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引航專論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內容簡介
近半世紀來,拜造船科技的日益精進,使得船舶的性能與噸位不斷創新突破,更讓海運業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榮景。然遺憾的是,社會大眾乃至相關業界對於貴為海運產業鏈中最古老行業之一的「引水人」卻所知有限甚至誤解,以2020年3月9日臺北港引水船兩位船員不慎因碰撞落海往生,各大媒體紛紛誤報引水人落海往生的新聞為例,即可得知。引水業務為海運經營與港埠運作不可或缺的一環,更是確保船舶進出港口安全的專業技術依賴,其重要性不言可喻。為此,筆者特於2005年3月撰寫《引水概論》一書,期盼協助各界對引水人這一高度專業團體與其運作能有較正面的認識。
今有感近十餘年來,海運社會大環境不斷變革,海運經營除聚焦於安全與效率外,更強調降低成本,致影響傳統港埠作業模式,加諸既有引水相關法規因制定時日久遠,應實務需求皆已陸續修法更訂,故而興起再書新册之念。最重要者,鑒於國內海事人力嚴重斷層,使得有意投入海事相關研究者日稀,因而坊間諸多海事相關書籍常見論述與實務相去甚遠之憾,此每成國家考試應考人難以著手準備考試的最大困惑,期望此書對應考人能有所助益。
值此筆者服務引水一職二十一年行將屆齡退休之前,再次撰寫引航業務的最大動力,純出於排解外界對引水人一職多所誤解的動力,更有拋磚引玉之圖,期盼航海界新秀踴躍投入海事相關研究,期以再創我國海運事業新猷。
今有感近十餘年來,海運社會大環境不斷變革,海運經營除聚焦於安全與效率外,更強調降低成本,致影響傳統港埠作業模式,加諸既有引水相關法規因制定時日久遠,應實務需求皆已陸續修法更訂,故而興起再書新册之念。最重要者,鑒於國內海事人力嚴重斷層,使得有意投入海事相關研究者日稀,因而坊間諸多海事相關書籍常見論述與實務相去甚遠之憾,此每成國家考試應考人難以著手準備考試的最大困惑,期望此書對應考人能有所助益。
值此筆者服務引水一職二十一年行將屆齡退休之前,再次撰寫引航業務的最大動力,純出於排解外界對引水人一職多所誤解的動力,更有拋磚引玉之圖,期盼航海界新秀踴躍投入海事相關研究,期以再創我國海運事業新猷。
目錄
自 序
第一章 緒 論
第二章 引水制度的演進
2.1 我國引水制度的演進
2.2 西洋引水制度的演進
2.3 引水組織的發展
第三章 引水人及引水制度
3.1 引水與引水人
3.2 引水人之功能
3.3 引水人應具備的條件
3.4 引水人的資格與配置原則
3.5 引水人的性質
3.6 引水業務的本質與其變遷
3.7 引水制度
3.8 引水人的分類
3.9 依引水區域分類
3.10 依僱用型態分類
3.11 依引水人執照的有無分類
3.12 長期與指定引水人之沿革與進展
3.13 有關引水業務開放競爭的爭議
第四章 引水契約
4.1 引水契約
4.2 引水契約的應有認識
4.3 引水契約的締結
4.4 引水契約的強制締結
4.5 引水作業的起始與終了
第五章 引水人之權責與義務
5.1 引水人的監督
5.2 引水人之責任
5.3 引水人之權利
5.4 引水人及船長的義務
5.5 引水人與相關各造間之關係
第六章 引水作業實務
6.1 引水人組織
6.2 引水人組織之運作
6.3 引水費率
6.4 引水實務
6.5 引水人與船長的溝通互動
6.6 船長自行進港
6.7 引水人與船長對於船舶操縱的觀點比較
6.8 引水人與船長的共同目標
6.9 引水人與船長對於船舶操縱的觀點差異
6.10 學習相互尊重
6.11 引水人執行職務時所面對的風險
第七章 引水業務的展望
7.1 引水環境的變遷
7.2 對海運環境變化應有的認識
7.3 引水人角色的重新定位
7.4 如何改善既有引水制度
7.5 引水業務之展望與隱憂
參考文獻
附錄一 引水法
附錄二 引水人管理規則
附錄三 歷屆引水人考試考古題
附錄四 國際最佳引航實務
第一章 緒 論
第二章 引水制度的演進
2.1 我國引水制度的演進
2.2 西洋引水制度的演進
2.3 引水組織的發展
第三章 引水人及引水制度
3.1 引水與引水人
3.2 引水人之功能
3.3 引水人應具備的條件
3.4 引水人的資格與配置原則
3.5 引水人的性質
3.6 引水業務的本質與其變遷
3.7 引水制度
3.8 引水人的分類
3.9 依引水區域分類
3.10 依僱用型態分類
3.11 依引水人執照的有無分類
3.12 長期與指定引水人之沿革與進展
3.13 有關引水業務開放競爭的爭議
第四章 引水契約
4.1 引水契約
4.2 引水契約的應有認識
4.3 引水契約的締結
4.4 引水契約的強制締結
4.5 引水作業的起始與終了
第五章 引水人之權責與義務
5.1 引水人的監督
5.2 引水人之責任
5.3 引水人之權利
5.4 引水人及船長的義務
5.5 引水人與相關各造間之關係
第六章 引水作業實務
6.1 引水人組織
6.2 引水人組織之運作
6.3 引水費率
6.4 引水實務
6.5 引水人與船長的溝通互動
6.6 船長自行進港
6.7 引水人與船長對於船舶操縱的觀點比較
6.8 引水人與船長的共同目標
6.9 引水人與船長對於船舶操縱的觀點差異
6.10 學習相互尊重
6.11 引水人執行職務時所面對的風險
第七章 引水業務的展望
7.1 引水環境的變遷
7.2 對海運環境變化應有的認識
7.3 引水人角色的重新定位
7.4 如何改善既有引水制度
7.5 引水業務之展望與隱憂
參考文獻
附錄一 引水法
附錄二 引水人管理規則
附錄三 歷屆引水人考試考古題
附錄四 國際最佳引航實務
序/導讀
自序
長久以來,引水人一直被視為航海人員的終極成就,故而有意投入此行者莫不埋首苦讀積極應考,然卻因僧多粥少,每有遺珠之憾,也因此造成外界乃至許多航海界同行對引水人產生誤解,筆者忝為引水從業人員,當有釋疑解惑的義務。
首先從考試的層面來看,回首多年來的引水人專技特考,應試學子莫不為適當書籍與航港資訊難覓所苦,結果不是鑽牛角尖就是到處蒐羅祕笈,也因而常誤導應考人準備課業的方向與寶貴的時間。另一方面,儘管國際間海運科技不斷精進,但國內囿於海洋政策連貫性不足致航海人口日趨減少的事實,因而願意投入航海相關專業研究者日稀,尤其坊間引航相關書籍本就很少,加諸引述資料不是過時老舊就是與當今運航實務相去甚遠者,因而每遭具實務經驗者詬病,是故資料更新並縮短理論與實務間之落差,乃是我航海界同仁最為殷望的首要之務。而此也是令應考人難以著手準備考試的最大困惑,為此,繼《航行避碰與港區操船》出版之後,筆者特將二○○五年三月出版的拙著《引水概論》一書,重行刪修再行出刊,並從當前的引水實務與運作的角度討論有關引水人之知識,深盼對有志於引水一途者有所助益。
其次,作為一位資深引水人亦當有義務告知有意投入此行的同知,欲成為引水人是要付出相當代價的,而非外界流傳之膚淺看法。基本上,若果將成為引水人視為航海人員為照顧家人並增添人生旅程的樂趣而轉變航向,或是基於對社會的知識回報,都是極為正面的思維,更是值得鼓勵的動機。反之,若無堅定意向,甚或毫無專業興趣,卻純為看似豐厚的報酬而投入此行者,則時日一久勢必因為工作的單調與高度的勞力付出,很快地就會喪失對這份工作的熱愛與執著。因此奉勸有意投入引水人一行者,務必先作好將成為引水人視為只是轉換一個穩定的陸岸工作之心理建設,蓋唯有如此,往後的引航生涯才會是彩色的。
筆者身為一介引水人膽敢著墨引航業務,純出於排解外界對引水人的誤解之動力,更有拋磚引玉之圖,期望人們對此一保守的高度專業團體能有較為正面的認識。再者,有鑑於近數十年來海上運輸大環境的巨變,使得眼前許多引水相關法規因制定時日久遠而不合時宜,致無法滿足實務上的需求。另一方面,因為當今之航商或船東無不以獲利為優先考量,使得固有職場環境與人際關係發生嚴重質變,凡此皆不利引航作業的正常運作,故而特藉此呼籲引航相關業者強化交流,並發掘問題之所在,積極改正不合時宜的法規與作業習慣,進而帶動整體海運事業的發展。
長久以來,引水人一直被視為航海人員的終極成就,故而有意投入此行者莫不埋首苦讀積極應考,然卻因僧多粥少,每有遺珠之憾,也因此造成外界乃至許多航海界同行對引水人產生誤解,筆者忝為引水從業人員,當有釋疑解惑的義務。
首先從考試的層面來看,回首多年來的引水人專技特考,應試學子莫不為適當書籍與航港資訊難覓所苦,結果不是鑽牛角尖就是到處蒐羅祕笈,也因而常誤導應考人準備課業的方向與寶貴的時間。另一方面,儘管國際間海運科技不斷精進,但國內囿於海洋政策連貫性不足致航海人口日趨減少的事實,因而願意投入航海相關專業研究者日稀,尤其坊間引航相關書籍本就很少,加諸引述資料不是過時老舊就是與當今運航實務相去甚遠者,因而每遭具實務經驗者詬病,是故資料更新並縮短理論與實務間之落差,乃是我航海界同仁最為殷望的首要之務。而此也是令應考人難以著手準備考試的最大困惑,為此,繼《航行避碰與港區操船》出版之後,筆者特將二○○五年三月出版的拙著《引水概論》一書,重行刪修再行出刊,並從當前的引水實務與運作的角度討論有關引水人之知識,深盼對有志於引水一途者有所助益。
其次,作為一位資深引水人亦當有義務告知有意投入此行的同知,欲成為引水人是要付出相當代價的,而非外界流傳之膚淺看法。基本上,若果將成為引水人視為航海人員為照顧家人並增添人生旅程的樂趣而轉變航向,或是基於對社會的知識回報,都是極為正面的思維,更是值得鼓勵的動機。反之,若無堅定意向,甚或毫無專業興趣,卻純為看似豐厚的報酬而投入此行者,則時日一久勢必因為工作的單調與高度的勞力付出,很快地就會喪失對這份工作的熱愛與執著。因此奉勸有意投入引水人一行者,務必先作好將成為引水人視為只是轉換一個穩定的陸岸工作之心理建設,蓋唯有如此,往後的引航生涯才會是彩色的。
筆者身為一介引水人膽敢著墨引航業務,純出於排解外界對引水人的誤解之動力,更有拋磚引玉之圖,期望人們對此一保守的高度專業團體能有較為正面的認識。再者,有鑑於近數十年來海上運輸大環境的巨變,使得眼前許多引水相關法規因制定時日久遠而不合時宜,致無法滿足實務上的需求。另一方面,因為當今之航商或船東無不以獲利為優先考量,使得固有職場環境與人際關係發生嚴重質變,凡此皆不利引航作業的正常運作,故而特藉此呼籲引航相關業者強化交流,並發掘問題之所在,積極改正不合時宜的法規與作業習慣,進而帶動整體海運事業的發展。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