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動物法(2版)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本書由九篇論文及一篇附錄(動物保護法修法歷程及理由)所組成,由動物保護入憲、動物保護法規之全面檢視、動物法相關司法裁判評析,至個別動保法議題,諸如:收容所制度、行政稽查程序及虐待動物議題等,既適合初等入階者,亦適合深入研究動物法學者之參考書籍。
目錄
二版序 i
序 言 iii
第一章 動物保護入憲 1
第二章 論動物保護法制之基本問題 25
第三章 臺灣動物法的總體檢 81
第四章 論流浪動物之法定處理程序──兼評我國動物保護法 119
第五章 臺灣動物收容處所之法制變遷與評析 149
第六章 評臺灣動物保護法2015年之修正 179
第七章 動物保護與法院裁判 223
第八章 臺灣動物保護法對虐待傷害動物之管制──以2015年動物保護法修正為例 327
第九章 臺灣動物法之回顧與前瞻(代結論) 355
附錄:動物保護法沿革 385
參考文獻 477
索 引 489
序 言 iii
第一章 動物保護入憲 1
第二章 論動物保護法制之基本問題 25
第三章 臺灣動物法的總體檢 81
第四章 論流浪動物之法定處理程序──兼評我國動物保護法 119
第五章 臺灣動物收容處所之法制變遷與評析 149
第六章 評臺灣動物保護法2015年之修正 179
第七章 動物保護與法院裁判 223
第八章 臺灣動物保護法對虐待傷害動物之管制──以2015年動物保護法修正為例 327
第九章 臺灣動物法之回顧與前瞻(代結論) 355
附錄:動物保護法沿革 385
參考文獻 477
索 引 489
序/導讀
二版序
2019年末至2020年初在中國武漢爆發之武漢肺炎(或稱為新冠病毒),不僅席捲全中國大陸,而且鄰近之亞洲及歐美國家,如:美國、日本、韓國、伊朗、義大利、德國、法國、西班牙、臺灣等均深受其害,其病毒起源之原因雖眾說紛紜,但因食用野生動物(含蝙蝠或蛇等能與冠狀病毒可以共生之野生動物)而遭感染,亦為其中一個合理推斷原因。從武漢肺炎疫情中可以得到一個啟示與教訓:不能與野生動物和平相處時,終將反噬人類之生命與健康,因為野生動物也構成自然環境中不可或缺之一部分,人類愚蠢的宰殺並食用所謂「野味」,即應迅以法律嚴格加以禁止,一方面可以保存野生物種不因為人類愚蠢之濫捕濫殺行為而導致滅絕外,另外一方面也可以保護人類永續之生存,兩者互蒙其利。
臺灣因為1989年的野保法,1998年的動保法之公布施行後,對野生動物(如:石虎、丹頂鶴)及其他受人飼養管理之寵物,經濟動物,展演動物及實驗動物,有對待上及飼養管理上之重大進步,其原因不僅是前述二部法律有嚴格之處罰規定,亦係臺灣人民的動物保護意識不斷提高,虐待傷害動物已經被人民主流意識認為乃「人神共憤」之事情,惟臺灣卻仍然不斷發生虐貓、毒狗或吃狗等事件,此種事件非屬冰山一角,而係代表臺灣社會仍尚未進入到「動物與人類」和諧共處之境界,有不少人民執有偏差觀念對待動物,因此有待法律規範及教育之有效執行推動,才能慢慢向上提升動物保護之社會共識。
「臺灣動物法」第一版於2016年出版後,迄今已近4年,臺灣動保法及野保法均有多次修正,因此,本書除加以更新外,並增補「動物保護入憲」及「臺灣動物收容處所之法制變遷與評析」二篇論文,以便能與時俱進,保持本書之學術生命及合實用性。本書二版主要係由我臺大法律研究所碩士班之助理王廉鈞、周宛萱、于筑庭、陳紀瑋同學們之校勘,提供補充意見,或增訂不合現況之新法內容,居功厥偉,新學林公司林靜妙副總編輯居中協調本書儘速改版,特此致謝。並願本書二版讀者能不斷給本書提供修正意見,作者E-Mail為linmc@ntu.edu.tw。十分希望大家一起為臺灣動物建立更良好的法律制度而共同打拼。
林明鏘 謹識
臺大法律學院萬才館2517室
庚子年(2020年)春分
2019年末至2020年初在中國武漢爆發之武漢肺炎(或稱為新冠病毒),不僅席捲全中國大陸,而且鄰近之亞洲及歐美國家,如:美國、日本、韓國、伊朗、義大利、德國、法國、西班牙、臺灣等均深受其害,其病毒起源之原因雖眾說紛紜,但因食用野生動物(含蝙蝠或蛇等能與冠狀病毒可以共生之野生動物)而遭感染,亦為其中一個合理推斷原因。從武漢肺炎疫情中可以得到一個啟示與教訓:不能與野生動物和平相處時,終將反噬人類之生命與健康,因為野生動物也構成自然環境中不可或缺之一部分,人類愚蠢的宰殺並食用所謂「野味」,即應迅以法律嚴格加以禁止,一方面可以保存野生物種不因為人類愚蠢之濫捕濫殺行為而導致滅絕外,另外一方面也可以保護人類永續之生存,兩者互蒙其利。
臺灣因為1989年的野保法,1998年的動保法之公布施行後,對野生動物(如:石虎、丹頂鶴)及其他受人飼養管理之寵物,經濟動物,展演動物及實驗動物,有對待上及飼養管理上之重大進步,其原因不僅是前述二部法律有嚴格之處罰規定,亦係臺灣人民的動物保護意識不斷提高,虐待傷害動物已經被人民主流意識認為乃「人神共憤」之事情,惟臺灣卻仍然不斷發生虐貓、毒狗或吃狗等事件,此種事件非屬冰山一角,而係代表臺灣社會仍尚未進入到「動物與人類」和諧共處之境界,有不少人民執有偏差觀念對待動物,因此有待法律規範及教育之有效執行推動,才能慢慢向上提升動物保護之社會共識。
「臺灣動物法」第一版於2016年出版後,迄今已近4年,臺灣動保法及野保法均有多次修正,因此,本書除加以更新外,並增補「動物保護入憲」及「臺灣動物收容處所之法制變遷與評析」二篇論文,以便能與時俱進,保持本書之學術生命及合實用性。本書二版主要係由我臺大法律研究所碩士班之助理王廉鈞、周宛萱、于筑庭、陳紀瑋同學們之校勘,提供補充意見,或增訂不合現況之新法內容,居功厥偉,新學林公司林靜妙副總編輯居中協調本書儘速改版,特此致謝。並願本書二版讀者能不斷給本書提供修正意見,作者E-Mail為linmc@ntu.edu.tw。十分希望大家一起為臺灣動物建立更良好的法律制度而共同打拼。
林明鏘 謹識
臺大法律學院萬才館2517室
庚子年(2020年)春分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