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不會告訴你的事」套書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目錄
《律師不會告訴你的事1︰打贏官司的30大心法》
PART ONE 備戰篇~心法的形成
.要做什麼樣的律師?
.一○七天考上律師
.律師考試的定心丸
.好差事,只做三個月
.訴訟良師張迺良
.大開眼界,菜鳥高飛
.擴大視野,再戰外商
.出國的力量
.單飛闖江湖,創業大磨練
.訴訟心法的體悟與提升
PART TWO 策略篇~訴訟的30大心法
● 訴訟準備
1.訴訟的基本精神~不戰而屈人之兵
2.訴訟的正確心態~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3.訴訟的中心主軸~立基事實,而非法律
4.訴訟的勝負難定~勝而不驕,約而不忿
5.訴訟的徵兆跡象~多一分注意,少一分風險
● 訴訟主體
6.訴訟的三角關係~知己知彼,將心比心
7.訴訟主角的地位~言者異,則人心變
8.律師的角色~行所當行,為所當為
9.與律師交談的原則~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10.面對檢調~立場堅定,態度懇切
● 訴訟程序
11.訴訟的法律地圖~熟悉遊戲規則
12.訴訟的三種類型~確認訴訟目的,採取正確手段
13.民事訴訟~舉證所在,敗訴所在
14.刑事訴訟~無罪推定vs.有罪推定
15.行政訴訟~民不與官鬥
● 訴訟策略
16.瞭解案件事實~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
17.重回事件原貌~人、事、時、地、物
18.策略規畫~借形造勢,以勢制敵
19.訴訟辯論之計~因勢利導,順勢而為
20.過程與決策~隨機應變,當下決策
21.靈活操作訴訟技巧~格局,佈局,步局
22.善用溝通藝術~一言興邦,一言喪邦
23.訴訟的人性考量~訴訟是一種心理戰
24.訴訟表達~不同訴訟,不同手法
25.證據取捨~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26.證人詰問~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
● 安度訴訟
27.不可預期的種種~危機就是轉機
28.訴訟的兩個戰場~尋找問題,對症下藥
29.閱卷掌握訴訟進度~推敲法官的思路與傾向
30.訴訟中如何應對媒體~鬥亂而不可亂
PART THREE 實戰篇~心法的應用
●民事案件
馬特拉案:聲東擊西,反敗為勝
企業經營權爭奪(一):善用舉證責任
企業經營權爭奪(二):以時間換取空間
十案奇景:牽一髮,動全身
公司股東會糾紛:臨場反應決勝負
●刑事案件
醫師殺妻未遂案:將心比心,背水一戰
四汴頭的案外案:證據是最好的武器
首例營業祕密起訴案:面對大鯨魚,因勢利導致勝
老外涉刑事案:反守為攻,主動出擊
「無中生有」案: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太電仝清筠案:與檢調的心戰
企業併購的紛爭:保持作戰準備,彈性應變
●行政案件
專利舉發案:與政府作對真難
官官相護的政府處分:製造官員的壓力
●外國案件
開曼群島訴訟:不同法制中的法官權限
《律師不會告訴你的事2:訴訟糾紛全攻略》
第一部 你是不是真的需要打官司?
◎無所不在的法律風險
什麼是法律風險?
法律風險有跡可尋
瞭解遊戲規則
控管法律風險
態度決定結果
◎如何處理法律風險
協商解決
法院訴訟
調解機制
商務仲裁
◎真的要打官司嗎?
糾紛當下的雙方立場
訴訟成本估算
評估自我個性
可否達到目的
◎訴訟的類型
非訟事件
民事訴訟
刑事訴訟
行政訴訟
第二部 打官司前的準備功課
◎Lesson 1:做好心理準備
原告的心理建設
被告的心理調適
◎Lesson 2:資料收集掌握
蒐集資料
建立大事記
重現事件當時狀況
掌握全貌
◎Lesson 3:決定是否委請律師
不同訴訟的特性
當事人的自我評估
◎Lesson 4:瞭解訴訟的可能發展
最好與最壞的結果
可控與不可控的事項
方法與策略的選擇
靈活運用的彈性
第三部 如何從律師那裡得到幫助
◎你想找什麼樣的律師
◎律師可以提供哪些協助
◎律師該有的態度
◎如何與律師溝通
◎如何選擇合適的律師
◎律師的保密義務
◎聽懂律師的話
◎當事人的權利義務
第四部 官司勝負的十大關鍵
1、八成的官司輸在事實不清
2、說理表達的方式影響法官裁判
3、證人作證對訴訟不一定有利
4、訴訟決戰不超過十個證據
5、敗訴的案子也有逆轉勝的可能
6、活潑運用法律
7、熟悉出庭規則,掌握攻防情勢
8、做好訴訟溝通,減少錯誤
9、妥善面對檢調的搜索處置
10、「訴訟打戰」與「和解談判」
《律師不會告訴你的事3:你最好要知道的司法真相》
前言
第一部、打官司是最萬不得已的選擇?!
■想清楚你最在乎的是什麼
■法律不是萬能的
■人生的選擇與抉擇
■糾紛的十字路口
.訴訟或仲裁是一場「賭注」
.打官司是個容易但未必正確的決定
.和解是個不容易但也許正確的決定
■打官司前要評估些什麼?
.自己個性的掌握
.對方個性的瞭解
.利害關係人的想法與反應
.客觀環境的考量
第二部、揭開司法制度的面紗
■司法制度的本質
■「人治」vs.「法治」
■我們的司法制度
.審理制度的設計與現況
.檢察官是刑事案件的首腦
.律師是在野法曹
.司法變形蟲
■外國的司法制度比較好嗎?
第三部、揪出司法變形蟲
民事訴訟的司法變形蟲
■民事訴訟變形蟲成員
■掌握變形蟲變化的因素
.法官類型與辦案態度
.「爭點整理」是關鍵因素
.不當的環境引誘
○○○○訴訟實例
→CASE 1:掌握司法作業流程,積極改變司法人員習慣態度
→CASE 2:預先設想變形蟲可能的變化因素並有效控管
→CASE 3:以不變應萬變,與司法變形蟲相互抗衡
→CASE 4:缺少訴訟主軸,司法變形蟲會遭誤導變形
→CASE 5:金錢會使司法變形蟲產生變化
刑事訴訟的司法變形蟲
■刑事訴訟變形蟲成員
■掌握變形蟲變化的因素
.刑事偵查的現況
.刑事審判的現況
○○○○訴訟實例
→CASE 1:面對保守的司法變形蟲,要自立自強,絕不放棄
→CASE 2:沒有正確的出庭態度,造成司法變形蟲變形
→CASE 3:積極回應法院審理,防止司法變形蟲變形
→CASE 4:忍耐與堅持抗拒有心人操弄司法變形蟲
→CASE 5:靈活運用訴訟手法,與司法變形蟲溝通
行政訴訟的司法變形蟲
■行政訴訟變形蟲成員
■ 掌握變形蟲變化的因素
.不易改變的訴願審理
.行政法官的類型與辦案態度
.不對等的資料審理
.行政法院是「橡皮圖章」?
.保守的法庭審理
.鼓勵行政機關為所欲為
○○○○訴訟實例
→CASE 1:不容易改變的行政訴願變形蟲
→CASE 2:靈活訴訟手法,隨時挑戰司法變形蟲
→CASE 3:行政訴訟變形蟲不容易改變保守特性
→CASE 4:行政訴訟的變形蟲無法監督行政機關
→CASE 5:司法變形蟲沒有作為,完全失去應有功能
第四部、 當司法變形蟲遇上政治
■看不見的政治手
.尹清楓案件
.兩顆子彈案件
■新新聞與呂秀蓮的訴訟
.糾紛原委與記者會
.副總統打官司
.新新聞的訴訟策略錯誤
.政治與司法變形蟲
■二○一八年台大校長事件
.台大沒有校長
.政治力介入疑雲
.以刑事手段突圍
.曙光乍現:教育部長請辭
.無所不在的司法變形蟲
■涉及外國判決承認的民事案件
.糾紛事實原委
.司法變形蟲不敵政治
.明知不可而為之
第五部、 問題預防勝於訴訟治療
■法律風險的種類
■身體、生命的賠償與預防
.你的生命和身體值多少?
.你的簽名代表了你自己
■交易糾紛與預防
.「人」的問題
.「物」的問題
.「事」的問題
.「時」的問題
.「地」的問題
■合約問題
.口頭與書面效力相同
.「文字意義」和「實質意義」
.合約的「準據法」
.合約的「糾紛管轄」
結語
附錄
《律師不會告訴你的事4:如何在訴訟中說服法官》
前言
第一部 訴訟,是一種選擇
1、訴訟是一條不好走的路
2、你不一定要選擇將糾紛交給法官
.建立風險意識,可避免走上訴訟
.理解操作規格,以免盲目興訟
.評估負擔能力,再決定是否提訴
3、訴訟目的決定操作手法
.追求公平正義
.達成其他目的的手段
——取得金錢利益或填補損失
——爭取時間利益
——教訓或懲罰對方
——其他目的
第二部 法官如何審判
1、審判的主角:法官
.法官類型
.法官選拔
.法官素質
.法官迴避
.法官審理
——言詞審理
——書面審理
.法官判決
2、審判的規則
.民事訴訟規則
.行政訴訟規則
.刑事訴訟規則
——偵查階段
——審判階段
.憲法訴訟規則
3、審判的進行
.民事及行政訴訟的審判實務
——首次開庭
——中間(準備)庭
——最終(言詞辯論)庭
——勸諭和解
——專家鑑定
——上訴程序
.刑事訴訟的偵查實務
——偵查的強制手段
——偵查的訊問方式
——偵查結束的後續
.刑事訴訟的審判實務
——案件性質:公訴案件與自訴案件
——追訴者:偵查檢察官與公訴檢察官
——審判者:專業法官與國民法官
——審理前提(起訴格式):一本主義與全部卷宗
——審判實況:準備庭與審理庭
——調查證據:詰問證人與訊問證人
——審判原則:無罪推定與有罪推定
——認罪協商:通常程序與簡易程序
.憲法訴訟的審判實務
——爭議內容的特殊性
——評議機制的獨特性
——判決結果的影響性
第三部 你可以協助法官審理你的案件
1、做好與法官溝通的準備
.與法官見面前的心理準備
.對法官背景的掌握
.與法官首次見面的對話態度
——從人性的角度而言
——從法律專業的角度而言
.庭訊審理時的對話態度
.書面對話的態度
2、共通的操作技巧
.避免法官對你的案件產生負面看法
.建立主動出擊的訴訟態度
.確保法官聽懂你的糾紛故事
.糾紛故事的內容應符合常情
.勿迴避閃躲訴訟弱點
3、民事與行政訴訟的操作技巧
.如果你是原告
.如果你是被告
.如果你是上訴人
.如果你是被上訴人
4、刑事訴訟的操作技巧
.如果你是被追訴的人
——偵查中的犯罪嫌疑人
——審判中的被告
——上訴程序中的被告
.如果你是追訴者
——向檢察官提告的告訴人
——向法官提告的自訴人
5、憲法訴訟的操作技巧
.只有原告沒有被告的戰爭
.聲請人未必直接受益於判決結果
.聲請程序嚴格及審判公開透明
6、影響訴訟操作的客觀因素
第四部 面對法官審判的態度及方法
1、收起情緒,回到理智
2、避免主觀,盡量客觀
3、熟悉真相,見樹見林
4、反覆練習,學習溝通
5、九分事實,一分法律
6、七分傾聽,三分表達
7、表達清晰,兼顧情法
8、瞭解程序,正確回應
9、慎選律師,並肩作戰
10、持守目的,化繁為簡
結語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