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銀行學:最新金融科技與理論
內容簡介
◎本書以淺顯的文字、生活化的舉例,說明貨銀理論與實務,提升讀者學習興趣。
◎以故事方式敘述,讓讀者輕鬆了解金融相關時事及理論。
◎內容涵蓋第三方支付、金融科技、比特幣、區塊鏈、數位銀行等最新發展現況。
◎介紹全球金融海嘯過後,美日中臺實施之貨幣政策與金融穩定措施(如Basel III)。
◎適合商管學院學生、金融業及企業財務部門的上班族學習之用。
商管學院學生必讀科目
銀行、證券公司、企業財務部員工必備知識
本書依貨幣銀行學的實用領域,分四部分進行介紹:
一、支付:包含各行業之顧客款項支付,銀行金流、行動支付等。
二、銀行經營管理:細說銀行實務,包括授信、各種風險管理、數位銀行等。
三、財務管理及理財:介紹金融市場、資金市場均衡、利率期間及其風險結構等。
四、債、股市之投資運用:探討貨幣政策對證券期貨業、房仲業與股票市場的影響;說明金融危機後,各國採取之金融穩定措施。
本書講解理論清晰易懂,結合最新金融方式及企業實例,涵蓋臺灣、中國大陸、日本、美國、歐盟等地的發展情況,幫助讀者開拓國際視野,不論工作或投資理財皆有助益。
目錄
作者序
第一章 弄懂貨幣銀行學很有用
1-1 為什麼必須懂貨幣銀行學?
1-2 貨幣總數在股市買賣點的運用─兼論資金行情
1-3 貨幣與融資方式的演進
1-4 貨幣的發展進程
1-5 人民為何接受貨幣?
1-6 銀行提供的支付工具
1-7 貨幣功能
1-8 交易動機的貨幣供需
1-9 貨幣需求動機、貨幣功能與貨幣總數
第二章 支付I:支付公司、電子貨幣
2-1 鳥瞰全國的支付系統
2-2 支付的期間與地點
2-3 各種支付方式的適用時機
2-4 三種小額支付的優劣比較
2-5 電子票證I:導論
2-6 電子票證II:市場結構
2-7 陸臺在專營支付公司的差異
第三章 支付II:行動支付
3-1 行動支付I:顧客的需求
3-2 行動支付II:支付工具
3-3 行動支付III:顧客資金來源
3-4 跨境支付:以中國大陸為例
第四章 間接融資時代
4-1 資金借貸的歷史演進
4-2 銀行的發展進程
4-3 銀行的融資中介貢獻
4-4 銀行的融資中介角色
4-5 資金需求
4-6 銀行的存款創造功能
4-7 銀行對經濟的重要性
第五章 銀行業分析
5-1 銀行的業務
5-2 商業銀行的分類
5-3 孟加拉的鄉村銀行
5-4 專業銀行
5-5 政府對銀行業的政策
5-6 銀行業自由化─以開放銀行經營為例
5-7 兩次金融改革
第六章 銀行業的威脅─金融科技公司
6-1 金融科技的源頭
6-2 金融科技的分類
6-3 金融科技公司的分類
6-4 金融科技業
6-5 針對網路金融的法令與政策
6-6 網路金融公司中的銀行業務
6-7 搶銀行生意的網路金融公司
第七章 網路金融公司
7-1 網路放款仲介平台對中小企業的放款
7-2 金融科技的產品之一:數位貨幣—從比特幣談起
7-3 各國政府對數位貨幣的措施
7-4 政府對數位貨幣的態度
第八章 銀行經營管理
8-1 影響銀行獲利的三大因素
8-2 商業銀行的市場定位
8-3 銀行的組織設計—以臺灣銀行為例
8-4 銀行的經營狀況
8-5 放存款利率差
8-6 放存款比率
8-7 銀行貸款的倒帳風險管理
8-8 銀行的授信審核過程
8-9 公司借款審核過程
8-10 債權管理
8-11 銀行的呆帳率─「放款類」資產品質
第九章 銀行業風險管理Ⅰ─導論與信用風險管理
9-1 風險管理的重要性
9-2 金融業風險種類
9-3 銀行的營運風險管理
9-4 風險管理的組織設計
9-5 銀行總行的風險管理部
9-6 銀行風險的衡量
9-7 銀行總行董事會稽核處
9-8 內部控制以降低風險
9-9 狹義風險管理手段:以授信業務為例
9-10 信用風險管理I:導論
9-11 信用風險管理II:隔離
9-12 信用風險管理III:區域分散
9-13 信用風險管理IV:產業分散
9-14 信用風險管理V:損失控制I
9-15 信用風險管理VI:損失控制II
第十章 銀行業風險管理Ⅱ─流動性、市場、法律與作業風險管理
10-1 銀行的風險移轉
10-2 銀行分行的流動性風險管理
10-3 銀行總行的市場風險管理
10-4 法律風險管理:銀行的法令遵循I
10-5 法律風險管理:銀行的法令遵循II
10-6 法律風險管理:銀行的法令遵循III
10-7 作業風險管理I:導論
10-8 作業風險管理II:資訊系統安全的維護
第十一章 數位銀行I
11-1 Bank 3.0 的沿革
11-2 第一版銀行仍很強
11-3 第二版銀行:網路銀行業務─電腦化
11-4 數位銀行:手機上網的銀行業務
11-5 減少實體分行與員工數
11-6 行政院金管會的政策
11-7 玉山銀行迎接數位銀行的做法
第十二章 數位銀行II
12-1 銀行的大數據分析
12-2 銀行的網路授信—臺灣的花旗銀行的做法
12-3 網路商業銀行
12-4 中國大陸的網路商業銀行—以浙江網路商業銀行為例
第十三章 金融市場與金融機構─論直接融資
13-1 金融市場
13-2 金融機構的分類
13-3 直接vs. 間接融資
13-4 直接融資的資格
13-5 直接融資方式
13-6 票券市場─狹義貨幣市場
13-7 債券市場─資本市場融資 I
13-8 股票市場─資本市場融資 II
第十四章 公司資金需求─財務管理導向的貨幣銀行學
14-1 公司的資金需求
14-2 公司資金來源─直接vs. 間接融資
14-3 企業為什麼要向銀行貸款?
14-4 公司借款利率的決定─差別定價的應用
14-5 銀行授信審核項目
14-6 授信標準
14-7 銀行往來─如何取得優惠借款條件
第十五章 家庭融資資金需求
15-1 家庭資金需求
15-2 家庭融資管道
15-3 家庭房屋貸款需求
15-4 房屋修繕、汽車貸款
15-5 家庭消費貸款需求─兼論貸款保證人
15-6 家庭信用卡融資需求
15-7 信用卡的循環利率─兼論利率上限
第十六章 資金供給─利率理論
16-1 資金供給─兼論預防動機
16-2 資金的報酬─利率相關理論
16-3 影響資金供給的因素─專論投資動機
16-4 存款種類
16-5 存款保險─如何挑選銀行去存款
16-6 存款保險公司的金融監理功能
第十七章 資金市場均衡
17-1 資金市場均衡
17-2 銀行放款的客戶
17-3 放款種類Ⅰ:導論
17-4 銀行放款組合
1
序/導讀
作者序
貨幣銀行學是商、管理學院學生畢業後進銀行或證券投資公司、公司財務部工作的基本知識,很重要,所以本書寫得易懂且實用。
管理學院、商學院大部分科系、經濟系等,都必須學一學「貨幣銀行學」。如同2007 年6 月美國蘋果公司推出觸控螢幕的智慧型手機iPhone,引發智慧型手機的革命。觸控螢幕、應用程式(APP) 成為標準;本書力求作「貨銀」領域中的iPhone。
一、本書的用途:實用
本書的特色為「易懂實用」,「實用」指下列四個領域。
(一)第一部分(第二~四章)支付
企管系、行銷系、流通管理系等畢業生經常到服務業(尤其其中第一大行業—批發零售業、第四行業餐飲業)上班。如何快速正確處理顧客的「付款」,是促成交易的關鍵。「金流」也是銀行的天職之一。
(二)第二部分(第五~十二章)銀行經營管理
經濟系、金融系等畢業生常至銀行上班,本篇詳細說明「銀行實務」,包括授信、各種風險管理。
(三)第三部分(第十三~十八章)財務管理、個人與家庭理財
財務管理系、企管系等畢業生不少進公司財務部工作,本書第三篇說明金融市場,尤其是銀行存款、貸款相關事宜。另第十五、十六章屬於個人與家庭理財範疇。
(四)第四部分(第十九~二十六章)在債股市投資運用
國際企管系、國際貿易系、財稅系等畢業生,多到證券暨期貨業、房仲相關行業上班。本書第四篇以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為主、金管會健全銀行經營為輔,說明「量化寬鬆」、「低利率」等貨幣政策對房屋、股票市場的影響。限於篇幅,針對中國大陸的銀行業、人民銀行的貨幣政策無法兼顧。限於篇幅,有關支付(第二、三章)、金融科技(第六、七章)、數位銀行(第十一、十二章)只能點到為止,詳見伍忠賢著《圖解金融科技與數位銀行》(五南,2017 年10 月)。
(五)理論來自實務的歸納
人類知識的累積絕大部分來自實務的歸納,經濟學也是如此,理論是為了協助我們化繁為簡,解釋與預測現實生活。
二、本書特色:易懂
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對書的要求為「易懂實用」,在「易懂」方面,本書分成兩方面的努力。
(一)美國谷歌的座右銘:Don’t be evil.
為了讓本書淺顯易懂,本書不做三件事。
1. 複雜圖形:例如:IS-LM, AS-AD 曲線的推導。
2. 複雜公式推導與數字計算:例如:貨幣乘數。
3. 太偏狹的實務:例如:每家銀行每旬繳交存款法定準備金,40家銀行15萬位員工,約只有400 人會負責此事。
(二)說白話,講故事
1. 說白話:inflation 譯為物價上漲,同理可推。
2. 講故事:美國的相關法案、理論,皆有時空背景,知其所以然,便可鑑往知來。
本書於2017 年年中出版,為了延長使用時間,針對相關數字,本書以自行預估2017 年底值為準。
三、感謝
資料來源:基於版面平衡詳見內文第3頁。
由於中央銀行二個處、金管會銀行局的資料數字不同,各表圖下會註明資料來源。
作者們的兩本書是本書基本素材:
‧ 葉秋南、麥朝成,貨幣銀行學,五南圖書公司,1998 年9 月。
‧ 伍忠賢,圖解貨幣銀行學,五南圖書公司,2014 年4 月。
本書的完成,歸功於許多人的鼎力相助,作者們深深感謝。三位作者皆感謝賢內助的扶持,葉老師感謝李秀琴、麥院士感謝林素貞,伍忠賢感謝盧景蒂。
葉秋南美國加州
麥朝成 謹誌於 臺灣臺北市
伍忠賢臺灣新北市
2017 年8 月
1mcfint.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