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交易3.0:掌握當沖與波段交易的獲利技巧(原文第三版)
Mastering the Trade- Third Edition- 3rd Edition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
《富媽媽窮媽媽》金網獨家抽獎活動!
參加下列任1項活動就有機會獲得陳重銘新書《富媽媽窮媽媽》
1️⃣ 為《富媽媽窮媽媽》按讚抽獎
即日起~9/30,在商品頁點「喜歡+1」按鈕 → 抽《富媽媽窮媽媽》 1 本
👉前往本書頁面
2️⃣同場購買加碼抽
2025/9/9~9/30,在金石堂網站單筆訂單購買《富媽媽窮媽媽》+ 金尉出版社任1本出版品
→ 抽 《富媽媽窮媽媽》 1本
👉去逛逛金尉出版 (可一次購買陳重銘老師前作)
📅抽獎公布布時間
10/3 公告於金石堂 FB & IG 粉絲團(後續寄發中獎通知到會員信箱)
⚠️ 注意事項
1. 活動參加者須為金石堂網路書店會員,且會員資料中有正確 Email
2.公告後請於指定期限回覆獎項寄送資訊,逾期視同放棄
3. 抽獎與寄送僅限台澎金馬地區。
4. 每一會員帳號於單一活動僅限獲獎一次。
5. 金石堂保留修改、變更及終止本活動之權利,若有異動將公告於FB/IG。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掌握市場脈動,精準進出場,全面提升當沖與波段交易勝率!
揭示頂尖交易員的實戰策略與心理致勝法則,助你穩定獲利、駕馭市場!
「從技術分析到心理控制,從交易系統到市場機制,
本書是交易者不可或缺的全方位指南!」
本書是知名交易員約翰‧F‧卡特(John F. Carter) 的經典著作最新版本,專為當沖與波段交易者打造,涵蓋市場最新動態與最實用的交易策略。
全新升級的《全面交易3.0》將幫助你:
1. 建立系統化交易方法
2. 精確計算當沖與波段交易的進出場與停損點
3. 透過SKEW、VIX等七大內部指標精準解讀市場
4. 利用盤前檢查清單剖析近期市場行為
5. 鎖定高勝率設置,提升交易成功率
6. 強化風險控管,確保穩健交易表現
7. 掌握市場心理學與交易情緒控管
8. 預測市場修正,及早做好應對策略
本書不僅提供技術分析,更深入探討量化交易的思維與系統化交易方法,特別適合短線交易者。從交易硬體、軟體配置,到市場機制、樞紐點與部位管理,卡特提供一整套完整工具,助你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精準掌握獲利關鍵,穩定站穩交易前線!
揭示頂尖交易員的實戰策略與心理致勝法則,助你穩定獲利、駕馭市場!
「從技術分析到心理控制,從交易系統到市場機制,
本書是交易者不可或缺的全方位指南!」
本書是知名交易員約翰‧F‧卡特(John F. Carter) 的經典著作最新版本,專為當沖與波段交易者打造,涵蓋市場最新動態與最實用的交易策略。
全新升級的《全面交易3.0》將幫助你:
1. 建立系統化交易方法
2. 精確計算當沖與波段交易的進出場與停損點
3. 透過SKEW、VIX等七大內部指標精準解讀市場
4. 利用盤前檢查清單剖析近期市場行為
5. 鎖定高勝率設置,提升交易成功率
6. 強化風險控管,確保穩健交易表現
7. 掌握市場心理學與交易情緒控管
8. 預測市場修正,及早做好應對策略
本書不僅提供技術分析,更深入探討量化交易的思維與系統化交易方法,特別適合短線交易者。從交易硬體、軟體配置,到市場機制、樞紐點與部位管理,卡特提供一整套完整工具,助你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精準掌握獲利關鍵,穩定站穩交易前線!
目錄
謝詞
前言
導論
PART.I 交易者訓練營
第1 章 驅動市場的真正力量
第2 章 學校不教的交易投資心理學
第3 章 市場波動是否有其規律與邏輯可循?
第4 章 我已經瞭解市場,那要交易什麼商品?
第5 章 股票市場開盤了—預測行情的最佳工具
第6 章 一位初學者的旅程—丹妮爾.謝伊.甘姆
PART.II 期貨、股票、選擇權、外匯與加密貨幣的當日沖銷與波段交易最佳架構
第7 章 開盤跳空缺口—為何是勝算最高的交易?
第8 章 樞紐點—明確趨勢的停頓點&震盪盤整的逆向操作點
第9 章 $TICK 指數逆向操作—掠奪初學者的最佳方式
第10 章 回歸均值—獲利了結的最佳時機
第11 章 擠壓操作—掌握重大價格走勢的最佳方式
第12 章 掌握波浪—掌握任何市場、任何時間架構的趨勢
第13 章 如何繼續持有部位,而不至於過早出場
第14 章 搶帽子警訊—確認價格趨勢變動的最佳工具
第15 章 磚塊操作—如何判斷盤中趨勢反轉
第16 章 3:52 操作—總結美妙的一天
第17 章 HOLP 與LOHP 操作—拿捏趨勢反轉機會
第18 章 推進操作—運用個股、個股期貨&個股選擇權的波段交易
PART. III 回歸交易的現實世界
第19 章 我的交易旅程與策略—亨利.甘貝爾
第20 章 什麼架構最適合我?—丹妮爾.謝伊.甘姆
第21 章 交易思維與情緒控管:一筆獲利140 萬美元選擇權的操作心得
第22 章 交易:正確科技的重要性—戴羅.甘姆
第23 章 看似無計可施時的因應竅門
第24 章 精通交易之道
前言
導論
PART.I 交易者訓練營
第1 章 驅動市場的真正力量
第2 章 學校不教的交易投資心理學
第3 章 市場波動是否有其規律與邏輯可循?
第4 章 我已經瞭解市場,那要交易什麼商品?
第5 章 股票市場開盤了—預測行情的最佳工具
第6 章 一位初學者的旅程—丹妮爾.謝伊.甘姆
PART.II 期貨、股票、選擇權、外匯與加密貨幣的當日沖銷與波段交易最佳架構
第7 章 開盤跳空缺口—為何是勝算最高的交易?
第8 章 樞紐點—明確趨勢的停頓點&震盪盤整的逆向操作點
第9 章 $TICK 指數逆向操作—掠奪初學者的最佳方式
第10 章 回歸均值—獲利了結的最佳時機
第11 章 擠壓操作—掌握重大價格走勢的最佳方式
第12 章 掌握波浪—掌握任何市場、任何時間架構的趨勢
第13 章 如何繼續持有部位,而不至於過早出場
第14 章 搶帽子警訊—確認價格趨勢變動的最佳工具
第15 章 磚塊操作—如何判斷盤中趨勢反轉
第16 章 3:52 操作—總結美妙的一天
第17 章 HOLP 與LOHP 操作—拿捏趨勢反轉機會
第18 章 推進操作—運用個股、個股期貨&個股選擇權的波段交易
PART. III 回歸交易的現實世界
第19 章 我的交易旅程與策略—亨利.甘貝爾
第20 章 什麼架構最適合我?—丹妮爾.謝伊.甘姆
第21 章 交易思維與情緒控管:一筆獲利140 萬美元選擇權的操作心得
第22 章 交易:正確科技的重要性—戴羅.甘姆
第23 章 看似無計可施時的因應竅門
第24 章 精通交易之道
試閱
前言
2003年初,我參加了一場網路交易會議,旨在推廣新產品給積極交易者。當時,我已在資金管理行業工作了20多年。我選擇加入OneChicago,是因為我相信這些產品能提升我在股票現貨、期貨和選擇權市場的交易效果。雖然多年來我一直迴避這些產品,但聽完約翰.卡特(John Carter)清晰且周詳的介紹後,我不得不承認,「他所說的一點也沒錯。」
約翰所談的不僅是證券期貨,還包括一整套交易的心智架構與方法。我認為這是一個值得深入考量的系統,因此我主動去找他,自我介紹。我們討論了許多主題,包括如何將他的交易方法應用於證券期貨,以及成功交易的過程是一段漫長的旅程,而非僅僅是一個目的。卡特後來成為OneChicago 的早期支持者與交易者,再次顯示了他對創新事物的高接受度。此後,我們持續交流想法,如今我也很榮幸被邀請為他的著作撰寫前言。
我通常根據一個簡單的準則——「我是否學到新東西?」來評價交易書籍。本書不僅介紹了新概念,還提供了深刻的洞察,且易於閱讀,這在交易相關讀物中相當罕見。此外,約翰強調成功交易並不依賴於單一方法,也沒有固定的答案。他認為,交易者在獲利之前,必須先深入了解自己的個性。每個交易決策,包括持倉期間及每筆交易的風險,都是個人偏好的反映。因此,本書在探討方法之前,更加強調交易的心態。
談到交易程序,這也是本書的一大亮點。無論你的市場經驗如何,總有新方法可以提升現有程序的效能,這點非常有幫助。例如,對於一位活躍參與股票指數期貨市場的交易者來說,約翰獨特的極端跳動讀數運用提供了深刻的見解。我可以選擇是否在交易中運用這些技巧,進行測試,甚至完全忽略。交易的魅力在於其不必遵循統一規範。約翰從不強迫他人的想法,他只是提出構想,展開討論,然後展示結果。雖然並非每筆交易都能成功,但結構中的機率特性顯示,持之以恆就能獲得成功。這正是約翰不斷想要傳達的核心訊息。不當交易時常發生,關鍵在於如何反應,這才是決定未來成功的要素。
本書強調的另一個觀點是,任何問題都沒有唯一的答案:某行情該做多還是放空,兩者各有理由。市場提供某些線索,但個人的交易風格則需要補足其餘部分。因此,約翰教導我們如何使用各種工具,從月線圖到1分鐘樞紐圖,讓專業交易者考慮的價格波動與風險參數,與那些只在開盤前與收盤後觀察市場的人有所不同。
交易是一項情緒上非常耗費的工作。我們往往能清楚地解釋昨天的市場狀況。每週的交易者會說:「如果我能依據1分鐘走勢圖行事,就不會被套牢。」而採用1分鐘走勢的盤中交易者則會說:「如果我能相信週線樞紐點,就不會被停損,並成為贏家。」但約翰不玩這些把戲。他將可靠的智識程序應用於交易中,提出風險/報酬架構的建議,然後讓市場決定剩下的部分。市場永遠是對的,問題出在分析和架構上,只有這兩者才有可能出錯。
本書特別強調成功交易者在每次建立部位時的做法:少量交易、持續參與、讓時間成為盟友。連續虧損在所難免,但知道這一現象必然發生並懂得如何安然度過,卻是兩回事。交易者需要學會如何在不同市場中分散交易。某些結構可能在特定市場中有效,但隨著時間推移可能失效。實際上,市場並未改變,結構也並非失敗;嘗試越多,成功的機會就越高。但如果交易規模過大,在面對連續虧損後,或許將無法繼續交易。約翰清楚告訴我們,交易時應採用多大的單位規模。
我建議各位仔細研究本書推薦的市場清單,並做好參與準備。通常我們希望根據個人偏好挑選某種市場結構,而本書所傳達的訊息是,結構是客觀的,能幫助我們消除持續的情緒戰爭。如果某個股期貨在走勢圖上看起來不錯,但結構顯示應該賣出,此時如果你想尋找藉口而不打算遵循交易訊號,那麼你或許根本不應該購買本書。但如果你已經厭倦了「明明知道事情會發生卻沒有因應之道」,那麼約翰.卡特的這本新書,將成為你精通交易的起點。—彼得.布里希(Peter Borish)/OneChicago 董事長/Paul Tudor Johns 研究部門前主管
第 1 章 驅動市場的真正力量
發生虧損的四個主要理由
個人交易者始終處於交易世界中兩種極端力量的拉扯之中——既能享受其優勢,又需承擔其劣勢。他們擁有一項大型基金無法企及的特權:可以輕鬆自在地進出市場。試想,有誰能悄無聲息地賣出兩兆股蘋果公司股票?這種情況幾乎不可能,就像試圖隱藏懷孕一樣困難。大型資金的操作往往涉及複雜的流程,遠遠超出簡單的滑鼠點擊操作。
相較之下,個人交易者的靈活性無可比擬。您可以輕鬆地買賣1,000 股蘋果公司股票,或交易10口S&P 500小型期貨合約,幾乎對市場不會產生任何影響。這種「市場中的隱形人」特質,正是個人交易者的最大優勢之一。
基金公司則不然。它們在處理大型部位時,若想不引起市場注意,往往需要耗費數天、數週,甚至數月的時間。如果操作過程中不小心暴露行蹤,其他市場參與者很可能會抓住機會趁勢而入,甚至從中謀取巨大利益。事實上,金融市場的核心運作方式就是如此——「狗咬狗」。也許您會覺得這樣的描述過於冷酷,但這正是事實。金融市場並不是一個志同道合者共同慶祝生命意義的場合,而是一個無情的競技場,每個人都在爭奪自己的利益。
那麼,為何仍有這麼多人被這個行業吸引?確實,交易充滿刺激,也的確令人投入;當然,還有賺取巨額財富的潛力。但最重要的是——自由。在生活的每個角落,我們都會被告知該怎麼做,但有些人就是拒絕被束縛。交易者可以在市場中尋求一種獨特的自由,這是其他職業難以實現甚至無法模仿的。
大多數億萬富翁並不真正自由。他們肩負重大的責任,每天都有人需要他們解決問題,像是四處「滅火」的消防員一般。那麼,為了坐上頭等艙而犧牲自由,真的值得嗎?
至於退休者,他們的生活表面看似自由,但這種自由往往伴隨著高昂的代價。75歲的唐恩.蘇利文(Dan Sullivan),Strategic Coach公司的創辦人,對於退休有不同的見解。他曾說過:「退休就像死亡透過GPS 找到你的位置。保持對未來的興趣,才是真正重要的。」
而家庭主婦呢?對一些人而言,這或許是地球上最讓人無法忍受的狀態——與嫁入豪門的生活別無二致,都是一種被剝奪自由的代價。
據我所知,唯一能夠提供高度自由的薪資工作是一些獨立類型的合約工作,比如開Uber,或在Upwork 等自由職業平台上接案。雖然這類工作給予了自由,但薪水通常不高,因此為了支付每月的開支,仍需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相比之下,交易的吸引力在於,如果操作得當,少量的工作便可能帶來相當可觀的收入。這使得交易在眾多職業中脫穎而出。交易者只要掌握了必要的技巧,就有機會過上獨立的生活,不用像一般人一樣為生活瑣事所累。交易本身的獨特性和潛力,是其他行業無法企及的。
無論是全職還是業餘交易者,他們進入這個領域的動機各不相同。有些人是為了改變職業生涯,尋求新挑戰;有些人希望獲得更多的獨立性;有些人則是為了擺脫大企業或自身事業經營中的重重壓力;還有一些人想留在家中,成為更稱職的父母。
我接觸過許多潛在的交易者,他們往往在各自的專業領域已取得成功,我稱之為「尋求刺激的博士們」。這些人通常是高收入的專業人士,享受自己的財富與地位,但對身陷固定職業的束縛感到不滿。此外,也有一些人曾在金融市場中遭遇挫敗,決定重新掌控自己的財務未來。他們籌集了一小筆資金,希望能以此實現交易者的夢想。
2003年初,我參加了一場網路交易會議,旨在推廣新產品給積極交易者。當時,我已在資金管理行業工作了20多年。我選擇加入OneChicago,是因為我相信這些產品能提升我在股票現貨、期貨和選擇權市場的交易效果。雖然多年來我一直迴避這些產品,但聽完約翰.卡特(John Carter)清晰且周詳的介紹後,我不得不承認,「他所說的一點也沒錯。」
約翰所談的不僅是證券期貨,還包括一整套交易的心智架構與方法。我認為這是一個值得深入考量的系統,因此我主動去找他,自我介紹。我們討論了許多主題,包括如何將他的交易方法應用於證券期貨,以及成功交易的過程是一段漫長的旅程,而非僅僅是一個目的。卡特後來成為OneChicago 的早期支持者與交易者,再次顯示了他對創新事物的高接受度。此後,我們持續交流想法,如今我也很榮幸被邀請為他的著作撰寫前言。
我通常根據一個簡單的準則——「我是否學到新東西?」來評價交易書籍。本書不僅介紹了新概念,還提供了深刻的洞察,且易於閱讀,這在交易相關讀物中相當罕見。此外,約翰強調成功交易並不依賴於單一方法,也沒有固定的答案。他認為,交易者在獲利之前,必須先深入了解自己的個性。每個交易決策,包括持倉期間及每筆交易的風險,都是個人偏好的反映。因此,本書在探討方法之前,更加強調交易的心態。
談到交易程序,這也是本書的一大亮點。無論你的市場經驗如何,總有新方法可以提升現有程序的效能,這點非常有幫助。例如,對於一位活躍參與股票指數期貨市場的交易者來說,約翰獨特的極端跳動讀數運用提供了深刻的見解。我可以選擇是否在交易中運用這些技巧,進行測試,甚至完全忽略。交易的魅力在於其不必遵循統一規範。約翰從不強迫他人的想法,他只是提出構想,展開討論,然後展示結果。雖然並非每筆交易都能成功,但結構中的機率特性顯示,持之以恆就能獲得成功。這正是約翰不斷想要傳達的核心訊息。不當交易時常發生,關鍵在於如何反應,這才是決定未來成功的要素。
本書強調的另一個觀點是,任何問題都沒有唯一的答案:某行情該做多還是放空,兩者各有理由。市場提供某些線索,但個人的交易風格則需要補足其餘部分。因此,約翰教導我們如何使用各種工具,從月線圖到1分鐘樞紐圖,讓專業交易者考慮的價格波動與風險參數,與那些只在開盤前與收盤後觀察市場的人有所不同。
交易是一項情緒上非常耗費的工作。我們往往能清楚地解釋昨天的市場狀況。每週的交易者會說:「如果我能依據1分鐘走勢圖行事,就不會被套牢。」而採用1分鐘走勢的盤中交易者則會說:「如果我能相信週線樞紐點,就不會被停損,並成為贏家。」但約翰不玩這些把戲。他將可靠的智識程序應用於交易中,提出風險/報酬架構的建議,然後讓市場決定剩下的部分。市場永遠是對的,問題出在分析和架構上,只有這兩者才有可能出錯。
本書特別強調成功交易者在每次建立部位時的做法:少量交易、持續參與、讓時間成為盟友。連續虧損在所難免,但知道這一現象必然發生並懂得如何安然度過,卻是兩回事。交易者需要學會如何在不同市場中分散交易。某些結構可能在特定市場中有效,但隨著時間推移可能失效。實際上,市場並未改變,結構也並非失敗;嘗試越多,成功的機會就越高。但如果交易規模過大,在面對連續虧損後,或許將無法繼續交易。約翰清楚告訴我們,交易時應採用多大的單位規模。
我建議各位仔細研究本書推薦的市場清單,並做好參與準備。通常我們希望根據個人偏好挑選某種市場結構,而本書所傳達的訊息是,結構是客觀的,能幫助我們消除持續的情緒戰爭。如果某個股期貨在走勢圖上看起來不錯,但結構顯示應該賣出,此時如果你想尋找藉口而不打算遵循交易訊號,那麼你或許根本不應該購買本書。但如果你已經厭倦了「明明知道事情會發生卻沒有因應之道」,那麼約翰.卡特的這本新書,將成為你精通交易的起點。—彼得.布里希(Peter Borish)/OneChicago 董事長/Paul Tudor Johns 研究部門前主管
第 1 章 驅動市場的真正力量
發生虧損的四個主要理由
個人交易者始終處於交易世界中兩種極端力量的拉扯之中——既能享受其優勢,又需承擔其劣勢。他們擁有一項大型基金無法企及的特權:可以輕鬆自在地進出市場。試想,有誰能悄無聲息地賣出兩兆股蘋果公司股票?這種情況幾乎不可能,就像試圖隱藏懷孕一樣困難。大型資金的操作往往涉及複雜的流程,遠遠超出簡單的滑鼠點擊操作。
相較之下,個人交易者的靈活性無可比擬。您可以輕鬆地買賣1,000 股蘋果公司股票,或交易10口S&P 500小型期貨合約,幾乎對市場不會產生任何影響。這種「市場中的隱形人」特質,正是個人交易者的最大優勢之一。
基金公司則不然。它們在處理大型部位時,若想不引起市場注意,往往需要耗費數天、數週,甚至數月的時間。如果操作過程中不小心暴露行蹤,其他市場參與者很可能會抓住機會趁勢而入,甚至從中謀取巨大利益。事實上,金融市場的核心運作方式就是如此——「狗咬狗」。也許您會覺得這樣的描述過於冷酷,但這正是事實。金融市場並不是一個志同道合者共同慶祝生命意義的場合,而是一個無情的競技場,每個人都在爭奪自己的利益。
那麼,為何仍有這麼多人被這個行業吸引?確實,交易充滿刺激,也的確令人投入;當然,還有賺取巨額財富的潛力。但最重要的是——自由。在生活的每個角落,我們都會被告知該怎麼做,但有些人就是拒絕被束縛。交易者可以在市場中尋求一種獨特的自由,這是其他職業難以實現甚至無法模仿的。
大多數億萬富翁並不真正自由。他們肩負重大的責任,每天都有人需要他們解決問題,像是四處「滅火」的消防員一般。那麼,為了坐上頭等艙而犧牲自由,真的值得嗎?
至於退休者,他們的生活表面看似自由,但這種自由往往伴隨著高昂的代價。75歲的唐恩.蘇利文(Dan Sullivan),Strategic Coach公司的創辦人,對於退休有不同的見解。他曾說過:「退休就像死亡透過GPS 找到你的位置。保持對未來的興趣,才是真正重要的。」
而家庭主婦呢?對一些人而言,這或許是地球上最讓人無法忍受的狀態——與嫁入豪門的生活別無二致,都是一種被剝奪自由的代價。
據我所知,唯一能夠提供高度自由的薪資工作是一些獨立類型的合約工作,比如開Uber,或在Upwork 等自由職業平台上接案。雖然這類工作給予了自由,但薪水通常不高,因此為了支付每月的開支,仍需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相比之下,交易的吸引力在於,如果操作得當,少量的工作便可能帶來相當可觀的收入。這使得交易在眾多職業中脫穎而出。交易者只要掌握了必要的技巧,就有機會過上獨立的生活,不用像一般人一樣為生活瑣事所累。交易本身的獨特性和潛力,是其他行業無法企及的。
無論是全職還是業餘交易者,他們進入這個領域的動機各不相同。有些人是為了改變職業生涯,尋求新挑戰;有些人希望獲得更多的獨立性;有些人則是為了擺脫大企業或自身事業經營中的重重壓力;還有一些人想留在家中,成為更稱職的父母。
我接觸過許多潛在的交易者,他們往往在各自的專業領域已取得成功,我稱之為「尋求刺激的博士們」。這些人通常是高收入的專業人士,享受自己的財富與地位,但對身陷固定職業的束縛感到不滿。此外,也有一些人曾在金融市場中遭遇挫敗,決定重新掌控自己的財務未來。他們籌集了一小筆資金,希望能以此實現交易者的夢想。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