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最高法院優遇庭長紀俊乾不藏私,分享畢生處理刑事訴訟之精華,獲得司法界廣大迴響;透過紀庭長的開講,才了解司法的功夫百百種,檢察官的辦案會偷吃步,起訴後財產還遭聲請扣押,人民不知法白白受罪……法治國家用「法」來保護人民,使人民可以安身立命,用心推動經濟跟國家進步,但法曹人士似懂非懂的誤用法律將釀就人民與國家的悲慘。
紀庭長以案例並搭配新聞事件說明各種問題,且作者用字純熟,淺顯易懂,非常好看!
目錄
作者序:你也有心證?
壹、法官篇
一、偏頗之虞應從寬認定
二、「當場」二字法官應注意
三、更正裁定不可濫用
四、涉重罪不當然羈押
五、法官需審判檢察官的態度
六、念茲在茲法官應貫徹一六一條
七、三法官輪流告誡證人不妥!
八、落實詰問權注意三原則
九、法官問案太跳tone 可用二八八阻止
十、根本沒問到v.s.問到爽為止
貳、檢察官篇
一、「送達」-官員不可有特權
二、辦案偷吃步:假拘提、真搜索
三、起訴後不得再扣財產
四、監聽A罪辦出B罪:╳ 監聽A罪辦出AB罪:○
五、有利被告職權調查不利怎辦?
六、檢察官的小毛病法官的大責任
參、證據篇
一、附帶之事要做好筆錄
二、案重初供?其實未必可靠!
三、性侵案證詞如何取捨?
四、證人出庭不可包裹訊問
五、筆錄取捨不可隨便補破網
六、特偵組監聽不宜當民事證據
七、灰色證詞經過補正可以漂白
八、拒絕當證人法律人性化
九、大陸筆錄我法院能否採用?
十、證人應出聲朗讀才適法有效
十一、鑑定意見可對立官版非老大
十二、測謊:是參考值不是真相
十三、一樣看現場法律要求大小眼
十四、性侵案現場沒人證人卻是有兩種
十五、勘驗:不可找槍手不可照抄
十六、檢察官說話不算話筆錄無效
肆、綜合篇
一、非常上訴應該廢掉
二、期日之審判意義:在場權防禦權準備權
三、假釋/保安處分法律錯亂
四、王昊案總長可能有誤?
五、馬英九具結成為潛在被告
六、貪污罪判定不宜浮濫
七、憲法保障被告於法庭詰問證人
八、判決超過檢方具體求刑不合法
附錄
一、也算事蹟?(紀俊乾)
二、凡走過,真能留下痕跡?(紀俊乾)
三、從民眾觀點看法院審判(紀俊乾)
四、生活簡單自律嚴謹的法官(洪美慧)
序/導讀
【作者序】
你也有心證?
採訪,是我人生大半輩子的工作,採訪記庭長則是難得有如品醇酒般的採訪經驗。
我喜歡聆聽受訪者的心聲,喜歡看到受訪者認真回憶的表情,更喜歡從採訪中吸收到受訪者人生中寶貴的經驗和智慧。
開闢「紀庭長開講」專欄,緣自發想如何提升「法治時報」版面的深度與實用性;二○一三年,向紀庭長提議,他老人家爽快的一口答應,讓我感到欣喜莫名,也就這樣一篇一篇的開講,不斷呈現給讀者。在這過程中,我充分享受到採訪與成長的同步樂趣。
每一篇「開講」,紀庭長一定事先作好功課,我人一到,他就不急不緩的將事先準備的資料拿出來,向我說明解釋;下次採訪時,我就將前一次採訪內容寫成的稿子,呈給紀庭長過目,除了錯別字,他從來不干涉我的文字表達。
「紀庭長開講」專欄刊登之後,反應非常好,有兩件事我印象很深。
一位很大牌的律師事務所所長告訴我,紀庭長開講專欄,是他們事務所指定全所律師必讀的文章,因為每一篇都很精彩,且很實用。
還有一次,我到法務部政次陳明堂辦公室,看到他在上網找判決文,原來,他看到紀庭長開講提到「測謊」的判例,他想要好好拜讀研究。
聽說,陳次長還以「紀庭長開講」內容,作為他指導學生的重點教材之一。
紀庭長,七十多歲的高齡,精神矍鑠,談吐風雅,內容幽默,旁徵博引,總有說不完的司法軼聞。
戒嚴時期,法院「庭長」有多權威?聽紀庭長親身描述,或可想像其場景。
紀庭長說,他印象最深的一次法官評議會議,是他剛當上二審法官的首次評議,他是受命法官,才開口說了一句:「本案我的心證是…..」,話還沒有講完,他的庭長微微抬頭,透過眼鏡框的目光,冷斜看著他,說道:「你也有心證?」
當時他很不解,他是受命法官,怎麼會沒有心證?後來,他才懂得,戒嚴時期的二審審判,只有庭長才有心證,受命法官沒有心證可言。
一個參與審判的受命法官,卻沒有心證?這是什麼審判?原來,戒嚴時期的司法就是紀庭長親身感受的小小故事,可一窺威權時代的司法生態。
很多刑事訴訟法的精髓,經過紀庭長的案例解說,我才恍然大悟。
原來,強制處分權中,檢察官有可能會假藉拘提之名,行非法搜索之實;原來,大家都認為的「案重初供」,其實未必正確,必須是合法的初供才有用;原來,證人出庭作證,不可包裹訊問等等。
紀庭長雖然年歲已大,但很有新聞概念,每每有重大新聞事件發生,他就找出及時相關的判例來講述;而他的法學概念與人權理念更是國內先驅,從年輕時候就是如此。
能夠集結「紀庭長開講」出書,真的是一份榮幸。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