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人民解放軍的真相:中共200萬私軍的威脅、腐敗與野心

習近平為何發動軍改?他能夠回到毛時代的絕對權威嗎?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1個人喜歡
  • 9 324
    360
  • 分類:
    中文書社會哲思戰爭/軍事戰略/戰役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矢板明夫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譯者:鄭天恩
  • 出版社: 八旗文化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0/01/02

出版情報

重新理解蔣介石

2020/07/27 一九四九年一月二十一日,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在黨內、外交相指責的聲浪中第三次下野。幾個月內,大陸局勢糜爛,國軍兵敗如山倒,中共大軍橫掃華中、華南,代總統李宗仁出亡國外,中華民國政府及國軍在中樞無人的情況下行將崩潰。 這時,蔣中正可有三個選擇:投降中共、出逃國外當寓公、或在極不利的情況下繼續奮戰,他選擇了最困難的第三條路。 汪浩兄的大作《借殼上市:蔣介石與中華民國臺灣的形塑》,是在閱讀了大量國史館解密的檔案文件,並參閱了無數國內、外相關權威著作後,真實呈現在這段時間內,蔣中正如何重回政壇、掌握臺灣,並將其打造成一座反攻復國基地的過程。 本書洋洋灑灑十多萬字,其主旨要之可謂:蔣中正將中華民國在臺灣重新借殼上市以抗共保臺。然而,後來因國際情勢丕變,其戰略構想未能實現,而此反共基地卻漸演變成中華民國臺灣。 客觀而言,歷史是曾經發生過之事實。但相關檔案與史料在編寫過程當中,自然經過經手人之主觀整理與刪削,未必能反映事情之真實經過。是故,後人讀史可以進行詮釋,因而可以有不同見解。 長久以來,蔣中正在一般人心目當中的印象,不外乎下列數種: 屠夫、敗軍之將、顢頇無能的老粗軍閥,或是冥頑不靈的死硬派。汪浩兄在爬梳了原始檔案及二手作品後,展現了一個與過去不同的蔣中正:這個蔣中正,雖然是個獨裁者,但是他抱持著反攻復國的理想;而在面對國際上波譎雲詭的大國政治時,他也展現了權謀與計算的現實一面,從而打造出了今日之中華民國臺灣。 揆諸史實,蔣中正畢生與世界強權周旋:北伐戰爭時他面對的是西方在華列強;不久,他面對的是染指西北新疆、北方蒙古及東北地區的蘇聯史達林;接著,他被迫起而抵抗破門侵略的日本,同時必須應付被蘇聯支持的中共。其後,美國雖然號稱與他並肩抗戰,卻又在戰後的《雅爾達密約》中出賣了中國。 我們還必須看見:同時代,數位亞洲國家領導人先後被美國搞垮:南韓的李承晚、越南的吳庭琰與阮文紹;而蔣中正是唯一的倖存者。因此,如何自處自保,實為其從政數十年來最險惡的挑戰;而這個挑戰在一九四九至一九七二年可謂達到了最高峰。 那麼,我們又應該如何理解這段時間的蔣中正?如何理解他的所思所行?在展讀了汪浩兄的大作後,我的淺見是,蔣中正經常掛在嘴上的幾句話:「光復大陸、解救同胞;重建民國,實行三民主義。」其實相當準確地反映了他後半生的生涯目標。例如,在本書第三章,汪浩兄寫道 : 一月十五日,他又自記:「此時只可盡心保衛臺灣為自立自強之基點,首在社會經濟與軍費之解決;其次為社會民眾組訓與防空之準備;其三為海空軍用油之購備。至於美國之賣華與援華,則於革命之成敗實無關宏旨也。」 當天,蔣還手書遺囑:「如果革命失敗,臺灣淪亡時,必以身殉國。」 一月二十六日,蔣介石公開告訴國民黨中常會:「我今天只有兩條路,一條是如果本黨徹底失敗,臺灣淪陷,那我就犧牲在臺灣!」「另一條路是確保臺灣,反攻大陸。」 本書中也多次提及在退守臺灣的二十餘年當中,蔣中正尋找過一切可能的機會,以軍事手段反攻大陸。在較早的時期,他曾經寄予重望於美國。例如:美國軍方、麥克阿瑟將軍,以及數任美國總統等,但是最終都讓他失望了。本書第十六章中,汪浩兄寫道: 一月三十一日,被尼克森「玩耍」一番之後,蔣介石自我反省:「自二十五歲以來,經過無數憂患與恥辱,尤以對外之磨折扭絞,非使我國脈民命徹底消除而不止的美國政府,虛偽欺詐之玩耍,令人無法忍辱,巳達極點。此乃自民國三十一以來,史迪威、馬下兒(馬歇爾)以至今日尼克生等,是極盡人世所最難堪之一次也,荒漠甘泉所言靈魂在和逆境中苦鬥中,才能把握他的奧妙和扭絞中擁出真理之時乎。」 同日,他又記:「對美國之假言偽行,三十年來之疑竇亦得因此而完全識破與證明,此乃盎格魯撒克遜民族之真面目矣。經過無數次被欺詐與出賣,再可不夢覺乎……」 在對美國失望之餘,蔣中正亦曾一度寄希望於蘇聯,當然最後的結果是又一次的失望。 多年來許多人批評,蔣中正的反攻大陸國策,其實是私心自用企圖掌權的欺世之行。但是汪浩兄的大作引經據典地證明了這種見解的不當。除了前述的各例外,他細緻地分析:當中共於一九六○年代研製原子彈成功的消息傳出,蔣中正十分擔心臺灣終將不保,遂加快推動國光計畫,準備武力反攻。有趣的是,在第十四章中,作者認為:一九六五年八六海戰大敗,雖然使得蔣中正反攻的希望落空,然而卻再一次證明了他對於反攻大陸的真心。 靜心思量,我們其實不可低估蔣中正的理想性 。那一輩的人讀的是中國古書,在他們的心目中,有著濃厚的傳統中國正統觀念。他北伐、統一、抗日、勦共等作為,乃至退保臺灣後對於中華民國法統的堅持等,都是這種理想性格的具體表現。對於蔣中正而言,反共的使命感既是為了國家民族,也是為了他個人。在此過程中,保衛臺灣是必須的手段,而此種觀點在那一輩的政治人物當中確實不算罕見。 在回顧歷史之際,我們當然可以說,蔣中正是個毀譽參半的悲劇人物。然而,我們也必須看見,他對臺灣畢竟做出了一些重大的貢獻:他阻止中共奪取臺灣,從而阻止了共產主義進入臺灣。他在臺灣保存了中華文化的命脈,同時為臺灣日後的經濟與科技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最後,在拜讀了汪浩兄的大作後,除了敬佩與激賞之外,本人也想提出幾點淺見以就教於汪浩兄: 第一,〈導論〉中,汪浩兄認為蔣中正在一九五○年的「復行視事」是一場軍事政變 。但是在本節後文中,卻又將其稱為「和平演變」,二者之間似有扞格之處? 第二,全書讀來,汪浩兄似乎認為,細究蔣中正在臺灣的作為,獨立自保的考慮高於反共復國。不知這是否為作者的真正想法,抑或僅為行文風格所致? 第三,本文的主題雖然為蔣中正與中華民國臺灣,但是美國對華政策(包含對臺政策)的失誤,也是導致歷史會如此發展的重要因素。如果未來汪浩兄能針對此一主題再提供其高明見解,則當會使對此題目感興趣之讀者有更大之裨益。 本書《借殼上市:蔣介石與中華民國臺灣的形塑》是汪浩兄在閱讀了大量的解密檔案與相關研究後之力作。不但思路清晰、文字流暢,更處處可窺見作者深厚的治學功力與嚴謹之思辨態度。敬佩之餘,爰為之序。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人民解放軍不是中國的軍隊,而是中共最高領導人的私人軍隊!
人民解放軍的「解放」意謂著收復失地──包括台灣,
而在它以200萬兵力躍升世界最大正規軍的背後,
卻因為貪腐與權力鬥爭而脆弱不堪……
===============


為何說共產黨的私人軍隊既脆弱,又危險?
◎為何說中國人民解放軍其實是靠宣傳包裝的紙老虎,其實不堪一擊?
◎為何說中國政府對軍隊絲毫不具備任何影響力?
◎中共軍隊的腐敗程度隨著習近平的軍改而降低了,還是依舊如此?
◎為何說中國攻打台灣的劇本是俄羅斯的普丁寫的?
===============


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一支和其他國家軍隊迥然相異的隊伍。他們不是中國的軍隊,而是共產黨的軍隊;他們也有相當濃烈的色彩,是「屬於共產黨最高領導人的私人軍隊」。所以每當共產黨最高領導人交替時,解放軍也會跟著捲入激烈的鬥爭當中。這樣的軍隊,從毛澤東時代,到鄧小平,再經歷江澤民和胡錦濤而由習近平掛帥,如果攻打台灣或日本會成功嗎?

想知道答案,就要了解它的歷史演變、宣傳策略、體制和結構、以及最近幾年的所謂軍事改革的成效。

像克里米亞一樣把台灣奪取下來,
就是習近平最近採用的台灣侵略戰法


中國人民解放軍原本是從農民起義中誕生,逐漸成為毛澤東的私人軍隊,並在日中戰爭中苟延殘喘下來。他們最大的強項就是土地政策,至於其歷史則是由謊言編織而成。

比如一九三○年還是紅軍的時代,他們被國民黨軍擊敗,徒步南北奔波,幾乎橫越了大半個中國,而八萬人以上的士兵也減少到幾千人;這樣的一齣大逃亡劇,卻被美化成「為了和滿洲日軍作戰而北上」,還被稱譽為「長征兩萬五千里」,定位為黨的偉大事蹟。比如在日中戰爭期間,他們幾乎沒有和日軍進行什麼作戰,但現在卻自稱「扮演了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向國內外持續宣傳。

中國人民解放軍之所以到現在仍然維持這個名稱,是因為台灣還沒有獲得解放。「人民解放軍」這個名字,意味著收復失地。不只是台灣,舉凡南海各島嶼和尖閣群島等中國的「領土」,都必須全部加以解放;這是一支目的性非常強烈的軍隊。

中國若要對台灣行使武力,迄今為止所主張的方法,都是先用飛彈攻擊台灣,再派兵登陸。然而真的會這樣嗎?其實中國考慮的是「克里米亞方式」,亦即所謂的「混合戰爭」。混合戰爭指的是指使特殊部隊或民兵進行情報操縱或地下工作,以非軍事手段進行擾亂、煽動,從而引發混亂,從而讓人民解放軍堂而皇之,出兵台灣「恢復秩序」——趁國際還來不及反應的時候,像克里米亞一樣把台灣奪取下來,這就是習近平最近採用的台灣侵略戰法。

以黨領軍,故國家領導人叫不動
共軍只服從集中所有權力的中央軍事委員會領導人一人


人民解放軍完全是以黨領軍;在毛澤東的「三灣改編」之後,他們就再也沒有發生過成建制脫逃的事件或是政變,這在全世界所有的軍隊中堪稱奇蹟。換句話說,沒有共產黨高層的命令,這支軍隊就徹徹底底地不會行動。

最好的例子就是一九七一年爆發的林彪事件。林彪動身逃亡,但他身為軍委副主席兼國防部長、也就是共產黨第二號人物之尊,卻連一架飛機也調不動,最後搶奪飛機而逃亡,摔死在蒙古戈壁。由此可證沒有毛澤東的指示,共軍是不可能行動的。

另外一例是二○○八年五月,四川發生大地震,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火速趕到受災地區。認為事態緊急,必須出動軍隊進行救援才行,可是軍隊並不聽他的指示。溫家寶憤怒地說,「你們知道你們是人民養的嗎!」原因則是,當時兼任軍事委員會主席的胡錦濤訪日歸國、因感冒而臥病不起;秘書也不敢叫醒他。簡單說,共軍只服從集中所有權力的中央軍事委員會領導人一人。

每一次戰爭的背後,
都完全是與中國的權力鬥爭密切相連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和台灣以及外國之間,總計發生了九次戰爭,分別是韓戰(一九五○—五三年)、八二三砲戰(一九五八年)、中印國境紛爭(一九六二年)、珍寶島事件(一九六九年),以及和越南在海上、陸上展開的數次戰役。

這些戰爭幾乎都是在毛澤東時代爆發。乍看之下是為了對外擴張而發起的戰爭,事實上,在這些戰爭的背後,完全是與中國的權力鬥爭密切相連。

珍寶島事件其實和毛澤東要在中國國內打倒劉少奇、鄧小平一派,將軍隊統整為一的內部鬥爭脫不了干係。一九七九年二月中國對越南的侵略,一般普遍認為,他們的目的是要幫助柬埔寨。因為越南在一九七九年一月攻陷柬埔寨的首都金邊,樹立了韓桑林政權。但另一個理由則是,一九七八年底舉行的中共會議(三中全會)上,鄧小平派獲得勝利,決定了中國將走改革開放的重大方針。打擊越南,就是向國際社會表明「今後我們將投靠美國這一邊」。此外,鄧小平為了重整已經十年沒打過仗、因為文革而指揮系統一片混亂的軍隊,也為了拔擢自己的親信和部下,他需要一場戰爭來樹立功勳;因此這場戰爭,其實也是為了達成內部目標才發起的。

習近平時代也是如此。習近平政權卻持續對南海和東海等地進行對外擴張,還在其他國家宣稱擁有主權的地區建造人工島,並將之進一步化為軍事據點。這種動作從國際社會的常識來看,除了霸權主義之外再無他者可言。中國解放軍作為這個獨裁者的私人軍隊,正一步步進行準備,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霸權目標的實現而前進。

解放軍到底有多腐敗?
這支軍隊最致命的阿基里斯腱


中國軍隊的貪腐現象,一般咸認是始自於鄧小平時代。改革開放以後,拜金主義一下子在中國全境蔓延開來,而軍隊不久後也被冠上了「貪腐分子的巢穴」這種不名譽的稱呼。進入江澤民、胡錦濤時代後,軍隊內部的腐敗現象更是急遽加速擴散。

鄧小平所主導、在一九八五年制定了所謂《關於軍隊從事生產經營和對外貿易的暫行規定》。認可軍隊經營企業,讓軍隊經商一口氣蓬勃發展起來。負責作戰的總參謀部成立了大型貿易公司「保利公司」,負責人事與思想統制的總政治部也成立了「凱利公司」;海軍成立了「海洋航運公司」,空軍成立了「聯合航空公司」,總參謀部因為有情報部門、在諜報方面較強,所以會將竊聽情報與產業情報賣給企業;負責人事的總政治部,則是靠著賣官鬻爵來賺取金錢。至於總後勤部會透過軍用土地的買賣,總裝備部則是透過販賣裝備來撈錢;他們會將武器交付給伊朗,或是「真主黨」之類的恐怖組織。中國的武器經常會流出海外,但這大多是來自軍方的走私,未必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本身的決策所致。

不只是軍隊高層,貪腐現象也蔓延到第一線的軍隊當中。軍紀紊亂、賄賂橫行乃是有目共睹。據他所說,在軍中要升官,包括團長、營長和連長等職缺,都有一定的「行情」,二等功、三等功之類的榮譽,也全都可以用錢買到。

習近平為何發動軍改?
他能夠回到毛時代的絕對權威嗎?


毛澤東和鄧小平對軍隊的影響力都很強。可是,江澤民和胡錦濤乃是徹頭徹尾的職業官僚。他們在軍隊中並沒有自己的親信,而這也成為他們相當頭痛的弱點。江澤民在掌政前半時期,完全無法掌握軍隊。等到他的心腹終於在軍隊中穩定地位之際,領導人又換成胡錦濤,而胡錦濤花了十年掌握住軍隊時,又被習近平取而代之。

若是不能掌握軍隊的話,就必須優先讓他們不與自己為敵;而最快拉攏他們的方法,就是給予他們利權。於是軍隊內部走私橫行,共軍的軍紀日趨紊亂,軍隊變成「獨立王國」,從而陷入領導人對軍隊都莫可奈何的狀況。

習近平在二○一五到二○一六年間,實施了大規模的軍事改革。他打著「反貪反腐」的旗號,將那些仰江、胡鼻息,或是受他們兩人拔擢的幹部,陸陸續續趕下台。另外一個原因是,胡錦濤時代的大謎令計畫的弟弟令完成,逃亡到美國時攜帶大量軍方資料,中國的軍隊指揮系統、部隊、武器配置及機能等全都流入美國。所以習近平的軍隊改革,主要瞄準的目標有兩個:由他本人一手掌握軍權,以及應付對美的情報洩漏。

中國原本有七大軍區:瀋陽軍區、北京軍區、濟南軍區、南京軍區、廣州軍區、蘭州軍區、成都軍區,而習近平打算將它們裁成五個。之所以要這樣裁減,目的是為了摧毀瀋陽軍區和蘭州軍區。徐才厚出身瀋陽軍區,至於蘭州軍區則是郭伯雄的老巢。但結果反彈台大,瀋陽和蘭州被保留了下來,慘遭波及的是力量較弱

作者

矢板明夫

產經新聞外信部次長。一九七二年出生於中國天津市,十五歲時以殘留孤兒第二代的身分移居日本。一九九七年畢業於慶應大學文學部,同年進入松下政經塾深造(第十八期),研究主題為亞洲外交。之後歷任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特別研究員、南開大學兼任講師等職務,二○○二年獲得中國社科院研究所博士學位,並進入產經新聞就職。歷經埼玉總局等職位後,於二○○七年起擔任產經新聞中國總局(北京)特派員。二○一七年起就任現職。

橫跨中日兩國的成長、求學經驗,以及駐北京多年的記者工作,使他歷練出對中國政治敏銳的觀察分析能力。著有《習近平:共產中國最弱勢的領袖》(天下雜誌出版)、《習近平為何暴走》(文春文庫)、《我們認為中國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與石平合著,ビジネス社)等作品。

譯者簡介

鄭天恩

台大歷史所碩士,曾任日文小說編輯,目前為專職翻譯。譯有《來自擇捉島的緊急電報》、《二十世紀旗手》、《最後的帝國軍人:蔣介石與白團》、《文明的遊牧史觀》、《空中帝國.美國的二十世紀》等書。

目錄

◎前言

第一章∣人民解放軍鎮壓台灣、香港的那一天
令人悚然的破曉進城作戰/不接受要求的強硬態度/指示黑道動亂的謀略/二○二五年解決台灣問題/從對話轉變成戰爭模式/習近平挫敗連連的對台政策/目標是克里米亞式的「混合戰爭」/利用台灣黑道,培養親中派/煽動混亂,以待解放軍出動/中國如何奪取南海/伺機而動的北海艦隊

第二章∣人民解放軍是怎麼誕生的?
為何直到現在仍稱為「解放軍」?/煽動農民、引發革命/從農民起義中誕生的軍隊/什麼是「蘇維埃」?/蔣介石的危機感/只是一路逃竄的「長征」/西安事變,對張學良的欺騙/拜日本之賜,得以苟延殘喘/只有黨最高領導人可以指揮的軍隊

第三章∣中國共產黨「演出」的戰爭
共產黨的巧妙宣傳伎倆/換妻是黨幹部的特權/再三登場的「學雷鋒運動」/中國為何參加韓戰?/悲慘的韓戰/為自己國家方便而發起戰爭/為了改革開放賭一把的鄧小平/否定毛澤東路線,改走「韜光養晦」的鄧路線/回歸國際社會/再次成為世界的搗亂者

第四章∣中國軍事改革的意義
透過利益交換掌控軍隊/軍人出身的習近平/「萬船齊發作戰」的目標/造化弄人的駐港解放軍/只拔擢心腹成為幹部/習近平對軍方的大肅清/中國版「史諾登事件」/令人驚訝的「裁軍三十萬」/徒然引發大混亂/軍區裁併的麻將改革/人工島、防空識別區與航天開發

第五章∣堂堂登場的新威脅
先軍政治的終結/轉捩點:林彪事件/軍隊轉入幕後/頭銜無用/掌握軍隊就是權力的泉源/軍隊聳立於政府之上/源自孫子兵法的「三戰」是什麼?/在「五度空間」中展開的美中霸權爭奪戰

第六章∣腐敗的解放軍內部
一個晚上運不完的「財寶」/高階軍官為何頻頻「自殺」?/鄧小平時代,軍方企業的蓬勃發展/地下經濟能夠完全根除嗎?/從上到下都在貪汙/升官也要靠賄賂/不行賄就會「意外身亡」/反貪腐的聖域/支持習近平的可疑團體/成為外國間諜的中國軍人/打擊士氣的退伍軍人陳情抗議

第七章∣解放軍實力與野心的路徑圖
兵力兩百萬人的解放軍/相對降低的陸軍地位/因人而異的國防部力量/值得矚目的國防白皮書/潛藏的民兵強悍度/益發強化的核心戰力/躍升核心的火箭軍/暗藏威脅的戰略支援部隊/權力的泉源:中央軍事委員會

◎後記
◎年表
◎參考文獻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578654884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40
    • 商品規格
    • 14.8*19.5*1.6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