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協力與行政合作法
活動訊息
普發一萬放大術:滿千登記抽萬元好禮
2025聖誕禮物展—為朋友家人準備暖心驚喜!點我逛逛選禮物↓↓↓↓↓↓
活動倒數!11/26前參與,抽總價值2萬元購書金!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本書集結公私協力法制相關議題文章,涉及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政府採購法、大眾捷運法及地方公產管理與委託經營自治規章等法規範,分別編排成「行政合作法之一般理論」、「選商程序」、「合作契約」及「權利救濟」四篇,期能以此建構出公私協力法制之基礎體系架構,並發展成行政合作法之工具書。書中針對公私協力法制重要本質議題,分從法規範制定沿革與現狀、學理、行政法院裁判及釋憲實務等角度進行剖析與論述,理論與實務兼備。對於我國公私協力法制之發展與續造,本書可提供豐富且具前瞻性思維之參考素材。
本書集結公私協力法制相關議題文章,涉及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政府採購法、大眾捷運法及地方公產管理與委託經營自治規章等法規範,分別編排成「行政合作法之一般理論」、「選商程序」、「合作契約」及「權利救濟」四篇,期能以此建構出公私協力法制之基礎體系架構,並發展成行政合作法之工具書。書中針對公私協力法制重要本質議題,分從法規範制定沿革與現狀、學理、行政法院裁判及釋憲實務等角度進行剖析與論述,理論與實務兼備。對於我國公私協力法制之發展與續造,本書可提供豐富且具前瞻性思維之參考素材。
目錄
三版序
自 序
第一篇 行政合作法之一般理論/1
行政合作法之建制與開展──以民間參與公共建設為中心 3
行政效率效能作為選擇公私協力模式之基準──對促參法上「可行性評估」之檢討 61
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之現實與理論──評臺北高等行政法院之ETC相關裁判 99
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2015年修正簡介與評釋 137
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2022年修正內容評析 165
計畫型促參案件主辦機關之法律地位──臺北北投纜車開發案環評爭議行政法院判決評釋 189
公私協力計畫用地徵收取得之法容許性──以公益要件為中心 219
國家擔保責任之實踐與檢討──以我國行政法院之公私協力相關裁判為觀察 267
公設民營機構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處罰對象──臺北高等行政法院高等庭110年度訴字第1054號判決評釋 313
第二篇 選商程序/333
公私協力選商程序之平等保障 335
競爭者「無歧視程序形成請求權」之保障──評最高行政法院95年度判字第1239號判決 361
論公私協力法制上之「遞補簽約機制」 389
促參案件主辦機關因政策變更不(議)簽約之法律責任 417
第三篇 合作契約/483
公有財產提供民間使用之法制框架及契約形式──以臺北市政府為例 485
公產委託經營契約之形塑原則及履約管理 543
行政合作契約瑕疵效果之檢討與續造 577
促參案件終止契約後強制接管之合法要件探討 625
第四篇 權利救濟/665
論經濟行政法上之競爭者訴訟 667
民間參與公共建設之國家賠償責任 733
自 序
第一篇 行政合作法之一般理論/1
行政合作法之建制與開展──以民間參與公共建設為中心 3
行政效率效能作為選擇公私協力模式之基準──對促參法上「可行性評估」之檢討 61
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之現實與理論──評臺北高等行政法院之ETC相關裁判 99
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2015年修正簡介與評釋 137
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2022年修正內容評析 165
計畫型促參案件主辦機關之法律地位──臺北北投纜車開發案環評爭議行政法院判決評釋 189
公私協力計畫用地徵收取得之法容許性──以公益要件為中心 219
國家擔保責任之實踐與檢討──以我國行政法院之公私協力相關裁判為觀察 267
公設民營機構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處罰對象──臺北高等行政法院高等庭110年度訴字第1054號判決評釋 313
第二篇 選商程序/333
公私協力選商程序之平等保障 335
競爭者「無歧視程序形成請求權」之保障──評最高行政法院95年度判字第1239號判決 361
論公私協力法制上之「遞補簽約機制」 389
促參案件主辦機關因政策變更不(議)簽約之法律責任 417
第三篇 合作契約/483
公有財產提供民間使用之法制框架及契約形式──以臺北市政府為例 485
公產委託經營契約之形塑原則及履約管理 543
行政合作契約瑕疵效果之檢討與續造 577
促參案件終止契約後強制接管之合法要件探討 625
第四篇 權利救濟/665
論經濟行政法上之競爭者訴訟 667
民間參與公共建設之國家賠償責任 733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