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彙編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分為兩大部份,第一部份是中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分析,針對中國大陸法律的淵源、體系框架及其九大部門法律及其相關法規作一整體概略的說明,以期讀者對於中共建構的社會主義法律體制之全貌能夠有所瞭解。此部份亦將中國共產黨的組織架構、中國國家機關的權力組織、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組織、國務院下設的各個機構、行政區劃及批准機關權限以及立法體系,以圖表的形式呈現,以便讀者對於中國大陸複雜的黨政體制運行方式能夠一目了然。第二部份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新的法律、法規彙編,蒐集中國大陸現行重要的法律、法規,依其法律、法規之性質分門別類為八大編。最後,一併附上幾部重要的法典草案供讀者參考。
目錄
第1篇 中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分析
第2篇
第1章 憲法及其部門法規
1. 憲 法
2. 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
3. 國家機構組織法
4. 民族區域自治法
5. 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6.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7.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
8. 中華人民共和國戒嚴法
9. 中華人民共和國賠償法
10. 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
11. 海洋及境界
12. 其它
第2章 民法及其部門法規
1. 民法通則
2. 城鎮房地產關係法
3. 合同法
4. 婚姻法
5. 收養法與繼承法
6. 智慧財產權法
7. 擔保法
8. 信託法
9. 拍賣法
10. 廣告法
第3章 商法及其部門法規
1. 公司法
2. 證券法
3. 企業法
4. 票據法
5. 銀行法
6. 保險法
7. 海商法
第4章 經貿法及其部門法規
1. 對外經濟貿易法
2. 財政、經濟法
3. 稅務法
第5章 刑法及其部門法規
1. 刑法
2. 人大常委會的補充規定
3. 國家安全法
第6章 訴訟法及其部門法規
1. 民事訴訟法
2. 刑事訴訟法
3. 行政訴訟法
4. 仲裁法
第7章 社會法及其部門法規
1. 勞動法
2. 其他社會法
第8章 行政法及其部門法規
1. 國防法
2. 兵役法
3. 行政處罰法
4. 行政許可法
5. 公務員法
6. 行政監察法
7. 法官、檢察官、律師法
8. 引渡法
9. 環境法及其部門法規
10. 其它
附錄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草案)
附錄2 中華人民共和物權法(草案)
附錄3 中華人民共和反壟斷法(草案)
附錄4 中華人民共和行政程序法(試擬稿)
附錄5 中華人民共和行政程序法(試擬稿)
精采製表:
1. 中國共產黨組織圖
2. 中國國家機關的權力組織圖
3. 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度
4. 國務院及下屬各政府部門機關
5. 中國行政區劃及批准機關權限分析
6. 中國大陸立法體系(以法解釋、制定和修改權限為主)
7. 中國大陸立法體系(綜覽)
8. 中國大陸立法體系(關於規章及地方性法規效力之問題分析)
第2篇
第1章 憲法及其部門法規
1. 憲 法
2. 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
3. 國家機構組織法
4. 民族區域自治法
5. 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6.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7.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
8. 中華人民共和國戒嚴法
9. 中華人民共和國賠償法
10. 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
11. 海洋及境界
12. 其它
第2章 民法及其部門法規
1. 民法通則
2. 城鎮房地產關係法
3. 合同法
4. 婚姻法
5. 收養法與繼承法
6. 智慧財產權法
7. 擔保法
8. 信託法
9. 拍賣法
10. 廣告法
第3章 商法及其部門法規
1. 公司法
2. 證券法
3. 企業法
4. 票據法
5. 銀行法
6. 保險法
7. 海商法
第4章 經貿法及其部門法規
1. 對外經濟貿易法
2. 財政、經濟法
3. 稅務法
第5章 刑法及其部門法規
1. 刑法
2. 人大常委會的補充規定
3. 國家安全法
第6章 訴訟法及其部門法規
1. 民事訴訟法
2. 刑事訴訟法
3. 行政訴訟法
4. 仲裁法
第7章 社會法及其部門法規
1. 勞動法
2. 其他社會法
第8章 行政法及其部門法規
1. 國防法
2. 兵役法
3. 行政處罰法
4. 行政許可法
5. 公務員法
6. 行政監察法
7. 法官、檢察官、律師法
8. 引渡法
9. 環境法及其部門法規
10. 其它
附錄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草案)
附錄2 中華人民共和物權法(草案)
附錄3 中華人民共和反壟斷法(草案)
附錄4 中華人民共和行政程序法(試擬稿)
附錄5 中華人民共和行政程序法(試擬稿)
精采製表:
1. 中國共產黨組織圖
2. 中國國家機關的權力組織圖
3. 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度
4. 國務院及下屬各政府部門機關
5. 中國行政區劃及批准機關權限分析
6. 中國大陸立法體系(以法解釋、制定和修改權限為主)
7. 中國大陸立法體系(綜覽)
8. 中國大陸立法體系(關於規章及地方性法規效力之問題分析)
序/導讀
修訂三版序
中國大陸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體制從計劃經濟走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經濟發展呈現快速成長的趨勢,尤其是二○○一年底中國正式加入WTO,成為第一百四十三個會員國,迫使中共對於經貿體制必須朝法制化與透明化的方向努力。在政治改革上,強調依法治國,因此,健全社會主義法制更是中國大陸近年來法治建設的重心,特別是九年代以降,其立法數量顯著遞增。隨著兩岸交流日益頻繁,我國人民前往中國投資經商、工作定居及留學的現象日增,認識中國大陸當地的法律、法規更成為維護自身權益不可或缺必備的常識。本書所彙整的最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對於從事中國大陸研究的學術先進或實務工作者,可作為瞭解中國大陸法制重要的參考工具書之一。
本書於民國八十六年發行初版,由謝英吉、黃友信、王綺年三位助理協助本書的編輯,又於民國九十一年十二月增修訂二版,則由梁熙晒、張永福、夏雯震三位助理協助本書的編輯,由於近幾年中共當局進行大幅度的修法與頒佈新法,使得本書有再予修訂增補文件資料的必要,因此,本次增訂三版由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研究生賴柷宏協助本書法律、法規的增補與汰換,在此,特別感謝這些助理群在搜集資料與校稿上的盡心盡力。
本版增修訂的重點有:圖表中有關中央政治組織成員姓名之更新、機構名稱之調整及其他數據資料的更新;重要法律的增補替換,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四次憲法修正案、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規章制定程序條例、反分裂國家法、婚姻登記條例、著作權法、專利法實施細則、商標法實施條例、馳名商標認定和保護規定、拍賣法、公司法、證券法、合夥企業法、企業破產法、票據法、對外貿易法、保障措施條例、反傾銷條例、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增值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進出口關稅條例、消費稅暫行條例、刑法修正案犵玎甪、治安管理處罰法、婦女權益保障法、行政許可法、公務員法、行政監察法及其實施條例、公證法、遊行示威法及其實施條例、價格法、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大陸居民赴臺灣地區旅遊管理辦法、對臺灣地區貿易管理辦法等。在草案部分,增加物權法草案、勞動合同法草案、反壟斷法草案、行政程序法試擬稿。經統計,二版廢止或失效的法律、法規共有十三部;本版修訂的法律、法規計有二十五部;新增的法律、法規高達九十七部。而增修訂幅度較大的法律、法規集中於經貿法及其部門法規以及行政法及其部門法規,由此可知,經貿法與行政法是中共立法部門的近年立法與修法的重心。
本書能夠順利出版幸賴翰蘆出版社的鼎力協助,在此深表感謝。由於法規更迭快速、資料搜集難全,本書若有疏漏與錯誤之處在所難免,尚祈各界先進不吝指教更正,以使本書更加完備。
二○○六年九月十八日
王泰銓教授
中國大陸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體制從計劃經濟走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經濟發展呈現快速成長的趨勢,尤其是二○○一年底中國正式加入WTO,成為第一百四十三個會員國,迫使中共對於經貿體制必須朝法制化與透明化的方向努力。在政治改革上,強調依法治國,因此,健全社會主義法制更是中國大陸近年來法治建設的重心,特別是九年代以降,其立法數量顯著遞增。隨著兩岸交流日益頻繁,我國人民前往中國投資經商、工作定居及留學的現象日增,認識中國大陸當地的法律、法規更成為維護自身權益不可或缺必備的常識。本書所彙整的最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對於從事中國大陸研究的學術先進或實務工作者,可作為瞭解中國大陸法制重要的參考工具書之一。
本書於民國八十六年發行初版,由謝英吉、黃友信、王綺年三位助理協助本書的編輯,又於民國九十一年十二月增修訂二版,則由梁熙晒、張永福、夏雯震三位助理協助本書的編輯,由於近幾年中共當局進行大幅度的修法與頒佈新法,使得本書有再予修訂增補文件資料的必要,因此,本次增訂三版由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研究生賴柷宏協助本書法律、法規的增補與汰換,在此,特別感謝這些助理群在搜集資料與校稿上的盡心盡力。
本版增修訂的重點有:圖表中有關中央政治組織成員姓名之更新、機構名稱之調整及其他數據資料的更新;重要法律的增補替換,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四次憲法修正案、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規章制定程序條例、反分裂國家法、婚姻登記條例、著作權法、專利法實施細則、商標法實施條例、馳名商標認定和保護規定、拍賣法、公司法、證券法、合夥企業法、企業破產法、票據法、對外貿易法、保障措施條例、反傾銷條例、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增值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進出口關稅條例、消費稅暫行條例、刑法修正案犵玎甪、治安管理處罰法、婦女權益保障法、行政許可法、公務員法、行政監察法及其實施條例、公證法、遊行示威法及其實施條例、價格法、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大陸居民赴臺灣地區旅遊管理辦法、對臺灣地區貿易管理辦法等。在草案部分,增加物權法草案、勞動合同法草案、反壟斷法草案、行政程序法試擬稿。經統計,二版廢止或失效的法律、法規共有十三部;本版修訂的法律、法規計有二十五部;新增的法律、法規高達九十七部。而增修訂幅度較大的法律、法規集中於經貿法及其部門法規以及行政法及其部門法規,由此可知,經貿法與行政法是中共立法部門的近年立法與修法的重心。
本書能夠順利出版幸賴翰蘆出版社的鼎力協助,在此深表感謝。由於法規更迭快速、資料搜集難全,本書若有疏漏與錯誤之處在所難免,尚祈各界先進不吝指教更正,以使本書更加完備。
二○○六年九月十八日
王泰銓教授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