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2023台灣經濟發展藍皮書:結構分析與國際比較

  • 9 504
    56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未來的臺灣,面對什麼樣的挑戰?

⓪ 2035年的勞動力將比2022年減少164萬人!

⓪ 服務業競爭力與出口亟需提升,才有助於經濟與實質薪資成長!

⓪ ICT產業獨大,必須同步振興其它產業,方能提高經濟成長動能,促進經濟均衡發展!

 

作者觀察過去三十多年臺灣經濟發展經驗,從經濟成長、人均所得、產業結構、經濟成長的貢獻因素、需求面的GDP各支出項目(消費、投資、財政、國際貿易)、供應面的主要生產要素(資本、人口、生產力、研發與企業)、各產業(農業、工業、服務業、製造業、ICT產業及各行業)與國際經濟變數(國際貨品及服務貿易、國際直接與金融投資、國際人才及移工流動)等面向,深度剖析經濟結構,並且運用計量分析GDP各支出項目與各產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

 

此外,本書也進行歷年(從1990年到2022年)、跨年代(1990年代、2000年代、2010年代)、跨政府(李登輝政府、陳水扁政府、馬英九政府與蔡英文政府)與跨國際(世界、已開發國家、開發中國家、高所得國家、中低所得國家、東亞四小龍與世界主要經濟體)的經濟發展成果比較,並且運用國家發展委員會對臺灣及主要國家人口趨勢的估算,提供跨時間、跨政府與跨國際的時空座標,並佐以國際經濟情勢變遷與國際組織研究報告,呈現臺灣經濟發展現況全貌與時空定位。

 

結合縱向歷時分析與橫向國際比較,以最客觀的統計數據,最堅實的專業研究,為臺灣開一帖經濟發展的處方箋!

 

本書特色

 

最客觀的統計數據,最堅實的專業研究

結合縱向歷時分析與橫向國際比較,從結構面切入

為臺灣開一帖經濟發展的處方箋!

 

作者

童振源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學院國際事務碩士與博士,前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所長(2013-2015)與特聘教授(2011-2020),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優秀年輕學者獎(2008)與政治大學學術研究特優獎(2012),主要學術專長為國際政治經濟、中國經濟發展及預測市場等領域。曾任中華民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2006-2008)、行政院發言人(2016)、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2016-2017)、中華民國駐泰大使(2017-2020)、僑務委員會委員長(2020-2023)。

 

王國臣

 

現為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大陸經濟)研究所助研究員。先後取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學位、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學位,並曾任職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學術專長為中國大陸與世界經濟、人民幣匯率與貨幣金融、國際政治經濟,以及量化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已相繼發表在China & World Economy、《中國大陸研究》,以及《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等諸多國內外指標期刊。

 

目錄

序言/童振源、王國臣

CHAPTER 1 經濟成長
歷年經濟成長
人均所得演變
歷年實質月薪
所得分配
以產業區分
GDP各支出項目對臺灣經濟成長的貢獻
各產業對臺灣經濟成長的貢獻
計量分析
小結

CHAPTER 2 消費
歷年消費
消費者物價
小結

CHAPTER 3 投資
歷年投資
依產業分
小結

CHAPTER 4 財政
歷年財政收支
小結

CHAPTER 5 國際貿易
歷年貨品貿易
歷年服務貿易
小結

CHAPTER 6 資本與國際投資
儲蓄率與存貸差
僑外商對臺灣投資
臺灣對外直接投資
國際投資
小結

CHAPTER 7 人口與國際移動
人口變遷
勞動力就業狀況
未來人口趨勢
國際移動之專業人才
國際移動之低階技術勞動力
小結

CHAPTER 8 生產要素、生產力與研發
經濟增長動能
各產業研發經費
小結

CHAPTER 9 企業規模與競爭力
企業規模
銷售額與出口
小結

CHAPTER 10 結論與建議
經濟發展經驗
當前經濟發展挑戰
經濟改革與創新戰略的十項思考建議

附錄
附表1 國內生產毛額與人均國內生產毛額(1970-2022)
附表2 每人每月實質總薪資(1980-2022)
附表3 各產業產值及占GDP比率(1990-2022)
附表4 各產業占GDP比率(1990-2022)
附表5 消費者物價指數與增長率(1990-2022)
附表6 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1990-2022)
附表7 固定資本形成毛額(1990-2022)
附表8 各產業投資率(1990-2021)
附表9 財政(1990-2021)
附表10 貨品貿易(1990-2022)
附表11 服務貿易(1990-2022)
附表12 儲蓄率與存貸差(2000-2022)
附表13 臺灣工業對外直接投資(2000-2022)
附表14 臺灣服務業對外直接投資(2000-2022)
附表15 臺灣國際投資(1990-2022)
附表16 人口變遷與總生育率(1991-2022)
附表17 勞動力與就業人口(1990-2022)
附表18 各產業就業比率(2000-2022)
附表19 臺灣人才外流統計(2004-2022)
附表20 國際移工統計(2008-2022)
附表21 總人口與總生育率中推估(2019-2070)
附表22 工作年齡人口、老年人口與扶養比中推估(2019-2070)
附表23 工業及服務業多因素生產力指數(2001-2020)
附表24 資訊通信科技(ICT)產業研發經費(2012-2021)
附表25 企業研發經費-依員工數區分(2012-2021)
附表26 中小企業與大企業競爭力比較(2021年)
附表27 中小企業的銷售額與出口額比較(2012-2021)

序/導讀

序言

 

從1950年代至1990年代,臺灣人民勤奮打拚、刻苦耐勞、不畏艱難,共同努力締造東亞經濟奇蹟:高經濟成長、低所得差距與高人力資本。1980-1990年代,臺灣錢淹腳目、人人充滿希望與機會,正是臺灣經濟繁榮昌盛的寫照。

 

不過,進入2000年後,臺灣經濟發展出現嚴峻挑戰,經濟增長持續減緩與薪資停滯不前,讓很多人對臺灣經濟失去信心。過去七年,臺灣經濟成長逐漸回溫,特別在疫情三年時期,更是突飛猛進。2022年10月,國際貨幣基金會估算,2022年臺灣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超過韓國與日本,終於讓民眾對臺灣經濟再度充滿期待。

 

相較於李登輝總統、陳水扁總統與馬英九總統執政的時期,蔡英文總統執政的七年,臺灣經濟表現得如何?哪些因素造成經濟成長速度變化?相較於世界各國的發展成果,臺灣經濟表現得如何?面對未來,臺灣經濟發展會面對哪些重大挑戰?面對未來經濟發展挑戰,政府應該如何帶領全國民眾再造經濟巔峰?

 

本書觀察過去三十多年臺灣經濟發展經驗,從經濟成長、人均所得、產業結構、經濟成長的貢獻因素、需求面的GDP各支出項目(消費、投資、財政、國際貿易)、供應面的主要生產要素(資本、人口、生產力、研發與企業)、各產業(農業、工業、服務業、製造業、ICT產業及各行業)與國際經濟變數(國際貨品及服務貿易、國際直接與金融投資、國際人才及移工流動)剖析經濟結構,並且運用計量分析GDP各支出項目與各產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

 

此外,本書也進行歷年(從1990年到2022年)、跨年代(1990年代、2000年代、2010年代)、跨政府(李登輝政府、陳水扁政府、馬英九政府與蔡英文政府)與跨國際(世界、已開發國家、開發中國家、高所得國家、中低所得國家、東亞四小龍與世界主要經濟體)的經濟發展成果比較,並且運用國家發展委員會對臺灣及主要國家人口趨勢的估算,希望提供跨時間、跨政府與跨國際的時空座標,並佐以國際經濟情勢變遷與國際組織研究報告,讓讀者通盤瞭解臺灣經濟發展現況全貌與時空定位。

 

統計資料來源主要有三:一是臺灣各部會,含括主計總處、內政部、財政部、經濟部、勞動部、國家發展委員會、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以及中央銀行。二是國際組織,包括國際貨幣基金會(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世界銀行(World Bank)、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ILO),以及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三是國際重要智庫,包括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 IMD)與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WEF)。

 

受限於時間與專業能力,我們無法分析與回答所有臺灣經濟發展的問題,特別是有幾個重要議題仍在國內熱烈爭辯或正在推動政策當中,包括能源、水資源、土地運用與淨零排放。當然,這些議題對經濟發展都非常重要、深刻影響臺灣的未來。如果未來有機會,我們會繼續努力分析這些議題。

 

非常感謝多位好朋友對初稿提供指教與建議,包括臺灣金融研訓院黃崇哲院長、商業發展研究院許添財董事長、中國生產力中心張寶誠總經理、國家實驗研究院王永和前院長、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簡錦漢前所長、臺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周吳添董事長、臺灣經濟研究院張建一院長、中華經濟研究院王健全副院長與劉孟俊所長、臺北科技大學陳春山教授、達盈管理顧問公司方頌仁董事長及睿騰管理顧問公司王安亞總經理。他們從不同專業與實務經驗提供評論意見,讓我們更務實理解臺灣經濟發展趨勢;但若本書有任何疏漏之處都是作者能力不足所致,敬請讀者指正。

 

衷心期盼這本書能提供政府、在海內外打拚奮鬥的臺灣企業家及民眾參考,瞭解臺灣未來經濟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共同打造臺灣經濟發展永續繁榮昌盛!

 

童振源、王國臣 謹誌 2023年4月5日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4458097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72
    • 商品規格
    • 23.1*17.1*1.7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10/02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