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法國結構主義建構華人社會學:以愛為基礎的脫華理論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以愛為基礎的脫華理論
特以馬英九、國民黨、統派媒體、中國共產黨為例
二次大戰之後,法國學術界興起了一股「結構主義」的風潮,李維斯陀、福科、拉康等大師輩出,他們對歐洲近代哲學所認定的「人生而自由」展開嚴厲批判,主張人的思想與行動是受到一種看不見的結構所支配卻不自覺。本書承繼「結構主義」的批判精神,將此種分析方法應用在對華人的思考模式、行為模式的分析上。經由本書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在孔子、秦始皇與漢武帝的影響之下,牢不可破的大一統思想、「統治者鄙視被統治者」的內部殖民結構以及無處生根的公共性,雕琢出華人社會最根本的特色,這種古老的思想結構至今還支配著當今的華人,所以筆者特以馬英九、國民黨、統派媒體等在台中國人的言行舉止,以及中國共產黨對付中國人、台灣、西藏的種種政策為範例分析,證明即使已進入21世紀,華人的行為依舊和一千年前無甚差別。因此,筆者倡導台灣的文化維新運動──「脫華」,希望脫華能成為華人的共識,讓華人能夠更加文明。
特以馬英九、國民黨、統派媒體、中國共產黨為例
二次大戰之後,法國學術界興起了一股「結構主義」的風潮,李維斯陀、福科、拉康等大師輩出,他們對歐洲近代哲學所認定的「人生而自由」展開嚴厲批判,主張人的思想與行動是受到一種看不見的結構所支配卻不自覺。本書承繼「結構主義」的批判精神,將此種分析方法應用在對華人的思考模式、行為模式的分析上。經由本書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在孔子、秦始皇與漢武帝的影響之下,牢不可破的大一統思想、「統治者鄙視被統治者」的內部殖民結構以及無處生根的公共性,雕琢出華人社會最根本的特色,這種古老的思想結構至今還支配著當今的華人,所以筆者特以馬英九、國民黨、統派媒體等在台中國人的言行舉止,以及中國共產黨對付中國人、台灣、西藏的種種政策為範例分析,證明即使已進入21世紀,華人的行為依舊和一千年前無甚差別。因此,筆者倡導台灣的文化維新運動──「脫華」,希望脫華能成為華人的共識,讓華人能夠更加文明。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本書的出發點:從西洋現代民主主義與公共性
第二章 結構主義之概念與形成
第三章 華人社會學的特色
第四章 內部殖民結構之探索
第五章 國民黨的政治行為分析
第六章 現代中國政權的政治行為分析
第七章 台灣人的脫華與歐美化
參考文獻
第一章 本書的出發點:從西洋現代民主主義與公共性
第二章 結構主義之概念與形成
第三章 華人社會學的特色
第四章 內部殖民結構之探索
第五章 國民黨的政治行為分析
第六章 現代中國政權的政治行為分析
第七章 台灣人的脫華與歐美化
參考文獻
序/導讀
這本書是作者長期觀察、思考台灣社會所寫的一本書。這本書是一個大膽的嘗試,那就是作者想要用法國所產生的結構主義來解釋華人的行為模式、思考模式,這也是本書書名所以稱為「從法國的結構主義建構華人的社會學 ─以愛為基礎的脫華理論─」的原因,而本書的目的是要讓台灣人乃至中國人以及個地區的華人社會去思考所謂的「脫華」究竟是什麼。
作者長期以來在對立嚴重的台灣社會被歸類為綠營人士、台獨基本教義派,但是作者做為一位佛教徒,始終抱持著以眾生為父母的心情來看待世間的所有人,這也是本書為什麼稱為以愛為基礎的脫華理論之緣故。作者寫這本書也是希望這本書能夠讓華人對於華人社會有所理解,能知道華人自己可能擁有的思考模式、行為模式,並以此為基礎去改變華人自己的缺點。所謂「脫華」二字最大的意義就在此。
在1860年代的鴉片戰爭以後,東方的華人社會歷經巨大的變化。甲午戰爭,台灣割讓給日本,經過日本五十年的統治,台灣歷經了另一種文化的洗禮,使得台灣人產生了不同於舊日漢人的生活方式、行為模式與思考模式。但中國大陸歷經了社會的動盪,使得滿清滅亡後的中國,經歷頻仍的內亂與外患。1945年以後,兩個不同的社會突然結合,就使台灣產生228事件、白色恐怖、族群分化等種種政治壓迫的現象。由於台灣內部包含著許多「異質」而無法完全被暴力加以統一的因素,因此就使台灣產生民主,並使台灣社會產生了可能脫離舊文化包袱的動力。但是台灣內部本身有著種種不同的對立,加上1949年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台灣經過對峙、交流而中國也持續對台灣實施各種政治工作,這就對台灣帶來種種的影響,使得李登輝時代與陳水扁時代所實施的民主化產生了陰霾。究竟是華人的社會會接受西方社會的自由、民主、人權與法治?亦或是台灣會被統一而倒流回去權威統治的舊王朝時代呢?目前應是關鍵時刻。
台灣雖然很小,但在台灣面臨內外強大的壓迫之下,保護台灣最大的力量就是民主、自由、人權與法治。對於中國,何以至今仍無法實施民主、自由、人權與法治?台灣實施民主、自由、人權與法治究竟有什麼缺失?透過本書,讀者應該可以找出一些蛛絲馬跡,筆者相信這本書或許可讓華人在走上近代化的過程中,反省自己深層的性格,讓近代的價值-民主、自由、人權與法治可落實於台灣社會與其他華人社會。
本書雖經多次校搞,如有錯誤,尚祈見諒,不勝感禱。
張正修於開南大學法律系
2010年6月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