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買賣準則:99%的成功,來自投資人的執行力
THE ART OF EXECUTION : How the world,s best investors get it wrong and still make millions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本書詳細分析投資人最常遭遇的兩大難題
「我買到虧損的股票了,怎麼辦?」
「我買到賺錢的股票了,怎麼辦?」
許多人低估了投資賺錢最重要的一件事
就是敢賣、敢加碼的「執行力」
對於專業來說,股價漲跌時什麼都不做,從頭到尾就不是一個選項!
Amazon 4.3星高評價,影響全球最多股民的「投資行為學」著作
幫助投資人找到重大獲利背後的關鍵因子
「雷索爾提供了一個全面的框架,分析投資人該如何處理虧損部位以及如何調節獲利部位,
以對你的投資組合回報產生巨大的正面影響。」
——德克‧恩德萊因 (Dirk Enderlein),惠靈頓合夥人兼基金經理
這是一本關於投資行為方面的經典著作。作者雷索爾是一名知名基金經理,旗下管理了 45 名頂級投資者,他提供每人2500萬至 1.5億美元不等的投資資金,並立下簡單明確的規則:所有人只能投資自己十個最好的賺錢想法。
然後,他分析結果,找出究竟是哪些行為造就了贏家的成功。
這些投資者都是當今市場上的佼佼者——從歐洲頂級對沖基金經理到華爾街傳奇人物,想必這是一個萬無一失的操盤計畫吧?
然而,大多數投資者的想法實際上栽了跟頭。經過七年,他們的勝率甚至還比不上投擲硬幣所做出的投資結果。然而,儘管大多數時候都是錯誤的,但這些投資者中的多數,最終仍然賺到了大錢。
他們如何在大多數時間都犯錯的情況下,仍然有利可圖呢?
答案就在於他們卓越的執行力。作者領悟到:「成功的執行面及重大獲利背後的關鍵,是當你的投資構想開始虧錢或賺錢之後,你決定採取什麼做法」
本書將首次揭露這些贏家的投資行為,透過現實生活中的數據、案例研究和故事來解釋他們為何能獲得如此成功。
「我買到虧損的股票了,怎麼辦?」
「我買到賺錢的股票了,怎麼辦?」
許多人低估了投資賺錢最重要的一件事
就是敢賣、敢加碼的「執行力」
對於專業來說,股價漲跌時什麼都不做,從頭到尾就不是一個選項!
Amazon 4.3星高評價,影響全球最多股民的「投資行為學」著作
幫助投資人找到重大獲利背後的關鍵因子
「雷索爾提供了一個全面的框架,分析投資人該如何處理虧損部位以及如何調節獲利部位,
以對你的投資組合回報產生巨大的正面影響。」
——德克‧恩德萊因 (Dirk Enderlein),惠靈頓合夥人兼基金經理
這是一本關於投資行為方面的經典著作。作者雷索爾是一名知名基金經理,旗下管理了 45 名頂級投資者,他提供每人2500萬至 1.5億美元不等的投資資金,並立下簡單明確的規則:所有人只能投資自己十個最好的賺錢想法。
然後,他分析結果,找出究竟是哪些行為造就了贏家的成功。
這些投資者都是當今市場上的佼佼者——從歐洲頂級對沖基金經理到華爾街傳奇人物,想必這是一個萬無一失的操盤計畫吧?
然而,大多數投資者的想法實際上栽了跟頭。經過七年,他們的勝率甚至還比不上投擲硬幣所做出的投資結果。然而,儘管大多數時候都是錯誤的,但這些投資者中的多數,最終仍然賺到了大錢。
他們如何在大多數時間都犯錯的情況下,仍然有利可圖呢?
答案就在於他們卓越的執行力。作者領悟到:「成功的執行面及重大獲利背後的關鍵,是當你的投資構想開始虧錢或賺錢之後,你決定採取什麼做法」
本書將首次揭露這些贏家的投資行為,透過現實生活中的數據、案例研究和故事來解釋他們為何能獲得如此成功。
名人推薦
各界推薦
「研究生常問我要讀什麼書,以後可以成為更優秀的投資人,我的推薦書單通常有《智慧型股票投資人》和《股票作手回憶錄》,現在再加上這本書⋯⋯我希望30 年前的我就讀過!」—FPA 基金的合夥人 丹尼爾.布萊恩(Dennis M. Bryan)
「這本書講的道理很好,清楚自己的性格、環境和投資底細的人,將成為最後的贏家,前提是他做出明智的決定。」—歐迪資產管理的創始合夥人 克里斯平.奧迪(Crispin Odey)
「對手上的虧損部位和賺錢部位,有完善的做法架構,將左右你投資組合的報酬。投資的新手和專業人士都要讀的一本書。」—威靈頓管理國際的合夥人、基金經理人 德克.安德林(Dirk Enderlein)
「給散戶和專業投資人上了寶貴的一課。本書道破了每個投資人執行面做法上的隱憂。」—利安信託(Liontrust)的基金經理人 詹姆士.英格利斯- 瓊斯(James Inglis-Jones)
「真知灼見,良心的叮嚀,使我們對做法和時機點更加留意。」—先機環球投資的基金經理人、英國中小型股主管 丹尼爾.尼寇斯(Daniel Nickols)
「研究生常問我要讀什麼書,以後可以成為更優秀的投資人,我的推薦書單通常有《智慧型股票投資人》和《股票作手回憶錄》,現在再加上這本書⋯⋯我希望30 年前的我就讀過!」—FPA 基金的合夥人 丹尼爾.布萊恩(Dennis M. Bryan)
「這本書講的道理很好,清楚自己的性格、環境和投資底細的人,將成為最後的贏家,前提是他做出明智的決定。」—歐迪資產管理的創始合夥人 克里斯平.奧迪(Crispin Odey)
「對手上的虧損部位和賺錢部位,有完善的做法架構,將左右你投資組合的報酬。投資的新手和專業人士都要讀的一本書。」—威靈頓管理國際的合夥人、基金經理人 德克.安德林(Dirk Enderlein)
「給散戶和專業投資人上了寶貴的一課。本書道破了每個投資人執行面做法上的隱憂。」—利安信託(Liontrust)的基金經理人 詹姆士.英格利斯- 瓊斯(James Inglis-Jones)
「真知灼見,良心的叮嚀,使我們對做法和時機點更加留意。」—先機環球投資的基金經理人、英國中小型股主管 丹尼爾.尼寇斯(Daniel Nickols)
目錄
序言
第一部分:我買到虧損的股票了,怎麼辦?
第一章 兔子:典型的套牢玩家
從買進持有,到坐以待斃
兔子套牢的原因
兔子本來可以採取什麼不同做法
擔心錯賣的恐懼
擺脫輸家的行動計劃
第二章 刺客:持盈保泰的停損專家
不要虧本
股票買賣準則
停損水準的重要性
賣掉虧損部位後更容易犯錯
摸清底細
第三章 獵人:反向操作的攤平高手
以挫敗開場,以成功收場
攤平致勝
斬獲複利效果
投資獵人的優勢
何時可以加碼虧損部位
第一部分結論
第二部分:我買到賺錢的股票了,怎麼辦?
第四章 打劫者:短視近利的投機份子
得失心
為什麼抱不住?
為什麼不該賣得太早
什麼情況賣掉贏家是對的?
為何打劫者是成功的對沖基金經理人?
忍住打劫的衝動
第五章 鑑賞家:穩抱長線的終極贏家
讓贏家長跑
《富比士》全球富豪榜的啟示
為何許多基金經理人難逃失敗的命運?
學界支持投資「最佳構想」的做法
鑑賞家的隱憂
你做好當鑑賞家的準備了嗎?
結論:成功的習慣
贏家的做法
輸家的做法
第一部分:我買到虧損的股票了,怎麼辦?
第一章 兔子:典型的套牢玩家
從買進持有,到坐以待斃
兔子套牢的原因
兔子本來可以採取什麼不同做法
擔心錯賣的恐懼
擺脫輸家的行動計劃
第二章 刺客:持盈保泰的停損專家
不要虧本
股票買賣準則
停損水準的重要性
賣掉虧損部位後更容易犯錯
摸清底細
第三章 獵人:反向操作的攤平高手
以挫敗開場,以成功收場
攤平致勝
斬獲複利效果
投資獵人的優勢
何時可以加碼虧損部位
第一部分結論
第二部分:我買到賺錢的股票了,怎麼辦?
第四章 打劫者:短視近利的投機份子
得失心
為什麼抱不住?
為什麼不該賣得太早
什麼情況賣掉贏家是對的?
為何打劫者是成功的對沖基金經理人?
忍住打劫的衝動
第五章 鑑賞家:穩抱長線的終極贏家
讓贏家長跑
《富比士》全球富豪榜的啟示
為何許多基金經理人難逃失敗的命運?
學界支持投資「最佳構想」的做法
鑑賞家的隱憂
你做好當鑑賞家的準備了嗎?
結論:成功的習慣
贏家的做法
輸家的做法
試閱
序言
頂尖投資人看錯,卻做對的秘密
「希望你不是打算在投資產業做到老。」我的同事看完我調查倫敦和華爾街投資人績效的研究後,有點擔心地看著我。「務必要反覆檢查你的結果。」他接著說:「如果這些結果是正確的,你的發現一定會讓外界大吃一驚,並在金融圈掀起波瀾。」我反覆檢查,確認了結果。於是本書誕生。
令人震驚的結果
我研究了2006 年6 月到2013 年10 月這段期間的1,866 筆投資,裡面共有45 名世界級的頂尖投資人,一共做了30,874 筆交易。我很榮幸,這當中的每一位投資人我在先機環球投資(Old Mutual Global Investors)當基金經理人時都帶過。
這1,866 筆投資最有意思的共同點是,每一筆都代表了這群最優秀的投資人,在這七年間最棒的賺錢投資構想。我給這些替我「精選股票基金」(Best Ideas Funds)操盤的優秀投資人的資金,介於2,000 萬到1.5 億美元,並且嚴格限制他們最多只能投資10 檔眼中最具獲利潛能的股票。
我這麼做的道理很簡單,因為我認為僱用最棒的人才,讓他們發揮本事並投資手上最棒的構想,資本才有機會賺到最佳的報酬。他們手上勝券在握的構想,往往是由一群聰明絕頂的腦袋,在做足大量的研究後得出的結果。這讓我對賺大錢抱以信心。但說了你可能不太相信,他們所做的投資中,其實大部分都在「賠」錢。
高手出師不利
我個人很訝異的地方是,我發現這些最好的投資構想當中,只有49%(920 筆投資)賺錢。
令我更吃驚的是,有些鼎鼎大名的投資人,他們成功賺錢的時候只佔全部的30%。
我請來世上最棒的投資人才,讓他們投資心目中最好、把握最高的賺錢構想,結果他們獲利的機率,卻比猜中銅板正反面還更低。
讓我真正感到意外的地方,不是這些每年獲利上億且名列富豪排行榜的人物竟然也有弱點,而是當中有些投資人雖然出手三次才僅僅成功一次,但整體來看,他們幾乎沒人虧錢。事實上,他們最後還賺進大把鈔票。
這讓我想到一個問題:
多數時候錯誤的投資人,是如何賺進大錢的?
這些投資高手怎能有這種能耐,在錯比對的時候多的情況下,依舊賺進可觀的獲利?
如果不是靠點石成金術之類的魔法,這些人究竟擁有什麼成功的秘訣?
這個問題點燃我的好奇心,促使我動手分析他們在這七年間所做的每一筆交易。我想看穿他們交易時的祕訣,了解這一切究竟是如何辦到的?
我把研究結果寫成這本書。
我在研究過程中發現,成功的股市投資,其實跟你本身看法的對錯與否未必有關。投資成功到頭來講求的是——你如何完善地執行自己手上最好的構想。
我了解到,如果投資房地產最重要的成功條件除了地點,還是地點;那麼投資股市最重要的成功條件,除了執行,還是執行。
我也體認到,投資並不是所謂專家的專利,非得交付他們處理。只是一般大眾對於投資執行面的掌握度,目前尚不得其門而入。於是社會上廣泛存在一種誤解,就是大家誤以為這些專家會如此優秀,是因為這些人手上握有我們凡夫俗子難以望其項背的構想。
大錯特錯! 這本不必用到專門知識的書,正是寫給社會各界有這種想法的投資大眾與專業投資人。本書接下來就要告訴讀者,當你把心思擺在投資構想的「做法」—也就是在部位配置多少資金,還有發現買的股票虧錢或賺錢後該怎麼做的時候,你甚至可以不用煩惱投資構想實行後,究竟是否會有所斬獲。當然,我不是第一個這麼想的人。
現代金融期貨的領航人里歐. 梅拉梅德(Leo Melamed)曾經說:「我可能有60% 的時候是錯的,但依然能笑到最後,其中的關鍵就是資金管理。」同理,靠投資致富的億萬富翁、傳奇避險基金經理人保羅.都鐸.瓊斯(Paul Tudor Jones II)曾說過:「所有我知道的華爾街成功故事背後,除了資金管理,還是資金管理」。
英雄所見略同,同樣是白手起家的億萬富翁、交易作手索羅斯也曾指出:「你本身的對錯與否並不是重點,而是你在對的時候賺多少、錯的時候虧多少。」本書的獨到之處在於,這是第一次有人用專業投資人的資金管理做法,實證這個道理。現在我知道了他們的秘訣,很快地你也會知道。
第二章 刺客
不要虧本
巴菲特曾將自己的成功投資準則公諸於世:「準則一:不要虧本。準則二:不要忘記準則一。」
刺客是指為我工作時,身體力行上面這條準則的投資人。這種人面對停損、持盈保泰的過程,簡直不留餘地,就像一個鐵石心腸的殺手能不帶情緒地扣下板機,然後表現得好像什麼事也沒發生過一樣。
別人我不知道,但每當我清空虧本的部位時,自己很難跟沒事一樣。我會重溫自己犯的錯,譴責自己,覺得自己是孟克《吶喊》畫中的那個人物。我也覺得很難在停損之後,克制自己不要三不五時檢查股票後來的表現。我講的這些不是重點,重點是,刺客清楚知道,任憑已經連連虧損的部位自生自滅,結果就是讓自身財富蒸發。上一章已提過,大額虧損會讓整體投資部位淨值回到正數的機會,變成幾乎難以達成的局面,投資人應該要對自己能夠從這樣的窘境盡早抽身感到欣慰。
有些大名鼎鼎的基金經理人,對付虧損的方法跟刺客一樣。傳奇對沖基金經理人史丹利.卓肯米勒(Stanley Druckenmiller)有次對同行的傳奇投資人索羅斯(George Soros)下了評語:「這是我見過最會『吃虧』的投資人。他不會在意某一筆交易的輸贏,只要沒望了,他可以隨時罷手,因為他有那個自信從其他交易贏回來。」
像索羅斯這樣的投資刺客,明白成功的投資跟報酬不對稱有關,也就是說,贏家是確保賺取報酬的上檔潛力顯著大於蒙受虧損的下檔潛力。不管你對刺客有什麼樣的想像,現實世界中,我們都有能力當一個鐵石心腸的投資刺客。我欣賞刺客的地方是,它們奉行兩條聖旨般的準則來
過日子。
這兩條準則來自於他們自己的經驗和信念,每當出現虧損的時候,他們一律會用準則來指引決定,而非透過情緒或情感,這是他們成功的關鍵。這種人知道,當市場不如己意,面對隨之而來的不確定,這種情況下無法確保自己能做出對的事情。
此時他們選擇讓準則來主導一切。每當出現虧損,他們會聽令行事,不打一點折扣。重點是,這兩條準則是在刺客深思熟慮下所作的結論。刺客會事先做好計畫,在投資前就預設好接下來的執行步驟,因為他們知道在情勢緊迫和面臨壓力的情況下,自己很有可能會做出糟糕的決定。
《孫子兵法》說:「所以動而勝人,成功出於眾者。」底下是刺客在部位虧損時的行動準則,也是我研究結果顯示這麼做有道理的數據,以及刺客實踐準則的交易範例。
股票買賣準則
1. 虧損達到20-33% 時,全數出清
刺客自己心知肚明作為一位職業殺手是件多難的事,真的到了要了結虧損交易的關頭,那種想繼續觀望一陣子的誘惑有多強烈。
所以他們沒有要自己扣下板機,而是憑藉一個簡單又精確的工具,以確保他們的武器可以在準確的時間點自動開火,不拖泥帶水地除掉目標。這個工具是停損點。
按照準則,當刺客敲進任何股票時,會同時設下停損點。如果股價的跌幅觸發停損,就會自動清空股份。停損是交易時很常見的做法,但比較少用在投資(許多刺客是對沖基金經理人);多數的投資人是用「檢討」價位來取代,如果觸發這個價位,就強迫檢討持股,再決定該做什麼。理論上聽起來不錯,檢討是要我們去注意、強迫我們拿出行動,很像提醒冰箱門忘了關的警示音,不過問題是基金經理人常常放任冰箱的門開著,就是不關上。檢討條款可能只是徒具虛文,並沒有實際控管。採用停損的方式則好很多。那麼停損要設在哪裡?
傳奇投資人也是藝術收藏家的羅伊.紐伯格(Roy Neuberger),他的投資公司紐伯格伯曼公司將成功部分歸功於一條10% 法則:紐伯格一律在10% 停損,沒有例外。早點承認自己的錯誤,而且立即採取行動是他信奉的準則。
刺客也是如此,他們會依個人的經驗跟偏好,預先選定稍微不一樣的位置以了結虧損部位,但不外乎落在20% 到33% 之間(因人而異)。姑且不管紐伯格的準則,我的研究支持刺客的做法,設限於這個停損價位區間,現實來看是有機會把虧損彌平,躲過「多空雙巴」的局面。
頂尖投資人看錯,卻做對的秘密
「希望你不是打算在投資產業做到老。」我的同事看完我調查倫敦和華爾街投資人績效的研究後,有點擔心地看著我。「務必要反覆檢查你的結果。」他接著說:「如果這些結果是正確的,你的發現一定會讓外界大吃一驚,並在金融圈掀起波瀾。」我反覆檢查,確認了結果。於是本書誕生。
令人震驚的結果
我研究了2006 年6 月到2013 年10 月這段期間的1,866 筆投資,裡面共有45 名世界級的頂尖投資人,一共做了30,874 筆交易。我很榮幸,這當中的每一位投資人我在先機環球投資(Old Mutual Global Investors)當基金經理人時都帶過。
這1,866 筆投資最有意思的共同點是,每一筆都代表了這群最優秀的投資人,在這七年間最棒的賺錢投資構想。我給這些替我「精選股票基金」(Best Ideas Funds)操盤的優秀投資人的資金,介於2,000 萬到1.5 億美元,並且嚴格限制他們最多只能投資10 檔眼中最具獲利潛能的股票。
我這麼做的道理很簡單,因為我認為僱用最棒的人才,讓他們發揮本事並投資手上最棒的構想,資本才有機會賺到最佳的報酬。他們手上勝券在握的構想,往往是由一群聰明絕頂的腦袋,在做足大量的研究後得出的結果。這讓我對賺大錢抱以信心。但說了你可能不太相信,他們所做的投資中,其實大部分都在「賠」錢。
高手出師不利
我個人很訝異的地方是,我發現這些最好的投資構想當中,只有49%(920 筆投資)賺錢。
令我更吃驚的是,有些鼎鼎大名的投資人,他們成功賺錢的時候只佔全部的30%。
我請來世上最棒的投資人才,讓他們投資心目中最好、把握最高的賺錢構想,結果他們獲利的機率,卻比猜中銅板正反面還更低。
讓我真正感到意外的地方,不是這些每年獲利上億且名列富豪排行榜的人物竟然也有弱點,而是當中有些投資人雖然出手三次才僅僅成功一次,但整體來看,他們幾乎沒人虧錢。事實上,他們最後還賺進大把鈔票。
這讓我想到一個問題:
多數時候錯誤的投資人,是如何賺進大錢的?
這些投資高手怎能有這種能耐,在錯比對的時候多的情況下,依舊賺進可觀的獲利?
如果不是靠點石成金術之類的魔法,這些人究竟擁有什麼成功的秘訣?
這個問題點燃我的好奇心,促使我動手分析他們在這七年間所做的每一筆交易。我想看穿他們交易時的祕訣,了解這一切究竟是如何辦到的?
我把研究結果寫成這本書。
我在研究過程中發現,成功的股市投資,其實跟你本身看法的對錯與否未必有關。投資成功到頭來講求的是——你如何完善地執行自己手上最好的構想。
我了解到,如果投資房地產最重要的成功條件除了地點,還是地點;那麼投資股市最重要的成功條件,除了執行,還是執行。
我也體認到,投資並不是所謂專家的專利,非得交付他們處理。只是一般大眾對於投資執行面的掌握度,目前尚不得其門而入。於是社會上廣泛存在一種誤解,就是大家誤以為這些專家會如此優秀,是因為這些人手上握有我們凡夫俗子難以望其項背的構想。
大錯特錯! 這本不必用到專門知識的書,正是寫給社會各界有這種想法的投資大眾與專業投資人。本書接下來就要告訴讀者,當你把心思擺在投資構想的「做法」—也就是在部位配置多少資金,還有發現買的股票虧錢或賺錢後該怎麼做的時候,你甚至可以不用煩惱投資構想實行後,究竟是否會有所斬獲。當然,我不是第一個這麼想的人。
現代金融期貨的領航人里歐. 梅拉梅德(Leo Melamed)曾經說:「我可能有60% 的時候是錯的,但依然能笑到最後,其中的關鍵就是資金管理。」同理,靠投資致富的億萬富翁、傳奇避險基金經理人保羅.都鐸.瓊斯(Paul Tudor Jones II)曾說過:「所有我知道的華爾街成功故事背後,除了資金管理,還是資金管理」。
英雄所見略同,同樣是白手起家的億萬富翁、交易作手索羅斯也曾指出:「你本身的對錯與否並不是重點,而是你在對的時候賺多少、錯的時候虧多少。」本書的獨到之處在於,這是第一次有人用專業投資人的資金管理做法,實證這個道理。現在我知道了他們的秘訣,很快地你也會知道。
第二章 刺客
不要虧本
巴菲特曾將自己的成功投資準則公諸於世:「準則一:不要虧本。準則二:不要忘記準則一。」
刺客是指為我工作時,身體力行上面這條準則的投資人。這種人面對停損、持盈保泰的過程,簡直不留餘地,就像一個鐵石心腸的殺手能不帶情緒地扣下板機,然後表現得好像什麼事也沒發生過一樣。
別人我不知道,但每當我清空虧本的部位時,自己很難跟沒事一樣。我會重溫自己犯的錯,譴責自己,覺得自己是孟克《吶喊》畫中的那個人物。我也覺得很難在停損之後,克制自己不要三不五時檢查股票後來的表現。我講的這些不是重點,重點是,刺客清楚知道,任憑已經連連虧損的部位自生自滅,結果就是讓自身財富蒸發。上一章已提過,大額虧損會讓整體投資部位淨值回到正數的機會,變成幾乎難以達成的局面,投資人應該要對自己能夠從這樣的窘境盡早抽身感到欣慰。
有些大名鼎鼎的基金經理人,對付虧損的方法跟刺客一樣。傳奇對沖基金經理人史丹利.卓肯米勒(Stanley Druckenmiller)有次對同行的傳奇投資人索羅斯(George Soros)下了評語:「這是我見過最會『吃虧』的投資人。他不會在意某一筆交易的輸贏,只要沒望了,他可以隨時罷手,因為他有那個自信從其他交易贏回來。」
像索羅斯這樣的投資刺客,明白成功的投資跟報酬不對稱有關,也就是說,贏家是確保賺取報酬的上檔潛力顯著大於蒙受虧損的下檔潛力。不管你對刺客有什麼樣的想像,現實世界中,我們都有能力當一個鐵石心腸的投資刺客。我欣賞刺客的地方是,它們奉行兩條聖旨般的準則來
過日子。
這兩條準則來自於他們自己的經驗和信念,每當出現虧損的時候,他們一律會用準則來指引決定,而非透過情緒或情感,這是他們成功的關鍵。這種人知道,當市場不如己意,面對隨之而來的不確定,這種情況下無法確保自己能做出對的事情。
此時他們選擇讓準則來主導一切。每當出現虧損,他們會聽令行事,不打一點折扣。重點是,這兩條準則是在刺客深思熟慮下所作的結論。刺客會事先做好計畫,在投資前就預設好接下來的執行步驟,因為他們知道在情勢緊迫和面臨壓力的情況下,自己很有可能會做出糟糕的決定。
《孫子兵法》說:「所以動而勝人,成功出於眾者。」底下是刺客在部位虧損時的行動準則,也是我研究結果顯示這麼做有道理的數據,以及刺客實踐準則的交易範例。
股票買賣準則
1. 虧損達到20-33% 時,全數出清
刺客自己心知肚明作為一位職業殺手是件多難的事,真的到了要了結虧損交易的關頭,那種想繼續觀望一陣子的誘惑有多強烈。
所以他們沒有要自己扣下板機,而是憑藉一個簡單又精確的工具,以確保他們的武器可以在準確的時間點自動開火,不拖泥帶水地除掉目標。這個工具是停損點。
按照準則,當刺客敲進任何股票時,會同時設下停損點。如果股價的跌幅觸發停損,就會自動清空股份。停損是交易時很常見的做法,但比較少用在投資(許多刺客是對沖基金經理人);多數的投資人是用「檢討」價位來取代,如果觸發這個價位,就強迫檢討持股,再決定該做什麼。理論上聽起來不錯,檢討是要我們去注意、強迫我們拿出行動,很像提醒冰箱門忘了關的警示音,不過問題是基金經理人常常放任冰箱的門開著,就是不關上。檢討條款可能只是徒具虛文,並沒有實際控管。採用停損的方式則好很多。那麼停損要設在哪裡?
傳奇投資人也是藝術收藏家的羅伊.紐伯格(Roy Neuberger),他的投資公司紐伯格伯曼公司將成功部分歸功於一條10% 法則:紐伯格一律在10% 停損,沒有例外。早點承認自己的錯誤,而且立即採取行動是他信奉的準則。
刺客也是如此,他們會依個人的經驗跟偏好,預先選定稍微不一樣的位置以了結虧損部位,但不外乎落在20% 到33% 之間(因人而異)。姑且不管紐伯格的準則,我的研究支持刺客的做法,設限於這個停損價位區間,現實來看是有機會把虧損彌平,躲過「多空雙巴」的局面。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