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歐:英國的抉擇
內容簡介
2016年6月23日,英國舉行脫歐公投。這場公投的結果,不僅引發英國國內熱烈討論,亦引起各國的廣泛關注。
英國自1973年加入歐洲共同體後,成為歐盟重要成員國之一。英國於歐盟治理及運作,扮演重要角色並做出積極貢獻,和歐盟發展出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廣泛層面的依賴關係。英國脫離歐盟,影響英國在歐洲事務的發展,對歐盟運作和前景造成衝擊,牽動英國和歐盟的世界影響力,其代價不容小覷。
英國脫歐公投的發展及影響,因此成為近年來學術理論與政治實務界關注的研究焦點。本書目的,希冀就英國脫歐的歷史緣由,關鍵發展,重要影響,以及重大啟發,提供執簡馭繁的論述與剖析。
英國自1973年加入歐洲共同體後,成為歐盟重要成員國之一。英國於歐盟治理及運作,扮演重要角色並做出積極貢獻,和歐盟發展出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廣泛層面的依賴關係。英國脫離歐盟,影響英國在歐洲事務的發展,對歐盟運作和前景造成衝擊,牽動英國和歐盟的世界影響力,其代價不容小覷。
英國脫歐公投的發展及影響,因此成為近年來學術理論與政治實務界關注的研究焦點。本書目的,希冀就英國脫歐的歷史緣由,關鍵發展,重要影響,以及重大啟發,提供執簡馭繁的論述與剖析。
目錄
第一章 英國脫歐的歷史緣由
第一節 英國與歐盟關係
第二節 卡麥隆的政治博弈
第二章 脫歐公投的「意外」結果
第一節 分裂的英國
第二節 脫歐險勝關鍵因素
第三節 脫歐起點與終點
第三章 英國脫歐與民主內戰
第一節 行政權、立法權、與司法權的角力
第二節 人民至上 vs. 議會至上
第三節 二次公投:民主後悔藥?
第四章 「脫歐」與「脫英」
第一節 北愛爾蘭
第二節 蘇格蘭
第三節 威爾斯
第四節 小結
第五章 英國脫歐的啟發
第一節 公投風險與局限
第二節 國家主權的信仰與迷思
第三節 英歐關係的霍布森選擇
第四節 英國脫歐後歐盟未來展望
第五節 全球化挑戰下國家何去何從
第六章 結論
參考書目
第一節 英國與歐盟關係
第二節 卡麥隆的政治博弈
第二章 脫歐公投的「意外」結果
第一節 分裂的英國
第二節 脫歐險勝關鍵因素
第三節 脫歐起點與終點
第三章 英國脫歐與民主內戰
第一節 行政權、立法權、與司法權的角力
第二節 人民至上 vs. 議會至上
第三節 二次公投:民主後悔藥?
第四章 「脫歐」與「脫英」
第一節 北愛爾蘭
第二節 蘇格蘭
第三節 威爾斯
第四節 小結
第五章 英國脫歐的啟發
第一節 公投風險與局限
第二節 國家主權的信仰與迷思
第三節 英歐關係的霍布森選擇
第四節 英國脫歐後歐盟未來展望
第五節 全球化挑戰下國家何去何從
第六章 結論
參考書目
序/導讀
自序
2016年6月23日,英國舉行脫歐公投。這場公投的結果,不僅引發英國國內熱烈討論,亦引起各國廣泛關注。
2010年卡麥隆擔任英國首相後,脫歐公投的議題不斷發酵,最終成為當代英國政治的一場大型博弈。2013年卡麥隆發表演說,計畫就英國是否續留或退出歐盟舉行公投。面對英國與歐盟之間的衝突,脫歐公投屢次成為卡麥隆的政治籌碼,藉以向歐盟國家施壓。卡麥隆的脫歐公投政策,表面上看似英國對歐外交政策的重大轉變,實則為英國國內政治影響下產生的選舉考量與回應。
卡麥隆主張脫歐公投,主要目的在於緩解英國疑歐派勢力的高漲壓力。特別是,近年來英國獨立黨崛起,對保守黨逐漸構成威脅。主張退出歐盟的英國獨立黨與保守黨,同為英國的疑歐派政黨。英國獨立黨於歐洲議會選舉的聲勢漸漲,對保守黨造成挑戰。為了緩和保守黨內疑歐派人士的壓力,並防止保守黨選票流向英國獨立黨,卡麥隆不惜將英國與歐盟關係,作為選舉賭注。這場英國脫歐公投,因而被抨擊為保守黨的黨內紛爭,但擦槍走火變成國際事件。
英國舉行脫歐公投,與今年來英國政治疑歐勢力的增長有關。不過,英國脫歐的發動與通過,並非英國疑歐派勢力的單一因素造成,而是由複雜原因導致,包括歷史、政治、經濟、民族情感等方面。
1975年,英國曾就是否續留歐洲共同體,舉行過英國第一場全國公投。四十一年後,英國政府再次將英國的歐盟去留問題,交付公投決定。英國與歐盟的關係,又走到一個岔路口。公投結果出爐,脫歐派於公投中險勝,撼動英國與歐盟,引發全球金融市場的振盪。
歐盟是英國第一大貿易夥伴,英國近半的貿易進出口仰賴歐盟。離開歐盟後,英國不再享有歐洲單一市場的免關稅與自由貿易便利。後脫歐時代的英國,欲與歐盟建立新的經貿關係,需經複雜冗長的談判過程。
英國自1973年加入歐洲共同體後,成為歐盟重要成員國之一。英國於歐盟治理及運作,扮演重要角色並做出積極貢獻,和歐盟發展出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廣泛層面的依賴關係。英國脫離歐盟,影響英國在歐洲事務的發展,對歐盟運作和前景造成衝擊,牽動英國和歐盟的世界影響力,其代價不容小覷。
英國脫歐公投的發展及影響,因此成為近年來學術理論與政治實務界關注的研究焦點。本書目的,希望就英國脫歐的歷史緣由,關鍵發展,重要影響,以及重大啟發,逐一剖析。
本書分為六章。首先,第一章回顧英國脫歐公投的歷史脈絡,包括英國與歐盟關係,及卡麥隆政府推動脫歐公投的政策背景。
第二章聚焦英國脫歐公投的結果,包括脫歐公投造成的英國分裂,脫歐派險勝的關鍵因素,以及脫歐公投的後續發展。
第三章分析英國脫歐公投引發的民主危機,包括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的角力,人民與議會的衝突,以及二次公投的辯論。
第四章探究英國脫歐公投對英國地方分離主義的影響。北愛爾蘭、蘇格蘭、威爾斯三個地區,皆因英國脫歐公投的結果,產生意欲脫離英國的分離主義。
第五章解析英國脫歐對當代國家的啟示,包括公投風險與局限,國家主權的信仰與迷思,英歐關係的霍布森選擇,英國脫歐後歐盟未來展望,以及全球化挑戰下國家何去何從的問題。
第六章為本書末章,就英國脫歐公投的經驗,做一總結。
面對區域統合的挑戰,當代國家面臨獨善其身抑或包容開放的兩難。全球化的發展,穿透了國界藩籬,加深當代國家面對區域統合的兩難困境。英國試圖透過公投,走出歐洲統合下英國的困境,重新與全球接軌。英國脫歐公投的個案,可對當代國家迎向區域統合乃至全球化,有所借鏡。
本書得以完成,首先感念業師們的教導,包括臺灣大學政治學系趙永茂教授、朱志宏教授、張碧珠教授、英國倫敦大學政經學院政治學系老師Mr. Alan Beattie、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政治學系博士論文指導教授Prof. Simon Bulmer和Prof. Martin Burch等。由於你們的栽培,使我於英國研究的領域,得以一路摸索前進。藉由本書的出版,向老師們致上最大的敬意與謝意。此外,特別感謝五南圖書副總編輯劉靜芬小姐,使本書得以順利出版。最後也最重要的,我要感謝父母及家人的支持。
黃琛瑜
2020年10月19日
2016年6月23日,英國舉行脫歐公投。這場公投的結果,不僅引發英國國內熱烈討論,亦引起各國廣泛關注。
2010年卡麥隆擔任英國首相後,脫歐公投的議題不斷發酵,最終成為當代英國政治的一場大型博弈。2013年卡麥隆發表演說,計畫就英國是否續留或退出歐盟舉行公投。面對英國與歐盟之間的衝突,脫歐公投屢次成為卡麥隆的政治籌碼,藉以向歐盟國家施壓。卡麥隆的脫歐公投政策,表面上看似英國對歐外交政策的重大轉變,實則為英國國內政治影響下產生的選舉考量與回應。
卡麥隆主張脫歐公投,主要目的在於緩解英國疑歐派勢力的高漲壓力。特別是,近年來英國獨立黨崛起,對保守黨逐漸構成威脅。主張退出歐盟的英國獨立黨與保守黨,同為英國的疑歐派政黨。英國獨立黨於歐洲議會選舉的聲勢漸漲,對保守黨造成挑戰。為了緩和保守黨內疑歐派人士的壓力,並防止保守黨選票流向英國獨立黨,卡麥隆不惜將英國與歐盟關係,作為選舉賭注。這場英國脫歐公投,因而被抨擊為保守黨的黨內紛爭,但擦槍走火變成國際事件。
英國舉行脫歐公投,與今年來英國政治疑歐勢力的增長有關。不過,英國脫歐的發動與通過,並非英國疑歐派勢力的單一因素造成,而是由複雜原因導致,包括歷史、政治、經濟、民族情感等方面。
1975年,英國曾就是否續留歐洲共同體,舉行過英國第一場全國公投。四十一年後,英國政府再次將英國的歐盟去留問題,交付公投決定。英國與歐盟的關係,又走到一個岔路口。公投結果出爐,脫歐派於公投中險勝,撼動英國與歐盟,引發全球金融市場的振盪。
歐盟是英國第一大貿易夥伴,英國近半的貿易進出口仰賴歐盟。離開歐盟後,英國不再享有歐洲單一市場的免關稅與自由貿易便利。後脫歐時代的英國,欲與歐盟建立新的經貿關係,需經複雜冗長的談判過程。
英國自1973年加入歐洲共同體後,成為歐盟重要成員國之一。英國於歐盟治理及運作,扮演重要角色並做出積極貢獻,和歐盟發展出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廣泛層面的依賴關係。英國脫離歐盟,影響英國在歐洲事務的發展,對歐盟運作和前景造成衝擊,牽動英國和歐盟的世界影響力,其代價不容小覷。
英國脫歐公投的發展及影響,因此成為近年來學術理論與政治實務界關注的研究焦點。本書目的,希望就英國脫歐的歷史緣由,關鍵發展,重要影響,以及重大啟發,逐一剖析。
本書分為六章。首先,第一章回顧英國脫歐公投的歷史脈絡,包括英國與歐盟關係,及卡麥隆政府推動脫歐公投的政策背景。
第二章聚焦英國脫歐公投的結果,包括脫歐公投造成的英國分裂,脫歐派險勝的關鍵因素,以及脫歐公投的後續發展。
第三章分析英國脫歐公投引發的民主危機,包括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的角力,人民與議會的衝突,以及二次公投的辯論。
第四章探究英國脫歐公投對英國地方分離主義的影響。北愛爾蘭、蘇格蘭、威爾斯三個地區,皆因英國脫歐公投的結果,產生意欲脫離英國的分離主義。
第五章解析英國脫歐對當代國家的啟示,包括公投風險與局限,國家主權的信仰與迷思,英歐關係的霍布森選擇,英國脫歐後歐盟未來展望,以及全球化挑戰下國家何去何從的問題。
第六章為本書末章,就英國脫歐公投的經驗,做一總結。
面對區域統合的挑戰,當代國家面臨獨善其身抑或包容開放的兩難。全球化的發展,穿透了國界藩籬,加深當代國家面對區域統合的兩難困境。英國試圖透過公投,走出歐洲統合下英國的困境,重新與全球接軌。英國脫歐公投的個案,可對當代國家迎向區域統合乃至全球化,有所借鏡。
本書得以完成,首先感念業師們的教導,包括臺灣大學政治學系趙永茂教授、朱志宏教授、張碧珠教授、英國倫敦大學政經學院政治學系老師Mr. Alan Beattie、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政治學系博士論文指導教授Prof. Simon Bulmer和Prof. Martin Burch等。由於你們的栽培,使我於英國研究的領域,得以一路摸索前進。藉由本書的出版,向老師們致上最大的敬意與謝意。此外,特別感謝五南圖書副總編輯劉靜芬小姐,使本書得以順利出版。最後也最重要的,我要感謝父母及家人的支持。
黃琛瑜
2020年10月19日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