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突破思維框架:新加坡樟宜機場的服務創新(第1版)

  • 95 456
    480
  • 分類:
    中文書財經企管行銷/業務顧客服務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蕭瑞麟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五南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5/08/25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創新推薦

盧希鵬 臺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教授
龔書章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



為什麼全球無數機場試圖複製樟宜機場的成功,卻始終無法超越?
因為他們只看見了硬體與科技,卻忽略了真正的關鍵──思維框架的重塑。

本書是首部以新加坡樟宜機場為核心個案的深度專書。它不是設計手冊,也不是行銷藍圖,而是歷經三年田野研究,從內部運作出發,系統性拆解這座機場如何成為世界級顧客體驗的標竿。

從早鳥報到、智慧通關、星耀樟宜的瀑布與森林、快速退稅,到分散式安檢,本書細緻剖析樟宜如何透過服務設計與科技整合,將原本瑣碎、壓迫、被動的轉機過程,轉化為一場愉悅、有選擇權、充滿探索感的顧客旅程。

書中不僅聚焦樟宜機場,亦延伸探討萊雅、Coloplast、夿萐咖啡等企業案例,對照不同情境中如何突破制度與組織的慣性限制,實現服務創新。科技導入若不伴隨思維重構,終將淪為裝飾。真正的轉型,不是升級功能,而是從根本重寫框架。

別再從「功能加值」的角度看轉型。顧客體驗的質變,來自對「服務是什麼」的重新定義。

從樟宜的框架突破出發,讓顧客願意留下、讓品牌自然發聲。
你準備好打造自己的樟宜機場了嗎?

名人推薦

推薦序
突破思維框架:AI目前還無法做到的事

為什麼企業需要數位轉型?因為時代轉型了,所以數位轉型的第一步,就是要突破舊時代的思維框架。當人類開始限制AI 不可以有太多突破框架的「幻覺」(即不同於過去數據所歸納的框架),突破思維框架的幻覺與真實體驗的感受就成了後AI 時代人類戰勝機器的優勢,這也是這本書所強調的兩項重點。一拿到這本書稿,身為人類的我,就迫不急待地閱讀。這本書很容易閱讀,也有很多AI 無法取代的啟發,值得推薦。

看到這本書的書名,原本以為這是一本關於機場管理的教科書,畢竟「新加坡樟宜機場」這幾個字,是機場管理的典範。但如果你真的這樣想,那恭喜你,你已經成功地落入了本書作者蕭瑞麟教授設下的第一個「思維框架」陷阱!

蕭教授這位老朋友,總喜歡在最尋常的場域裡,挖掘出最不尋常的洞見。這本書之所以讓我愛不釋手,除了因為蕭教授的文字總是那麼引人入勝,更重要的是,他不僅僅是描述樟宜機場做了什麼,更深入剖析了他們「為什麼」能做到。蕭教授用「思維框架」這個詞,巧妙地揭示了創新的本質。創新從來不只是導入科技或升級功能,而是要從根本上重新理解「問題是怎麼被定義的」。想想看,當所有機場都在努力讓旅客「更快地離開」時,樟宜機場卻問:「如何讓旅客『更愉快地留下』?」這種逆向操作,直接把機場從「交通樞紐」變成「旅遊景點」,把「不得不的等待」變成「值得期待的體驗」。

這本書的第一章闡述顧客體驗的重要性與迷思。第二章透過樂高、Coloplast 和Bacha Coffee 案例,說明顧客洞見如何引導創新設計。第三章解析顧客旅程的幾項要素:組織例規、接觸點與感受,並以萊雅App為例證。第四章詳細描述樟宜機場面臨的區域競爭、服務標準化與商場困境。第五章進一步剖析傳統機場退稅、報到、安檢、通關、購物與登機流程的隱藏挑戰與痛點。第七章則深入解析這些創新背後的邏輯轉變。最後第八章總結樟宜機場的成功在於環環相扣的服務設計,釋放時間、空間與思維,創造出超越交通樞紐的體驗場域,並強調數位轉型應是根本變革,而非表面優化。

書中提出的幾個轉變邏輯,更是令人拍案叫絕:
‧ 從「定時報到」到「彈性報到」:傳統機場把時間視為自己的資產,讓旅客配合。樟宜機場卻把時間視為旅客的資產,自己去適應。這就是從「流程標準化」到「時間自由化」的解放!
‧ 從「分流通關」到「無差別智能通關」:通關時,一般機場看國籍分等,樟宜機場則看風險,一視同仁。從「國籍門檻」到「智慧篩選」,這不只提升效率,更提升了「人權」的高度!
‧ 從「機場免稅店」到「星耀樟宜商場」:以前在機場消費是「沒得選」,現在是「樂於購」。把「被動消費場域」變成「主動消費目的地」,這根本是把機場當成迪士尼在經營!
‧ 從「嚴謹查稅」到「消費循環」:傳統機場把退稅當成官僚程序,樟宜機場卻把退稅當成刺激消費的槓桿。從「行政程序」到「消費循環」,這不只退錢,更是「錢滾錢」的藝術!
‧ 從「集中安檢」到「分散安檢」:以前安檢是個大瓶頸,大家都擠在一起。樟宜機場把它拆開,分散到登機門,讓「全面審查」變成「智慧篩選」。

讀完這本書,你可能會開始懷疑人生:「原來我們習以為常的許多『理所當然』,都只是別人設下的『思維框架』?」你會學到在下一次面對流程、制度的慣性時,停下來問自己:「如果不是這樣呢?」

這本書是一場對慣性思維的挑戰,一個關於選擇如何出發的提問。對我而言,它更像是一劑清醒的咖啡,讓你重新審視周遭的一切。蕭教授的文字幽默而犀利,他的洞見總是能穿透表象,直指問題核心。所以,別再猶豫了,拿起這本書,讓你的思維,也來一場說走就走的「突破框架」之旅吧!

畢竟,能讓樟宜機場成為世界第一的,不是最先進的設備,而是它真正關心旅客,並勇於挑戰傳統。而你,也值得擁有這樣一次心靈的「轉機」。

誠摯推薦!

盧希鵬
臺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教授

作者

蕭瑞麟

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專任教授,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亞太EMBA課程客座教授。蕭老師於英國華威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取得工程碩士以及商學博士後,轉赴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任教,曾擔任亞太EMBA課程之學術主任。之後受邀返回台灣,加入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任教迄今,曾任所長。

他以創新研究為主軸,運用脈絡探索法分析跨領域管理主題,像是科技業、服務業、教育業、餐飲業、交通業、新聞媒體業、都市更新、文創業及數位金融等創新議題。擅長用學術理論解決實務問題,也由實務發展出新的理論。

他的代表性研究案例包括:數位金融場景(英國Revolut、支付寶)、劣勢創新(故宮博物館商店、星野旅館集團)、數位轉型(新加坡科技集團、新加坡樟宜機場、台灣大車隊衛星派遣系統及研華科技物聯網)、知識管理系統(漢莎航空維修系統技術轉移與聯電晶圓製程維修知識管理)、複合商業模式(愛奇藝、聯合報系、韓國流行音樂演藝經紀制度)等專案。

代表著作可參見:《不用數字的研究》、《科技福爾摩斯:科技優勢永遠源自創新》、《科技意會:衛星派遣的人性軌跡》、《思考的脈絡:創新,可能不擴散》、《服務隨創:少力設計的邏輯思維》等,皆獲獎。他所撰寫的國際案例也發表在Richard Ivey案例庫。

曾擔任《經理人》雜誌思考脈絡專欄與《中時電子報》創新專欄作家。他指導的作品陸續榮獲富邦論文獎、崇越大賞論文獎、宋作楠論文獎、服務科學論文獎以及聯電論文獎等。亦曾擔任《中山管理評論》質性研究專刊之客座主編,也是各國際期刊的編輯委員。蕭老師的教學以融入辯證為特色,常以幽默的教學方式帶領學員進入創新的領域,並思考深刻的策略議題。

目錄

原創書系序 楊榮川 董事長
推薦序 盧希鵬 臺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教授

Chapter00序:轉機之際,轉念之間
Chapter01顧客體驗
Chapter02顧客洞見
Chapter03顧客旅程
Chapter04樟宜挑戰
Chapter05傳統旅程
Chapter06出境旅程
Chapter07邏輯轉變
Chapter08突破框架

序/導讀

原創書系序
「突破框架」,其實在問:還能不能有別的可能?

多數人走進機場時,心裡想的只是怎麼儘快通關、順利登機──習慣了壓縮與催促,誰會期待機場是令人流連的地方?但樟宜機場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當我們開始質疑那些被視為「理所當然」的流程與設定,我們也就開始重新思考—體驗是否還有其他可能?是否能設計得更細膩、更有人味,甚至讓人期待?

本書名為《突破思維框架》,不是為了製造聳動語氣,而是對創新迷思的正面挑戰。創新從來不只是導入科技或升級功能,而是要從根本上重新理解「問題是怎麼被定義的」。在這座連續十多年蟬聯「世界最佳機場」的場域中,蕭瑞麟教授用三年的田野調查與教學經驗,讓我們看見突破框架不只是口號,而是一種可以被實踐的思維。

樟宜機場為何能讓「通關」變成「探險」?從早鳥報到、分散式安檢到森林與瀑布,這座機場不是單純地加快流程,而是重塑整體的顧客體驗,讓每一個環節都能回應人的感受。這正是突破框架的第一種可能:服務不再只是遵守規則與標準,而是重新設計與人的關係。

再看醫療產業中的Coloplast,它放下對技術效能的追求,轉而從病患的生活經驗與情緒出發,讓造口袋不只是維持生理功能的產品,更是幫助人們重建社交與尊嚴的關鍵。這是第二種突破:從專業者的視角轉向使用者的感受,重新定義產品的價值。

夿萐咖啡這個品牌也給我們另一種想像。它不靠促銷吸引顧客,而是在點單與飲用的每個細節中,設計出具有儀式感的體驗,讓喝咖啡成為一種具有辨識度的日常行為。這是第三種突破:不改變產品本身,而是用設計重新定義行為的意義。

甚至像Makeup Genius 這樣的App,也不只是試妝工具,而是讓使用者脫離傳統專櫃銷售場域,自主探索各種風格與妝容。試妝不再是一對一的指導,而是一種自由實驗的過程。這是第四種突破:讓科技幫助人建立選擇的自主性,而非只是提升效率。

這些來自不同產業與場景的案例,指向同一個核心洞見:創新的根本從不來自技術本身,而來自是否願意打開思維,重寫我們以為「只能這樣」的假設。當我們不再接受現成的問題,才有機會創造新的答案。我們真正要打破的,往往不是框架本身,而是那些早已內化,但我們毫不自覺的慣性。

這樣的觀點,也正好呼應了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希娜.艾恩嘉(Sheena Iyengar) 來台時的公開演講。在《破框思維的技術》一書中,她提出:「當人生中的問題沒有選項時,最有創意的人能創造選項。」她以挪威哈爾登監獄為例—一座設施堪比五星級飯店的監牢,不懲罰、不羞辱,而是讓囚犯透過學習和參與,真正重建生活能力。這種不合常理的設計,正是因為挪威政府願意提出一個被社會長期忽略的問題:「監獄的目的是什麼?懲罰,還是重生?」當他們突破這個基本假設,也就找到了更人道的解法。

同樣地,《突破思維框架》要我們重新思考的不只是「怎麼做得更快」、「怎麼設計得更好」,而是:「我們是否願意重新定義問題本身的邊界?」

這本書不是工具書,也不是管理口號,更不是設計清單。它是一場對慣性思維的挑戰,一個關於選擇如何出發的提問。對企業領導人而言,它是推動數位轉型的思考利器;對服務設計者而言,它是重新定義顧客體驗的靈感來源;對所有面對「看似無解問題」的人來說,它是一種啟動行動的新語言。

讀這本書,你可能不會立即就能打造一座樟宜機場。但你會學到在下一次面對流程、制度的慣性時,停下來問自己:「如果不是這樣呢?」

那,才是所有創新的起點。

楊榮川
五南圖書發行人




Chapter00序:轉機之際,轉念之間
科技賦予功能,設計賜予靈魂。當冰冷的邏輯與溫暖的美學相遇,奇蹟便會發生。科技是基礎,設計是昇華,唯有兩者兼備,才能創造出令人心滿意足的體驗。

樟宜的緣分
每年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EMBA課程上,我總會精心挑選一個值得深究的「新加坡之光」案例,帶領學員探索這個城市國家如何憑藉創新和策略思維,在全球舞台上閃耀光芒。曾經,我們聚焦於新加坡科技集團、新加坡航空、星展銀行這些屢創佳績的企業,而2019年4月17日,一個新的靈感源泉悄然浮現—星耀樟宜商場正式開幕。

一個機場為何要打造如此規模宏大的商場?這座商場與機場之間究竟存在什麼樣的關聯?這些疑問激起我的好奇心,驅使我展開這場服務創新的探索之旅。更巧的是,樟宜機場的總裁正是商學院的諮詢委員,透過這層關係,我得以接觸到機場轉型事業部與星耀樟宜的營運團隊。此外,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系宋同正院長也對這項研究興趣濃厚,於是我們決定攜手深入這座機場的內部運作,開啟一場別開生面的田野調查。

這趟研究之旅持續三年多,即便中途受到疫情影響而短暫中斷,我們仍持續收集與分析資料,並進行案例試教。在這過程中,我逐漸拼湊出樟宜機場服務創新的全貌,雖然仍有未竟之處,但已有足夠的素材值得與大家分享。

樟宜機場的創新令人驚嘆,它不僅連續十多年獲得國際獎項認可,成為全球公認的服務創新標竿,其數位轉型的成果更是堪稱經典。雖然許多企業聲稱自己在推動服務創新,然而,大部分的創新僅停留在改善層次,缺乏真正的突破。有些企業雖然導入最新技術,卻無法賦能組織,最終淪為一場表面的數位升級。樟宜機場的難能可貴,正是在於它不僅創新,更能有效地讓創新落地,並且在體驗設計與科技應用之間找到平衡。

科技與設計
在這本書中,我希望從兩個關鍵視角,解析樟宜機場如何在服務創新與數位轉型上成為全球領導者。

首先,在服務創新方面,樟宜機場的服務設計提供極具啟發性的案例,它向我們展示如何將標準化的流程轉化為愉悅的旅程。從組織例規的調整、顧客接觸點的重新設計,到如何透過服務創新改變顧客感受、重塑顧客體驗,樟宜機場的做法遠遠超越單純提升滿意度的層次。

其次,在數位轉型方面,樟宜機場的案例讓我們反思科技賦能的意涵。科技能提供強大的工具,但若無法改變組織的運作方式,數位轉型便難以發揮效益。樟宜機場成功突破組織慣性,充分展現數位轉型如何帶動組織變革。

本書將透過八個章節逐步展開這段探索之旅。首先,我們從顧客體驗的概念談起,闡述服務創新的核心並不僅僅是提升效率,而是體驗的昇華。接著,我們將探討如何透過顧客洞察發掘創新機會,並分享三個具代表性的案例,包括新加坡著名的夿萐咖啡,其獨特的服務設計竟讓許多人誤以為它來自摩洛哥。

我們也將分析顧客旅程的方法論,從例規轉換、接觸點優化到顧客感受的改變,如何系統性地進行設計優化。我特別選擇萊雅(L’Oréal)的Makeup Genius作為案例,來說明如何透過數位技術提升顧客體驗。
本書的核心將聚焦於樟宜機場如何革新傳統機場的出境流程。我們先分析機場早期所面臨的挑戰,以及傳統機場的做法,接著探討樟宜機場如何重新設計出境旅程,並剖析這些設計背後所隱含的創新思維。這一過程不僅涉及技術升級,更是一場組織文化與思維模式的深刻轉變。轉型之前,唯有轉念,方能突破組織慣性。

樟宜機場給我的啟發是:科技賦予功能,設計賦予靈魂,唯有兩者相輔相成,體驗才令人滿意。科技讓流程更高效,但若缺乏設計,便如冷冰冰的機械運轉,難以打動人心;設計讓空間更有溫度,但若缺乏科技,則可能只是美好的概念卻無法落地。當冰冷的邏輯遇上溫暖的美學,奇蹟便會發生—科技讓一切更順暢,設計讓順暢變得愉悅,最終轉化為一場難忘的體驗。

致謝與展望
本書的完成離不開許多人的協助,特別感謝新加坡樟宜機場的開放與支持,並提供相關的照片以及資料,使我們得以深入了解機場運作、科技應用與服務創新策略。此外,研華科技的協助也讓我們從科技角度更精確地剖析機場的數位化轉型。更感謝國科會研究經費的支持,讓多年的研究得以持續。

同時,我也要感謝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的碩士生們,他們不僅讓田野調查充滿樂趣,更透過扎實的研究成果為本書提供豐富的素材。特別是黃品傑與施妉褱,他們的論文分別探索樟宜機場以及星耀樟宜商場,並雙雙獲得崇越論文大賞首獎,這背後皆是他們日夜努力的結晶。

在後續的研究階段,林希玟、陳彣璿、陳懿軒、郭潔等同學也參與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教學過程,協助進一步在樟宜機場的調研。黃朝毅同學在完稿之前,還特別去了一趟樟宜機場,協助了解最新的發展狀況,特此致謝。博士生關欣則陪伴我進行繁瑣的資料分析,並採訪旅客與機場相關專家,使我們對樟宜機場的理解更加深入。最後,感謝李桂萱、黃品瑄、易倢協助專書校訂。最要深深感謝的是關欣以及郭潔兩位同學,與我一起將樟宜機場案例轉換為業界教學素材,讓我可以不斷深化對此案例的解讀。

這本書的誕生,不僅是對樟宜機場卓越創新的致敬,更希望能激發更多組織思考如何在瞬息萬變的環境中持續突破。我深信,未來我們將見證更多精彩的服務創新、更有效的數位轉型,以及更多令人驚喜的顧客體驗。這些不僅是企業成長的動力,更是塑造美好社會的願景。

期待這場探索,能為讀者帶來啟發與收穫。

試閱

Chapter04樟宜挑戰(節錄)
當挑戰來臨,關鍵不在於規避,而在於轉變視角。讓改變成為機遇,創新便不再是成本,而是價值的累積。專注於體驗,信任將如漣漪般擴展,最終化挑戰為成長的契機。
樟宜機場的成功並非偶然,而是歷經重重挑戰與不斷創新後的成果。身為新加坡這座小型島國的航空門戶,它自創建之初便面臨地理限制帶來的市場困境。由於本地客源有限,樟宜機場不得不依賴國際旅客與轉機業務。然而,亞太區域的航空競爭極為激烈,如何在眾多機場中脫穎而出,成為樟宜機場亟待解決的問題。
最初,機場標準化的服務模式讓各地機場趨於同質,樟宜機場若想建立獨特品牌,勢必要突破傳統框架。此外,相較於烏節路等市區購物區,機場內的免稅商店缺乏競爭力,難以成為旅客的購物首選。這些挑戰不僅未令樟宜卻步,反而推動一連串創新改革,使樟宜機場不再只是功能性的轉運點,更成為一處值得旅客專程造訪的目的地。
自1981 年啟用以來,樟宜機場展現出遠見卓識,持續擴建與優化設施,以滿足不斷增長的旅客需求。2000 年,它首次榮獲「世界最佳機場」,此後更是不斷精進。2004 年啟用第三航廈,進一步鞏固其作為亞太航空樞紐的地位。2019 年推出「星耀樟宜」(Jewel Changi Airport),將購物、娛樂與自然景觀融合,讓機場本身成為旅遊景點。即便在全球疫情期間,樟宜機場仍展現卓越的適應能力,迅速調整營運策略,並在2023-2024 年持續獲得最佳機場殊榮。
然而,隨著飛機航程的延長與直飛航班的普及,全球轉機市場逐步萎縮。面對這一挑戰,樟宜機場不僅未陷入被動,反而積極調整策略,創造無可取代的旅客體驗。它憑藉一流的設施、科技應用與以人為本的服務,使旅客願意主動選擇在此轉機,甚至刻意安排停留,享受機場提供的獨特體驗。為避免標準化服務帶來的機械化與冷漠感,樟宜機場強調細緻的顧客服務,並融入新加坡的文化元素,使機場不只是交通樞紐,更成為城市形象的延伸。接下來,進一步說明樟宜機場的創新發展歷程,以及所遇到的挑戰。

/發展歷程:樟宜機場的服務創新/
新加坡樟宜機場從一座普通的國際機場,躍升為全球最頂尖的航空樞紐,這段歷程充分展現新加坡的遠見、創新與對卓越的不懈追求。
從規劃到崛起:1981 年,樟宜機場取代老舊的巴耶利峇機場,正式啟用,承載著新加坡成為國際航空樞紐的宏大願景。與許多機場僅著眼於當下不同,樟宜機場從設計之初便預留擴建空間,以因應未來旅客增長的需求。1990 年代,第二航廈落成,機場容量大幅提升,鞏固其在亞太地區的競爭力。
邁向卓越服務:2000 年,樟宜機場首次榮獲Skytrax「世界最佳機場」殊榮,這不僅源於高效營運,更歸功於其卓越的旅客服務與創新設施。2004 年,第三航廈啟用,使吞吐量進一步提升,奠定樟宜作為亞洲航空樞紐的地位。之後,機場不斷優化旅客體驗,於2006 年及2010 年再次獲得「世界最佳機場」,展現其在全球競爭中的領先優勢。
轉換機場定義:2010 年代,樟宜機場不再滿足於傳統機場功能,而是積極塑造旅遊目的地的形象。2011 年至2019 年間,它八度蟬聯「世界最佳機場」,並於2019 年推出「星耀樟宜」(Jewel Changi Airport)。這座融合購物、美食、娛樂與自然景觀的綜合體,擁有世界最大的室內瀑布,使機場不再只是中轉點,而是旅遊勝地,吸引全球旅客專程造訪。
衝擊與復甦:2020 年,全球疫情爆發,航空業陷入低谷,樟宜機場亦遭受重創。國際航班銳減、旅客人數驟降,迫使機場迅速調整策略,集中資源於健康安全管理。歷經兩年的復甦期,2023 年,樟宜機場再次奪回Skytrax「世界最佳機場」頭銜,證明其卓越的應變能力與長遠規劃。
全球標竿:樟宜機場的成功並非偶然,而是透過持續創新、卓越服務與對未來趨勢的精準掌握,使其成為全球機場的範例。它不僅提升新加坡作為全球航空樞紐的地位,更為全球機場樹立新標準,促使各大機場提升競爭力。此外,樟宜機場展現新加坡的創新精神,成為這座城市的象徵,贏得世界的尊敬。
樟宜機場的故事,是關於卓越、韌性與對完美的不懈追求—它不僅改變新加坡的航空業格局,更重新定義全球旅客對機場的期待。我們現在回顧一下當時所面臨的三個挑戰。

/挑戰一:區域性邊緣化危機 /
首先,我們先了解樟宜機場的區域性競爭。樟宜機場曾是全球航空轉運的關鍵節點,然而,隨著產業變遷,它面臨區域競爭與市場邊緣化的挑戰。其中,「袋鼠航線」的興衰便是最具代表性的轉折點。

袋鼠航線的黃金時代
袋鼠航線(Kangaroo Route) 曾是全球最具標誌性的長途航線,連接歐洲與大洋洲,主要服務澳洲與紐西蘭的歐裔旅客。由於航程極長,飛機需多次停留加油與維修,新加坡樟宜機場憑藉卓越的地理位置與服務品質,成為這條航線最重要的轉機點。當時,亞太地區其他機場如中國、日本、馬來西亞與泰國,都難以撼動樟宜的領先地位。
隨著航空技術不斷進步,新一代飛機航程更長、耗油更少,直飛航班因而崛起。旅客無需再於中途停留,便能直達目的地,這使得袋鼠航線的重要性逐步下降。再加上環保意識提升,航空公司紛紛減少中繼停留點,導致許多過去依賴袋鼠航線的機場逐漸失去轉機客源。
雖然袋鼠航線逐漸成為歷史,樟宜機場仍持續適應市場變化,積極發展新的航線與服務模式,以維持其全球領先地位。如今,旅客可透過更高效的直飛航班快速抵達目的地,而樟宜機場也憑藉創新與優質體驗,在變局中尋找新的機遇,確保自身在全球航空業中的核心地位。

袋鼠航線的挑戰
袋鼠航線曾是全球航空業的黃金市場,成為該航線的轉機點無疑是各大機場爭相競逐的目標。隨著全球航空市場競爭加劇,各國機場不再只是中轉樞紐,而是積極塑造自身品牌,成為國家形象的重要窗口,並全力爭奪「世界最佳機場」的榮譽,以提升自身競爭力。
Skytrax 的「世界最佳機場獎」被譽為「航空界的奧斯卡」,近年來亞洲機場表現突出,2013 年至2019 年間,新加坡樟宜機場連續八年奪冠,而2019 年全球前十名機場中有六座來自亞洲。這顯示亞洲機場在設施、服務創新與旅客體驗方面,已達全球領先水準。
機場競爭已不僅限於提升營運效率,而是透過文化體驗與科技創新,塑造更具吸引力的旅客服務。例如,日本名古屋中部國際機場引入傳統泡湯設施,讓過境旅客在機場內即可體驗日式溫泉;芬蘭赫爾辛基機場透過北歐風格的泡湯設施,提供獨特的當地體驗;東京羽田機場則將江戶時代街景復刻於機場商場,並邀請知名餐廳進駐,讓旅客即使不出機場,也能感受到日本傳統風情與美食魅力。
這些創新舉措使亞洲機場不再只是交通樞紐,而是兼具文化與娛樂功能的旅遊目的地。透過科技與文化融合,機場不僅提升自身競爭力,更增加旅客的停留與轉機意願,在全球機場競爭中穩固其領先地位,確保自身成為世界旅客的首選轉運站。

飛航技術的挑戰
隨著飛機技術的快速發展,長途直飛航班逐漸取代傳統轉機航線。2018 年,澳洲航空波音787-9 夢幻客機成功從英國直飛澳洲伯斯,航程達1 萬4,498 公里,僅需17 小時,展現科技進步如何徹底改變航空業。
然而,直飛航班的普及,也讓亞洲各大機場面臨轉機市場萎縮的挑戰。例如,日本羽田機場提供免簽證服務及便捷的市區連接,使轉機旅客可輕鬆前往東京購物觀光;香港機場設有電影院,提升旅客候機體驗。這些多元化服務加劇競爭,使各機場必須不斷創新,以維持吸引力。
對新加坡這座國內市場有限的島國而言,樟宜機場高度依賴轉機旅客。一旦失去這部分客源,機場將面臨邊緣化風險,甚至喪失亞洲轉機樞紐的地位,進而影響航空公司布局,形成惡性循環。
然而,競爭對手亦不斷進步,亞洲各大機場紛紛強化基礎設施,引進先進科技,提升旅客服務模式。機場創新面臨標準化法規的限制,使改革過程充滿挑戰。即便如此,樟宜機場仍以堅定步伐迎戰,持續在全球航空業中扮演領導角色,確保其轉機樞紐的核心地位。

/挑戰二:標準化的機場服務/
為什麼改進機場的服務會如此困難?我們可以分為三點來討論:地勤的挑戰、服務標準化,以及難以愉悅的旅程。

地勤的挑戰
機場往往被視為大型停車場兼修理廠,負責飛機的停泊、維修、清潔等後勤工作。地勤服務可分為機坪服務、旅客服務、機艙服務、裝卸服務和機具修復,涵蓋飛機從降落到起飛的所有操作。然而,這些繁瑣且標準化的流程,使機場在服務創新上受限,難以突破傳統模式。
全球機場的地勤服務大同小異,多數管理者認為只要遵循標準即可,嘗試創新反而可能帶來風險與額外成本。因此,他們普遍選擇維持現狀,而非積極提升服務體驗。由於旅客難以直接感知後勤服務的品質,機場對創新的動力更顯不足。這種缺乏競爭的環境,導致許多機場忽略顧客服務的重要性。雖然機場作為交通樞紐,其核心功能在於運輸管理,但它同時也是服務業的一環。如何在後勤與旅客服務之間找到平衡,並透過創新提升機場競爭力,將是未來機場管理者必須面對的關鍵課題。
真正成功的機場,不僅提供高效的後勤運作,更需關注旅客體驗,讓機場不僅是中轉站,更是旅途的一部分。未來,機場管理的挑戰在於如何打破標準化的限制,在維持營運效率的同時,透過創新為旅客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服務,確保其在全球航空競爭中持續保持領先。

服務標準化
現代機場的服務流程正朝向標準化發展,從地勤人員到航空公司櫃檯,服務內容趨於高度一致。旅客在出國前,需先至航空公司櫃檯辦理報到,包括選擇座位、累積飛行里程與託運行李。儘管不同航空公司的細節安排略有不同,但整體流程已無太大變化,使旅客對這些程序漸感乏味。
隨著科技進步,部分機場導入自助行李託運系統,旨在減少旅客於尖峰時段的等候時間。然而,這些看似便利的科技應用,往往因設備普及率低、操作不便,反而增加旅客的不滿。此外,服務人員的態度參差不齊,使得自動化服務未能提升整體旅客體驗。
在這樣的環境下,旅客對機場的期待逐漸下降。報到櫃檯的服務人員態度時好時壞,旅客只能默默接受這種標準化服務帶來的冷漠。即便使用自助設備,旅客仍舊難以獲得理想體驗,因為這些技術往往缺乏人性化的關懷與適切的指引。
科技雖然提升服務的一致性,卻也在無形中削弱機場的「溫度」。當服務過於機械化、缺乏人際互動時,旅客的需求與情感往往會被忽視。科技應用本身並不能完全改善顧客體驗。未來,機場服務應在效率與人性化關懷之間找到最佳平衡,才能提升旅客的滿意度,使機場不只是冷冰冰的交通樞紐,而是讓旅客感受到溫度的旅行起點。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4235693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08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9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