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陷阱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
《富媽媽窮媽媽》金網獨家抽獎活動!
參加下列任1項活動就有機會獲得陳重銘新書《富媽媽窮媽媽》
1️⃣ 為《富媽媽窮媽媽》按讚抽獎
即日起~9/30,在商品頁點「喜歡+1」按鈕 → 抽《富媽媽窮媽媽》 1 本
👉前往本書頁面
2️⃣同場購買加碼抽
2025/9/9~9/30,在金石堂網站單筆訂單購買《富媽媽窮媽媽》+ 金尉出版社任1本出版品
→ 抽 《富媽媽窮媽媽》 1本
👉去逛逛金尉出版 (可一次購買陳重銘老師前作)
📅抽獎公布布時間
10/3 公告於金石堂 FB & IG 粉絲團(後續寄發中獎通知到會員信箱)
⚠️ 注意事項
1. 活動參加者須為金石堂網路書店會員,且會員資料中有正確 Email
2.公告後請於指定期限回覆獎項寄送資訊,逾期視同放棄
3. 抽獎與寄送僅限台澎金馬地區。
4. 每一會員帳號於單一活動僅限獲獎一次。
5. 金石堂保留修改、變更及終止本活動之權利,若有異動將公告於FB/IG。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他們要做的,並不是真正的投資。
而是把屬於你的錢,放到自己的口袋裡。
要騙,就要騙那些一無所知的人。
⇨為什麼會出現令人無法理解的投資判斷?
⇨金融市場如何失靈?
⇨金融陷阱如何構成?
⇨陷阱也有合法的嗎?為什麼?
⇨如何不落入金融陷阱
◎是什麼樣的因素,讓人們願意借錢給素未蒙面、且一無所知的對象?
投資?或許你會想問,投資什麼?但其實,在中國風行將近十年,連阿里巴巴都涉入其中的P2P貸款,問題並不僅止於借款人的過度消費,投資者血本無歸更是一大問題。
投資者為什麼會血本無歸?或者我們更想問的是:為什麼會願意投資這樣的網路貸款,借錢給素未蒙面的人?
看似不理性或無效的決策背後,其實也存在理性的抉擇?前美聯儲經濟學家、研究員王健、余劍峰,透過十多年的研究心得與實踐經驗,以貼近生活的豐富案例,深入淺出的金融知識,揭示金融市場非理性現象背後的邏輯與規律,剖析錯誤決策的背後,出現什麼樣的陷阱、而這些陷阱又如何導引投資者做出錯誤判斷。
◎投資者應該知道的16個經典金融陷阱!如何構成?如何避免損失?
比特幣到底是金融泡沫,或者是致富的可能?為什麼一顆球根,引發天價的金融風暴?龐氏騙局到底是什麼?如何構成?如何看穿股市、房市之後榮景的真相?
當投資人,不要當韭菜!
基金經理、財富管理規劃師、證券從業者,不可錯過的專業指南。中產階級、資深投資者,理性決策的投資參考;避免落入陷阱的第一步:弄清楚那究竟是怎麼回事。
◎兼顧可讀性與專業性,也學會如何利用市場的「不理性現象」獲利
作者希望透過淺顯易懂的語言、生動活潑的例子以及實際案例分析,將金融市場的基本常識介紹給讀者。同時,也引用經濟、金融學家的研究分析,將全球金融市場中最受矚目的前沿問題、主要觀點以及背後的邏輯,簡要摘錄給讀者。在兼顧本書可讀性的同時,也希望保證內容和觀點的嚴謹性和時效性。
另外,透過研究分析和案例實證,作者在第四章特別分享如何利用金融市場的不理性現象,創造高回報的投資策略。其中包括經典的、改進優化的和新發現的投資策略,而「選對時機」操作投資策略,對回報的影響也非常大。
目錄
推薦序:探尋金融市場非理性現象背後的理性 巴曙松 /006
推薦序:用金融理論理性解讀和理解中國金融市場 熊偉 /008
前 言:金融市場非理性現象後的邏輯和規律 /011
第一章 基本概念:金融資產和資產定價 /017
什麼是資產和貨幣?資產又該如何定價?
什麼是金融?金融市場的特殊性在哪裡?
這些特殊性又如何導致日常生活中常接觸到的金融詐騙,
資產泡沫和金融危機等現象,
以及如何可以避免這些負面金融現象的措施。
本章從最容易理解的概念出發,逐步說明。
第一節 儲蓄創造金融 /022
第二節 儲蓄的媒介:金融工具 /027
案例分析1:比特幣的交易風險與監管挑戰 /035
第三節 簡易的資產定價模型 /041
第四節 常見的資產定價與資產泡沫 /062
第五節 資產泡沫的原因和危害 /074
本章小結 /083
第二章 金融詐騙和危機的源頭:信息不對稱 /085
雷曼兄弟破產後,美國多個金融市場受到投資人的瘋狂擠兌,
資金瞬間蒸發導致市場運作停擺。
為什麼金融市場會出現擠兌危機?
金融危機為什麼和金融泡沫如影隨形?
為什麼金融危機會對實體經濟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這些問題是本章想要探討的焦點。
第一節 金融市場的核心功能:金融媒介 /088
案例分析2:P2P網貸真是高收益低風險嗎? /094
第二節 市場不穩定之源:信息不對稱 /109
案例分析3:瞞天過海的麥道夫龐氏騙局 /112
案例分析4:倍受爭議的閃電交易? /119
案例分析5:金融欺詐呼喚吹哨人制度 /120
案例分析6:化解1907年美國銀行的擠兌危機 /128
第三節 金融機構如何降低資訊成本:大數據和徵信制度 /137
本章小結 /145
第三章 投資者心理與股票市場異象 /147
金融市場上,常會出現哪些行為偏差?
這些偏差又會如何影響到金融市場?
作者將常見的偏差大約可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人們預期中的偏差,另一類是人們風險偏好中的偏差。
本章將介紹這些偏差如何造成金融市場異象,
以及如何避開常見的投資錯誤。
有效市場假說和股票市場收益異象 /151
第二節 預期中的偏差 /156
案例分析7:“中國”名字的高回報 /167
案例分析8:研發效率和回報率的關係 /168
案例分析9:被嚴重忽視的季報盈利資訊 /170
案例分析10:猜猜老王的職業 /174
案例分析11:推算子女出生順序的概率 /176
案例分析12:美國最大的市政倒閉案 /201
第三節 風險偏好中的偏差 /205
案例分析13:隱藏在銷售中的誘餌效應 /209
案例分析14:冒險的彩票型股票 /218
第四節 投資者的情緒和股票收益 /224
本章小結 /230
第四章 利用市場非理性的投資策略/231
投資策略的超額回報,
是由投資者行為偏差和投資制度限制造成。
本章將利用市場的非理性現象推導出更多、更有效的投資策略,
有經典的、最新發現的、也有改進優化後的投資策略
前三部分是利用行為偏差以及改進優化的投資策略;
第四部分則為現有投資策略選擇更好的操作時機;
第五部分在提醒量化投資的風險和分享知名的交易案例。
第一節 利用有限注意力的投資策略 /236
第二節 利用依賴參考點和厭惡損失的投資策略 /241
第三節 利用套利不對稱性的投資策略 /258
第四節 選對好時機提高收益率 /266
第五節 量化投資的風險 /284
案例分析15:2007年美國量化交易危機 /285
本章小結 /292
第五章 影子銀行和非理性市場中的理性設計 /293
什麼因素將美國次貸破壞力放大50倍?
影子銀行會是罪魁禍首嗎?
什麼原因造成影子銀行在許多國家層出不窮?
中美影子銀行有何異同之處?
如何透過金融市場的制度設計,防範未來的金融風險?
本章將對上述問題進行介紹和梳理。
第一節 美國影子銀行 /296
第二節 中國影子銀行 /322
第三節 金融市場制度的理性設計 /340
案例分析16:改進跌停板制度的新現象/357
本章小結 /363
序/導讀
序
探尋金融市場非理性現象背後的理性
每天浮沉於金融市場的研究者,不難理解市場上經常流傳這樣的調侃:市場當然會恢復到理性狀態的,關鍵挑戰是,你要在市場恢復到理性之前,還不會面臨破產的窘境,因為市場處於非理性狀態的時間可能會比你想像的長。
在現代經濟體系中,金融市場對一國經濟增長的作用至關重要;同時金融市場又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市場,即使在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金融市場依然受到政府的監管和制約,並非是一個充分自由的市場。究其原因,金融市場中存在很多市場失靈的情況,包括資訊不對稱和市場參與者的不理性等等。這些特殊情況容易造成金融市場中看似非理性的現象時有發生,即使在金融市場相對成熟和發達的美國也不例外,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過後,不少人對西方金融體系的信心產生了嚴重動搖,社會上對西方金融市場的質疑與日俱增,也造成了大家對中國金融市場改革方向的反思。
如果我們參考西方發達國家的金融發展史,尤其是美國金融市場發展的軌跡,不難發現這些金融市場的演進並非一帆風順,最好的情況下也僅僅是按照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的方式在推進,而且不少時候甚至是前進兩步後退一步,走走停停,中間還經常出現大規模的金融動盪與危機。儘管如此,西方金融市場仍然存在很多值得中國借鑒和學習的地方,特別是其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許多經驗與教訓,更值得成長中的中國金融市場參考,以期更好地服務於中國經濟增長。在此過程中,需要金融從業者和市場監管者對金融市場中的失靈問題有一個理性的認知。
該書對金融市場的基本功能和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系統介紹,其中涉及的內容都是王健和余劍峰兩位研究人員過去幾年的學術研究成果。其中也引用其他領域學者在專業經濟學和金融學的著作,有力地支持這些內容的嚴謹性和時效性。難能可貴的是,兩位教授用深入淺出的語言和生動活潑的案例,把專業的學術研究成果表達出來,相信即使沒有受過嚴謹學術訓練的人,也可以理解其中的要點。這體現了王健和余劍峰兩位作者分別在美聯儲和中美優秀的商學院,長期從事研究和教學活動中所積累的專業功底。我相信,很多讀者都會從書中受益匪淺。
是為序。
巴曙松
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