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選擇權價格波動率與訂價理論:高級交易策略與技巧(全新增訂版)

Option Volatility and Pricing: Advanced Trading Strategies and Techniques- 2nd Edition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會員好評 ★★★★★(1)
  • 6個人喜歡
  • 79 853
    108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

《富媽媽窮媽媽》金網獨家抽獎活動!

參加下列任1項活動就有機會獲得陳重銘新書《富媽媽窮媽媽》

1️⃣ 為《富媽媽窮媽媽》按讚抽獎

即日起~9/30,在商品頁點「喜歡+1」按鈕 → 抽《富媽媽窮媽媽》 1 本
👉前往本書頁面

2️⃣同場購買加碼抽
2025/9/9~9/30,在金石堂網站單筆訂單購買《富媽媽窮媽媽》+ 金尉出版社任1本出版品
→ 抽 《富媽媽窮媽媽》 1本
👉去逛逛金尉出版 (可一次購買陳重銘老師前作)

📅抽獎公布布時間
10/3 公告於金石堂 FB & IG 粉絲團(後續寄發中獎通知到會員信箱)

⚠️ 注意事項
1. 活動參加者須為金石堂網路書店會員,且會員資料中有正確 Email
2.公告後請於指定期限回覆獎項寄送資訊,逾期視同放棄
3. 抽獎與寄送僅限台澎金馬地區。
4. 每一會員帳號於單一活動僅限獲獎一次。
5. 金石堂保留修改、變更及終止本活動之權利,若有異動將公告於FB/IG。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用最透徹的選擇權理論實現專業交易思維


近20多年來,薛爾頓•奈頓伯格的《選擇權價格波動率與訂價理論》被奉為選擇權領域的經典著作,國內外的專業交易者幾乎人手一本,成為期權市場新進交易員必讀的學習寶典。你將透過本書學習專業選擇權交易商的市場操作,包括交易策略及建立優勢所必學的風險管理技術,並對訂價模型獲得全面性的了解。另外,最重要的是,你將學會如何運用選擇權評價原則來建立戰略,掌握市場與趨勢交易者的動向,進而成為最專業的投資人。

新版內容全面更新

《選擇權價格波動率與訂價理論》的全新第二版,針對市況做了完整修訂與內容擴增,除了討論選擇權市場最新的發展趨勢和應用策略之外,其他重要內容包括:

● 理論訂價模型
● 瞭解價格波動率
● 交易與避險策略
● 風險管理    
● 選擇權套利
● 選擇權理論與真實市況
● 價格波動率契約
● 動態避險策略

名人推薦

名人推薦

李仁君(《選擇權安心賺》作者)
林冠志(《台指選擇權攻略手冊:入門策略全解讀》及《選擇權36計》作者)
張林忠(期權趨勢觀察家、專業分析師及講師)
黃怡中(華西期貨投資顧問、華期創一成都投資公司董事、投資總監,著有《交易,選擇權》等書)

作者

薛爾頓奈頓伯格(Sheldon Natenberg

選擇權著名作家與講師。1982年,奈頓伯格開始在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擔任股票選擇權的造市者。1985年到2000年之間,他從事商品選擇權交易,同時也是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的獨立場內交易員。2000年至今,為芝加哥交易公司教育團隊的成員。

譯者

黃嘉斌

台大商學系,Essex University經濟系,UCLA經濟學博士研究;曾經任職揚智投顧、潤泰投顧,目前從事專業翻譯。

目錄

 
 
 金融契約
買進與賣出
遠期契約的名義價值
結算程序
市場履約保證
 
 遠期訂價
實體商品(作物、能源、貴金屬等)
股票
範例
債券
範例
外匯
股票與期貨選擇權
套利
股利
放空
 
 契約規格與 選擇權術語
契約規格
契約類型
根本資產
到期日
執行價格或履約價格
執行與指派
執行方式
選擇權價格成份
價內-價平-價外
自動執行
選擇權保證金
 
 到期盈虧
平價圖形
斜率
到期盈虧
 
 理論訂價模型
機率的重要性
期望值
理論價值
關於模型
一種簡單處理方法
布萊克-薛里斯模型
履約價格(執行價格)
到期時間
根本價格
利率
股利
價格波動率
 
 價格波動率
隨機漫步與常態分佈
平均數與標準差
以遠期價格做為平均數
以價格波動率做為標準差
根據時間縮放價格波動率
價格波動率與實際觀察到的價格變動
利率產品的注意事項
對數常態分佈
價格波動率資料的解釋
實際價格波動率
隱含價格波動率
 
 初探 風險衡量值
Delta(Δ或δ)
變動率
避險比率
理論或對等根本部位
機率
Gamma(Γ或γ)
Theta(θ)
Vega(ν)
Rho(ρ)
風險衡量值的解釋
 
 動態避險
初始避險部位
調整
選擇權部位的利息損失
調整程序的利息
股利
 
 再探 風險衡量值
Delta(Δ或δ)
Theta(θ)
Vega(ν)
Gamma(γ)
Lambda(Λ或λ)
 
10  價差交易
何謂價差交易?
選擇權價差交易
 
11  價格波動率 價差交易
跨式交易
勒式交易
蝶式交易
鷹式交易
比率價差交易
聖誕樹
行曆價差交易
時間蝶式交易
利率與股利變動的影響
對角價差交易
挑選適當的策略
調整
價差交易指令
 
12  多頭&空頭 價差交易
裸露部位
偏多與偏空的 比率價差交易
偏多與偏空的 蝶式與行曆價差交易
垂直價差交易
 
13  風險考量
價格波動率風險
實務考量
誤差範圍能有多大?
股利與利息
何謂好的價差交易?
效率
調整
風格的問題
市場流動性
 
14  合成部位
合成根本契約
合成選擇權
合成關係與價差交易
鐵蝶式與鐵鷹式
 
15  選擇權套利
期貨選擇權
期貨市場鎖住停板
股票選擇權
股票選擇權的約估
套利風險
執行風險
釘準風險
結算風險
利率與股利風險
盒狀組合
卷狀組合
時間盒狀組合
價格波動率價差交易合成部位
 
16  美式選擇權 提早執行
套利界線
股票買權提早執行
股票賣權提早執行
股票空頭部位對於 提早執行的影響
期貨選擇權提早執行
防護價值與提早執行
美式選擇權的訂價
提早執行策略
提早執行的風險
 
17  選擇權避險
防護性的買權和賣權
抵補賣出
卡式策略

序/導讀

前言

對於一本持續熱賣的專業書籍來說,等了20年才做修訂,或許是有點奇怪。讀者如果期待這段期間至少應該出現一次修訂版,那我只能說抱歉,因為實在有種種雜務阻擾。

過去20年來,選擇權市場發生了重大變化。大多數市場都已電子化,場內交易的時代顯然已經過去了。目前只剩美國市場還提供場內交易,但這塊最後領地恐怕也守不住了。20年前,唯有工業化國家,才具有組織化的選擇權市場,但如今做為投資工具與風險管理工具,衍生性金融產品的重要性已獲得普遍認同,全球各地也陸續出現許多新的選擇權市場。選擇權根本資產不只涵蓋傳統產品(股票、利率、商品、外匯),也延伸到各類新產品(房地產、污染、氣候、通貨膨脹與保險)。很多交易所還針對傳統產品增添了各種新花樣,像是短期與中段曲線選擇權、彈性選擇權、價差選擇權、隱含與實際價格波動契約等。

現在,不只選擇權市場急遽增加,相關市場參與者的水準也顯著提升。本書剛出版時,只有從事衍生性交易的專業機構(包括造市機構、避險基金、投資銀行與其他專業交易機構),才有真正懂得選擇權的人。如今,即使是散戶投資人,其選擇權知識也不亞於專業玩家。另外,大學也提供了許多金融工程方面的課程。許多在衍生性交易市場中求發展的人,他們原本就相當瞭解選擇權的訂價數學模型。

過去20年來,有很多事情發生了變化,但也有很多事情並沒有改變。態度認真的選擇權交易者,仍然必須瞭解一整套核心知識,而這套核心知識本身並沒有太大變動。本書第一版正是嘗試提供這方面的知識,讓一般沒有受過高等數學訓練的人也能閱讀。本版還是繼續保持既有的態度。雖然有些說明做了些調整,但主要是為了讓解釋更流暢,並釐清一些概念,至於先前版本的主題則大致維持不變。

所以,本版究竟提供了什麼新東西呢?和第一版相同的是,我儘可能藉由直覺——而不是數學方式——來解釋重要的概念,一切儘可能保持單純。可是,如果想真正瞭解很多選擇權的概念,確實有必要熟悉一些高等數學的知識。因此,某些延伸性解釋還是包含了一些相關的數學討論。但即使是這方面討論,我還是儘量避免運用到讀者不太可能瞭解的數學概念。有很多章節內容增加而包含了更詳細的討論。另外,我們也增添了一些全新的章節,主要是討論遠期訂價、風險動態與布萊克-薛里斯模型、二項式訂價模型與價格波動率契約。

和生活中所使用到的語言一樣,市場術語(更明確說——選擇權術語)也會隨著時間經過而改變。本書第一版當時常用的某些術語,現在有些已經不流行,甚至不再被使用。還有一些過去不曾見過的術語,現在則被普遍使用。所以,本書使用的術語也會有些變化。

我們所討論的內容,幾乎不可能隨時跟上選擇權相關的所有資訊。市面上不斷出現新的選擇權書籍,網路更讓交易者輕易就能取得各種資訊,所以本書不再提供參考書目。可是,這並不代表我們不鼓勵讀者參考其他資料來源。本書只代表處理選擇權的方式之一,也是專供專業交易者運用。市面上還有很多很好的選擇權書籍,各位當然應該廣泛接觸這方面書籍,試著從各種不同角度瞭解選擇權市場。各位如果對於選擇權數學訂價模型有興趣,那麼本書絕對不足以取代金融工程方面的大學教科書。

本書並沒有提供什麼真正新的東西,對於有經驗的選擇權交易者來說,這些概念應該早就已經相當熟悉了才對。本書是我身為選擇權訓練者所做的最大努力,希望儘可能清楚明瞭地解釋各種概念。本書所探討的內容,不只是我個人的學習經驗,也代表我有幸與許多其他人共事的知識與經驗。尤其是我的同事迪姆•維特(Tim Weithers)與薩謬爾•凱吉拉(Samuel Kadziela)給予了許多有用的評論和啟示,甚至協助我避免犯下一些尷尬的錯誤。本書如果還有任何疏漏的話,完全應該由我負責。

我不敢宣稱自己已經找到選擇權交易成功的秘訣。如果有人期待能獲得這種秘訣,恐怕要到別處去尋找。選擇權交易如果有任何秘訣的話,那就是儘可能學習,然後把你的所學運用到現實世界中,試著去分析我們所遭遇過的成功與失敗經驗。


薛爾頓•奈頓伯格
(Sheldon Natenberg)

試閱

第 1 章

金融契約

我的朋友傑利住在小鎮上,那是他出生和成長的小鎮。由於傑利的父母已經過世,很多朋友也離開了,所以他認真考慮要搬到大城市。可是,傑利最近聽說政府有意興建一條高速公路通過小鎮。高速公路一旦開通,就會帶來新的人潮。所以,傑利必須重新思考搬離小鎮的決定。對於傑利來說,高速公路可能代表新的商機。

多年來,傑利家裡一直是開餐廳的,傑利想在高速公路通往小鎮的路上開家餐廳。如果傑利真的決定要經營餐廳,就需要取得適當的土地。還好,傑利已經看上一塊地,目前的地主叫做史密斯,這塊地相當適合經營餐廳。由於這塊地目前荒廢,因此傑利希望史密斯能把地賣給他。

史密斯如果真的願意賣地,傑利如何取得這塊地蓋餐廳呢?首先,傑利必須知道這塊地準備賣多少錢?譬如:10萬美元。假設傑利認為這個價錢合理,他願意購買。在這樣的情況下,傑利與史密斯就可以進行所謂的現貨交易(spot or cash transaction)。

所謂的現貨交易,就是交易雙方一旦同意交易條件,就能立即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集中市場的股票交易,通常都被視為現貨交易:買賣雙方同意價格之後,買方支付價款,賣方交割股票,相關行為是同時完成的。(不可否認的是,對於股票交易來說,從價格決定到股票實際交割與付款之間,還是有一段結算期間。可是,結算期間相對短暫,所以從實務層面考量,大多數交易者還是可以認為,這就是現貨交易。)

可是,傑利認為,高速公路可能要花幾年的工夫才能完成。傑利希望餐廳開業與高速公路通車能夠並行,所以他至少在一年之內都還沒有必要動工興建餐館。傑利現在並沒有必要馬上取得土地——否則就會有一年的浪費時間。在這樣的情況下,傑利希望能夠跟史密斯取得某種協議:傑利同意支付$100,000土地價款,但他希望兩人在一年之後才實際進行交易,到時候再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假定雙方都同意的話,傑利與史密斯可以簽署一份遠期契約(forward contract)。所謂的遠期契約,就是雙方現在同意交易條件,但實際的資金交付則發生於未來的契約到期日(maturity或expiration date)。傑利與史密斯如果簽署的是遠期契約的話,那麼史密斯不太可能同意一年之後所支付的土地價款,跟目前現貨交易所支付的價款相同。由於付款與土地交割的時間都延後,勢必有利於交易的某一方,並造成另一方的不利。史密斯會說,如果現在就取得全額款項$100,000,錢只要存入銀行,就可以開始賺取利息了。但如果是遠期契約,他就無法賺取利息了。因此,史密斯可能會堅持另外協商出一個遠期價格(forward price),把相關的利息損失考慮在價格內。

對於買賣雙方來說,如果買方知道將來需要貨物,或賣方將來才有貨物要出售,那麼雙方就可以簽署遠期契約。比如說,麵包廠通常需要定期購買作物。雖然現在馬上就需要一些現貨,但大部分需求則是發生於未來。為了避免未來價格上漲的風險,麵包廠可以在遠期市場買進所需要的作物——同意目前的價格,但實際交割與付款則發生在未來。同理,農夫知道作物將在未來收成,不過他現在就可以在遠期市場出售未來預期收成的作物,以防範價格下跌。

遠期契約如果是在集中市場進行交易,通常就稱為期貨契約(futures contract)。期貨契約一般都有標準規格,如此更能促進交易。期貨交易所會規定交割商品的品質與數量、日期、交割地點及付款方法。另外,期貨交易所也會擔保契約都能確實履約。萬一買方或賣方違約,交易所就會取而代之,承擔遠期契約的履約責任。

最早期的期貨交易所提供實體商品(作物、貴金屬與能源產品)的交易場所,讓生產者與使用者都能得以防範價格的波動。近來,很多交易所都引進金融交易工具(股票、股價指數、利率契約與外匯)的期貨契約。以目前來說,實體商品的期貨交易雖然還是很重要,但金融期貨的價值已經顯著超過實體商品的價值了。

回到傑利的話題,他發現自己有了新的問題。政府雖然有意興建高速公路,但資金籌措還沒有著落。由於很多其他公共工程也需要資金,彼此競爭之下,高速公路的興建計畫有可能會被取消。若是如此,傑利就必須重拾當初的計畫:搬離小鎮。為了擬定最明智的決策,傑利需要多些時間來觀察政府的行動。如果高速公路真的開始興建,傑利當然希望購買史密斯的土地。反之,如果高速公路不興建,傑利就希望能夠在不需履約的情況下離開小鎮。傑利相信,只要有一年的時間,他就能知道高速公路是否會興建。因此,傑利希望與史密斯簽訂一筆新交易。傑利準備按照一年期的遠期價格購買史密斯的土地,但傑利希望一年後才決定是否真的要進行這筆交易。換言之,一年之後,傑利有可能會按照遠期價格購買土地,也有可能取消交易,而且不需承擔任何違約責任。

一年之內有可能發生很多事情,如果沒有特殊誘因,史密斯不太可能同意等待一年。這段期間其他買主有可能願意支付更高的價格,但如果簽了約,史密斯就不能出售土地,因為傑利有可能會在一年後決定購買土地。所以,史密斯的土地等於要被傑利「綁架」一年。

傑利瞭解史密斯的困擾,因此同意支付一筆額外款項,藉以彌補史密斯所面臨的不確定性。事實上,傑利所支付的額外價款,是購買一年後才進行決策的權利。不管傑利最後如何決定,史密斯都還是可以保留這筆額外價款而不必歸還。如果傑利與史密斯雙方都同意這筆額外價款,還有遠期價格,他們就可以簽署所謂的選擇權契約(option contract)。選擇權可以讓買方有權利等到未來再做出決定。以目前這個例子來說,傑利是「買進選擇權」(call option,簡稱買權)的買家,他有權利在選擇權契約到期之前,決定是否買進(土地)。史密斯則是這個買權的賣方(銷售者)。

傑利面臨的問題還不只是購買土地、興建餐館而已。他還擁有一棟父母留下來的房子,他原本打算賣掉房子,搬離小鎮。有對新婚夫婦看中他的房子,出了價錢準備購買。傑利曾經認真思考是否接受這筆買賣,但高速公路的計畫造成了困擾。現在,傑利不知道應該怎麼做。如果政府決定興建高速公路,傑利也決定開餐館,他就必須暫時保留房子。否則的話,他還是準備把房子賣掉。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可以和那對新婚夫婦簽訂一項契約,類似他跟史密斯簽訂的選擇權契約一樣。換言之,買賣雙方先協議好房子的交易價格,但傑利有一年的時間可以決定是否要出售房子。就如同史密斯的情況一樣,傑利知道這個契約會給那對新婚夫婦帶來困擾。他們如果同意傑利的建議,就必須先解決未來一年的住屋問題。萬一找到更喜歡的房子,他們也不能購買,因為他們有可能必須在一年後購買傑利的房子。所以,他們同樣會被傑利「綁架」一年。傑利必須支付給那對夫婦一些足以補償他們的金額,這樣他們才有可能同意接受這樣的條件。

或許人們最熟悉的一種選擇權契約,就是保險契約。從很多方面來看,保險其實很類似於賣出選擇權(put option,簡稱賣權)。比如說,購買房屋保險的人,他有權利在將來把房子賣給保險公司。房子萬一發生火災,屋主就可以通知保險公司,告知對方他現在想要按照當初同意的保險金而把房子賣給對方。房子雖然已經不存在,但保險公司仍然必須按照當時的契約條件支付保險金。當然,房子如果沒有發生意外,甚至增值的話,屋主就不會把房子賣給保險公司了。

如同保險契約一樣,選擇權買賣所涉及的交易價款,稱為權利金(premium,這個英文字也可以翻譯成保險的保費)。權利金是買賣雙方協議的選擇權價格;不論選擇權買方最終如何決定,選擇權賣方(銷售者)都可以收下權利金而不必歸還。

保險契約的很多條件,都跟選擇權契約相同。選擇權有所謂的到期日(expiration date),就如同保險一樣。某房屋所有人可能會考慮,要購買6個月期的保單嗎?還是購買一年期的保單?另外,保險契約也會註明執行價格(exercise price),也就是保險事件發生時,保險公司必須支付的保險金。這個執行價格可能包含某扣除額,後者類似於雙方已經同意的遠期價格。

選擇權的訂價邏輯,也類似於保險的訂價邏輯。房屋焚燬的發生機率有多高?汽車發生意外的機率有多高?某人死亡的機率有多高?只要設定好各種事件發生的機率,保險公司就能計算出保險契約的合理價值。保險公司當然希望按照高於合理價值的價格,把保險契約賣給客戶,藉以賺取利潤。同樣的道理,針對交易所掛牌交易的契約,人們也會問:「這個契約價值增加的機率有多少?價值下跌的機率有多少?」只要設定好各種可能發展的機率,就可以計算出契約的合理價值。本書後續章節會進一步討論遠期契約、期貨契約與選擇權的訂價方式。不過就目前來說,我們已經可以知道,這些契約的價值將取決於根本資產(underlying asset)的價值。譬如說,如果傑利想跟史密斯簽署一年期的土地遠期契約,契約的遠期價格一定是取決於土地的目前價值(還有一些其他因素)。如果傑利考慮向史密斯購買土地買權,該買權的價值就會取決於遠期契約本身的價值。如果傑利考慮出售房子,那麼他所購買的房子賣權,其價值也將取決於房子的目前價值。由於遠期契約、期貨契約與選擇權的價格,全都是從根本資產的價值衍生而來,因此這些契約,全都統稱為衍生性契約(derivative contract,或衍生性產品)。

交換交易(swap)是另一種常見的衍生性契約。所謂的交換交易,就是交換現金流量的協議。普通的利率交換交易(plain-vanilla interest-rate swap)是其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它表示交易雙方同意用固定利率現金流量交換浮動利率現金流量。實際上,交換交易可以交換幾乎任何型態的現金流量。不過,由於交換交易並沒有標準化規格,所以不在集中市場進行交易。本書的討論,將只侷限於最常見的幾種衍生性契約——遠期契約、期貨契約與選擇權。

買進與賣出

一般來說,如果要賣出某個東西,首先必須先擁有這個東西。對於大多數交易來說,正常順序應該是先買進、後賣出。可是,對於衍生性產品市場而言,順序也有可能是顛倒的;除了先買進-後賣出的方式之外,也可以先賣出-後買進。買賣獲利通常跟買賣順序無關。不論是先低價買進,後高價賣出,還是先高價賣出,後低價買進,兩者都能賺錢(當然也有可能賠錢)。

有時候,我們還是希望能註明買賣的順序。首先進行的交易(不論買進或賣出),我們稱之為開倉交易(opening trade),所建立的部位稱為未平倉部位(open position)。隨後進行的交易,也就是先前交易的反向交易,則稱為平倉交易(closing trade)。未平倉量(open interest)是衡量集中市場衍生性契約交易程度的數據,指的是集中市場中尚未平倉的契約數量。多空雙方所持有的契約數量,顯然應該是相等的,因為每個買進都對應著賣出。如圖1-1所示,交易者如果先買進契約(這屬於開倉交易),那他就是做多(long)該契約。交易者如果先賣出契約(這也屬於開倉交易),那他就是放空(short)該契約。「多」或「空」通常是用來描述部位的偏向,但也可以用來描述交易者的行為,譬如:做多(going long,買進)或放空(going short,賣出)。

圖1-1

由於買進時需要支付價款,所以買進(做多)部位時帳戶通常會形成一筆借記(debit);賣出時則會收取價款,所以賣出(做空)部位時帳戶通常會形成一筆貸記(credit)。這些名詞也可運用於同時交易多口契約(也就是同時買進、賣出多個契約)的情況。整體交易如果需要支付款項(借記),就屬於買進(做多)部位;如果可收取款項(貸記),則屬於賣出(做空)部位。

「做多」與「做空」也有可能是指交易者希望行情上漲或下跌的偏向。交易者做多股票部位時,他肯定希望股票行情上漲。交易者做空股票部位時,則希望股票行情下跌。可是,當這些用詞套用到衍生性交易工具時,情況就變得有點混淆了,因為交易者買進(做多)某衍生性契約時,他其實有可能是希望根本資產價格下跌(譬如:買進股票賣權時,他希望的是股票價格下跌)。為了避免造成混淆,當我們說做多(long)/做空(short)契約時,就代表我們買進(buy)/賣出(sell)契約部位;而當我們持有多頭(long)/空頭(short)市場部位時,則代表我們希望根本市場上漲/下跌。

遠期契約的名義價值

由於遠期契約表示雙方同意在未來某個日期進行交割,所以交易當初並不涉及資金換手。遠期交易既然不涉及現金流量,在某種意義層面上,契約就沒有現金價值。可是,遠期契約有所謂的名義價值或名目價值(notional value或nominal value)。對於實體商品而言,遠期契約的名義價值,就等於到期交割數量,乘以單位價格。舉例來說,某遠期契約到期如果需要交割1,000單位商品,單價為$75,則契約的名義價值就是$75×1,000=$75,000。對於某些遠期契約來說,實體商品交割並不是可行的做法。舉例來說,很多期貨交易所提供股價指數的期貨契約,但實際交割股價指數並不可行,因為這意味著必須按照特定比例,交割股價指數的所有成份股。如果真要這麼做,其中某些股票甚至必須交割幾分之幾的股份。對於不進行實體交割的金融期貨契約來說,其名義價值就等於指數或交易工具現貨價格,乘以點數價值。假定某股價指數目前為825.00,每點價值為$200,則該契約的名義價值就是825.00×$200=$165,000。

股價指數或其他類似契約,其每點價值都是由交易所決定,可讓契約呈現合理金額的名義價值。每點價值如果設定得太高,對於大多數市場參與者來說,交易該契約涉及的風險可能就會太高。反之,每點價值如果設定得太低,則有可能需要交易相當數量的契約才能達到預期目的,結果導致交易成本過高而妨礙交易。

結算程序

契約是經由集中市場進行交易的,但實際上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呢?結算程序(settlement procedure,也就是進行資金與契約所有權換手的程序)將取決於契約類型與相關交易所的規定。

假定某交易者經由集中市場按照每股$50的價格買進100股某股票。該股票的總價值為100×$50=$5,000,買方必須支付該價款給賣方。交易所擔任中介的角色,向買方收取價款$5,000交付給賣方。同時,賣方必須交割股票給交易所,再由交易所把股票轉交給買方。就性質上來說,這屬於現貨交易,由交易所負責交割與付款。

假定當初按照每股$50的價格買進股票,價格隨後上漲到$60,買方會有什麼感覺呢?他一定很高興,因為獲利了$1,000(每股增值$10,總共有100股)。但此時他並不能實際運用這$1,000,因為獲利尚未實現——這只屬於帳面獲利(paper profit)。如果買方想要實際運用這$1,000,就必須回到股票市場,按照每股$60的價格賣掉股票,將其轉換為實現獲利。這種股票類型的交割,需要立即全額付款,而在部位未結束之前,其盈虧全都屬於未實現性質。現在,讓我們考慮集中市場交易的期貨契約。由於期貨契約屬於遠期契約,所以交易當時並沒有涉及商品和價款的換手。買方不支付價款,賣方也不交割商品;雙方只是簽署遠期契約,買賣雙方同意將來履行契約義務。契約到期時,賣方有交割商品的義務,買方則有支付價款的義務。交易所希望確保雙方履行這些義務。所以,交易所會向買賣雙方分別收取保證金(margin deposit),做為防範違約的履約擔保。保證金額度將取決於交易所承擔的風險,而風險又取決於契約名義價值與期貨契約價格波動的程度。交易所會儘量設定合理的保證金額度,因為金額太高可能會妨礙交易,金額太低又不足以防範違約。

舉例來說,某期貨契約需要按照$75的價格交割1,000單位商品。該契約的名義價值為$75,000。假定交易所將該契約的保證金設定為$3,000。這樣的話,期貨契約進行交易時,買賣雙方都必須繳納$3,000給交易所。

該商品價格隨後如果上漲到$80,那又如何呢?在這樣的情況下,買方獲利$5×1,000=$5,000,賣方則發生對應的損失。所以,交易所就會立即從賣方帳戶中轉移$5,000給買方。期貨契約部位只要未平倉,就會隨著價格波動而每天發生帳戶借貸變動。期貨類型的結算(涉及起始保證金與隨後每天的現金轉帳)稱為保證金變動結算(margin and variation settlement)。

期貨交易者可以透過兩種方式結束部位。期貨契約到期之前,他可以進行沖銷性交易,也就是賣出當初買進的期貨契約,或買回當初賣出的期貨契約。期貨部位可經過沖銷而結束部位,而且最後的變動款項結算完成之後,保證金就會退還給交易者。

交易者也可以持有期貨部位直至到期,並進行實體交割(physical settlement)。這個時候,賣方必須進行商品交割,買方則必須支付等同於商品當時價值的價款。支付價款、完成交割之後,保證金就會退還給交易雙方。

就我們的例子來說,原始交易價格為$75。假定商品到期價格為$90,買方就必須支付$90×1,000=$90,000。由於原始交易價格為$75,看起來買方似乎多支付了$15。可是,由於期貨價格從$75上漲為$90,買方帳戶將因為變動轉帳而收到每單位$15的貸記款項。所以,買方實際支付的價格($90扣掉$15的貸記款項),確實就等於當初同意的每單位$75。類似如股價指數的期貨契約,雖然不透過實體交割方式進行結算,但還是可以持有至到期。若是如此,最後就必須根據根本指數到期價格結算變動款項。結算完成之後,保證金也會退還給交易雙方。這種到期不做實體交割的期貨契約,其結算稱為現金結算(cash-settled)。

期貨交易者的帳戶內,必須隨時擁有足夠的資金,用以支付所打算進行之交易的應付保證金。另外,他也必須擁有足夠資金因應所持有部位相應的任何變動款項。假定部位朝不利方向發展,而交易者帳戶內的資金不足,他可能就會被迫提早結束部位。

請注意保證金與變動款項之間的差別。保證金 是交易所收取的一筆履約擔保金。保證金雖然存放於交易所,但仍然屬於交易者所有,因此可以幫交易者賺取利息。變動款項則是因為期貨契約價格變動而造成的借貸轉帳。變動款項本身也會有利息,如果是收取款項(貸記),可以賺取利息;如果需支付款項(借記),則會造成利息損失。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精裝
    • ISBN
    • 9789863413097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832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共1 則好評)
  • ge******************.tw 說:
    2020-07-07
    這本選擇權的【聖經本】內容硬派,十分厚實(又硬又厚),我感覺讀者須要具備高等數學基礎才可以吸收或理解。我在國資圖曾經找到過本書的1998年初版,寰宇出版社在2017年重新校稿推出第二版。此書內容有價格波動率、各式價差交易、風險、訂價模型,札實的套利知識。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2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