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再是平的:後全球化時代的供應鏈重組與地緣政治預測
當美國不能維繫全球供應鏈,台灣有什麼機會,免於成為去全球化下的最大受害者?-
79折 553元
700元
-
預計最高可得金幣25點 ? 可100%折抵
活動加倍另計 -
HAPPY GO享100累1點 4點抵1元折抵無上限
-
分類:中文書>財經企管>經濟/趨勢>金融/貨幣追蹤?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彼得.澤汗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譯者:吳國卿
- 出版社: 感電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3/05/04
- 相關主題: 金石堂強力推薦 | 我們為何邁向「不自由」?歷史學家敲響警鐘 | 熱議題:地緣政治 | 「槓桿ETF投資法」的績效到底多驚人?理財達人大仁操作筆記曝光!2023年4月最強理財書總整理 | "關心新政局的台灣局勢 " | 關心新政局的台灣局勢,520總統就職前必讀 | 首長掃貨書單! | 全球新冷戰?民主與獨裁的臨界點
金石堂好好聽
曲目
聽全部-
1 書店員導讀
作者/書店員導讀/名人導讀
作者也是地緣政治戰略家澤汗在本書描繪未來地緣政治新局勢:一個各國或各地區別無選擇地只能生產自己的商品,種植自己的食物,保護自己的能源,打自己的仗,而且人口正在萎縮和老化的世界。我們將見證世界各地的從生產到貿易,從消費到投資的大幅滑落。全球化將崩解為碎片,變成區域化、國家化或小型化。讓所有人的生活變緩慢,更重要的是,讓生活水準下降。沒有一個經濟體系或政治理念能在這種未來中運作。那麼,什麼樣的國家、什麼樣的經濟體能在這失序中的世界繼續存活下去?
音樂來源:
Business Corporate OFFICE by Alex-Productions
https://onsound.eu/
Music promoted by https://www.free-stock-music.com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3.0 Unported License (CC BY 3.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3.0/deed.en_US
超值合購
-
世界不再是平的:後全球化時代的供應鏈重組與地緣政治預測
定價700元 -
富士坑:美國製造的真實故事
定價550元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當美國不願、也不能維繫全球供應鏈,
台灣有什麼機會,免於成為去全球化下的最大受害者?
★ Amazon分類榜、紐約時報暢銷第1名! ★
一個正在結束的世界,一個正在開始的秩序
以「地緣政治學」與「人口學」預測未來全球政經新局勢!
過去幾個世代,一切都變得愈來愈快、愈來愈好,也愈來愈便宜,
所有你想要的東西,都能在購買的幾天後、甚至幾小時內送達,
全球化與自由貿易造就這一切,背後來自美國於二戰後建立並維持的世界秩序。
然而,如果美國不願、也不能維繫全球供應鏈,全球政治局勢、經濟貿易會變成什麼樣子?地緣政治戰略家澤汗描繪未來地緣政治新局勢:一個各國或各地區別無選擇地只能生產自己的商品,種植自己的食物,保護自己的能源,打自己的仗,而且人口正在萎縮和老化的世界。
我們將見證世界各地的從生產到貿易,從消費到投資的大幅滑落。全球化將崩解為碎片,變成區域化、國家化或小型化。讓所有人的生活變緩慢,更重要的是,讓生活水準下降。沒有一個經濟體系或政治理念能在這種未來中運作。那麼,什麼樣的國家、什麼樣的經濟體能在這失序中的世界繼續存活下去?本書清晰闡明,並不是中國。
「全球化幾乎已死,自由貿易幾乎已死。」
☛張忠謀於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廠移機典禮
「所有的國家都會走向一定程度的保護主義,包括美國,
台灣將會是去全球化以及不再自由貿易的可能最大受害者。」
☛資深媒體人陳鳳馨
★ 地緣政治為什麼讀這本? ★
當我們拿起地緣政治相關書籍時,很少是真的想關心他國事務與未來,否則那讀地理課本無異。我們真正的需求和疑問,都與自身國家安危和荷包有關。本書作者彼得.澤汗以地緣政治學和人口學為基礎,處理我們的問題、我們的夢想,以及我們的憂慮,並為讀者提供戰略性思考觀點。
本書引領讀者進入「全球化秩序崩潰後地緣政治新局勢」真正務實的議題,以六個不同產業(運輸、金融、能源、原料、製造、農業)為主題,分析不同國家與區域的前景,以及這六個產業之間的關連性:如東南亞的電力需求、威斯康辛州的精密製造業、南非的金融流動性、墨西哥邊界地區的安全和貿易軸線、美國中西部的運輸選項、美國政府更迭期間的能源政策、南韓的重工業、華盛頓州的水果樹等等,看似獨立卻在地緣政治上實有關連的主題。
★ 本書採用前後一致的分析框架,適合所有人運用 ★
1.人口學:作者從一國的人口結構隨著時間推移老化做分析。這使他能夠推測一國未來的勞動力出現成長或萎縮,並據以了解該國在經濟成長、生活水準上升或下降等整體經濟情況的展望。
2.地理學:本書特別關注海洋和國內水路(河流)的通行,認為水路是迄今為止最低廉的運輸方法(相對於飛機、火車、卡車),因此能在經濟和貿易(包括國內和國際)中提供實質的競爭優勢。
3.歷史:從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美國一直藉由以最強大的海軍在全球海域巡邏來支持安全可靠的海上世界貿易體系。隨著美國對保護海上世界貿易體系的承諾減弱,情況也逐漸改觀。正如前面談到,作者預期美國可望在這個去全球化的世界表現良好,而大多數其他國家和地區則可能不盡理想。
本書除了探討以上主題,也涵蓋遠為廣泛的主題。作者運用地緣政治學和人口學工具來預測未來的全球經濟結構——或者更精確地說,很快就會失去的結構——和說明不久以後的世界會是什麼情況。
本書的中心主題不只是有關世界的每一個經濟部門的每一個面向即將面對的改變有多深和多廣,也不只是有關歷史將如何演進。本書的主題不只是有關我們世界的終結。本書真正的焦點是描繪從這個大改變的另一面看一切事物會是什麼模樣。未來的可能性的新變數是什麼?在一個去全球化的世界,新的成功地理學是什麼?
編輯推薦
在地緣政治的新遊戲規則下站穩腳跟,讀《世界不再是平的》
(感電出版 / 主編 鍾涵瀞)
對於台灣讀者來說,《世界不再是平的》帶來了真正意義上深入淺出的分析,幫助讀者從產業發展的角度洞悉政治經貿現象,從經濟的角度剖析了全球地緣政治格局,並揭示了台灣在全球經濟大局中的地位。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在去年(2022年)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廠移機典禮上表示,地緣政治已大幅改變半導體製造商面臨的局勢,並示警「全球化與自由貿易幾乎已死」,而且不太可能再回復。
這番言論充分體現了《世界不再是平的》所闡述的全球地緣政治變化對產業發展的影響。台積電作為全球最重要的半導體公司,正面臨著地緣政治所帶來的巨大挑戰。全球化與自由貿易的衰退意味著半導體產業將在保護主義和去全球化的趨勢下,面臨更多不確定性。
這也凸顯了《世界不再是平的》一書對台灣讀者的現實意義。在全球政治經濟格局變動下,我們需要擺脫過去思維,重新審視全球經濟大局,以便對自身國家和個人未來做出更為明智的判斷。通過閱讀本書,讀者將能夠更客觀、理性地看待全球經貿關係,遠離煽動性的言辭,從而對自己國家與個人未來做出更為明智的判斷。
對於台灣讀者而言,張忠謀的觀點和《世界不再是平的》一書所提供的全球政治經濟分析都具有現實意義。隨著全球供應鏈的重組,台灣企業需要在地緣政治風險中尋找新的競爭力,以應對不確定的國際經濟局勢。同時,台灣讀者也應將本書的觀點納入個人投資和事業發展的決策,以便在變革中找到機遇。
此外,《世界不再是平的》一書還對全球能源、科技和環境等關鍵議題進行了深入剖析,為讀者勾勒出一個更廣闊、多元化的全球格局。通過閱讀這些章節,台灣讀者將能夠更好地把握全球供應鏈變革帶來的挑戰和機遇,並為自己的事業和投資制定明智的策略。
總之,《世界不再是平的》是一本揭示全球政治經濟大趨勢的重要著作,為台灣讀者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在地緣政治變化與全球經濟結構的大背景下,台灣讀者需要摒棄舊有的思維,勇敢面對挑戰,善用機遇。讀完這本書,台灣讀者將能夠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自身國家在地緣政治與經濟格局中的角色,並為未來的事業和投資做出更加明智的決策。
目錄
前言 逆思考,迎接截然不同的全球體系
第1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
1.1|開始是如何開始的
1.2|意外崛起的超級強權
1.3|美國踏上截然不同的發展道路
1.4|「我們」的故事
1.5|歷史加快速度
1.6|學習一個可怕的詞
1.7|更多已不可得
1.8|混亂的模式
1.9|最後一點「更多」
第2章 運輸
2.1|長路漫漫
2.2|掙脫束縛:工業化運輸
2.3|貿易美國化
2.4|大逆轉
2.5|風暴中的港口
第3章 金融
3.1|貨幣:探索人跡罕至之境
3.2|資本大冒險
3.3|災難是相對的
3.4|人口結構和資本的逆轉
3.5|信用概況
3.6|欺瞞未來助長失敗
第4章 能源
4.1|能源與進步
4.2|美國秩序下的石油秩序
4.3|石油地圖:當代版
4.4|石油不只是石油
4.5|不只是石油,還有別的
4.6|為未來加油
第5章 工業原料
5.1|拆解歷史
5.2|基本原物料:鐵礦砂、鋁土礦、銅
5.3|未來的原物料:鈷、鋰、白銀
5.4|永遠的原物料:黃金、鉛、鉬
5.5|珍稀原物料:白金、稀土
5.6|可靠的原物料:鎳、矽、鈾、鋅
5.7|世界就是這樣結束的
第6章 製造
6.1|打造我們熟知的世界
6.2|現在的地圖
6.3|未來地圖
6.4|製造一個新世界
第7章 農業
7.1|事關重大
7.2|脆弱性的地緣政治學
7.3|逃避或接受最壞的情況
7.4|緩解饑荒
7.5|擴大飲食,縮小飲食
7.6|農業與氣候變遷
7.7|餵養新世界
7.8|第三騎士的長騎路
結語 可預期的黃金年代:二〇四〇
序/導讀
序
☛
對我來說,無私奉獻很困難,因為我很……幸運。我在正好的時代出生於正好的國家,因而能安全地長大。我的年齡夠老又夠年輕,讓我能從冷戰的核武威脅轉變到5G的時代中辨識出脫節和機會。
我曾受到無數導師的恩澤,而這只因為他們選擇扮演導師的角色才可能發生。我會進入我從事的領域只因為有那些走在我前面的先輩,而我能預測未來只因為那些想接棒的人問了我許多問題。沒有這整個社群,我的工作、甚至是我的生活……將不可能存在。
所以感謝你。感謝你們所有人。
☛
世界就是如此的方式終結,沒有發生爆炸,只是輕啜了一下。——艾略特(T. S. Eliot)
假如我們有這麼幸運。——德國諺語
前言 逆思考,迎接截然不同的全球體系
過去大約一百年來的進步有點像經歷一場閃電戰。從馬拉車到客運火車,到家庭汽車,再到稀鬆平常的空中旅行。從算盤到計算機,到桌上型電腦,再到智慧型手機。從鐵到不鏽鋼,到鋁矽合金,再到觸控玻璃。從等待小麥收成,到採摘柑橘,到有人送你巧克力,再到隨時可以買到的酪梨醬。
我們的世界已變得更便宜,而且肯定變更好,而且絕對變更快。而且在近幾十年,改變和成就的步伐還進一步加快。我們在短短十五年內看到超過三十款愈來愈精密的iPhone手機推出。我們正以十倍於改用傳統內燃機引擎的速度,大規模地轉型到電動汽車。我寫作本書的筆記型電腦配備的記憶體,大於一九六○年代末全世界所有電腦的記憶體總和。在不久之前,我還能以二‧五%的利率再融資我的房子。(那實在好到太愚蠢了。)
不只是產品、速度和金錢,人類的生活水準也提高了。在過去七十年,全球發生的戰爭、佔領、饑饉和疾病爆發大幅減少,使死於這些原因的世界人口比率下降,創下有史以來的紀錄。從歷史觀點看,我們正生活在太富裕與和平的尷尬(embarrassment of riches and peace)中。所有這些演進都有緊密交織的關係,彼此密不可分。但有一個簡單的事實往往被忽略。
它們是人為的。我們一直生活在一個完美的時刻。
而它正在逝去。
過去幾十年的世界是我們這輩子有過最好的世界。現在這個世界不再變得更便宜、更好和更快,而是正在迅速地變成一個更昂貴、更糟糕和更緩慢的世界。因為這個世界——我們的世界——正在崩解。
我似乎太快說這些了。
在許多方面本書是我寫過的最典型的「我的」書。我的研究領域正好是在地緣政治和人口學的交會處。地緣政治學研究的是地方,探索有關我們的一切為什麼是我們身處何處的結果。人口學研究的是人口結構。青少年的行為和三十幾歲的人以及五十幾歲、七十幾歲的人不同。我把這兩個不同的主題混合起來以預測未來。我的前三本書討論的正是國家的衰亡和崛起,探究的是世界未來的「大圖像」。
▍未來大圖像
我真正的工作是公開演講人/顧問(地緣政治戰略家的時髦行銷用詞)的某種混合。當有團體僱用我時,很少是他們想思考安哥拉或烏茲別克的未來。他們的需求和問題都與國內和他們的荷包比較有關,包裝在一系列有關貿易、市場和通路的經濟問題中。我的工作是把地緣政治學和人口學應用在他們的問題、他們的夢想、他們的憂慮。我剝開我的「大圖像」相應的部分,用在東南亞的電力需求,或威斯康辛州的精密製造業,或南非的金融流動性,或墨西哥邊界地區的安全和貿易軸線,或中西部的運輸選項,或美國政府更迭期間的能源政策,或南韓的重工業,或華盛頓州的水果樹等問題上。
本書除了探討這些和其他主題外,也涵蓋遠為廣泛的主題。我再度運用我可靠的地緣政治學和人口學工具來預測未來的全球經濟結構——或者更精確地說,很快就會失去的結構——和說明不久以後的世界會是什麼情況。
我們在地緣政治上和人口結構上面對的難題是,在過去七十五年來的大部分時候我們一直生活在那個完美的時刻。
美國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創造了有史以來最強大的軍事聯盟,藉以阻止、壓制和打敗蘇聯。這是我們已知的、不新鮮的事。不過,人們經常忘記的是這個聯盟只是全盤計畫的一半。為了鞏固這個新聯盟,美國人也建立一個全球性的安全環境,以便任何夥伴可以隨時通達任何地方,以任何方式與任何國家經濟交流,參與任何供應鏈和獲得任何原物料投入——完全不需要軍事的護航。美國的槍砲與奶油(gun-and-butter)協議的奶油面,創造了我們今日所知的自由貿易和全球化。
全球化首次為世界的廣大地區帶來發展和工業化,創造出大眾消費社會和緊密的貿易關係,以及我們都很熟悉的飛躍的技術進步。而這一切重新塑造了全球的人口結構。大規模的發展和工業化延長了壽命,同時鼓勵了都市化。數十年來這意味更多的勞工和消費者——為經濟提供動力的人。其中一個結果是人類從未見過的快速經濟成長,而且持續了數十年。
美國人制定的戰後秩序觸發了條件的改變。藉由改變遊戲規則,使經濟情勢出現了全球性、國家性、地方性的轉變。這種條件的改變創造出我們所知的世界。一個擁有先進的運輸和金融、不虞匱乏的食物與能源、永不停止改進和難以置信速度的世界。
但所有事物都會逝去。現在我們面對一個新的條件的改變。
冷戰結束的三十年後,美國人已回歸自己的國家。沒有一個國家擁有能支持全球安全和伴隨而來的全球貿易的軍事能力。美國領導的秩序已讓位給脫序(Disorder)。在我們達到那種完美的成長時刻的同時,全球老齡化並沒有停止,它持續進行,而且持續至今。全球勞工和消費者正在大規模老化和退休。在我們急速的都市化中,接棒的世代並沒有出生。
從一九四五年以來,世界一直保持著歷來最好的狀況,保持著未來無法再更好的狀況。這是以詩意的方式來描述這個時代——我們的世界——注定要衰敗。二○二○年代將見證世界幾乎每個地方的消費與生產和投資與貿易的大幅滑落。全球化將崩解為碎片,變成區域化、國家化或小型化。這將帶來重大的損失。這將便生活變緩慢,更重要的是,這將使生活水準下降。沒有一個經濟體系能在我們即將面對的這種未來中運作。
輕描淡寫地說,這種去全球化的情況將不太妙。我們經歷數十年的承平日子才打造出我們的美好世界,要想像我們能輕易或快速適應這種巨大的崩解,將需要我所沒有的樂觀。
但這並不是說我不能提供一些路標。
▍美國還有優勢嗎?
第一是我稱之為「成功地理學」的東西。地方很重要,非常重要。在前工業時代,埃及城市的存在是因為它們擁有水和沙漠緩衝區的完美組合。類似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崛起不只是因為他們很早就掌握大洋航海技術,而是因為他們居住的半島地點避免他們捲入歐洲大陸的混戰。
當工業技術加入這個組合後,故事就不同了。大量應用煤、水泥、鐵路和鋼筋需要很多錢,而只有擁有許多能創造資本的可航行水道的地方拿得出龐大資金。在歐洲各國中,德國是最具備這項條件的國家,因此德國的崛起也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在世界範圍內,美國比任何其他國家更具備這項條件——因此德國的衰敗也無可避免。
第二,雖然你自己也可能已經想到,成功的地理區也無法倖免於失敗。隨著技術演進,贏家與輸家的清單也跟著輪轉。利用水力和風力的進步侵蝕了造就埃及歷史的特殊地位,為新一批強權的崛起提供空間。工業革命把西班牙打入邊緣地位,開啟大英帝國的興起。即將發生的全球脫序和人口結構崩解,造成的影響將不只是把許多國家掃入歷史垃圾堆,它也預告了其他國家將崛起。
第三,變數的轉移將衝擊幾乎每一件事。畢竟,全球化的世界意味全球性的影響。全球化世界只有一套經濟地理學:一個整體的地理區。不管是貿易或產品,幾乎每一個程序至少會跨越一條國際邊界,較複雜的程序甚至跨越數千條邊界。在我們正要踏進的世界秩序裡,那是極其不智的作法。去全球化的世界不但有不同的經濟地理學,而且有數千個不同且分隔的地理區。從經濟的觀點看,整體因為包容所有的部分而更強大,那是我們一直以來獲得財富、進步和加速的原因。但現在那些部分將因為分離而變衰弱。
第四,儘管全球情勢劇烈變動並惡化,美國將大體上躲過即將來臨的災劫。這可能觸發你的鬼話偵測器。我憑什麼宣稱美國將輕鬆度過這場大變動?美國不斷升高的經濟不平等、日益緊繃的社會結構,和愈來愈惡毒和自我毀滅的政治惡鬥又會如何?
我了解這種反射性的不相信。我在臥倒並掩護(duck-and-cover,注:《臥倒並掩護》是一部由美國聯邦政府民防管理局於一九五一年製作的宣導影片,用以教導民眾應對原子彈攻擊)的年代長大,我為像是大學裡的「安全空間」(safe spaces)這類太過政治正確而排斥不同觀點的情況、變性人洗手間政策,以及疫苗的利弊等議題已進入所謂的城鎮廣場感到憂心,當然不只是因為它們也排擠了像核武擴散或美國在全世界的地位等議題。有時候感覺好像美國的政策只是隨機想像和拼湊黏貼的產物。
我的答案?很簡單:問題與他們無關。問題從來就與他們無關。我說「他們」指的不只是當代美國的激進左派和右派不受節制的政壇怪咖,我指的是整體的美國政治人物。二○二○年代將不是美國第一次經歷政治體制的全面重組。對歷史感興趣的人應該知道這是第七次。美國人過去享有的昌盛繁榮是因為他們的地理區與世界大部分地方隔絕,同時美國的人口結構比其他地方年輕。現在基於類似的原因,他們也將繼續昌盛繁榮。美國的優勢容許它辯論自己可能變得弱小,但這些辯論絲毫不影響它的優勢。
也許不久以後將發生的最奇怪的事是,在美國人為他們的衰弱和國內的分歧惋嘆時,他們幾乎沒有注意到世界其他地方正在毀滅!明燈將開始閃爍,然後熄滅。饑饉的利爪將深深刺入並抓緊。造就現代世界的投入——資本、原料和勞動力——的來源將逐漸枯竭,使現代生活難以為繼。不同地方的情況將不同,但基本的主題將清楚呈現:過去七十五年將成為人們記憶中的黃金時代,一個持續得不夠久的黃金時代。
本書的中心主題不只是有關世界的每個經濟部門的每個面向即將面對的改變有多深和多廣,也不只是有關歷史將再度往前邁進。本書的主題不只是有關我們世界的終結。本書真正的焦點是描繪從這個大改變的另一面看一切事物會是什麼模樣。未來的可能性的新變數是什麼?在一個去全球化的世界,新的成功地理學是什麼?
接下來會是什麼?
畢竟,世界的結束實際上只是個開始。所以,我們最好是從這裡開始。
從頭開始。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