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失控的銀行:通膨、失業、衰退,都是銀行失序而產生的連鎖效應,該如何解決?

The Bankers New Clothes Whats Wrong with Banking and What to Do about It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1個人喜歡
  • 9 378
    42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亞馬遜網站讀者四顆星推薦,金融類三○大暢銷書
★英國央行總裁、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前聯準會主席聯手推薦


下一次的金融風暴,不但很快就會來到,而且會更加無法收拾。
即將進入後服貿時代的台灣,更可能因為金融業西進而首當其衝,成為第一批犧牲者!

◎榮獲彭博商業週刊2013年選書,選書人為 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傑森.弗曼(Jason Furman)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2013年最佳經濟學選書。
◎《華爾街日報》( The Wall Street Journal)2013年非文學選書。


◎下一波金融風暴正要襲來!你還覺得錢擺在銀行裡最安全嗎?
錯了。下一波的金融風暴,還是會從銀行的貪婪與錯誤的投資策略延燒。
阿迪馬特與海威格要告訴你:即使你只存定存,也可能面臨血本無歸。
因為銀行就像是個癟腳的投資人,不但拿你的存款投資,還會向別的銀行借錢。
而當銀行投資失利?拿來「救」銀行的,還是你我的稅金!

◎「天啊,上次金融風暴後,銀行都沒有一點反省、改進嗎?」
嗯,沒有。阿迪馬特與海威格要告訴你:非但沒改進,而且越變越糟。
比起強化銀行體質,銀行肥貓更願意思考:如何遊說政治人物,讓他們能夠擺脫監控。
或許你會想問:萬一又碰到金融風暴呢?
肥貓要告訴你:沒那麼倒楣啦。

◎所以,銀行肥貓到底做了什麼好事?
阿迪馬特與海威格要告訴你:
第一,拒絕從上一次的金融風暴吸收教訓,繼續用借貸來創造利潤。
第二,一般的企業頂多借貸到資產的30~50%,銀行呢?90%!一旦投資失利,其他的銀行也跟著倒楣。
第三,銀行肥貓努力擺脫政府的監督。萬一出問題?再從稅金填補就好啦!
對雷曼兄弟跨台後造成的股市崩盤、國家破產還記憶猶新?
快做好準備,我們可能得再經歷一次。

◎你知道「紓困」代表什麼嗎?不只是政府拿一筆錢,協助銀行渡過難關而已。
「紓困」,代表政府拿你我的稅金來救這家銀行,所以這家銀行不會倒,是一個很棒的借錢標的。
「紓困」,表示銀行不但可以更簡單地借到錢,而且因為政府做保,
所以可以爭取到更好的借貸條件。可以借更多錢。
然後,銀行肥貓告訴你:我們大到不能倒。
否則,連你我都血本無歸!

二○○八年的金融風暴重創全世界的經濟,台灣也不例外。
但如今,比二○○八年時更嚴重、更難收拾的金融風暴正在醞釀當中。
這些銀行非但沒有強化自己的體質,而且借了更多錢,變得更肥。
這些銀行肥貓用借來的錢遊說所有的人相信:
比起紓困所拿出來的稅金,銀行倒閉所引起的後續效應更加無法收拾。
政府若要進行管制、試圖讓銀行變得更健全,則只會傷害經濟成長。
直到風暴來襲,肥貓依然坐擁高薪。而你我的血汗稅金,則再次成為紓困款項裡的一個0,挽救這些自食惡果的掠‧食‧者。

為了要避免落入這樣的窘境,阿迪馬特與海威格不但要告訴你銀行如何透過借貸獲利,他們更要告訴你,除了加強監督、制定更完善的金融法規條例(而且不要再讓銀行肥貓閃避監督!)更要改變銀行用以投資的資金結構,降低借貸的比例。

否則,下一次的金融風暴,不但很快就會來到,而且會更加無法收拾。
即將進入後服貿時代的台灣,更可能因為金融業西進而首當其衝,成為第一批犧牲者!

名人推薦

國內主要推薦人:
★台大經濟系暨研究所教授  林建甫
★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 吳中書 
★臺灣金控兼任臺灣銀行董事長 李紀珠
★評論工作者 南方朔
聯合推薦

國外主要推薦人:
★美國前聯準會主席、前經濟復甦委員會主席保羅.沃爾克(Paul Volcker)
★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前主席邁克爾.波斯金(Michael J. Boskin)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肯尼茲‧阿洛(Kenneth J. Arrow)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湯瑪斯.沙金特(Thomas Sargent)
★英國央行總裁默文.金(Mervyn King)

譯者

 

周詩婷

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因為想做出連中文系都能看懂的商業書,輾轉成為商業書編輯,現為商業書譯者,此為第一本譯作。連絡信箱:amilly1979@gmail.com

目錄

前言
謝詞

第一章 銀行家國王們沒穿衣服

第一部 借貸、金融產業與風險
第二章 借貸業務為什麼會增加風險?
第三章 放款業務的黑暗面
第四章 「美好生活」是真的嗎?
第五章 借貸的骨牌遊戲

第二部 我們的提議:提高銀行權益資本
第六章 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第七章 提高權益資本是否代價過高?
第八章 輸光的代價
第九章 甜美的衰退
第十章 銀行一定得放貸這麼多款項嗎?

第三部 向前走
第十一章 如果不是現在,那是何時?
第十二章 關於金融政策
第十三章 他人錢財

序/導讀

前言 

從二○○八年秋天發生的事件來看,金融產業需要進行徹底的改革,當時超過一年以上的時間,銀行與金融市場都處在危及關頭。然後,到了九月,整個金融系統幾近崩潰,金融機構一個接著一個破產或瀕臨破產。為了阻止經濟大恐慌,各國政府與央行進行大規模干預,儘管如此,經濟還是陷入「一九二九年經濟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譯按:當時美國失業率飆升到二五%,有的國家甚至高達三三%)以來最嚴重的衰退。

我們希望嚴謹地調查與討論金融產業出了什麼差錯,以及該怎麼做才能避免危機重演,從這場金融危機中真正學到教訓;但結果令人失望,對於金融系統該如何降低風險,至今沒有任何嚴謹的分析。

許多人聲稱他們「知道」金融危機的肇因,也「知道」為了避免危機再度發生,該做些什麼、或不該做什麼,但這些解決方案的眼光不夠深遠。銀行家與他們的支持者主張,金融系統沒什麼大問題,他們再三表示,金融大改革會干擾現在的金融產業務,傷害經濟,他們要我們相信,如果我們希望銀行可以持續借款以支持經濟成長,就得接受金融系統是這副德行。

這種說法一點也不合理,大部分的討論似乎都對過去發生的危機視而不見,許多主張聽起來都錯得離譜。身為學者,我們一輩子都在研究金融系統——艾娜特.阿迪瑪特是美國史丹佛大學的經濟學教授,馬丁.海威格則是德國波昂大學的經濟學教授,以及普朗克研究院集體商品所所長——我們對市面上的研究報告與政策建議,使用誤導人的語彙、對基本原則的錯誤理解以及謬誤的主張深感震驚。金融專家們,包括許多學者在內,似乎都認為金融產業不同於其他產業,不適用一般的經濟基本原則。

我們並不意外,銀行家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與需求而向國會遊說,當時他們的薪資與紅利就快不保,而維持現狀對他們有利。我們氣餒、也越來越警覺的是,那些漏洞百出的說法與主張沒有受到質疑,反而在大西洋兩岸的辯論中都獲得勝利。改革的努力因此熄火,各種計畫走錯方向,錯失了許多改善金融系統的機會。

本書要探討的,是提出我們需要金融改革的理由,並揭露那些反對金融改革的主張為何無效。然而,最重要的政策討論,往往在密室中進行,即便是尋求政策意見的監管單位,其意見來源也大多來自金融產業與它們的支持者,同時又要面對利益遊說團體對國會所施加的壓力。

我們發現,上述相關團體,沒有興趣參與金融改革的討論,不是因為他們早就知道或不知道改革的重要性,而是他們「不想」知道。政治人物與監管單位寧可避免對金融產業提出質疑,他們偏愛省事的說詞,何況這些說法還能掩蓋他們政策失敗的責任。學者們則是陷在各種經濟理論當中,他們納悶,那些應該有效的理論怎麼都失靈了。因為這樣,那些錯誤的主張,才會在政策辯論上勝出。

我們也發現有許多人,包括參與政策討論的人,並未充分了解是什麼樣的潛在概念在左右他們的意見,或影響他們如何評估別人的意見。金融專家們故意使用別人聽不懂的行話,來混淆大眾與政策制定者,把金融改革的辯論變成一本糊塗帳。

我們非常擔心這種情況,因為金融系統既危險又被曲解,所以才想寫下這本書,向廣大民眾好好解釋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更多人了解這件事,好讓他們形成自己的意見,以擴大參與的規模,提升辯論的等級。

政策制定者若忽視風險,最終所有的人都會遭殃。有個血淋淋的例子就是日本,在那裡,腐敗的監管單位與政治人物,與東京電力公司串通,一起忽視核能安全。當二○一一年發生三一一大地震,這種忽視終於引發了本來可以避免的核災。

軟弱怕事的監管法規與無效率的執行力,也助長了金融系統的風險程度,導致美國房地產衰退、進而引發金融海嘯。但儘管這些災難為改革金融法規的努力奠下基礎,卻還是因為利益團體對國會施壓與誤導改革方向,讓這些努力化為泡影。

金融產業其實不難了解,許多相關議題都很簡單易懂,只要學會某些術語的精確定義,例如「資本」(capital,譯按:也可指資方、資本家),就能幫忙戳破一些謬論。你不需要具備經濟學。金融學或定量學領域的背景,就能看懂這本書再說什麼。

在本書,我們會探討許多陳述與觀點,有時我們會使用某些名詞來泛指某一類人,如「銀行家」、「監管單位」或「政治人物」,來指涉與金融產業、公共政策相關的許多人,但不代表所有的銀行家、監管人員與政治人物。這當中有許多人為公共福利的改革辯護與努力,但我們所要探討的觀點,在每一種團體中都普遍盛行,對政策的討論有強大的影響力,使得我們覺得有必要壟統地概括這些團體,來為我們的觀點辯護。

如果有人告訴你現在的情況已經比二○○七至二○○九年的金融危機改善許多,金融系統也已經變得比較安全了,千萬不要相信。現在的金融系統,儘管有人建議過該如何改革,但還是跟金融危機時期一樣危險與脆弱。

但這種情況是可以改變的,只要我們聚焦於正確的問題,給予適當的診斷,並馬上採取有益的行動。

想要實現更完善的金融系統,需要有效的監管法規與執行力,更重要的是,還需要政治上願意改採適當的衡量方式。我們寫這本書,是希望更多人了解這個議題,讓政治人物與監管單位向大眾負責。「銀行家的新衣」——那些漏洞百出又危險的主張,不應該獲勝。

 

二○一二年,十月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6557767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416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