馬克思在倫敦,霧裡看清中國
第四章 「自由」貿易與不「貿易」的自由
第五章 韋伯在海德堡:19世紀「新制度主義」的先驅
第二部分 60年時間性視角
第六章 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對國家發展理論的挑戰
第七章 熊彼得在北京,尋找另類創新的可能
第八章 600年後的「一帶一路」:再返強權羽翼下的發展模式
結 論 發展研究之風雲再起
附 錄 走出薪資停滯的窘境
序/導讀
二版序
去(2017)年5月得知《發展研究的終結:21世紀大國崛起後的世界圖像》一書即將售罄,五南圖書邀請筆者著手撰寫第二版。該書是筆者第一本專著,可以有這樣的成績,喜悅自是意料之外,因為曾聽前輩說過,這類的書,市場經常乏人問津。學術訓練讓我們習得評論他人觀點的技巧,一開始,筆者打算如此對待自己所著《發展研究的終結》一書,還真列舉出不少該書的缺失或可加精進之處。不過,可能因為條列過多項目,幾經評估,在短時間之內,似乎難以執行,索性改弦更張,把這個批評的工作留給學術界的同儕。後來,筆者決定撰寫一本看起來不類似坊間發展研究(Development Studies)的專書,遂自以為是地將「時間性」(temporality)納入這個領域之內。如此的話,或許可以將看似獨立的章節串連起來,但這是在今(2018)年1月份之後的事。在此之前,還無法知道能否藉由「時間性」的觀點,讓這本第二版的專書有個分析主軸。那麼,為何要談時間性呢?詳加考究一國(經濟體)如何達致經濟(與其他方面)的發展不就結了?當然,這樣也無不可,但筆者總覺得該嘗試點新的事物、觀點,否則,後浪推前浪,船過水無痕,沒有創新,就被淘汰而遭遺忘,這只是早晚的事。
時間性有「短暫」、「片刻」之意,或指在人類的歷史上不算太長的時間段落。簡單說,基於「過去」,我們才能看到「未來」,這是說,「過去」、「現在」,與「未來」其實是整體的,這個整體就是「時間性」。更重要是,時間性也包涵對若干歷史事件取捨的可能性,處於「現在」的我們,只能透過解釋歷史事件,才有辦法理解「過去」,而歷史的轉捩點,諸如,1400-1500年,1780-1850年,與1950-201年,或者在其他期間裡,一定有重要的歷史事件尚待(重新)解釋。本書以600年、160年,與60年時間性的視角,試圖找回未曾被挖掘出的真相,以不同觀點來解釋重要事件。具體言之,600年與160年視角讓我們看得更清楚,東、西方兩大區域的興衰;60年的視角則證明「發展」必須在強權羽翼下完成,60年前如此,現在的「一帶一路」亦復如此,出人意料地,這兩者都與共產主義的擴張(與遏制)有關。不過,「過去」我們似乎一直被灌輸,一國(經濟體)必須愛拚才會贏,當然,這些成功的、美好的故事所組成的「過去」,是比較適合存留人們的記憶裡。
加入時間性可以讓人有什麼新的看法?這得舉例說明,如果我們不知道「過去」歷史上西方(及其知識體系)如何美化「自由」貿易的意識型態,讓人們相信西方國家如何為世界各民族的「未來」福祉而努力(但事實上是在極大化國家利益);那麼,我們就難以理解最近美國川普政權為何要掀起美、中的貿易戰爭;也就更看不清楚「未來」各國(特別是工業國家)如何累積自身財富,利用區域(經貿、政治或其他方面)整合,將餅做大,並且自己拿走最大一片?所以,身處「現在」的我們,藉著理解「過去」,才看得到「未來」,這是時間性帶給研究者的好處,同時也影響歷史觀與世界觀。若果如此,那麼對發展研究感到興趣的讀者們,就可以開始踏上重新構築「過去」的旅程了。
與第一版相近,要感謝的人幾乎一樣,但情誼歷久而彌新。在此,試著以簡言表示最深謝忱。首先,廖育信博士超群的編輯能力,對為拙劣文筆所苦的謝某而言,彷彿是天賜之禮,三不五時,閱讀著他編修過的文章,奇蹟似也,一日疲憊消失無蹤。五南圖書劉靜芬副總編輯,以及其團隊成員編輯高丞嫻、封面設計王麗娟等人,為此書的出版勞心勞力,讓筆者內心的思路能躍然紙上,以最吸引人的形式展現出來,謝某銘記在心。
這些年的寫作人生,沒有家人的支持一切都是徒勞。謝謝內子淑芳與兒子耘非的陪伴,這是難得的幸福。但你們從未喜歡擾人清夢的打字聲吧!
最後,將此書獻給最尊敬的洪鎌德教授,十年的提攜與教誨,今生難忘。
謝宏仁
於輔仁大學社會學系
羅耀拉大樓SL302室
去(2017)年5月得知《發展研究的終結:21世紀大國崛起後的世界圖像》一書即將售罄,五南圖書邀請筆者著手撰寫第二版。該書是筆者第一本專著,可以有這樣的成績,喜悅自是意料之外,因為曾聽前輩說過,這類的書,市場經常乏人問津。學術訓練讓我們習得評論他人觀點的技巧,一開始,筆者打算如此對待自己所著《發展研究的終結》一書,還真列舉出不少該書的缺失或可加精進之處。不過,可能因為條列過多項目,幾經評估,在短時間之內,似乎難以執行,索性改弦更張,把這個批評的工作留給學術界的同儕。後來,筆者決定撰寫一本看起來不類似坊間發展研究(Development Studies)的專書,遂自以為是地將「時間性」(temporality)納入這個領域之內。如此的話,或許可以將看似獨立的章節串連起來,但這是在今(2018)年1月份之後的事。在此之前,還無法知道能否藉由「時間性」的觀點,讓這本第二版的專書有個分析主軸。那麼,為何要談時間性呢?詳加考究一國(經濟體)如何達致經濟(與其他方面)的發展不就結了?當然,這樣也無不可,但筆者總覺得該嘗試點新的事物、觀點,否則,後浪推前浪,船過水無痕,沒有創新,就被淘汰而遭遺忘,這只是早晚的事。
時間性有「短暫」、「片刻」之意,或指在人類的歷史上不算太長的時間段落。簡單說,基於「過去」,我們才能看到「未來」,這是說,「過去」、「現在」,與「未來」其實是整體的,這個整體就是「時間性」。更重要是,時間性也包涵對若干歷史事件取捨的可能性,處於「現在」的我們,只能透過解釋歷史事件,才有辦法理解「過去」,而歷史的轉捩點,諸如,1400-1500年,1780-1850年,與1950-201年,或者在其他期間裡,一定有重要的歷史事件尚待(重新)解釋。本書以600年、160年,與60年時間性的視角,試圖找回未曾被挖掘出的真相,以不同觀點來解釋重要事件。具體言之,600年與160年視角讓我們看得更清楚,東、西方兩大區域的興衰;60年的視角則證明「發展」必須在強權羽翼下完成,60年前如此,現在的「一帶一路」亦復如此,出人意料地,這兩者都與共產主義的擴張(與遏制)有關。不過,「過去」我們似乎一直被灌輸,一國(經濟體)必須愛拚才會贏,當然,這些成功的、美好的故事所組成的「過去」,是比較適合存留人們的記憶裡。
加入時間性可以讓人有什麼新的看法?這得舉例說明,如果我們不知道「過去」歷史上西方(及其知識體系)如何美化「自由」貿易的意識型態,讓人們相信西方國家如何為世界各民族的「未來」福祉而努力(但事實上是在極大化國家利益);那麼,我們就難以理解最近美國川普政權為何要掀起美、中的貿易戰爭;也就更看不清楚「未來」各國(特別是工業國家)如何累積自身財富,利用區域(經貿、政治或其他方面)整合,將餅做大,並且自己拿走最大一片?所以,身處「現在」的我們,藉著理解「過去」,才看得到「未來」,這是時間性帶給研究者的好處,同時也影響歷史觀與世界觀。若果如此,那麼對發展研究感到興趣的讀者們,就可以開始踏上重新構築「過去」的旅程了。
與第一版相近,要感謝的人幾乎一樣,但情誼歷久而彌新。在此,試著以簡言表示最深謝忱。首先,廖育信博士超群的編輯能力,對為拙劣文筆所苦的謝某而言,彷彿是天賜之禮,三不五時,閱讀著他編修過的文章,奇蹟似也,一日疲憊消失無蹤。五南圖書劉靜芬副總編輯,以及其團隊成員編輯高丞嫻、封面設計王麗娟等人,為此書的出版勞心勞力,讓筆者內心的思路能躍然紙上,以最吸引人的形式展現出來,謝某銘記在心。
這些年的寫作人生,沒有家人的支持一切都是徒勞。謝謝內子淑芳與兒子耘非的陪伴,這是難得的幸福。但你們從未喜歡擾人清夢的打字聲吧!
最後,將此書獻給最尊敬的洪鎌德教授,十年的提攜與教誨,今生難忘。
謝宏仁
於輔仁大學社會學系
羅耀拉大樓SL302室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