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
《富媽媽窮媽媽》金網獨家抽獎活動!
參加下列任1項活動就有機會獲得陳重銘新書《富媽媽窮媽媽》
1️⃣ 為《富媽媽窮媽媽》按讚抽獎
即日起~9/30,在商品頁點「喜歡+1」按鈕 → 抽《富媽媽窮媽媽》 1 本
👉前往本書頁面
2️⃣同場購買加碼抽
2025/9/9~9/30,在金石堂網站單筆訂單購買《富媽媽窮媽媽》+ 金尉出版社任1本出版品
→ 抽 《富媽媽窮媽媽》 1本
👉去逛逛金尉出版 (可一次購買陳重銘老師前作)
📅抽獎公布布時間
10/3 公告於金石堂 FB & IG 粉絲團(後續寄發中獎通知到會員信箱)
⚠️ 注意事項
1. 活動參加者須為金石堂網路書店會員,且會員資料中有正確 Email
2.公告後請於指定期限回覆獎項寄送資訊,逾期視同放棄
3. 抽獎與寄送僅限台澎金馬地區。
4. 每一會員帳號於單一活動僅限獲獎一次。
5. 金石堂保留修改、變更及終止本活動之權利,若有異動將公告於FB/IG。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一次擁有資本市場群眾心理學兩本百年經典鉅作!
《金融時報》十大投資經典,本書收錄其中兩本!
「金融市場不曾缺少的就是混亂和欺詐。針對投資書籍的必讀書單中,總會出現這兩本名著。一代又一代的投資者對它們備加推崇。」
——美林證券執行董事,暢銷書《投資幻象》作者馬丁.佛德森(Martin Fridson)編
「關於財富、貪婪、詭計和金融革新的真實故事,讓人過目難忘。」
——彼得.伯恩斯坦(Peter L. Bernstein)博士,暢銷書《投資金律》《馴服風險》作者專文推薦
您能相信鬱金香球莖的價格超過黃金嗎?
這就是1634年荷蘭出現的鬱金香熱,當時風潮席捲全荷蘭。一個世紀之後,英國的股票價格暴漲,肇因於一個先進的國債償還計畫,並導致一大堆泡沫公司的出現。泡沫破滅之後,出現了什麽現象?這段公案為我們帶來什麼啟發?是市場的波動無常,還是群衆的歇斯底里?查爾斯.麥凱寫於1841年的《異常流行幻象與群眾瘋狂》記載了上述事件,並且提出獨特的觀點。
在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開幕初期,荷蘭的東印度公司就是當時的明星股——然而,當投機和欺詐介入,它的價格走勢就不那麼容易理解了。這也說明了,即使在證券市場的誕生之初,操縱市場的行爲就已經存在。1688年出版的《困惑之惑》,是第一本記載股票交易所各種投機現象的書。對17世紀的證券市場運作提供了第一手的觀察——許多元素迄今未變。
本書收錄兩部投資史上的不朽經典,《異常流行幻象與群眾瘋狂》和《困惑之惑》,記載群體行爲和交易詭計對金融市場造成的破壞和巨大影響。麥凱相信「大衆歇斯底里的間歇性發作」導致了市場的不穩定性,德•拉•維加直指「在市場混亂背後的陰謀詭計」。書中揭示的真相,今日依然隨處可見,從投資大師伯納德.巴魯克的投資策略、日本土地價格、垃圾債券,到霸菱證券的倒閉。即便是在今天的世界中,對於希望掌握證券市場中古怪現象的人來說,這是一本必讀經典。
《金融時報》十大投資經典,本書收錄其中兩本!
「金融市場不曾缺少的就是混亂和欺詐。針對投資書籍的必讀書單中,總會出現這兩本名著。一代又一代的投資者對它們備加推崇。」
——美林證券執行董事,暢銷書《投資幻象》作者馬丁.佛德森(Martin Fridson)編
「關於財富、貪婪、詭計和金融革新的真實故事,讓人過目難忘。」
——彼得.伯恩斯坦(Peter L. Bernstein)博士,暢銷書《投資金律》《馴服風險》作者專文推薦
您能相信鬱金香球莖的價格超過黃金嗎?
這就是1634年荷蘭出現的鬱金香熱,當時風潮席捲全荷蘭。一個世紀之後,英國的股票價格暴漲,肇因於一個先進的國債償還計畫,並導致一大堆泡沫公司的出現。泡沫破滅之後,出現了什麽現象?這段公案為我們帶來什麼啟發?是市場的波動無常,還是群衆的歇斯底里?查爾斯.麥凱寫於1841年的《異常流行幻象與群眾瘋狂》記載了上述事件,並且提出獨特的觀點。
在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開幕初期,荷蘭的東印度公司就是當時的明星股——然而,當投機和欺詐介入,它的價格走勢就不那麼容易理解了。這也說明了,即使在證券市場的誕生之初,操縱市場的行爲就已經存在。1688年出版的《困惑之惑》,是第一本記載股票交易所各種投機現象的書。對17世紀的證券市場運作提供了第一手的觀察——許多元素迄今未變。
本書收錄兩部投資史上的不朽經典,《異常流行幻象與群眾瘋狂》和《困惑之惑》,記載群體行爲和交易詭計對金融市場造成的破壞和巨大影響。麥凱相信「大衆歇斯底里的間歇性發作」導致了市場的不穩定性,德•拉•維加直指「在市場混亂背後的陰謀詭計」。書中揭示的真相,今日依然隨處可見,從投資大師伯納德.巴魯克的投資策略、日本土地價格、垃圾債券,到霸菱證券的倒閉。即便是在今天的世界中,對於希望掌握證券市場中古怪現象的人來說,這是一本必讀經典。
目錄
推薦序 彼得.伯恩斯坦
導論:在非理性的領域中 馬丁.佛德森
第一本書:《異常大衆妄想與群體瘋狂》
第一篇 密西西比計劃
約翰.勞,他的出身和青年時代――勞與威爾遜的決鬥――勞從監獄逃脫――「土地銀行」――勞在歐洲大陸上的賭博習性,以及與奧爾良公爵的交往――路易十四身後法國的狀況――勞在法國發行紙幣――法國人對密西西比計劃的熱情――維拉元帥――爲了見到勞所採取的策略和賄賂――密西西比股票的劇烈波動――可怕的謀殺――勞被任命爲全國財政的總審計長――各類裝飾品在巴黎極其暢銷――出現財政困難――派人去密西西比河流域採礦,掩人耳目的花招――銀行的支付停止――勞被免去財政部的職務――以硬幣支付――在歌曲中,勞和攝政王被諷刺――密西西比計劃的可怕危機――幾乎破産的勞,逃到了威尼斯――攝政王之死――勞被迫重新靠賭博度日――勞死於威尼斯
第二篇 南海泡沫
創始人牛津伯爵哈利――「交易巷」萬人空巷――沃爾普先生――約翰.布倫特爵士――對股票的巨大需求――「泡沫」無限公司――各種專案和泡沫公司――南海公司股價大幅上升――突然下跌――董事大會――南海公司騙局的破滅――對社會的影響――議會下院的激烈爭執――奈特逃跑――約翰.布倫特爵士被逮捕――奈特在泰爾蒙特捕獲――再次逃跑――與該計劃相關人員的審訊――各自受到的處罰――終語
第三篇 鬱金香狂熱
康拉德.格斯勒――鬱金香從維也納到英格蘭――荷蘭人對鬱金香的狂熱――鬱金香的巨大價值――水手和鬱金香的一則趣聞――交易鬱金香的正規市場――鬱金香被當作投機物件――鬱金香的巨大貶值――狂熱的結束
第二本書:《困惑之惑》
第一段對話/第二段對話/第三段對話/第四段對話
導論:在非理性的領域中 馬丁.佛德森
第一本書:《異常大衆妄想與群體瘋狂》
第一篇 密西西比計劃
約翰.勞,他的出身和青年時代――勞與威爾遜的決鬥――勞從監獄逃脫――「土地銀行」――勞在歐洲大陸上的賭博習性,以及與奧爾良公爵的交往――路易十四身後法國的狀況――勞在法國發行紙幣――法國人對密西西比計劃的熱情――維拉元帥――爲了見到勞所採取的策略和賄賂――密西西比股票的劇烈波動――可怕的謀殺――勞被任命爲全國財政的總審計長――各類裝飾品在巴黎極其暢銷――出現財政困難――派人去密西西比河流域採礦,掩人耳目的花招――銀行的支付停止――勞被免去財政部的職務――以硬幣支付――在歌曲中,勞和攝政王被諷刺――密西西比計劃的可怕危機――幾乎破産的勞,逃到了威尼斯――攝政王之死――勞被迫重新靠賭博度日――勞死於威尼斯
第二篇 南海泡沫
創始人牛津伯爵哈利――「交易巷」萬人空巷――沃爾普先生――約翰.布倫特爵士――對股票的巨大需求――「泡沫」無限公司――各種專案和泡沫公司――南海公司股價大幅上升――突然下跌――董事大會――南海公司騙局的破滅――對社會的影響――議會下院的激烈爭執――奈特逃跑――約翰.布倫特爵士被逮捕――奈特在泰爾蒙特捕獲――再次逃跑――與該計劃相關人員的審訊――各自受到的處罰――終語
第三篇 鬱金香狂熱
康拉德.格斯勒――鬱金香從維也納到英格蘭――荷蘭人對鬱金香的狂熱――鬱金香的巨大價值――水手和鬱金香的一則趣聞――交易鬱金香的正規市場――鬱金香被當作投機物件――鬱金香的巨大貶值――狂熱的結束
第二本書:《困惑之惑》
第一段對話/第二段對話/第三段對話/第四段對話
序/導讀
推薦序 彼得.伯恩斯坦
本書所講述的故事大約發生在300年前,但是讀來栩栩如生,宛如發生在昨日,甚至今日。這就是爲什麽長期以來,這兩部著作一直得到投資者重視的原因。無論世界怎樣變遷,有些東西一直沒有改變。儘管新技術層出不窮,機構投資者的地位變得越來越重要,金融工具變得越來越複雜,資訊爆炸、全球化、金融理論的進步等等,但是今天的金融市場和三百年前並沒有本質區別。
不難發現,今天的市場行爲與17世紀時基本上是類似的。投機者依然在投機,保值者依然在保值。這種驚人的相似性,不僅僅表現在投資者行爲上,交易工具和清算機制也幾乎沒有隨著時間流逝而改變。
這就出現了一個有趣的問題:當代的金融市場是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樣複雜?或者換一種問法,古代的金融市場是否比我們想像的更複雜呢?我想請讀者自己來回答這個問題。
在人類漫長的歷史中,這種出人意料的相似性只出現在最近的幾百年。麥凱和德·拉·維加記載的那些事件,在400年前是不可能發生的,因爲400年前還沒有金融市場。設想這些事情發生在法皇亨利八世、教皇朱利葉斯二世(Julius II)、英皇查理五世的時代——西元1500年前後——是毫無意義的。本書中的兩部著作的一個驚人特點就是,當代的讀者對於這些在市場雛形期出現的行爲,會感到如此的熟悉。
在17世紀以前大部分有記載的歷史中,總財富的增長相當緩慢。財富所有權偶爾會發生轉移,主要通過暴力手段或者遺産繼承,而不是通過金融交易。只有當16世紀哥倫布掀起了海外探險的狂熱後,新的財富才源源不斷的流入歐洲,其中包括新發現的土地上産出的農產品、原材料、動物,更不用說難以計數的黃金白銀了。一場迅猛的技術革新隨之而來,最終導致了工業革命。
於是,一個家庭甚至一個國家,可以在不損害其他家庭或者其他國家的情況下,變得更爲富有。這是發生在經濟和社會中的一個最根本的變化。人類歷史上破天荒第一次,財富的積累不再通過繼承或掠奪——至少不在歐洲的土地上掠奪。隨著財富總量不斷增長,企業成爲財富增長的推動力。從這一刻起,貴族制度就開始走向滅亡。請注意,《困惑之惑》出版的那一年,1688年,也正是英國人民推翻斯圖亞特王朝,建立君主立憲制的那一年。這種與過去的決絕,正是現代歷史的開端。
企業需要資金,通常情況下,這種資金的規模之大是單個企業主無法供給的。所以企業必須融資。爲了滿足這種需求,交易有形資産所有權的金融市場就出現了。這個市場快速發展,外部雄厚的流動資金蜂擁而入,這一切雄辯的說明了,17世紀歐洲致富的速度是何等之快。
金融資産一旦出現,就迅速與作爲它存在依據的基礎資産分離,開始了它自身獨立的發展。這就是麥凱和德·拉·維加的作品所要告訴我們的啓示。自從世上有了金融市場,就是如此。這兩部作品中描述的事情,在金融市場後來的歷史中一再出現,這證明了它們經久的生命力。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市場剛形成的早期,這些特點就已經出現了。
我必須向讀者強調,這部書中含有三件珍寶,而不是兩件。馬丁佛德森的導論不僅僅是兩本著作的補充,也是本書閱讀過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中您將得到很多收穫。下面,您就將進入這一段關於財富、貪婪、詭計和金融革新的傳奇歷史。
本書所講述的故事大約發生在300年前,但是讀來栩栩如生,宛如發生在昨日,甚至今日。這就是爲什麽長期以來,這兩部著作一直得到投資者重視的原因。無論世界怎樣變遷,有些東西一直沒有改變。儘管新技術層出不窮,機構投資者的地位變得越來越重要,金融工具變得越來越複雜,資訊爆炸、全球化、金融理論的進步等等,但是今天的金融市場和三百年前並沒有本質區別。
不難發現,今天的市場行爲與17世紀時基本上是類似的。投機者依然在投機,保值者依然在保值。這種驚人的相似性,不僅僅表現在投資者行爲上,交易工具和清算機制也幾乎沒有隨著時間流逝而改變。
這就出現了一個有趣的問題:當代的金融市場是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樣複雜?或者換一種問法,古代的金融市場是否比我們想像的更複雜呢?我想請讀者自己來回答這個問題。
在人類漫長的歷史中,這種出人意料的相似性只出現在最近的幾百年。麥凱和德·拉·維加記載的那些事件,在400年前是不可能發生的,因爲400年前還沒有金融市場。設想這些事情發生在法皇亨利八世、教皇朱利葉斯二世(Julius II)、英皇查理五世的時代——西元1500年前後——是毫無意義的。本書中的兩部著作的一個驚人特點就是,當代的讀者對於這些在市場雛形期出現的行爲,會感到如此的熟悉。
在17世紀以前大部分有記載的歷史中,總財富的增長相當緩慢。財富所有權偶爾會發生轉移,主要通過暴力手段或者遺産繼承,而不是通過金融交易。只有當16世紀哥倫布掀起了海外探險的狂熱後,新的財富才源源不斷的流入歐洲,其中包括新發現的土地上産出的農產品、原材料、動物,更不用說難以計數的黃金白銀了。一場迅猛的技術革新隨之而來,最終導致了工業革命。
於是,一個家庭甚至一個國家,可以在不損害其他家庭或者其他國家的情況下,變得更爲富有。這是發生在經濟和社會中的一個最根本的變化。人類歷史上破天荒第一次,財富的積累不再通過繼承或掠奪——至少不在歐洲的土地上掠奪。隨著財富總量不斷增長,企業成爲財富增長的推動力。從這一刻起,貴族制度就開始走向滅亡。請注意,《困惑之惑》出版的那一年,1688年,也正是英國人民推翻斯圖亞特王朝,建立君主立憲制的那一年。這種與過去的決絕,正是現代歷史的開端。
企業需要資金,通常情況下,這種資金的規模之大是單個企業主無法供給的。所以企業必須融資。爲了滿足這種需求,交易有形資産所有權的金融市場就出現了。這個市場快速發展,外部雄厚的流動資金蜂擁而入,這一切雄辯的說明了,17世紀歐洲致富的速度是何等之快。
金融資産一旦出現,就迅速與作爲它存在依據的基礎資産分離,開始了它自身獨立的發展。這就是麥凱和德·拉·維加的作品所要告訴我們的啓示。自從世上有了金融市場,就是如此。這兩部作品中描述的事情,在金融市場後來的歷史中一再出現,這證明了它們經久的生命力。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市場剛形成的早期,這些特點就已經出現了。
我必須向讀者強調,這部書中含有三件珍寶,而不是兩件。馬丁佛德森的導論不僅僅是兩本著作的補充,也是本書閱讀過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中您將得到很多收穫。下面,您就將進入這一段關於財富、貪婪、詭計和金融革新的傳奇歷史。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