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危害防止實踐之研究 (2版)
內容簡介
社會環境變遷快速的年代,警察所扮演的角色仍以危害防止的範疇為主,針對現行警察法學之行政法各論,危害防止乃在於預防犯罪,多屬於違序案類,而在執行危害防止之行政作為作用上,經常會跨越至刑事司法作用之犯行追緝,關於警察危害防止之實踐與管理,在一般警察法學、秩序法領域上,較少論及執勤行使作用法之實踐,作者以30年實務工作之經驗,針對此領域,利用實務經驗與學術研究相結合,將研究成果集結成本書,並突顯聚焦警察危害防止之實踐與廉政風險之重要性,形成本書之特色。
本書針對警察危害防止實踐之研究,本書架構主要立基於警察執行職權,實踐危害防止之現有秩序法理論基礎上,分為危害防止之相關法源與風險、勤務運作易生之廉政風險議題、警察執行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之現況與處理及執勤遭受不法侵害各國用槍規範與執勤用槍涉訟歷程議題之探討等四大部分,計有八章加以論述警察危害防止之實踐。
本書之架構將執勤行使職權之實踐思維與脈絡,環環相扣,相互貫通;可供實務機關實踐及管理,及提供學術研究之參考,亦可作為警察法學(秩序法、作用法)研習、警察勤務中易涉貪污犯罪之防制與警察執勤行使職權之工具書。
目錄
第一章 警察危害防止實踐之初探
第二章 員警執行職權涉及貪污態樣之研究:以一審判決為例
第三章 基層員警貪污犯罪決意之研究
第四章 警察執行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現況之探討
第五章 員警執勤處理違序案件之研究:以簡易庭裁定案件為例
第六章 各國警察人員執勤用槍規範之探討
第七章 警察人員執勤用槍涉訟現況初探
第八章 執法使用槍械致人傷亡涉訟歷程之實證
參考文獻
序/導讀
序
警察執法以危害防止為主要職責,依據法令之性質仍屬行政法各論的範疇,故警察執勤處理違序案件,舉凡社會安寧秩序之維持,經常在危害防止的行政行為作用中,衍生至輔助司法作用的犯行追緝,尤其社會環境快速變遷之下,民眾聚眾鬥毆、加暴行於人,甚至互毆等違序、違法行為,警察在危害防止之實踐上,經常遇有此種行政與刑法競合及轉換的疑義與處置上的難處,以至於在執勤上,需有新的跨越警察行政法學及刑事法學領域的思維加以因應,在新思維的概念下,仍須立基於雄厚的警察行政法學基礎上,基此,大法官釋字第570號解釋,說明警察法第9條賦予警察職權之規定,有依法發布警察命令之職權,但卻僅限具有組織法劃定職權與管轄事務的性質,尚欠缺行為法之功能,不足以作為發布限制人民自由及權利之警察命令的授權依據,需以其他作用法作為執行職權之依據,因此,如何在職權及權限範圍內實施裁量,成為警察執法所面臨的重大考驗,執勤上,具有強大裁量權的背後,更蘊藏著極易產生廉政風險事件的誘因,警察執法時不得不慎。惟此,坊間甚少針對此部分加以深入探討、分析各種作用法之實踐,因此,本人將研究成果,彙集成書,提供實務機關與學術界,在警察危害防止之實踐上參考。
針對警察危害防止實踐之研究,作者之基礎在於30年來,服務於中央及地方警察機關執行行政、刑事調查工作之經驗。民國100年轉調任法務部廉政署服務期間,對警察執勤廉政風險之分析、調查與研究,及持續至中央警察大學、國立中正大學進修法學碩士、博士等,除專任教授警察法規、警察法規專題研究等課程(兼任課程召集人)外,並在其他大學法政系、醫社系等兼任相關警察法規(含警察法規、社會秩序維護法、警察職權行使法)、刑事政策、刑法專題、少年事件處理法、犯罪學(概論、理論與實務)、犯罪心理學等課程師資,使實務與學術相結合,從法學觀點、違序處理、偵查實務、犯罪防治到刑事政策等基礎之經驗,及從事教學工作後,與法學專家,進行專家焦點座談與量化、質性訪談,加以研究探討警察處理違序案件,客觀面對危害防止實踐之議題。
本書架構主要立基於警察執行職權,實踐危害防止之現有秩序法理論基礎上,加以區分為四大部分八章加以論述警察危害防止之實踐:
第一部分:著重在實踐之相關法源與風險之探討,分布在本書第一章。
第二部分:著重在探討警察危害防止之勤務運作易衍生之廉政風險議題,分布在本書第二章之涉貪態樣、第三章之貪污犯罪決意。
第三部分:著重在秩序罰之現況與處理,分布在本書第四章之執行社會秩序維護法現況探討、第五章處理違序案件之研究。
第四部分:著重在實踐危害防止之際,遭受不法侵害用槍議題之探討,分布在本書第六章之各國警察人員執勤用槍規範之探討、第七章之警察人員用槍涉訟現況初探、以及第八章之執法使用槍械致人傷亡涉訟歷程之實證研究等。
本書將警察危害防止實踐之理論與實踐、職權行使所衍生廉政風險之態樣與決意、分析警察處理違序案件現況與裁定之趨勢、各國警察執勤用槍之現況規範、執法使用槍械致人傷亡之責任、涉訟歷程等議題加以解析。
本書之出版問世,感謝五南圖書的協助與推動,以及在學習研究中,臺灣警察專科學校提供優良的環境、資源與研究空間,擔任警察法規召集人職務,不斷與課程教師請益及討論,提供本人寬廣的寶貴意見、思考方向及建議,給予本人莫大的助益,另對參與之受訪談者、焦點座談之專家學者與協助彙整裁判書類之警專35期、36期參與研究的同學,重要的是我父母、家人全力的支持,本人無比感謝。
陳永鎭
於興隆崗萬芳樓314室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