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贈與節稅DIY(6版)

  • 9 450
    500
  • 分類:
    中文書財經企管投資理財節稅/保險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陳坤涵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書泉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5/03/07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

《富媽媽窮媽媽》金網獨家抽獎活動!

參加下列任1項活動就有機會獲得陳重銘新書《富媽媽窮媽媽》

1️⃣ 為《富媽媽窮媽媽》按讚抽獎

即日起~9/30,在商品頁點「喜歡+1」按鈕 → 抽《富媽媽窮媽媽》 1 本
👉前往本書頁面

2️⃣同場購買加碼抽
2025/9/9~9/30,在金石堂網站單筆訂單購買《富媽媽窮媽媽》+ 金尉出版社任1本出版品
→ 抽 《富媽媽窮媽媽》 1本
👉去逛逛金尉出版 (可一次購買陳重銘老師前作)

📅抽獎公布布時間
10/3 公告於金石堂 FB & IG 粉絲團(後續寄發中獎通知到會員信箱)

⚠️ 注意事項
1. 活動參加者須為金石堂網路書店會員,且會員資料中有正確 Email
2.公告後請於指定期限回覆獎項寄送資訊,逾期視同放棄
3. 抽獎與寄送僅限台澎金馬地區。
4. 每一會員帳號於單一活動僅限獲獎一次。
5. 金石堂保留修改、變更及終止本活動之權利,若有異動將公告於FB/IG。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贈與不動產給配偶可否免徵贈與稅及土地增值稅?
贈與不動產會比贈與現金划算嗎?
贈與公共設施保留地可以免徵贈與稅?
贈與未上市股票比贈與現金節省贈與稅?
贈與之後,如果後悔了怎麼辦?

隨著國民所得增加,贈與的行為已不再是有錢人的專利。
懂得節稅,就等於替自己省錢,否則一旦被課重稅,也只好對著稅單懊惱不已。
如果你正在為贈與稅的問題煩惱,《贈與節稅DIY》絕對是你的最佳幫手,讓你輕鬆自理贈與稅的節稅問題。

作者

陳坤涵

學歷:
‧銘傳大學法律學院法律學碩士

經歷:
‧興中地政士事務所負責人
‧實踐大學推廣教育部講師
‧朝陽科技大學推廣教育中心講師
‧大葉大學進修推廣部講師
‧空中大學推廣教育中心講師
‧東海大學管理學院財務金融研訓中心講師
‧臺北市中正、中山、松山、北投、大同、大安社區大學講師
‧新北市三重社區大學講師
‧財稅法令半月刊專欄作家
‧南山人壽、富邦人壽、臺灣人壽、中國人壽、三商美邦人壽、遠雄人壽講師
‧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市、臺中市、彰化縣、臺南市稅務會計記帳工會講師
‧臺北市保險業職業工會講師
‧兆豐商業銀行、陽信商業銀行、三信商業銀行、華泰商業銀行、安泰銀行講師
‧中華民國稅務會計教育基金會講師
‧臺北市政府勞工局職訓中心講師
‧榮獲97年度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師鐸獎
‧榮獲99、102年度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示範觀摩優良課程講師
‧桃園市保險業務職業工會講師
‧桃園市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講師

著作:
‧信託登記與稅務規劃DIY
‧輕鬆規劃遺產稅
‧輕鬆規劃贈與稅
‧房屋買賣DIY
‧贈與節稅DIY
‧遺產繼承DIY
‧活用遺產稅節稅法
‧贈與稅聰明節稅手冊
‧財產稅節稅規劃與實務
‧遺產及贈與稅節稅技巧與實務
‧遺贈稅及財產稅節稅與辦理實務
‧新夫妻財產制與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
‧配偶相互移轉財產節稅規劃
‧二親等財產移轉節稅規劃
‧財產移轉與民法相關條文解析
‧財產信託與稅務規劃
‧房屋稅與地價稅節稅規劃
‧契稅與土地增值稅節稅規劃
‧財產贈與節稅規劃
‧遺產繼承節稅規劃
‧財產移轉辦理實務
‧輕鬆看土地稅法規
‧輕鬆看信託法及其稅務規劃
‧財產稅節稅實務
‧財產稅實務問題解析
‧看故事輕鬆學稅法

目錄

推薦序
六版序
五版序
作者序

壹、贈與不動產給配偶免徵贈與稅、土地增值稅
──您怎麼申報贈與稅?怎麼辦理贈與登記?
貳、二親等以內親屬間不動產移轉,主張「買賣」可以免徵贈與稅
──您怎麼申報贈與稅?怎麼辦理買賣不動產移轉登記?
參、贈與不動產比贈與現金划算
──您怎麼申報贈與稅?怎麼辦理贈與登記?
肆、贈與附有貸款的不動產可以主張扣除貸款部分
──您申報贈與稅時,怎麼主張扣除?
伍、農地贈與給繼承人可以免徵贈與稅
──您怎麼申報贈與稅?怎麼辦理贈與登記?
陸、贈與公共設施保留地可以免徵贈與稅
──您申報贈與稅時怎麼主張?怎麼辦理贈與登記?
柒、贈與未上市股票比贈與現金節省贈與稅
──您怎麼申報贈與稅?
捌、每年贈與244萬元免徵贈與稅
──您怎麼申報贈與稅?
玖、子女婚嫁時,父母贈與100萬元免徵贈與稅
──您怎麼申報贈與稅?
拾、贈與之後,如果後悔了怎麼辦?
──可以辦理撤銷贈與嗎?已繳的稅金可以申請退還嗎?
拾壹、「生前贈與」與「死後繼承」
──哪一項省稅?您該怎麼判斷?

附錄
一 全國各稅捐稽徵處及分處住址、電話一覽表
二 財政部臺北市國稅局暨所屬各稽徵所通訊錄
三 財政部高雄市國稅局暨所屬各稽徵所通訊錄
四 財政部北區國稅局暨所屬各分局、稽徵所通訊錄
五 財政部中區國稅局暨所屬各分局、稽徵所通訊錄
六 財政部南區國稅局暨所屬各分局、稽徵所通訊錄
七 臺北市各地政事務所受理人民申請案件辦畢郵寄到家服務要點
八 113年度臺北市政府申請案件處理時限表(地政類節錄)
九 全國各地政機關通訊錄
十 臺北市歷年土地公告現值及公告地價日期表
十一 地政規費徵收標準
十二 遺產及贈與稅法
十三 遺產及贈與稅法施行細則
十四 贈與稅跨局臨櫃申辦作業要點

序/導讀

作者序

贈與稅的課徵隨著贈與財產的時間點不同,課稅的內容也會有所差異,自106年5月12日至113年12月31日發生之贈與案件,贈與稅之應納稅額,係按贈與人同一年內贈與總額,減除免稅額及各項扣除額後之課稅贈與淨額,再乘以規定稅率減去累進差額,計算全部應納贈與稅額,減除同一年內以前各次應納贈與稅額及可扣抵稅額後,為當次應納贈與稅額。在這段期間內贈與稅的稅率及課稅級距如下附表:
課稅贈與淨額(元) 稅率 累進差額(元)
25,000,000以下 10% 0
25,000,001-50,000,000 15% 1,250,000
50,000,001以上 20% 3,750,000
因以上贈與稅之課稅級距自106年5月12日修正生效後,累計至113年10月底,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達12.42%,已越過遺產及贈與稅法第12條之1規定應調整標準。財政部因應消費者物價指數連動調整,贈與稅課稅級距金額,自114年起,依上漲程度調整,調整後贈與稅之稅率及課稅級距如下附表:
課稅贈與淨額(元) 稅率 累進差額(元)
28,110,000以下 10% 0
28,110,001-56,210,000 15% 1,405,500
56,210,001以上 20% 4,216,000
至於贈與稅免稅額244萬元部分,自上次110年11月24日修正生效後,漲幅未達標準,因此未予調整。
本版次為因應114年以後贈與稅申報的最新調整規定,各單元的贈與稅申報書皆改用今年最新書表範例及填寫說明以供各位讀者參考。
其次,本書有關附錄部分的資訊也同步修正到最新的狀態,方便讀者自行辦理各項財產贈與的相關手續。
本次再版仍要感謝事務所同仁在過年前百忙中協助搜尋及整理財產贈與有關資訊,特此致謝。筆者學識淺薄,改版內容如有遺漏或缺失之處,尚祈各界先進惠予指正,感謝萬分。

陳坤涵
民國114年1月19日

試閱

壹 贈與不動產給配偶免徵贈與稅、土地增值稅
──您怎麼申報贈與稅?怎麼辦理贈與登記?

案例:
張三最近因急需用錢,想要出售購買二十多年的不動產,但經代書核算土地增值稅要500多萬元,張三自己在過去已用過自用住宅用地土地增值稅,但老婆陳芳芳還沒用過,張三想先贈與不動產給陳芳芳,以陳芳芳的名義出售,再利用陳芳芳一生一次的自用住宅用地土地增值稅,節省龐大的土地增值稅額,但張三不知該怎麼辦理贈與手續?

一、配偶相互贈與土地不課徵贈與稅與土地增值稅
土地所有權人出售土地時,依法必須課徵土地增值稅,而土地增值稅的稅率目前最低為20%,最高可達40%【1】。張三想要出售購買二十多年的不動產,想必土地增值稅是適用40%的稅率,金額一定是相當可觀。好在民國84年遺產及贈與稅法修法,規定配偶相互贈與財產可不計入贈與總額【2】,享受免徵贈與稅的優惠。在民國86年土地稅法又修正條文,規定配偶相互贈與土地,也可申請不課徵土地增值稅【3】。所以,張三可利用此項優惠規定,先將不動產贈與給配偶陳芳芳,再利用配偶名義出售,享受配偶一生一次的自用住宅用地土地增值稅,將原應繳納40%稅率的土地增值稅,一下子降為課徵10%的土地增值稅率,可以省下不少的土地增值稅額。

二、配偶相互贈與財產節稅運用
除了案例所示,土地所有權人(張三)已用過自用住宅用地土地增值稅,將其所有的土地贈與配偶節土地增值稅外,配偶相互贈與財產在節稅運用上還有下列二種情形:
(一)不動產先送配偶一半持分再轉贈子女可以省稅
依目前稅法規定,父母以不動產贈與給子女比將現金贈與給子女要省贈與稅,如果父母能再利用配偶相互贈與財產免稅的相關規定,把名下的不動產先移轉一半或部分持分給另一半,再分別轉贈給子女,不僅可以多一個免稅額度,而且更可以加速移轉財產給下一代。此外,透過分年分次贈與方式移轉財產,父母就可將不動產分階段移轉給子女,免掉贈與稅的負擔。
(二)配偶相互贈與土地建議申請「課徵土地增值稅」,以免日後適用較高稅率
由於土地增值稅稅率是採累進稅率課稅,土地持有愈久,土地增值稅也就愈高。如果配偶雙方均已用過自用住宅用地土地增值稅優惠稅率,亦可利用配偶間贈與土地,申請課徵土地增值稅的方式,先繳納持有期間的土地增值稅,以免日後要出售土地時適用較高之土地增值稅稅率。

三、配偶相互贈與不動產的注意事項
(一)想要利用配偶一生一次的自用住宅用地土地增值稅,節省移轉時的土地增值稅額,贈與人在贈與配偶時,最好到稅捐稽徵處查詢清楚,確定配偶以前未曾使用過一生一次的土地增值稅優惠稅率,以免房地贈與配偶後,以配偶名義移轉他人時,才發現配偶已用過自用住宅用地土地增值稅,必須改按一般土地增值稅率課徵,那可就麻煩了。
(二)配偶如因申請不課徵土地增值稅受贈取得的土地再移轉給第三人時,依土地稅法規定,以該土地第一次贈與前之原規定地價或前次移轉現值為原地價,計算漲價總數額,課徵土地增值稅。也就是說,張三原購買的土地公告現值為每平方公尺500元,贈與配偶陳芳芳時的公告現值為每平方公尺1萬元,當陳芳芳(賣方)將受贈的土地移轉給第三人(買方)時,土地增值稅的前次移轉現值仍以張三購買時的每平方公尺500元計算前次移轉現值,並非張三移轉給配偶陳芳芳時的每平方公尺1萬元為前次移轉現值計算土地增值稅。
(三)原贈與人(張三)持有土地期間因重新規定地價所增繳的地價稅,受贈人(陳芳芳)可以主張抵繳其應納的土地增值稅。
(四)原贈與人(張三)所支付的改良土地費用、工程受益費及土地重劃費用,受贈人(陳芳芳)也可以主張在計算漲價總數額時,自申報移轉現值中減除。
(五)原所有權人(張三)將土地贈與配偶(陳芳芳),如果該土地是經重劃的土地,在第一次移轉時,可減徵40%的土地增值稅【4】,移轉給配偶(陳芳芳)後,配偶亦可以主張減徵土地增值稅的優惠。
(六)配偶受贈土地後,要移轉給第三人時,適用自用住宅用地土地增值稅的面積,都市土地面積在3公畝(90.75坪)以內或非都市土地面積在7公畝(211.75坪)以內,可按土地漲價總數額的10%課徵土地增值稅,但都市土地超過3公畝或非都市土地超過7公畝部分,須依一般土地增值稅的稅率課徵。
(七)贈與人(張三)贈與不動產給配偶後,若不幸在贈與後的二年內死亡,該項贈與給配偶的財產,雖免徵贈與稅及土地增值稅,但仍須併入被繼承人的遺產總額課徵遺產稅【5】,否則會被稽徵機關依漏報遺產稅補稅處罰。
(八)因自民國105年1月1日起開始施行房地合一課徵所得稅,對於配偶受贈不動產後如有出售規劃時,請讀者留意以下財政部的三個重要解釋函令規定:
1.核釋個人出售因配偶贈與而取得之房屋、土地,其財產交易損益計算規定
財政部106.3.2台財稅字第10504632520號
(1)個人取得配偶贈與之房屋、土地,適用遺產及贈與稅法第20條第1項第6款配偶相互贈與之財產不計入贈與總額規定者,出售時應以配偶間第一次相互贈與前配偶原始取得該房屋、土地之日為取得日,據以計算持有期間及認定應適用所得稅法第14條第1項第7類規定計算房屋之財產交易損益(舊制房屋交易損益)或依同法第14條之4規定計算個人房屋、土地交易所得或損失(新制房屋土地交易損益),並按該房屋、土地原始取得之原因,分別依所得稅法相關規定課徵所得稅。
(2)舊制房屋交易損益之計算,應以交易時房屋成交價額,分別按下列規定減除成本或房屋評定現值,及前點持有期間個人與配偶因取得、改良及移轉該房屋而支付之費用後之餘額為所得額:
A.配偶原自第三人出價取得者:依所得稅法第14條第1項第7類第1款規定,得減除配偶間第一次相互贈與前之原始取得成本。
B.配偶原自第三人繼承或受贈取得者:依所得稅法第14條第1項第7類第2款規定,得減除繼承時或配偶原自第三人受贈時之房屋評定現值。
(3)新制房屋土地交易損益之計算,應以交易時房屋及土地成交總額,分別依下列規定減除成本或房屋評定現值及公告土地現值,與個人及配偶持有期間因取得、改良及移轉該房屋所支付之費用後之餘額為所得額:
A.配偶原自第三人出價取得者:依所得稅法第14條之4第1項前段規定,得減除配偶間第一次相互贈與前之原始取得成本。
B.配偶原自第三人繼承或受贈者:依所得稅法第14條之4第1項後段規定,得減除繼承時或配偶原自第三人受贈時之房屋評定現值及公告土地現值按政府發布之消費者物價指數調整後之價值。
2.核釋個人交易受贈自配偶因繼承取得之房屋、土地課徵所得稅規定
財政部107.10.31台財稅字第10704604570號
說明:
個人取得配偶贈與之房屋、土地,符合本部106年3月2日台財稅字第10504632520號令第1點規定者,出售時應以配偶間第1次相互贈與前配偶原始取得該房屋、土地之日為取得日,並按該房屋、土地原始取得原因,依所得稅法相關規定課徵所得稅。依此,個人出售配偶贈與之房屋、土地,如係配偶於105年1月1日以後繼承取得,且係被繼承人於104年12月31日以前取得者,比照本部104年8月19日台財稅字第10404620870號令第1點第2款、第2點至第4點規定辦理。
3.核釋納稅義務人交易因繼承取得之房屋、土地,適用房地合一課徵所得稅規定之原則
財政部104.8.19台財稅字第10404620870號
主旨:
(1)納稅義務人105年1月1日以後交易因繼承取得之房屋、土地,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非屬所得稅法第4條之4第1項各款適用範圍(新制),應依同法第14條第1項第7類規定計算房屋部分之財產交易所得併入綜合所得總額(舊制),於同法第71條規定期限內辦理結算申報:
A.交易之房屋、土地係納稅義務人於103年1月1日之次日至104年12月31日間繼承取得,且納稅義務人及被繼承人持有期間合計在二年以內。
B.交易之房屋、土地係被繼承人於104年12月31日以前取得,且納稅義務人於105年1月1日以後繼承取得。
(2)前點交易之房屋、土地符合所得稅法第4條之5第1項第1款規定之自住房屋、土地者(新制),納稅義務人得選擇依同法第14條之4規定計算房屋、土地交易所得,並依同法第14條之5規定於房屋、土地完成所有權移轉登記日之次日起算三十日內申報房屋、土地交易所得,繳納所得稅。
(3)納稅義務人未依前點規定期間(三十日)內申報(新制),但於房屋、土地交易日之次年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期限前依所得稅法第14條之4規定計算房屋、土地交易所得,並自動補報及補繳稅款,稽徵機關應予受理,惟應認屬逾期申報案件,依同法第108條之2第1項有關未依限申報規定處罰;該補繳之稅款,得適用稅捐稽徵法第48條之1規定,免依所得稅法第108條之2第2項規定處罰及加徵滯納金。惟應依各年度1月1日郵政儲金1年期定期儲金固定利率,按日加計利息,一併徵收。
(4)納稅義務人已依第二點規定選擇按所得稅法第14條之4及第14條之5(新制)規定計算及申報房屋、土地交易所得,於房屋、土地交易日之次年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期限前,得向稽徵機關申請註銷申報,並依同法第14條第1項第7類規定計算房屋部分之財產交易所得,併入綜合所得總額,於同法第71條規定期限內辦理結算申報。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4514076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408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7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