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讓公務員生了病?:面對上級指令、民眾需求與自我價值的矛盾與衝突,基層公務員的日常工作難題如何從個人、群體與管理面尋求解方?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目錄
導讀
前言
緒論
第一章 基層行政裁量權
第二章 三種偏狹的道德傾向:冷漠、正義、呵護
第三章 公務員的自我鍛鍊:應對日常基層工作壓力
第四章 當公務規則不敷使用:非正式分類法及同僚問責機制
第五章 不可能的情況:公共服務第一線的道德瓦解
結論
注釋
參考文獻
謝辭
試閱
前言
我第一次與國家互動是在過邊境的檢查哨,一九九○年代時的黎巴嫩檢查哨並不缺乏人手,敘利亞占領軍、黎巴嫩武裝部隊還有黎巴嫩內部互相競爭的各個國安單位──國內安全部隊(the Internal Security Forces)、國家安全總局(the General Security)、國家安全局(the State Security),每個單位都各自在街上布哨。
當你通過檢查哨時,面對的是難以捉摸的軍人。這種互動並不適合交談,也充滿了不確定性。你坐在車裡,永遠無法得知哨兵(幾乎都是男性)正在找什麼,以及他的裁量範圍究竟有多大,而你完全不會想對他的權威表現出任何質疑。
通過檢查哨有一連串固定的流程:將車子慢慢減速、打開車內的燈、降低廣播的音量,並擺出一副鄭重其事的表情。接著你會經歷一個同時具有高度裁量性又個人的互動:你與哨兵眼神交會,他將目光望向車內、開始掃瞄搜索,有時會問一兩個問題,然後判斷誰能夠通行,誰又無法通過。這個判斷結果非常多變,且似乎依當下情況而定:包括你與哨兵的互動,以及當天輪值的哨兵。
透過與具備裁量權的低階公務員面對面互動,感受何謂國家的公權力,並不限於安全檢查,更不止於黎巴嫩。無論是開發中國家還是先進的自由民主國家,都有數百萬計仰賴公共服務的民眾,還有不得已而需要經常與公務機關打交道的人民,而這就是他們實際的生活日常。
多年後,當我開始在研究所攻讀政治理論時,令我驚訝的是,對於民眾與第一線公務員的面對面互動研究竟付之闕如。雖然在我對國家的想像中,這些公務員有著重要的地位,但在抽象理論的層次,他們彷彿不存在。我學習到的現代國家並不具有人性,其代理人(原則上而言,實際上不見得)可以替換取代,而代理人的行為又受制於行政程序與龐雜的法律。民主理論主要關注的是這些法律的正當性、實質助益,以及國家制度設計的根本原則,但一味強調程序、法律和制度設計的重要性,卻遺漏了與國家互動的實際經驗。我們描繪了民主制度的樣貌,但奇怪的是,那些賦予制度生命力的人,卻看不見任何蹤跡。
於是我開始思考將我們與第一線公務員互動──通常是面對面、視情況而定、具裁量空間的互動──作為民主國家研究的焦點。我認為如果不將這種互動納入研究,沒有說明政府在提供服務或執法時是如何與公民互動,那麼無論是描述性或規範性的國家理論,都不會有完整的一天。或許從基層出發,能提供一個不同視角進行規範性的反思。與其從抽象的理想著手,向下探討憲政規範和法律,接著才延伸到執行層面的問題,或許我們從反方向著手能有更大的進展──從提供公共服務的當下開始,逐步往上爬升到政策制訂和制度設計的問題。
正是這些問題開啟了我對基層公務體系的研究動機,最後讓我走入田野進行參與觀察,與市區扶貧機構的第一線公務員共事。身為民眾的我很快就發現,對於公務員提供服務與執行法律時得面對的日常挑戰,我原本的認知非常有限。從如此局限的視角,我無法分辨公務員是否做了裁量決策,又或只是一絲不苟、循規蹈矩的裁示,也無法辨別公務員的表現是謙遜有禮,還是漠不關心。我若想了解公務員為什麼會有這些表現和行為,就勢必得站到另一側,嘗試從辦公桌、窗口或櫃檯的視角來觀察:一個人如何作為國家日常面貌?工作內容有哪些?會有哪些挑戰、壓力、快樂和焦慮?
和大多數與政府打過交道的民眾一樣,我剛開始做田野調查時,對公務體系的印象並不好,對基層公務員的印象甚至更差。不過隨著研究的深入,就像許多研究基層公務體系的學者一樣,我的看法產生了改變,深刻體認到基層公務員必須經歷的複雜道德和心理過程,並且更加敬佩他們在如此棘手的環境當中,仍能維持道德傾向的敏銳和平衡。
我希望此書能呈現兼具批判與同情的觀點──將基層公務員納入民主理論研究之中,同時也期望能夠針對基層公務員提出一個行為理論,並提供一個架構,能用以對其行為行使道德評估。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