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The 法 Ⅱ:法律誰說了算?若你是法官,你會怎麼判?
超值合購
優惠時間:2025/09/17 ~ 2025/10/31
優惠組合價:75折特價630元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時報全書系購書滿549元,金幣加碼3倍送
👉逛逛去
內容簡介
《What The法》第二輯,重磅登場!
你曾覺得法官做出的判決,總是違背民意嗎?
你是否納悶,法律究竟是保障好人還是壞人?
而哪些法律常識,是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麻煩問題時,最好要先有概念的?
★精神疾病可以假裝嗎?只要說自己有精神病,就可以不被判死刑嗎?
隨機殺人案的兇手,說自己想被判死刑才去殺人。如此荒唐的念頭讓一條無辜的生命殞落,卻因為兇嫌有精神病史,最終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這樣合理嗎?精神疾病到底要如何驗證,才能讓人信服?
★一廂情願的追求演變成跟蹤騷擾,法律該如何保護受害者?
瘋狂私訊、打電話、跑到人家的公司和住處附近徘徊……明明只是點頭之交,卻用各種超出界線的行為,讓受害者深受其擾,甚至生活在恐懼中。《跟蹤騷擾防制法》能夠發揮什麼作用,懲罰這樣的恐怖追求者?
★車禍肇逃被判刑,為何聲請釋憲後被大法官宣判違憲?
只是一場小擦撞,竟被判處一年徒刑,肇逃者憤而聲請釋憲,結果大法官宣判刑法185-4條違憲。究竟「肇事」和「刑度」有什麼問題,使得立法院著手修法?
★台灣為何詐騙猖獗?詐欺之島是如何養成的?
一宗詐騙案,讓兩名當事人深陷網羅:一位遇到愛情騙子,導致人財兩失;一位莫名淪為車手,最後遭到判刑。詐欺案件中弱弱相殘的情況屢見不鮮,法律該如何斬斷這樣的惡性循環?
★WHAT THE法?法律到底是誰說了算?(°?°) !
由最敢討論社會議題的公共電視「青春發言人」與法學界青年組成的專業法普媒體社群--「法律白話文運動」,帶領大家從爭議的議題思考法律問題,並從法律概念反思議題,讓你在這個媒體與資訊爆炸的時代,培養出獨立思考的能力!
你曾覺得法官做出的判決,總是違背民意嗎?
你是否納悶,法律究竟是保障好人還是壞人?
而哪些法律常識,是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麻煩問題時,最好要先有概念的?
★精神疾病可以假裝嗎?只要說自己有精神病,就可以不被判死刑嗎?
隨機殺人案的兇手,說自己想被判死刑才去殺人。如此荒唐的念頭讓一條無辜的生命殞落,卻因為兇嫌有精神病史,最終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這樣合理嗎?精神疾病到底要如何驗證,才能讓人信服?
★一廂情願的追求演變成跟蹤騷擾,法律該如何保護受害者?
瘋狂私訊、打電話、跑到人家的公司和住處附近徘徊……明明只是點頭之交,卻用各種超出界線的行為,讓受害者深受其擾,甚至生活在恐懼中。《跟蹤騷擾防制法》能夠發揮什麼作用,懲罰這樣的恐怖追求者?
★車禍肇逃被判刑,為何聲請釋憲後被大法官宣判違憲?
只是一場小擦撞,竟被判處一年徒刑,肇逃者憤而聲請釋憲,結果大法官宣判刑法185-4條違憲。究竟「肇事」和「刑度」有什麼問題,使得立法院著手修法?
★台灣為何詐騙猖獗?詐欺之島是如何養成的?
一宗詐騙案,讓兩名當事人深陷網羅:一位遇到愛情騙子,導致人財兩失;一位莫名淪為車手,最後遭到判刑。詐欺案件中弱弱相殘的情況屢見不鮮,法律該如何斬斷這樣的惡性循環?
★WHAT THE法?法律到底是誰說了算?(°?°) !
由最敢討論社會議題的公共電視「青春發言人」與法學界青年組成的專業法普媒體社群--「法律白話文運動」,帶領大家從爭議的議題思考法律問題,並從法律概念反思議題,讓你在這個媒體與資訊爆炸的時代,培養出獨立思考的能力!
目錄
1 殺人犯只要說自己有精神疾病,就不用被判死刑嗎?
2 警察隨便臨檢看證件,不行嗎?
3 網路購物隨意退貨或不取貨,會有問題嗎?
4 金牌我拿商標你要,這樣對嗎?
5 防疫期間開個疫情小玩笑,不行嗎?
6 我只是積極地交往追求,為什麼會有罪?
7 車禍擦撞而已,竟然就要進去關?
8 我的私密影像成為你報復的武器
9 原住民打獵被判刑,文化與動保如何取得平衡?
10 詐欺之島的養成
2 警察隨便臨檢看證件,不行嗎?
3 網路購物隨意退貨或不取貨,會有問題嗎?
4 金牌我拿商標你要,這樣對嗎?
5 防疫期間開個疫情小玩笑,不行嗎?
6 我只是積極地交往追求,為什麼會有罪?
7 車禍擦撞而已,竟然就要進去關?
8 我的私密影像成為你報復的武器
9 原住民打獵被判刑,文化與動保如何取得平衡?
10 詐欺之島的養成
試閱
2 警察隨便臨檢看證件,不行嗎?
‧事件主角
阿文
警員周志奇
‧事件概要
某日晚間,阿文與幾位老同學約在KTV歡唱,酒酣耳熱之際,一名穿著制服的警員周志奇突然進入包廂臨檢,要求現場所有人提供身分證件以供查驗,歡樂氣氛瞬間凍結。阿文覺得這只是單純的朋友聚會,沒有任何不法情事,警察也沒有清楚說明需要臨檢的理由,因此深深覺得被打擾,拒絕交出身分證,並與周志奇進行一番脣槍舌劍。在爭執過程中,阿文脫口而出三字經,結果被周志奇當場以「妨害公務罪」移送法辦。
?警察臨檢惹爭議?
阿文的說法:老同學聚會,卻遭無故臨檢?
那天晚上,阿文和幾位老同學相約在「純情KTV」聚會,這是他們難得相聚的時刻。多年未見,大家都想聊聊近況,回憶學生時代的趣事。他們一邊喝點小酒,一邊輪流點歌歡唱,氣氛愉快。
正當他們高歌歡唱、沉浸在懷舊的氣氛中時,沒想到一場突如其來的臨檢,讓整個夜晚的氣氛急轉直下。
當時大約晚上11點左右,包廂門突然被推開,一位身穿制服的警察大步走進來,語氣嚴肅地說要進行臨檢,要求所有人立刻拿出身分證配合查驗。當下他們全都愣住了,互相對望,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阿文心裡充滿疑問:「我們只是一般的客人,並沒有違法行為,為什麼警方會突然臨檢我們?」更讓人不安的是,這名警員既沒有表明自己的單位,也沒有出示證件證明身分,甚至對於這場臨檢的理由也是隻字不提。
出於法律意識,阿文當下立刻站起來,質問這位警員周志奇:「請問我們做錯了什麼?請先證明自己的身分!」
然而,周志奇不但沒有拿出證件,還用輕蔑的語氣回應:「你先把身分證拿出來,我就給你看啊!」這種態度讓阿文更感到不安,畢竟在現場,他們才是被檢查的對象,而警方理應先表明自己的身分與執法依據,讓他們知道這場臨檢的正當性。
面對這種強硬而不合理的執法方式,阿文內心的不滿越來越強烈。他並非刻意挑釁警方,而是基於公民的基本權利,認為警方必須給出正當的理由才能對人民進行臨檢。於是,阿文決定不配合查驗,向警方重申:「如果你不能提出正當的執法依據,我有權拒絕提供身分證!」
沒想到,這個舉動竟然讓周志奇大為惱火,立刻將阿文帶離包廂,甚至以「妨害公務罪」將他移送法辦。阿文聽到這個罪名時,內心的憤怒與無奈交織在一起:到底是誰妨害誰的權利?
依據刑法第135 條的規定,妨害公務罪的成立要件之一,是「公務員依法執行職務時,遭到暴力或脅迫妨害」。然而,在這種情況下,警方本身是否真的「依法」執行職務,才是關鍵。如果這場臨檢根本沒有正當依據,警方的執法行為就不符合「合法執行職務」的標準,那麼阿文拒絕配合的行為,也不應該被視為妨害公務吧!
根據阿文對法律的理解,警方要對人民進行臨檢,必須有合理的懷疑,不能隨便找一間KTV就闖入來盤查客人,更不應該以威嚇、強制的方式要求配合。他們這群老同學,只是單純在KTV聚會,並沒有違法行為,警方若只是因為場所的性質,就對所有客人進行臨檢,這難道不是一種濫權執法嗎?
周志奇警員的說法:我只是想維護社會秩序
身為警察,周志奇每天都在為了轄區的治安奔波。那天晚上,他依舊像平常一樣,在街上巡邏,希望能盡一份力量,讓這個社會更安全一點。但那天晚上在「純情KTV」發生的事,真的讓他感到非常無奈。
分局接獲線報,說這間「純情KTV」有女服務生陪酒,而且常常有打架糾紛,早就被警方列為重點臨檢場所。身為警察,保護人民是其天職,取締這些妨害風化的場所,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事。那天晚上,周志奇巡邏經過那間KTV,看到它外觀陰暗,又聽到裡面傳來喧鬧的聲音,直覺就覺得裡面一定有問題。
周志奇進去KTV,只是想請阿文他們配合臨檢,拿出證件查驗身分,這有什麼不對?誰知道,那個刁民阿文,竟然百般不願意配合,還對周志奇大吼大叫,一副好像警察欠他一樣。他不但不拿出證件,還嗆說「你們領人民的薪水了不起喔?」、「我就是那麼兇啦!」這種態度,根本是完全不把警察放在眼裡。
周志奇當下真的覺得很火大,畢竟警察為了維護社會秩序,每天辛辛苦苦的執勤,結果還要被這種刁民侮辱。更何況,那間KTV本來就是警方列管的場所,裡面的人本來就有可能涉及不法行為。
周志奇承認:「我當下可能沒有很冷靜,但是,警察也會有情緒啊!我們每天面對形形色色的人,遇到這種不配合的,我們能怎麼辦?難道我們要一直忍氣吞聲嗎?」
或許有人會說,周志奇的臨檢不合法,沒有告知阿文等人臨檢的理由,也沒有出示證件。但是,周志奇穿著制服,也有表明警察身分,這樣還不夠嗎?難道還要他把警徽印在臉上,才算是證明自己是警察嗎?
而且,阿文他們是在那種有問題的場所裡面,本來就應該要接受臨檢。如果他們真的沒有做錯事,為什麼要這麼害怕被查驗身分?
‧案件判決結果
阿文無罪。
‧判決理由
法院認定周志奇警員的臨檢不合法,因此阿文拒絕配合臨檢的行為並無不當,判決阿文無罪。
‧人民法官,你怎麼想?
A警方臨檢有正當理由,阿文不配合就是不對,應判處妨礙公務罪。
B警方並沒有告知理由,阿文是在反抗不合法的臨檢,應判處無罪。
‧事件主角
阿文
警員周志奇
‧事件概要
某日晚間,阿文與幾位老同學約在KTV歡唱,酒酣耳熱之際,一名穿著制服的警員周志奇突然進入包廂臨檢,要求現場所有人提供身分證件以供查驗,歡樂氣氛瞬間凍結。阿文覺得這只是單純的朋友聚會,沒有任何不法情事,警察也沒有清楚說明需要臨檢的理由,因此深深覺得被打擾,拒絕交出身分證,並與周志奇進行一番脣槍舌劍。在爭執過程中,阿文脫口而出三字經,結果被周志奇當場以「妨害公務罪」移送法辦。
?警察臨檢惹爭議?
阿文的說法:老同學聚會,卻遭無故臨檢?
那天晚上,阿文和幾位老同學相約在「純情KTV」聚會,這是他們難得相聚的時刻。多年未見,大家都想聊聊近況,回憶學生時代的趣事。他們一邊喝點小酒,一邊輪流點歌歡唱,氣氛愉快。
正當他們高歌歡唱、沉浸在懷舊的氣氛中時,沒想到一場突如其來的臨檢,讓整個夜晚的氣氛急轉直下。
當時大約晚上11點左右,包廂門突然被推開,一位身穿制服的警察大步走進來,語氣嚴肅地說要進行臨檢,要求所有人立刻拿出身分證配合查驗。當下他們全都愣住了,互相對望,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阿文心裡充滿疑問:「我們只是一般的客人,並沒有違法行為,為什麼警方會突然臨檢我們?」更讓人不安的是,這名警員既沒有表明自己的單位,也沒有出示證件證明身分,甚至對於這場臨檢的理由也是隻字不提。
出於法律意識,阿文當下立刻站起來,質問這位警員周志奇:「請問我們做錯了什麼?請先證明自己的身分!」
然而,周志奇不但沒有拿出證件,還用輕蔑的語氣回應:「你先把身分證拿出來,我就給你看啊!」這種態度讓阿文更感到不安,畢竟在現場,他們才是被檢查的對象,而警方理應先表明自己的身分與執法依據,讓他們知道這場臨檢的正當性。
面對這種強硬而不合理的執法方式,阿文內心的不滿越來越強烈。他並非刻意挑釁警方,而是基於公民的基本權利,認為警方必須給出正當的理由才能對人民進行臨檢。於是,阿文決定不配合查驗,向警方重申:「如果你不能提出正當的執法依據,我有權拒絕提供身分證!」
沒想到,這個舉動竟然讓周志奇大為惱火,立刻將阿文帶離包廂,甚至以「妨害公務罪」將他移送法辦。阿文聽到這個罪名時,內心的憤怒與無奈交織在一起:到底是誰妨害誰的權利?
依據刑法第135 條的規定,妨害公務罪的成立要件之一,是「公務員依法執行職務時,遭到暴力或脅迫妨害」。然而,在這種情況下,警方本身是否真的「依法」執行職務,才是關鍵。如果這場臨檢根本沒有正當依據,警方的執法行為就不符合「合法執行職務」的標準,那麼阿文拒絕配合的行為,也不應該被視為妨害公務吧!
根據阿文對法律的理解,警方要對人民進行臨檢,必須有合理的懷疑,不能隨便找一間KTV就闖入來盤查客人,更不應該以威嚇、強制的方式要求配合。他們這群老同學,只是單純在KTV聚會,並沒有違法行為,警方若只是因為場所的性質,就對所有客人進行臨檢,這難道不是一種濫權執法嗎?
周志奇警員的說法:我只是想維護社會秩序
身為警察,周志奇每天都在為了轄區的治安奔波。那天晚上,他依舊像平常一樣,在街上巡邏,希望能盡一份力量,讓這個社會更安全一點。但那天晚上在「純情KTV」發生的事,真的讓他感到非常無奈。
分局接獲線報,說這間「純情KTV」有女服務生陪酒,而且常常有打架糾紛,早就被警方列為重點臨檢場所。身為警察,保護人民是其天職,取締這些妨害風化的場所,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事。那天晚上,周志奇巡邏經過那間KTV,看到它外觀陰暗,又聽到裡面傳來喧鬧的聲音,直覺就覺得裡面一定有問題。
周志奇進去KTV,只是想請阿文他們配合臨檢,拿出證件查驗身分,這有什麼不對?誰知道,那個刁民阿文,竟然百般不願意配合,還對周志奇大吼大叫,一副好像警察欠他一樣。他不但不拿出證件,還嗆說「你們領人民的薪水了不起喔?」、「我就是那麼兇啦!」這種態度,根本是完全不把警察放在眼裡。
周志奇當下真的覺得很火大,畢竟警察為了維護社會秩序,每天辛辛苦苦的執勤,結果還要被這種刁民侮辱。更何況,那間KTV本來就是警方列管的場所,裡面的人本來就有可能涉及不法行為。
周志奇承認:「我當下可能沒有很冷靜,但是,警察也會有情緒啊!我們每天面對形形色色的人,遇到這種不配合的,我們能怎麼辦?難道我們要一直忍氣吞聲嗎?」
或許有人會說,周志奇的臨檢不合法,沒有告知阿文等人臨檢的理由,也沒有出示證件。但是,周志奇穿著制服,也有表明警察身分,這樣還不夠嗎?難道還要他把警徽印在臉上,才算是證明自己是警察嗎?
而且,阿文他們是在那種有問題的場所裡面,本來就應該要接受臨檢。如果他們真的沒有做錯事,為什麼要這麼害怕被查驗身分?
‧案件判決結果
阿文無罪。
‧判決理由
法院認定周志奇警員的臨檢不合法,因此阿文拒絕配合臨檢的行為並無不當,判決阿文無罪。
‧人民法官,你怎麼想?
A警方臨檢有正當理由,阿文不配合就是不對,應判處妨礙公務罪。
B警方並沒有告知理由,阿文是在反抗不合法的臨檢,應判處無罪。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