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從六四到零八:劉曉波的人權路

  • 9 360
    40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本卷收入中國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自1980 年代後期,尤其是1989 年天安門事件以來,所發表的公開聲明、宣言、連署信以及重要訪談,記錄了劉曉波在四分之一世紀間自由主義思想的脈動與變遷,以及為中國民眾爭取自由與人權保障而奮鬥不止的足跡,堪稱當代中國民主運動和維權運動的縮影。

名人推薦

誠摯推薦/達賴喇嘛、余英時、王丹、吳介民、馮光遠、賴中強、黃國昌、姚立明、楊憲宏、張鐵志

作者

劉曉波

 

中國作家、文學評論家、人權活動家。

 

1955年12月28日,出生於吉林省長春市。1980年代,以「黑馬」之姿登上中國文壇,1988年獲得北京師範大學文學博士學位,並留校任教。

 

1989年,參與天安門學生運動,為「廣場絕食四君子」之一。天安門屠殺之後,被捕入獄。此後成為中國最勇敢和最活躍的異議知識分子之一,在海外出版多部著作,在海外中文媒體和互聯網上發表數百萬字的評論文章。

 

2008年12月8日,因起草和組織《零八憲章》而被中國當局祕密逮捕。美國學者林培瑞讚揚說,劉曉波的選擇「如撲火燈蛾,無懼於赴湯蹈火」。2010年12月25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判處劉曉波有期徒刑11年。其妻子劉霞亦長期遭到非法軟禁。

 

2010年10月8日,劉曉波因「在中國為基本人權持久而非暴力的奮鬥,已經成為方興未艾的中國人權奮鬥的標誌與豐碑」,而榮獲該年度的諾貝爾和平獎。如果排除達賴喇嘛的國籍爭議,劉曉波是首位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也是當今世界唯一身在監獄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美國《時代雜誌》將劉曉波與翁山蘇姬、曼德拉、甘地,和馬丁·路德·金恩等一同列為全球「十大政治犯」之一。

余杰 Yu Jie

 

1973年生於四川成都。北京大學文學碩士。政治評論家、散文作家、歷史學者及人權捍衛者。先後出版四十多本著作,多次入選「最具影響力的百名華人公共知識分子」名單,並獲頒「湯清基督教文藝獎」、「公民勇氣奬」等獎項。

 

2004年,余杰與劉曉波等共同起草中國年度人權報告,遭北京警方拘押。2010年10月,劉曉波榮獲諾貝爾和平獎之後,余杰被非法軟禁數月,進而遭到黑頭套綁架、酷刑折磨至昏死。2012年1月11日,攜妻兒出走美國。

 

近年來,余杰定居華盛頓郊區,創辦「亞太宗教自由與民主化研究所」,致力於宗教信仰自由與公民社會等議題的研究。同時,任美國「自由亞洲電臺」、「民主中國」網站、「縱覽中國」網站以及台灣《民報》、《新頭殼》、《風傳媒》等媒體的專欄作家。

目錄

劉曉波的成熟—蘇曉康..............................................................................................................8

溫習劉曉波—胡平....................................................................................................................12

1986

危機,新時期文學面臨危機........................................................................................................18

1988

文壇「黑馬」劉曉波....................................................................................................................34

—香港《解放》雜誌專訪(金鐘)

1989

中國大陸知識分子只有一條路:反抗!....................................................................................50

臺灣《聯合報》採訪劉曉波談「中國政治與中國當代知識分子」(傅依傑)

致全中國大學生公開信................................................................................................................57

我們的建議..................................................................................................................................59

「六二絕食」發起演講................................................................................................................64

「六二絕食」宣言........................................................................................................................66

1993

既入地獄,就不抱怨黑暗............................................................................................................74

—《中國之春》專訪(周易)

1995

反腐敗建議書...............................................................................................................................94

—致八屆人大三次全會

汲取血的教訓,推進民主與法治進程........................................................................................99

—「六四」六周年呼籲書

1996

對當前我國若干重大國是的意見..............................................................................................108

—致國共兩黨的雙十宣言

 

2001

「六四」屠殺與我一生的轉折..................................................................................................116

—《自由亞洲電臺》專訪(張敏)

我想為捍衛生命、自由與和平而戰..........................................................................................128

—獻給「九一一」大災難中的殉難者

就「新青年案」致北京市人民法院、檢察院和國安局的公開信..........................................130

附錄:徐偉、楊子立、靳海科、張宏海四君子簡歷 .......................................................135

2002

天安門母親理應得到的榮譽......................................................................................................140

—有感於全美學自聯的提名呼籲

呼籲中國政府平反「六四」和釋放所有良心犯......................................................................144

—給中國政府的公開信

網路公民權利宣言......................................................................................................................147

支持「六四」難屬群體公開信..................................................................................................149

—致中共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的公開信

2003

強烈抗議對《21世紀環球報導》的封殺..................................................................................154

用真話顛覆謊言制度..................................................................................................................158

序/導讀

劉曉波的成熟
 
劉曉波被判重刑後,高瑜介紹說:「曉波自辯中有這樣一句話: 『二十年來,支持我、給我力量的是劉霞的愛。』捷克駐華使館的女公使聽到後感動得哭了。劉曉波法庭陳述得以表述的最後一句話是: 『希望我是中國最後一個因言獲罪的人』」。
這一幕,讓我聯想到哈維爾在獄中寫給妻子的第十三封信:「親愛的奧爾嘉:我現在還沉浸在你昨天來看望的回憶中。和往常一樣, 這對我是一劑強心劑,或者如牢裡說的,『一筒』(指監獄給犯人打藥)。但這次你肯定覺得我多少有點心不在焉,有些尷尬和惶惑⋯⋯ 實際上我的內心很沉靜。你所說的一切我都仔細聽了,我對你講的一切都很感興趣。你說的每句話我都記住了,而且事後在心裡回味了好久⋯⋯。」
曉波被捕一年的那些日子裡,官方一直在尋找判決他的最佳時機,外界也猜測紛紜。我很受不了這樣的一種等待,有點覺得被污濁政治所戲弄,於是找出一本書來讀,以蕩滌內心的難過,這本書就是《獄中書—致妻子奧爾嘉》(Dopisy Olze: cerven 1979- zari 1982)。我讀著這本書,也嘗試找感覺給曉波和劉霞寫點什麼。
曉波陳述的最後那句話,再一次讓我感覺到他的成熟—雖然二十年來我一直可以點點滴滴地感知這匹「黑馬」的成熟,但這一次是震撼性的。私下裡我對朋友說,曉波有自我犧牲的傾向,一直有當一個譚嗣同的衝動,我是不贊成的,我實在很不願意他去坐牢,他是這些年極少有的成熟了的異議分子,各方面都成熟了,卻要白白地去坐牢,外面卻無成熟的領袖,亂哄哄的,潰不成軍;我也很痛惜劉霞,那麼好的一個姑娘⋯⋯。
我見證曉波的成熟,只是透過文字。我編輯他的文章,眼看著他的汪洋恣意漸漸消退,冰潔堅韌的邏輯力量和理性精神,也漸漸昇華起來,那是這二十年裡國內知識界一派賣弄、掉書袋風氣中,一股罕見的涓涓清流。曉波從來不缺自信,他就是太自信了,睨視群小的那股勁兒總也克制不住。他是從看不起學術界,走向看不起政界的,可是跟無恥文人打交道,完全不同於跟無恥政客打交道,那還是個不管身後洪水滔天的政權。
相反,他走向政治,又是出於一種敬畏,他敬畏「六四」死難者和「天安門母親」—我這樣猜測。說到敬畏,就帶出另一種東西:恐懼。曉波寫過一篇文章《超越始於恐懼》,承認恐懼,並進一步論證人類為了擺脫恐懼,才去超越的,沒有恐懼,人類就只能平庸。那篇文字很短,卻試圖闡明一個很艱深的問題。
中華民族自「六四」後真是被恐懼魘住了。這也不奇怪,經歷過餓死四千萬人的「人相食」式的大饑荒、歷時十年全民廝殺的文革,還有更早的鎮反、肅反、反右、「四清」等等,這個民族早就嚇破了膽,而長安街鎮壓(坦克、達姆彈)還是前三十年沒有露過面的殺手鐧,當然具有震懾作用。如今這個「喪魂失魄」的民族什麼都有了,就是沒有「膽」。這一點,正是劉曉波存在的歷史意義。那塊土地上中國快十四億人了,不能只出楊振寧、錢學森、余秋雨,現在出了劉曉波這麼個「有種的」,也算這個民族有救了。你瞧他說得又是那麼藐視一切: 
「我更欣賞虛幻信仰崩潰後的絕處逢生,欣賞那種面對廢墟的樂觀抗爭。」
這毋寧是對近二十年他自身姿態的描述。極具張力的是,這一次他的狂狷,卻走了一條最溫和保守的非暴力抗爭路線。他不顧一切的反對激進、流血。他也在深仇大恨彌漫的一個社會中,很費力地劃出所謂「灰色地帶」,希望預留出跟體制對話的空間。他跟張祖樺一起,就像林培瑞教授所解讀的,採用最普世的語言,如捷克《七七憲章》、法國大革命《人權宣言》、《美國憲法》、南非「真相與和解委員會」、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甚至八○年代初臺灣「美麗島」黨外人士理念等等,撰寫發表了一個屬於全人類的《零八憲章》。
然而,政治現實的嚴酷,和民間的愚鈍,乃至國際間的勢利,卻讓曉波承受了代價最大的後果,中國稚嫩的溫和幼苗著實被嘲諷,而這個國度已經激進並暴力迴圈了百年;甚至挪威仗義執言,以「諾貝爾和平」精神褒獎了他,經濟強大的中國也對這個北歐小國狂施報復。在劉曉波個案上,人類精神赤裸裸地被物質力量所羞辱,這也是可以載入史冊的! 
國事已荒涼,民族在鼾睡,而且還在夢裡咬牙切齒。今天不論是「○○後」還是「QQ 群」,鮮有幾人還知道劉曉波這個人了。中國歷史斷鏈,記憶破碎,屢試不爽,又豈止這一次?這個文明難以積累精神遺產,卻能輕易創造令世界驚豔的物欲奇蹟。相比之下,劉曉波的思想,是太前衛了一點,由此加諸於他的折磨,首先不是牢獄之苦,而是精神寂寞。在未來和道義上,曉波早已戰勝了中共;但是他並未贏得世俗大眾,因此他在「民主政治」上輸了這一局。這是他的宿命。中國政治尚在前現代,玩的還是叢林法則,他贏的機率本來就是零。
但是,我們回眸往昔,僅只短促的半個世紀裡,中國的殺戮、饑餓、整肅,完全發生在國際視野之外,又有多少先驅者屍骨無存,姓名湮沒;即便是曾經驚世駭俗,名震宇內的先覺者,如劉賓雁、方勵之等,甚至近年才「考古」出來的烈女林昭,又何曾為國際社會所知,榮獲過什麼讚譽?乃至中國人再三地呼喚「中國的沙卡洛夫」。在這個意義上,曉波又是幸運的。他第一次將中國人的抗爭,提升到了「普世記憶」(universal memory)的層次。他哪來的寂寞呢?他比他的前輩們少付了太多的代價,而他所肩負的責任也前所未有。他還年輕。
 
——蘇曉康(著名作家,電視劇《河殤》作者。現為《民主中國》雜誌社社長)

試閱


我沒有敵人――我的最後陳述

在我已過半百的人生道路上,1989年6月是我生命的重大轉折時刻。那之前,我是文革後恢復高考的第一屆大學生(77級),從學士到碩士再到博士,我的讀書生涯是一帆風順,畢業後留在北京師範大學任教。在講臺上,我是一名頗受學生歡迎的教師。同時,我又是一名公共知識分子,在上世紀八○年代發表過引起轟動的文章與著作,經常受邀去各地演講,還應歐美國家之邀出國做訪問學者。我給自己提出的要求是:無論做人還是為文,都要活得誠實、負責、有尊嚴。那之後,因從美國回來參加八九運動,我被以「反革命宣傳煽動罪」投入監獄,也失去了我酷愛的講臺,再也不能在國內發表文章和演講。僅僅因為發表不同政見和參加和平民主運動,一名教師就失去了講臺,一個作家就失去了發表的權利,一位公共知識人就失去公開演講的機會,這,無論之於我個人還是之於改革開放已經三十年的中國,都是一種悲哀。

想起來,六四後我最富有戲劇性的經歷,居然都與法庭相關;我兩次面對公眾講話的機會,都是北京市中級法院的開庭提供的,一次是1991年1月,一次是現在。雖然兩次被指控的罪名不同,但其實質基本相同,皆是因言獲罪。

二十年過去了,六四冤魂還未瞑目,被六四情結引向持不同政見者之路的我,在1991年走出秦城監獄之後,就失去了在自己的祖國公開發言的權利,而只能透過境外媒體發言,並因此而被長年監控,被監視居住(1995年5月至1996年1月),被勞動教養(1996年10月至1999年10月),現在又再次被政權的敵人意識推上了被告席,但我仍然要對這個剝奪我自由的政權說,我堅守著二十年前我在《六二絕食宣言》中所表達的信念—我沒有敵人,也沒有仇恨。所有監控過我,捉捕過我,審訊過我的警察,起訴過我的檢察官,判決過我的法官,都不是我的敵人。雖然我無法接受你們的監控、逮捕、起訴和判決,但我尊重你的職業與人格,包括現在代表控方起訴我的張榮革和潘雪晴兩位檢察官。在12月3日兩位對我的詢問中,我能感到你們的尊重和誠意。

因為,仇恨會腐蝕一個人的智慧和良知,敵人意識將毒化一個民族的精神,煽動起你死我活的殘酷鬥爭,毀掉一個社會的寬容和人性,阻礙一個國家走向自由民主的進程。所以,我希望自己能夠超越個人的遭遇,來看待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的變化,以最大的善意對待政權的敵意,以愛化解恨。

眾所周知,是改革開放帶來了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的變化。在我看來,改革開放始於放棄毛時代的「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執政方針。轉而致力於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放棄「鬥爭哲學」的過程,也是逐步淡化敵人意識、消除仇恨心理的過程,是一個擠掉浸入人性之中的「狼奶」的過程。正是這一進程,為改革開放提供了一個寬鬆的國內外環境,為恢復人與人之間的互愛,為不同利益、不同價值的和平共處提供了柔軟的人性土壤,從而為國人的創造力之迸發和愛心之恢復提供了符合人性的激勵。可以說,對外放棄「反帝反修」,對內放棄「階級鬥爭」,是中國的改革開放得以持續至今的基本前提。經濟走向市場,文化趨於多元,秩序逐漸法治,皆受益於「敵人意識」的淡化。即使在進步最為緩慢的政治領域,敵人意識的淡化,也讓政權對社會的多元化有了日益擴大的包容性,對不同政見者的迫害之力度也大幅度下降,對八九運動的定性也由「動暴亂」改為「政治風波」。敵人意識的淡化讓政權逐步接受了人權的普世性,1998年,中國政府向世界作出簽署聯合國的兩大國際人權公約的承諾,標誌著中國對普世人權標準的承認;2004年,全國人大修憲首次把「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寫進了憲法,標誌著人權已經成為中國法治的根本原則之一。與此同時,現政權又提出「以人為本」、「創建和諧社會」,標誌著中共執政理念的進步。

這些宏觀方面的進步,也能從我被捕以來的親身經歷中感受到。

儘管我堅持認為自己無罪,對我的指控是違憲的,但在我失去自由的一年多時間裡,先後經歷了兩個關押地點、四位預審警官、三位檢察官、二位法官,他們的辦案,沒有不尊重,沒有超時,沒有逼供。他們的態度平和、理性,且時時流露出善意。6月23日,我被從監視居住處轉到北京市公安局第一看守所,簡稱「北看」。在北看的半年時間裡,我看到了監管上的進步。

1996年,我曾在老北看(半步橋)待過,與十幾年前半步橋時的北看相比,現在的北看,在硬體設施和軟體管理上都有了極大的改善。特別是北看首創的人性化管理,在尊重在押人員的權利和人格的基礎上,將柔性化的管理落實到管教們的一言一行中,體現在「溫馨廣播」、「悔悟」雜誌、飯前音樂、起床睡覺的音樂中,這種管理,讓在押人員感到了尊嚴與溫暖,激發了他們維持監室秩序和反對牢頭獄霸的自覺性,不但為在押人員提供了人性化的生活環境,也極大地改善了在押人員的訴訟環境和心態,我與主管我所在監室的劉崢管教有著近距離的接觸,他對在押人員的尊重和關心,體現在管理的每個細節中,滲透到他的一言一行中,讓人感到溫暖。結識這位真誠、正直、負責、善心的劉管教,也可以算作我在北看的幸運吧。

正是基於這樣的信念和親歷,我堅信中國的政治進步不會停止,我對未來自由中國的降臨充滿樂觀的期待,因為任何力量也無法阻攔心向自由的人性欲求,中國終將變成人權至上的法治國。我也期待這樣的進步能體現在此案的審理中,期待合議庭的公正裁決,經得起歷史檢驗的裁決。

如果讓我說出這二十年來最幸運的經歷,那就是得到了我的妻子劉霞的無私的愛。今天,我妻子無法到庭旁聽,但我還是要對你說,親愛的,我堅信你對我的愛將一如既往。這麼多年來,在我的無自由的生活中,我們的愛飽含著外在環境所強加的苦澀,但回味起來依然無窮。我在有形的監獄中服刑,你在無形的心獄中等待,你的愛,就是超越高牆、穿透鐵窗的陽光,撫摸我的每寸皮膚,溫暖我的每個細胞,讓我始終保有內心的平和、坦蕩與明亮,讓獄中的每分鐘都充滿意義。而我對你的愛,充滿了負疚和歉意,有時沉重得讓我腳步蹣跚。我是荒野中的頑石,任由狂風暴雨的抽打,冷得讓人不敢觸碰。但我的愛是堅硬的、鋒利的,可以穿透任何阻礙。即使我被碾成粉末,我也會用灰燼擁抱你。

親愛的,有你的愛,我就會坦然面對即將到來的審判,無悔於自己的選擇,樂觀地期待著明天。我期待我的國家是一片可以自由表達的土地,在這裡,每一位國民的發言都會得到同等的善待;在這裡,不同的價值、思想、信仰、政見⋯⋯既相互競爭又和平共處;在這裡,多數的意見和少數的意見都會得到平等的保障,特別是那些不同於當權者的政見,將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護;在這裡,所有的政見都將攤在陽光下接受民眾的選擇,每個國民都能毫無恐懼地發表政見,絕不會因發表不同政見而遭受政治迫害;我期待,我將是中國綿綿不絕的文字獄的最後一個受害者,從此之後不再有人因言獲罪。

表達自由,人權之基,人性之本,真理之母。封殺言論自由,踐踏人權,窒息人性,壓抑真理。

為踐行憲法賦予的言論自由之權利,當盡到一個中國公民的社會責任,我的所作所為無罪,即便為此被指控,也無怨言。

謝謝各位!

2009年12月23日

原載自由亞洲電臺(由劉曉波妻子劉霞授權發表)

(編者註:劉曉波榮獲諾貝爾和平獎之後,告訴前來探監的妻子劉霞,轉告諾獎委員會將此文作為其受獎答謝詞,並安排有關人士在頒獎典禮上朗讀此文之英文版。)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9285025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98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9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