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當沖還快:量化交易金融智慧賺好幾倍薪水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
《富媽媽窮媽媽》金網獨家抽獎活動!
參加下列任1項活動就有機會獲得陳重銘新書《富媽媽窮媽媽》
1️⃣ 為《富媽媽窮媽媽》按讚抽獎
即日起~9/30,在商品頁點「喜歡+1」按鈕 → 抽《富媽媽窮媽媽》 1 本
👉前往本書頁面
2️⃣同場購買加碼抽
2025/9/9~9/30,在金石堂網站單筆訂單購買《富媽媽窮媽媽》+ 金尉出版社任1本出版品
→ 抽 《富媽媽窮媽媽》 1本
👉去逛逛金尉出版 (可一次購買陳重銘老師前作)
📅抽獎公布布時間
10/3 公告於金石堂 FB & IG 粉絲團(後續寄發中獎通知到會員信箱)
⚠️ 注意事項
1. 活動參加者須為金石堂網路書店會員,且會員資料中有正確 Email
2.公告後請於指定期限回覆獎項寄送資訊,逾期視同放棄
3. 抽獎與寄送僅限台澎金馬地區。
4. 每一會員帳號於單一活動僅限獲獎一次。
5. 金石堂保留修改、變更及終止本活動之權利,若有異動將公告於FB/IG。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比當沖還快 - 量化交易金融智慧賺好幾倍薪水
✴︎ 介紹中國債券市場基本概念及發展監管
✴︎ 說明債券一級與二級市場的運作與衍生品
✴︎ 債券應計利息的計算及常見計息基準
✴︎ 債券淨價、全價與到期收益率的計算關係
✴︎ 市場收益率曲線建構方法與應用選擇
✴︎ 不同類型債券的估值與風險計量方法
✴ 新會計準則下債券SPPI分析與攤餘成本法
✴︎ 銀行間與交易所債券交易方式與模型
✴︎ 質押式回購、買斷式回購與債券借貸交易
✴︎ 國債期貨與標準債券遠期基本原理與計算
✴︎ 利率互換與其估值及風險計量方法
✴︎ 國內外信用衍生品與CRM的交易與估值方法
✴︎ 介紹中國債券市場基本概念及發展監管
✴︎ 說明債券一級與二級市場的運作與衍生品
✴︎ 債券應計利息的計算及常見計息基準
✴︎ 債券淨價、全價與到期收益率的計算關係
✴︎ 市場收益率曲線建構方法與應用選擇
✴︎ 不同類型債券的估值與風險計量方法
✴ 新會計準則下債券SPPI分析與攤餘成本法
✴︎ 銀行間與交易所債券交易方式與模型
✴︎ 質押式回購、買斷式回購與債券借貸交易
✴︎ 國債期貨與標準債券遠期基本原理與計算
✴︎ 利率互換與其估值及風險計量方法
✴︎ 國內外信用衍生品與CRM的交易與估值方法
目錄
第 1 章 中國固定收益市場介紹
1.1 債券與債券市場概念
1.1.1 債券
1.1.2 債券市場
1.2 債券品種分類
1.2.1 按付息方式分類
1.2.2 按發行主體信用分類
1.2.3 按發行主體類型分類
1.2.4 按幣種分類
1.3 中國債券市場的發展、監管與業務
1.3.1 中國債券市場的發展沿革
1.3.2 中國債券市場監管系統
1.3.3 中國債券市場交易業務
1.4 本章小結
第 2 章 債券的計息基準與應計利息的計算
2.1 中國債券常見計息基準
2.1.1 附息債券
2.1.2 利隨本清債券
2.1.3 貼現、零息債券
2.2 其他計息基準
2.2.1 實際/360
2.2.2 30/360
2.2.3 實際/365F
2.2.4 實際/365
2.2.5 實際/ 實際(ISDA)
2.3 本章小結
第 3 章 債券的淨價、全價與到期收益率的計算
3.1 淨價與全價
3.2 到期收益率的計算
3.2.1 單利計算的類型
3.2.2 複利計算的類型
3.3 本章小結
第 4 章 收益率曲線與建構
4.1 債券收益率曲線的建構方法
4.1.1 中國不同機構債券收益率曲線的建構方法
4.1.2 外國債券收益率曲線的建構方法
4.2 債券到期收益率曲線的建構
4.2.1 擬合法
4.2.2 插值法
4.3 債券即期收益率曲線的建構
4.3.1 拔靴法(bootstrapping)
4.3.2 NS 模型與NSS 模型
4.4 債券遠期收益率曲線的建構
4.5 本章小結
第 5 章 債券的估值與風險計量
5.1 固定利率債券的估值
5.1.1 固定利率債券現值的計算
5.1.2 G-spread 與Z-spread
5.1.3 固定利率債券風險指標的計算
5.2 浮動利率債券的估值
5.2.1 浮動利率債券現值的計算
5.2.2 浮動利率債券風險指標的計算
5.3 含權債券的深入理解與估值
5.3.1 行權估值與到期估值
5.3.2 遠期收益率判斷法估值
5.3.3 Hull-White 模型估值
5.4 債券的關鍵利率久期
5.4.1 單券的關鍵利率久期
5.4.2 組合的關鍵利率久期
5.5 債券的風險價值與預期損失
5.5.1 單券的風險價值與預期損失
5.5.2 組合的風險價值與預期損失
5.6 本章小結
第 6 章 債券的會計與損益歸因分析
6.1 新會計準則下債券SPPI 分析
6.2 債券的攤餘成本法
6.2.1 攤餘成本的基本原理
6.2.2 攤餘成本的每日計算
6.3 債券的會計損益分析
6.4 債券投資的損益分解
6.5 Campisi 績效歸因
6.5.1 Campisi 三因素歸因
6.5.2 Campisi 六因素歸因
6.6 本章小結
第 7 章 債券現券交易方式
7.1 銀行間現券交易方式
7.1.1 意向報價
7.1.2 對話報價
7.1.3 請求報價
7.1.4 做市報價
7.1.5 指示性報價
7.1.6 匿名點擊
7.2 交易所現券交易方式
7.2.1 匹配成交
7.2.2 點擊成交
7.2.3 詢價成交
7.2.4 協商成交
7.2.5 競買成交
7.3 本章小結
第 8 章 回購與債券借貸
8.1 質押式回購
8.1.1 銀行間質押式回購
8.1.2 交易所質押式回購
8.1.3 質押式回購的功能
8.2 買斷式回購
8.2.1 買斷式回購的基本原理
8.2.2 買斷式回購的功能
8.3 債券借貸
8.3.1 債券借貸的基本原理
8.3.2 債券借貸的功能
8.4 本章小結
第 9 章 國債期貨與標準債券遠期
9.1 國債期貨
9.1.1 中金所國債期貨簡介
9.1.2 國債期貨的功能
9.1.3 國債期貨常見指標的計算
9.2 標準債券遠期
9.2.1 標準債券遠期簡介
9.2.2 標準債券遠期的功能
9.2.3 標準債券遠期常見指標的計算
9.3 本章小結
第 10 章 利率互換
10.1 利率互換介紹
10.1.1 利率互換簡介
10.1.2 利率互換的功能
10.1.3 利率互換的交易要素
10.1.4 利率互換的交易曲線系統
10.1.5 利率互換的交易與利息計算-
10.2 利率互換即期與遠期收益率曲線的建構
10.2.1 利率互換即期收益率曲線的建構
10.2.2 利率互換遠期收益率曲線的建構
10.3 利率互換的估值與風險計量
10.3.1 估值原理與步驟
10.3.2 Shibor3M 利率互換的估值
10.3.3 FR007 利率互換的估值
10.3.4 利率互換的DV01 與利率互換關鍵期限的DV01
10.3.5 利率互換的風險價值與預期損失
10.4 本章小結
第 11 章 利率期權
11.1 利率上下限期權介紹
11.1.1 利率上限期權與利率下限期權
11.1.2 利率上下限期權的功能
11.1.3 利率上下限期權交易要素
11.1.4 利率上限期權與利率下限期權的平價關係
11.2 利率上下限期權波動率曲面的建構
11.2.1 波動率曲面介紹
11.2.2 波動率曲面的常用建構方法
11.2.3 利率上下限期權波動率曲面的具體建構
11.3 利率上下限期權的估值與風險指標
11.3.1 利率上下限期權現值的計算
11.3.2 利率上下限期權風險指標的計算
11.4 利率互換期權介紹
11.4.1 利率互換期權簡介
11.4.2 利率互換期權的功能
11.4.3 利率互換期權的平價關係
11.4.4 利率互換期權的交易要素
11.5 利率互換期權的估值與風險指標
11.5.1 利率互換期權波動率曲面的建構
11.5.2 利率互換期權現值的計算
11.5.3 利率互換期權風險指標的計算
11.6 利率期權風險價值的簡易計算
11.6.1 敏感度一階模型計算風險價值
11.6.2 敏感度二階模型計算風險價值
11.7 本章小結
第 12 章 信用衍生品
12.1 信用衍生品簡介
12.1.1 國內外信用衍生品的發展
12.1.2 信用風險緩釋憑證(CRMW)
12.1.3 CDS/CRMA/ 信用保護合約
12.1.4 CDS 指數
12.1.5 CRM 業務的功能
12.2 CRM 的估值與風險指標
12.2.1 生存曲線的建構
12.2.2 CRM 產品現值的計算
12.2.3 CRM 產品的風險指標計算
12.3 本章小結
附錄A
參考資料
參考圖書
參考文章
參考檔案
1.1 債券與債券市場概念
1.1.1 債券
1.1.2 債券市場
1.2 債券品種分類
1.2.1 按付息方式分類
1.2.2 按發行主體信用分類
1.2.3 按發行主體類型分類
1.2.4 按幣種分類
1.3 中國債券市場的發展、監管與業務
1.3.1 中國債券市場的發展沿革
1.3.2 中國債券市場監管系統
1.3.3 中國債券市場交易業務
1.4 本章小結
第 2 章 債券的計息基準與應計利息的計算
2.1 中國債券常見計息基準
2.1.1 附息債券
2.1.2 利隨本清債券
2.1.3 貼現、零息債券
2.2 其他計息基準
2.2.1 實際/360
2.2.2 30/360
2.2.3 實際/365F
2.2.4 實際/365
2.2.5 實際/ 實際(ISDA)
2.3 本章小結
第 3 章 債券的淨價、全價與到期收益率的計算
3.1 淨價與全價
3.2 到期收益率的計算
3.2.1 單利計算的類型
3.2.2 複利計算的類型
3.3 本章小結
第 4 章 收益率曲線與建構
4.1 債券收益率曲線的建構方法
4.1.1 中國不同機構債券收益率曲線的建構方法
4.1.2 外國債券收益率曲線的建構方法
4.2 債券到期收益率曲線的建構
4.2.1 擬合法
4.2.2 插值法
4.3 債券即期收益率曲線的建構
4.3.1 拔靴法(bootstrapping)
4.3.2 NS 模型與NSS 模型
4.4 債券遠期收益率曲線的建構
4.5 本章小結
第 5 章 債券的估值與風險計量
5.1 固定利率債券的估值
5.1.1 固定利率債券現值的計算
5.1.2 G-spread 與Z-spread
5.1.3 固定利率債券風險指標的計算
5.2 浮動利率債券的估值
5.2.1 浮動利率債券現值的計算
5.2.2 浮動利率債券風險指標的計算
5.3 含權債券的深入理解與估值
5.3.1 行權估值與到期估值
5.3.2 遠期收益率判斷法估值
5.3.3 Hull-White 模型估值
5.4 債券的關鍵利率久期
5.4.1 單券的關鍵利率久期
5.4.2 組合的關鍵利率久期
5.5 債券的風險價值與預期損失
5.5.1 單券的風險價值與預期損失
5.5.2 組合的風險價值與預期損失
5.6 本章小結
第 6 章 債券的會計與損益歸因分析
6.1 新會計準則下債券SPPI 分析
6.2 債券的攤餘成本法
6.2.1 攤餘成本的基本原理
6.2.2 攤餘成本的每日計算
6.3 債券的會計損益分析
6.4 債券投資的損益分解
6.5 Campisi 績效歸因
6.5.1 Campisi 三因素歸因
6.5.2 Campisi 六因素歸因
6.6 本章小結
第 7 章 債券現券交易方式
7.1 銀行間現券交易方式
7.1.1 意向報價
7.1.2 對話報價
7.1.3 請求報價
7.1.4 做市報價
7.1.5 指示性報價
7.1.6 匿名點擊
7.2 交易所現券交易方式
7.2.1 匹配成交
7.2.2 點擊成交
7.2.3 詢價成交
7.2.4 協商成交
7.2.5 競買成交
7.3 本章小結
第 8 章 回購與債券借貸
8.1 質押式回購
8.1.1 銀行間質押式回購
8.1.2 交易所質押式回購
8.1.3 質押式回購的功能
8.2 買斷式回購
8.2.1 買斷式回購的基本原理
8.2.2 買斷式回購的功能
8.3 債券借貸
8.3.1 債券借貸的基本原理
8.3.2 債券借貸的功能
8.4 本章小結
第 9 章 國債期貨與標準債券遠期
9.1 國債期貨
9.1.1 中金所國債期貨簡介
9.1.2 國債期貨的功能
9.1.3 國債期貨常見指標的計算
9.2 標準債券遠期
9.2.1 標準債券遠期簡介
9.2.2 標準債券遠期的功能
9.2.3 標準債券遠期常見指標的計算
9.3 本章小結
第 10 章 利率互換
10.1 利率互換介紹
10.1.1 利率互換簡介
10.1.2 利率互換的功能
10.1.3 利率互換的交易要素
10.1.4 利率互換的交易曲線系統
10.1.5 利率互換的交易與利息計算-
10.2 利率互換即期與遠期收益率曲線的建構
10.2.1 利率互換即期收益率曲線的建構
10.2.2 利率互換遠期收益率曲線的建構
10.3 利率互換的估值與風險計量
10.3.1 估值原理與步驟
10.3.2 Shibor3M 利率互換的估值
10.3.3 FR007 利率互換的估值
10.3.4 利率互換的DV01 與利率互換關鍵期限的DV01
10.3.5 利率互換的風險價值與預期損失
10.4 本章小結
第 11 章 利率期權
11.1 利率上下限期權介紹
11.1.1 利率上限期權與利率下限期權
11.1.2 利率上下限期權的功能
11.1.3 利率上下限期權交易要素
11.1.4 利率上限期權與利率下限期權的平價關係
11.2 利率上下限期權波動率曲面的建構
11.2.1 波動率曲面介紹
11.2.2 波動率曲面的常用建構方法
11.2.3 利率上下限期權波動率曲面的具體建構
11.3 利率上下限期權的估值與風險指標
11.3.1 利率上下限期權現值的計算
11.3.2 利率上下限期權風險指標的計算
11.4 利率互換期權介紹
11.4.1 利率互換期權簡介
11.4.2 利率互換期權的功能
11.4.3 利率互換期權的平價關係
11.4.4 利率互換期權的交易要素
11.5 利率互換期權的估值與風險指標
11.5.1 利率互換期權波動率曲面的建構
11.5.2 利率互換期權現值的計算
11.5.3 利率互換期權風險指標的計算
11.6 利率期權風險價值的簡易計算
11.6.1 敏感度一階模型計算風險價值
11.6.2 敏感度二階模型計算風險價值
11.7 本章小結
第 12 章 信用衍生品
12.1 信用衍生品簡介
12.1.1 國內外信用衍生品的發展
12.1.2 信用風險緩釋憑證(CRMW)
12.1.3 CDS/CRMA/ 信用保護合約
12.1.4 CDS 指數
12.1.5 CRM 業務的功能
12.2 CRM 的估值與風險指標
12.2.1 生存曲線的建構
12.2.2 CRM 產品現值的計算
12.2.3 CRM 產品的風險指標計算
12.3 本章小結
附錄A
參考資料
參考圖書
參考文章
參考檔案
序/導讀
序言
金融作為經濟的命脈,不斷促進著經濟的發展。固定收益證券作為中國金融領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需求越來越旺盛。長期以來,固定收益的定量實操層面的研究相對較少,而巨觀層面的研究較多。特別是講解如何將理論模型應用到實際市場中的圖書非常稀少,且大部分是較多的複雜公式推導,難以理解;和電腦程式語言結合的圖書更是寥寥無幾。當前恰逢金融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市場上既懂金融業務又懂 IT 的人員非常缺乏,各大金融機構對複合型人才的需求很旺盛。
在這樣的多重背景下,大多數人可能對金融固定收益領域並不是非常了解,而又渴望快速入門並打破固定收益定量分析的專業門檻,因此非常需要一本專門系統講解固定收益定量分析實操的書,以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對於本書採用何種程式語言,筆者考慮了許久,因為選用一種合適的程式語言對金融固定收益領域的業務模型的實現至關重要。Python 的語法很容易實現那些金融演算法和數學計算,每個數學敘述基本都能轉變成簡易的Python 程式進行快速計算和偵錯。因此,本書中的所有實例是基於Python 撰寫的。與傳統的教科書和學術論文不同,本書以實務案例為主,儘量省去大量的複雜公式推導,強調經濟含義與應用。本書引用了市場的真實資料與案例,並且基本都有詳細的計算過程,有助讀者理解。本書的主要特色是金融與科技的融合,讓懂金融業務的人員了解金融業務模型如何運用 Python 程式設計的方式實現,讓懂科技的人員學會金融業務。考慮到大部分金融從業人員並不是資訊技術專業的,又想學習 Python 在金融領域尤其是在固定收益領域的應用,筆者儘量以函數的形式進行案例的實現,這樣更易於讀者理解與呼叫。科技人員可以學習固定收益領域模型的中間計算過程,加強對業務的具體應用與開發。
本書的第1章對中國固定收益市場(尤其是債券市場)進行了基本介紹與歸納總結。第2章至第8章主要介紹債券基礎產品(包含回購和借貸)的交易要素、業務與計量方法及實際應用,為後續相關衍生產品的介紹打下基礎。第9章至第11章主要介紹固定收益中利率衍生品——國債期貨、標準債券遠期、利率互換與利率期權的要素與計量模型。第12章主要介紹與固定收益中的信用衍生品——信用風險緩釋工具(CRM)相關的業務,並對該產品進行定量與風險分析。
書中的部分內容來源自筆者微信公眾號「金學智庫」,並進行了改寫,儘量保持與時俱進。另外,為方便讀者學習並實操,本書涉及的資料和程式可到非同步社區網站下載,或透過微信公眾號「金學智庫」聯繫筆者,獲取免費的資源。
本書的撰寫獲得了張衛國、于孝建、斯文、姚奕、周瑤、屈金磊、徐曉玲、庾燦斌、李偉濤及其他朋友的支援與幫助,他們提供了很多非常寶貴的建議,筆者在這裡一併向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由於筆者的能力有限,書中難免有疏漏,歡迎讀者批評指正,並及時與筆者聯繫,筆者的電子郵件:warcraft_0001@163.com。
歐晨
金融作為經濟的命脈,不斷促進著經濟的發展。固定收益證券作為中國金融領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需求越來越旺盛。長期以來,固定收益的定量實操層面的研究相對較少,而巨觀層面的研究較多。特別是講解如何將理論模型應用到實際市場中的圖書非常稀少,且大部分是較多的複雜公式推導,難以理解;和電腦程式語言結合的圖書更是寥寥無幾。當前恰逢金融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市場上既懂金融業務又懂 IT 的人員非常缺乏,各大金融機構對複合型人才的需求很旺盛。
在這樣的多重背景下,大多數人可能對金融固定收益領域並不是非常了解,而又渴望快速入門並打破固定收益定量分析的專業門檻,因此非常需要一本專門系統講解固定收益定量分析實操的書,以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對於本書採用何種程式語言,筆者考慮了許久,因為選用一種合適的程式語言對金融固定收益領域的業務模型的實現至關重要。Python 的語法很容易實現那些金融演算法和數學計算,每個數學敘述基本都能轉變成簡易的Python 程式進行快速計算和偵錯。因此,本書中的所有實例是基於Python 撰寫的。與傳統的教科書和學術論文不同,本書以實務案例為主,儘量省去大量的複雜公式推導,強調經濟含義與應用。本書引用了市場的真實資料與案例,並且基本都有詳細的計算過程,有助讀者理解。本書的主要特色是金融與科技的融合,讓懂金融業務的人員了解金融業務模型如何運用 Python 程式設計的方式實現,讓懂科技的人員學會金融業務。考慮到大部分金融從業人員並不是資訊技術專業的,又想學習 Python 在金融領域尤其是在固定收益領域的應用,筆者儘量以函數的形式進行案例的實現,這樣更易於讀者理解與呼叫。科技人員可以學習固定收益領域模型的中間計算過程,加強對業務的具體應用與開發。
本書的第1章對中國固定收益市場(尤其是債券市場)進行了基本介紹與歸納總結。第2章至第8章主要介紹債券基礎產品(包含回購和借貸)的交易要素、業務與計量方法及實際應用,為後續相關衍生產品的介紹打下基礎。第9章至第11章主要介紹固定收益中利率衍生品——國債期貨、標準債券遠期、利率互換與利率期權的要素與計量模型。第12章主要介紹與固定收益中的信用衍生品——信用風險緩釋工具(CRM)相關的業務,並對該產品進行定量與風險分析。
書中的部分內容來源自筆者微信公眾號「金學智庫」,並進行了改寫,儘量保持與時俱進。另外,為方便讀者學習並實操,本書涉及的資料和程式可到非同步社區網站下載,或透過微信公眾號「金學智庫」聯繫筆者,獲取免費的資源。
本書的撰寫獲得了張衛國、于孝建、斯文、姚奕、周瑤、屈金磊、徐曉玲、庾燦斌、李偉濤及其他朋友的支援與幫助,他們提供了很多非常寶貴的建議,筆者在這裡一併向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由於筆者的能力有限,書中難免有疏漏,歡迎讀者批評指正,並及時與筆者聯繫,筆者的電子郵件:warcraft_0001@163.com。
歐晨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