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權力大未來:軍事力、經濟力、網路力、巧實力的全球主導

The Future of Power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3個人喜歡
  • 79 284
    36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二○○三年三月,美國以絕對優勢的戰力橫掃伊拉克,八年後戰火卻依然繼續燃燒;一九八○年代,中國經濟飛躍成長,至今引發無數或喜或憂的「中國崛起」論戰;二○一一年一月,一樁突尼西亞小販自焚事件,透過臉書和推特的流傳,演變為「茉莉花革命」,還一路從北非延燒到中東。

這一個又一個事件告訴我們,在全球競爭的世界舞台上,經濟力、網路力成為與軍事力等量齊觀的權力來源,權力已經從硬實力演化到軟實力到巧實力。未來決勝的關鍵比的可能不是誰的拳頭大,而是誰說的故事最動聽。

以提出「軟實力」聞名於世的約瑟夫.奈伊,用了一個絕妙的比喻描述全球主導權的競賽:你必須同時下軍事、經濟、網路三盤棋,對手可能是國家聯盟、單一國,或「非國家行為者」。時空對手皆不同,當然需要全新的策略,關鍵心態是「隨境應變」,關鍵詞則是「聰巧」:Smart。

關鍵武器呢?正是巧實力,Smart Power:一種結合軍事力、經濟力、網路力,依情境的不同,聰巧的運用硬實力,和軟實力的能力。除了豐富的實務經驗、紮實的知識素養,最難能可貴的是奈伊舉重若輕的能力。清晰的思考理路,搭配鮮活的實例,從容的引領閱讀者由淺入深,盡得此一權力議題之真髓。難怪美國前國務卿歐布萊特如此讚譽:「想瞭解二十一世紀的世界事務,《權力大未來》是最好的指南。」

別以為國際權力的議題太偉大,與你無關;這是個牽一髮動全球的時代,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名人推薦

奈伊是美國國際關係學界的一代宗師,他的每一次創見都在學界及政界引起強大的 迴響。《權力大未來》一方面集過去論述的大成,一方面綜觀全球,評估當前各國的實力,可以給在台灣的我們很多有用的啟示。本書除了內容精闢、發人深省外,譯筆也非常流暢易讀。相信讀者必可在最短時間內吸收到一代宗師最新的思維精髓。——蘇起(台北和平論壇基金會董事長、淡江大學大陸所教授)

  二十一世紀,國際戰略環境改變,兩岸關係漸趨和緩,面對恐怖主義、複合式災害、大規模傳染病……等非傳統安全議題,亟須以新思維擘劃國家永續發展的大戰略。作者奈伊教授透視權力運作的全球觀點,為我們追求國防硬實力與經貿、外交、文化等軟實力相結合,從而展現「以小博大、穩中求勝」的巧實力提供了新視野與值得參考的啟示。——高華柱(中華民國國防部長)

  二○○五年奈伊被選為最有影響力的十大國際關係學者,但他並不是一般學者,他曾是國家情報委員會主席,也擔任過主管國際安全合作的助理國防部長,從理論到實務,再從實務抽象為理論,允稱是美國第一人。在《權力大未來》中,奈伊補充了過去的「軟實力」的看法,認為除了政治軍事的硬實力之外,以及勸服與吸引的軟實力,世界權力的特殊三維分布情境需要這兩種力量的組合。任何關心國際政治與國際思維的人都應該一讀。——郭崇倫(時報週刊總編輯)

譯者

李靜宜

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畢業、外交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美國史丹福大學訪問學者。曾任職出版社與外交部。譯有《理察.費曼:天才的軌跡》、《追風箏的孩子》、《奇想之年》、《那兩個女孩》、《幸福不在於多擁有一雙鞋》。

目錄

〈導讀〉全球治理的巧實力對台灣的啟示 蘇起  5
前言  9

第一部 權力的類型

第一章 何謂全球事務之權力?  23
權力轉化的策略是非常重要的變數,卻未得到足夠關注。方法與目的必須透過策略才能連結在一起,而能在不同情境中將硬權力與軟權力成功結合的策略,就是巧實力的重要關鍵。

第二章 軍事力  51
軍事資源可以執行四種類型的行動,也就是軍事力量的四種樣態或手段:(1)實質的戰鬥與摧毀;(2)提供威脅做為強制外交的後盾;(3)承諾提供保護,包括維持和平;(4)提供多種形式的援助。

第三章 經濟力  81
對所有的經濟政策工具有全面性的瞭解是很重要的。在巧實力政策的工具箱裡,經濟力是最重要的器具之一,但政策是否奏效,通常仍取決於每個市場的情境與脆弱性的對稱狀態。

第四章 軟實力  115
政治成為競逐可信度的比賽。傳統權力政治的世界是比看誰的軍力或經濟佔上風。資訊時代的政治,「最終或許是看誰的故事最動聽」。論述成為軟實力的「通貨」。

第二部 權力變遷:擴散與移轉

第五章 擴散與虛擬權力  151
虛擬權力是利用虛擬領域的電子互連資訊資源,以取得所希望之結果的能力。虛擬權力可以用來在虛擬空間內部或在虛擬空間以外的領域創造所希望的結果。

第六章 權力移轉:美國是否衰落了  195
有些人信誓旦旦地預測,中國在二十一世紀將取代美國成為領導世界的強權,但也有其他人同樣信心滿滿地指出,「美國的強權才剛開始。二十一世紀是美國的世紀」。

第三部 政策

第七章 巧實力  257
美國需要巧實力戰略和強調同盟、制度與網絡的論述,才能因應全球資訊時代的新情境。簡而言之,為了在二十一世紀成功,美國必須重新探索如何成為一個具有巧實力的強權。

誌謝  289
註釋  291

序/導讀

導讀
全球治理的巧實力對台灣的啟示
蘇起

  哈佛大學的奈伊教授是美國國際關係學界的一代宗師。七○年代他與普林斯頓大學的柯漢(Robert Keohane)教授聯合開啟「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學派,立時蔚為風行,歷久不衰,至今仍是該學界三大理論指導之一。美國國際關係學界近兩千學者曾經票選柯漢為「最有影響力的學者」第一名,奈伊為第六名。或許因為奈伊曾在七○及九○年代兩次進出政府,在國防部、中央情報局及國務院擔任重要官員,所以他在「美國外交政策」上的影響力奪魁。

  過去獨領風騷半世紀的「現實主義」(realism)學派強調國家的「硬實力」,也就是軍事及經濟的力量,以及理性冷靜的決策方式。演變到了七○年代,國際關係不再是冷冰冰的政府關係,而包括穿透國界、密切而頻繁的人民關係。新自由主義學派乃順勢而起,強調國家間的合作(而不只是鬥爭)、社會間的互依互賴,內政對外交的影響等等。後來在八○年代奈伊進一步發展出「軟實力」的概念,強調國家在軍事經濟以外的力量元素;近十年更提出「巧實力」的說法,突出揉合硬實力及軟實力的重要性。四十年來,他的每一次創見都在學界及政界引起強大的迴響,可見他舉足輕重的份量。

  本書一方面集過去論述的大成,一方面綜觀全球,評估當前各國的實力。他首先提出權力的三個面貌。第一是主導改變(A誘使B去做B原本不願做的事)。第二是控制議程(A透過排除B的策略,以防杜B的選擇)。第三是建立偏好(A塑造B的偏好,讓某些策略自始不被採納)。其中第一是硬實力;第二、三是軟實力。硬實力是推,軟實力是拉。在適當的情境,利用設計良好的策略及技巧圓熟的領導能力,軟硬兼施,又拉又推,以取得想要的結果,就是巧實力。就理論而言,他關於巧實力的分析,相當新穎而且精彩。

  依照奈伊的研究,這個新權力觀還要放在當前三維棋賽的世局中來看。在最上層的棋盤,軍事力仍然是單極的,美國的超強地位可以延續相當長的時間。但在中間的經濟棋盤,美、歐、日本與中國大陸都扮演關鍵角色,形成多極的局面。下層的棋盤則是跨越國界、超乎政府控制的跨國關係,其中包括形形色色的非國家行為者(如銀行、恐怖份子、網路駭客等)以及各式各樣的跨國議題(如氣候變遷、犯罪、傳染病等)。在二十一世紀,不同國家的權力固然有起有伏,但更明顯的是所有國家的權力都正快速地向非國家行為者擴散;越來越多問題超出主權國家的控制範圍,連美國都不能例外。

  關於一般非常關心的「美國是否衰落」的議題,奈伊首先逐個分析歐洲、日本、俄國、巴西、印度及中國大陸的軟硬實力,認為它們各有嚴重不足之處。其中崛起快速的中國大陸固然經濟成長快速,但軍力對比仍有很大的距離。在全球事務上,北京不太可能與華府旗鼓相當。在亞洲,它較可能挑戰美國權力,但也會面臨日本、印度及其他國家的抗衡。

  以奈伊的看法,美國如果衰落,不會是因為外部的過度擴張,而是出自內部力道的不足。但經過個別檢視美國內部的狀況後,奈伊認為美國並不像當年羅馬或其他帝國在崩毀前那樣殘破不堪,所以不太可能在未來數十年裡把超級大國地位拱手讓人。他甚至認為,類似分析可能導致危險的政策暗示,鼓勵北京採取冒進政策,或使美國因為恐懼而反應過度。

  最後,他提出「自由現實主義」(liberal realism)綜合體的概念,呼籲各國同時透過現實主義及自由主義的鏡片關注三塊棋盤。尤其在第二、三棋盤上,各國必須運用自己的權力與他國合作,才能解決自己的問題。一個只看一塊棋盤的玩家,即使棋藝高超,長期仍將輸掉棋賽。因此,他說,現在雖然沒有全球政府,但已經有全球治理,已有數以百計的條約、制度與體制,來管理從民航、海洋、貿易到核武擴散的不同行為。這套全球治理需要資源充沛的大國積極投入,也需要資源不等的國家在不同的議題上出錢出力協調合作,更需要許多正式或非正式的網絡,進行議程設定、共識建立、政策協調、知識交流與規範設定。從這個角度看,奈伊認為,預言亞洲世紀的來臨仍言之過早,因為在密切的全球治理網絡裡,美國依然比其他國家扮演更為核心的角色。

  這本書可以給在台灣的我們很多有用的啟示。在今天的國際社會裡,台灣是孤立的。但我們要想想,孤立的根源多少是因為外部因素(如中共的打壓及相關國家的顧慮),多少是因為內部因素而造成的。在外部,我們會不會忽略了三棋盤中的一部分?會不會沒有掌握好兩岸間合作與鬥爭應有的平衡?會不會失去軟硬實力的平衡?會不會忘了巧實力?會不會錯估東亞及世界的形勢,尤其是美中力量的對比?會不會根本沒想到我們在全球治理中應該也有機會?

  在內部,我們會不會過度強調傳統的防衛性強的主權觀,忘了今天國際社會的主權觀早就變得更開放,並允許相互高程度的穿透?我們是不是為求國內「政治正確」而犧牲了對外關係的彈性?會不會在蓄養國力時,失去軟硬巧實力的平衡?這些啟示或許有助我們對突破國際困境的思考。

  本書除了內容精闢、發人深省外,譯筆也非常流暢易讀。相信讀者必可在最短時間內吸收到一代宗師最新的思維精髓。爰特為之序。

前言

  二○○九年歐巴馬(Barack Obama)總統在他的就職演說中說:「我們的權力因審慎使用而益形壯大;我們的安全源自於我們目標的正當、我們典範的力量,以及謙遜自抑的堅韌特質。」同樣的,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也說:「美國無法獨力解決最迫切的問題,但是沒有美國,世界也同樣無法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必須運用所謂的『巧實力』(smart power),運用一切能使用的工具。」更早之前,二○○七年,國防部長羅勃.蓋茨(Robert Gates)呼籲美國政府投注更多經費與心力在軟實力(soft power)工具上,包括外交、經濟援助與溝通,因為單靠軍事力量無法捍衛美國在全球的利益。他指出,當時的軍事支出總額每年高達五千億美元,較之國務院的三百六十億高出甚多。蓋茨說:「我在此呼籲運用軟實力以強化我們的能力,以及將軟實力與硬實力(hard power)做更好的整合。」這代表了什麼?權力如何運作?在二十一世紀又如何改變?

  要回答類此問題,我們必須對權力有更深入的瞭解,而不是流於當前討論這些問題時的典型論述。請容我舉兩個例子,一個是我個人的經驗,一個是眾所周知的事例。

  一九七○年代中期,法國同意出售一座核能再處理廠給巴基斯坦。由於核能再處理廠所提煉的鈽既可用於非軍事用途,也可以用於製造核彈,所以福特政府擔心核武擴散,想制止巴基斯坦購買核能廠的計畫;然而美國以提供高性能飛機換取巴基斯坦放棄購買核能廠的提議為巴國拒絕。福特政府以及繼任的卡特政府都試圖對法國施壓,希望法國取消交易,但是法國認為這座核能廠純屬非軍事用途,是合法交易,所以拒絕撤銷。事情遲遲未能解決。直到一九七七年六月,負責卡特政府非擴散政策的我,獲准將巴基斯坦準備發展核武的新證據提交給法國官方。一位凝視著我的法國高層官員對我說,如果這是事實,法國會想辦法撤銷興建核能廠的計畫。後來,他果真實踐承諾,核能廠並未完工。美國是如何達成此一重大目標的?沒有威脅,沒有收買;沒掛出胡蘿蔔,也沒揮舞棒子。法國的行為之所以改變,是因為勸服與信任。我置身其中,親眼目睹事態發展。這顯然不符大部分期刊或近期外交政策專書倡議的權力模型。許多期刊與專書都認為勸服並非權力的一種型態,因為勸服「本質上是一種智能或情感的過程」。

  更近期的例子是,二○○八年八月,中國和俄羅斯為權力運用提供了鮮明的對比。法國分析家多明尼克.墨西(Dominique Moisi)當時寫道:「正當中國企圖以奧運會獎牌數誘惑世人、讓世人折服之際,俄羅斯卻想以展示軍事力量讓世人印象深刻—中國的軟實力對上俄羅斯的硬實力。」部分分析家論斷,俄羅斯進軍喬治亞,證明軟實力的「無關緊要」與軍事硬實力至上。實際上,就長期而言,這事態對中俄兩國都將產生更為複雜的影響。

  俄羅斯硬實力的使用不僅折損其所宣稱的正當性,也讓世界大部分國家感到恐懼與不信任。歐洲鄰國更是戒慎恐懼。波蘭原本反對美國反彈道飛彈系統的立場為之逆轉,讓俄羅斯立即付出代價。而俄羅斯籲請上海合作組織的其他成員國支持其喬治亞政策時,中國與其他國家都持保留態度。一年之後,有位分析家總結說,俄羅斯對鄰國的號召力並不太吸引人。「理論上來說,在鄰國眼中,俄羅斯於政治、於經濟理當都是具有魅力的典範。年輕的世代會學俄文,因為他們想學;而後蘇聯聯盟也會是鄰國爭相加入的團體。」誠如俄羅斯分析家亞歷西.穆欣(Alexei Mukhin)指出的:「因為金錢而來的愛不持久。那是買來的愛,並不牢靠。」

  相反的,中國在八月成功舉行奧運會,讓自己的軟實力更上層樓。二○○七年十月,胡錦濤宣佈中國意欲提升軟實力,而奧運會就是此一戰略重要的一環。透過在全球各地設置數百所孔子書院傳授中國文化,增加國際廣播,吸引外國學生到中國大學就讀,以及對東南亞鄰邦採行更柔軟的外交手段,中國在軟實力上投資甚鉅。民意調查顯示,其國際聲望確有提升。中國在硬實力成長的同時,輔以具吸引力的軟實力論述,試圖運用巧實力傳達其「和平崛起」的概念,從而免除其他國家對中國權力增長所採取的平衡措施。

二十一世紀的美國權力

  隨著二○○八到○九年大衰退期間美國經濟的陷入困境,以及中國經濟的持續成長,大部分中國學者都對美國的未來抱持「衰落論」,相關評論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有位專家宣稱,美國的權力投射在二○○○年達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一般平裝
    • ISBN
    • 9789862168172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44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