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總則理論與運用
內容簡介
刑法理論也許都會讓人覺得相當深奧與混亂,經常讓人無所循從。本書撰寫的目的,是想讓刑法的學習能夠避開「理論與爭議叢林」的困境,而能輕鬆愉快入門並深入掌握。寫作風格上,力求清晰易讀,因此本書盡量以案例引導及圖表綜合並陳的方式來敘述,應該可以減輕讀者在閱讀及理解上的困難。本書不但適合初學者的閱讀,更能提供研究者參照及考試者攻略。
目錄
序/導讀
新版序
本書此次改版是因應2019年的刑法修正。例如,凌虐的意義;大法官釋字775號攸關的累犯適用;加重結果犯發生死亡結果者,沒有追訴權時效的適用;過失致死罪不再區分普通或業務,法定刑調整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於是過失致死再也不可能易科罰金等。其實,本書此次改版也不完全因應刑法的修正,而是經過長時間的陸續增刪,仔細寫作,或針對本書其他疏漏處,進行增修,因而有較大幅度的更動。
本書以前的版次沒有嚴格引註,主要為了保留初版時的上課講義特色。此次改版,則在必要處增加引註,但盡量簡約而不過度,避免本書陷入「教科書專論化的窠臼」,力求清晰可讀、簡單易懂。為了呼應社會脈動及司法考試趨勢,本版次的實例講座加入了「阿帕契直昇機」、「人工智慧、兩難困境」、「COVID-19新冠肺炎」、「思覺失調症殺人」以及「綜合性案例題型」等,提供讀者參照。
這個版次,我加入慕尼黑大學羅克新(Claus Roxin)教授2020年刑法總則第一冊的新版內容。新版內容已經不完全是羅克新個人的意見,而是由他的門生格雷克(Luis Greco)教授主筆協助改定,歷時十四年,仍然造成很大的迴響。此外,慕尼黑大學莎士格(Helmut Satzger)教授所續寫已故麥瑟士(Johannes Wessels教授)的刑法總論,本書也取材頗多。本書所呈現的許多按圖索驥思維,均來自哈甫特(Fritjof Haft)教授第8版的刑法總則。當然,蔡墩銘教授、林山田教授、蘇俊雄教授、甘添貴教授等,重要前輩師長的刑法專論,是本書最不可或缺的資料來源。
遙想,我首履慕尼黑大學時,在超大的講堂聆聽Roxin教授的刑法總則與刑事訴訟法兩門課。他授課生動,喜歡走入學生座位當中並且提問,給學生一些心理壓力,但不咄咄逼人,有些自問自答的意思。我回國後開始任教的方式,深深受他影響。由於他唱作俱佳,盛傳他在法律領域之外,獲有戲劇學碩士。我曾私下問他,戲劇學碩士的真實性,他說並無此事。Roxin教授除了著述豐富以外,還非常具有上課的魅力,很得學生推崇。
這個版次我也適度引用了已故菲利普(Lothar Philipps)教授的論述。他是我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在慕尼黑大學,我修習了Philipps教授的法哲學、刑法總則與法律邏輯課程。1986年代人工智慧領域曾經一度興起的類神經網路,Philipps教授就搭上這個列車。他以「多準則電腦輔助決策」分析故意與過失行為人的模型。他是使用個人電腦程式結合「人工神經網路(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處理法律問題的先驅。我在德國求學期間,不止一次聽他眉飛色舞的說:「人工神經元網路能在外界資訊的基礎上改變內部結構,是一種具備自我學習能力的系統。這個系統就是以人工智慧方法提供有關各種行為模式的決策分析過程」。當時,我著實滿頭霧水。如今,許多研究都證明了他的預言。近年來,我涉入了人工智慧與法律的研究,回頭去讀他的文章,才恍然大悟他的超越是何等驚人。他在三十幾年前的相關研究,其實就是人工智慧與法律的內涵。早年他投入很深的冷門學問,現在卻是熱門的顯學。
2020年讓世人驚慌不已,新冠肺炎(COVID-19)帶給全世界巨大的死亡威脅,國際與兩岸交流都受到莫大的影響。如何「健全社會安全網」的議題,在法院對於刺死鐵路警察的思覺失調症被告,判決無罪後,2020年5月,再度掀起熱烈討論。司法精神醫院的設立、電子監控中心的建立、如何準確適用刑法第19條,都成了重要議題。本書因緣際會也提出了相關的意見。
本書新版得以完成,感謝五南出版社劉靜芬副總編輯和責任編輯 林佳瑩的費心校正。我所指導的博士生:李睿祥和葉蕙禎,以及碩士生:陳秀菁、張文瑜、王利如、林冠宏、邱陽,展露無比的耐心與細心,詳細校正文字,找尋最新實務判決,一起和我揮汗趕工。沒有他們的大力協助,就很難有更為完善的版次。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系馬躍中教授、文化大學法律系王紀軒副教授、高雄大學法律系劉傳璟助理教授與僑光科技大學財經法律系韓政道助理教授,都曾對於本書提出寶貴的修正意見,一併致上最深的謝意。
張麗卿
2020年8月於台中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