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3~1105_神奇柑仔店1920完結篇

秦始皇:旭日東昇的大秦帝國

  • 9 342
    380
  • 分類:
    中文書人文歷史中國史地先秦史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徐楓 主編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風格司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4/08/21

活動訊息

金石堂,總有一本書懂你!雙11更好買,25家銀行信用卡分期0利率!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萬馬長征,入關破城滅六國
千言短吟,綜謀橫議詭百家

--劃定中國歷史輪廓的秦王朝--

商鞅變法改造秦國的社會與經濟結構,土地制度的改革更是中國經濟上的大事。軍功制度將秦帝國推向軍國發展的同時,也打破了貴族階級專制帶動了人民平權的改革,並使秦國國力勝出於其他國家。
在幾代君王的奠基下,秦王政吞滅六國領土、建立中央集權的帝國,秦帝國的建立是中國歷史上政治、經濟、社會型態的再一次變革,並於此時期奠定中國在主權、人民、領土的歷史基礎概念。而後各時期的迭替政權均在秦帝國的框架下,鮮少再有更大改變。
秦代帝國的立滅不及四十年,時間雖短卻是中國歷史上極重要的一個階段,瞭解秦王朝的發展,將可理解此後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軌跡。

目錄

萬馬長征,入關破城滅六國
千言短吟,綜謀橫議詭百家

--劃定中國歷史輪廓的秦王朝--

商鞅變法改造秦國的社會與經濟結構,土地制度的改革更是中國經濟上的大事。軍功制度將秦帝國推向軍國發展的同時,也打破了貴族階級專制帶動了人民平權的改革,並使秦國國力勝出於其他國家。
在幾代君王的奠基下,秦王政吞滅六國領土、建立中央集權的帝國,秦帝國的建立是中國歷史上政治、經濟、社會型態的再一次變革,並於此時期奠定中國在主權、人民、領土的歷史基礎概念。而後各時期的迭替政權均在秦帝國的框架下,鮮少再有更大改變。
秦代帝國的立滅不及四十年,時間雖短卻是中國歷史上極重要的一個階段,瞭解秦王朝的發展,將可理解此後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軌跡。

徐楓

浙江杭州人,1993年師從著名詞學家吳熊和教授,獲文學博士學位;曾任杭州大學學報編輯部主任,1998年四校合併,任浙江大學出版期刊中心副主任,《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執行總編、編審等。
序章 旭日東昇的大秦帝國
第一章 戰國時期的崛起
第二章 六合畢、四海一
第三章 始皇帝
第四章 帝國的初成
第五章 戰具與戰術
結語
附錄 秦國大事紀要

試閱

秦始皇──旭日東昇的大秦帝國

第一章 戰國時期的崛起

戰國時期的形勢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至始皇元年(公元前四○三年~前二二一年),歷史上稱為戰國時期。

「戰國」一詞最早出現於《尉繚子.兵教下篇》:今戰國相攻,大伐有德

即是指當時參加連年交戰的幾個大諸侯國。西漢末劉向編纂《戰國策》一書,開始把「戰國」作為特定歷史時代的名稱。

戰國初期,除韓、趙、魏、齊、楚、燕、秦等七個大國之外,還有一些小的諸侯國,如宋、越、魯、鄭、衛、莒、鄒、杞、蔡、郯、任等,這些小國夾在大國之間,成為最初的兼併對象。

這一時期,鐵製工具普遍使用、牛耕推廣,工藝技術發展與農業生產力比「春秋時期」為成熟,七大國在日益激烈的兼併戰爭中,依因於生產與工藝技術的進步而先後進行變法革新,經濟、政治、軍事形勢開始發生不同於春秋時期的變化。各諸侯國間的兼併戰爭較過去更加激烈、頻繁。

戰國時期,按戰爭進行過程大致可分為兩個時期,以周顯王二十八年(公元前三四一年)的齊、魏馬陵之戰為界:此戰以前,秦國僻於西戎,因國力限制,無法向東擴展。東方六國處於相互兼併的局面。其中,魏國率先變法成為強國,獨霸中原。

馬陵之戰以後,形勢發生變化。

秦國因商鞅變法而國富兵強,一躍成為能與齊國對峙的諸侯國。並隨魏國的日益衰敗,秦國不斷向東擴張。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二六○年),秦國取得長平之戰勝利,而後愈戰愈強,殲吞六國的局勢大致抵定。

三家分晉

秦國在穆公時代,為春秋五霸之一,國力傲視一方,但穆公過世後,輝煌成就如一團煙火,轉瞬而逝。秦國的發展開始漫長的停滯期。

貴族政治的社會,依賴「大有為」的領導者。穆公的繼任者康公不若前輩的雄才大略,卻繼續進行穆公晚年時期的秦晉交惡戰爭,民間批判康公:「饑召兵,疾召兵,勞召兵,亂召兵」,人民對康公的作為極不滿。

我們不能將今論古來批評在那個「姦淫擄掠、燒殺搜刮」的年代以武力搶奪土地與人力如何不當,但是連年爭戰失利,使秦國開發國力的戰爭投資與報酬不成正比。

秦康公六年(公元前六一五年)河曲之戰敗於晉。秦桓公二十五年(公元前五八○年),秦晉兩國雖進行會盟,表面上約定停戰,其實互不信任。晉國並未放棄攻秦的企圖。

次年,晉厲公與楚國召開「弭兵大會」,約定停戰,解除攻秦的後顧之憂,即派大臣呂相到秦國宣布:晉國欲與秦國絕交。

晉國在《呂相絕秦書》上,列舉從秦穆公不參加晉文公葬禮到秦晉連年交戰的衝突,指責秦國是雙方無法和平共處的罪魁。秦晉關係由此變得緊張,秦桓公也與狄、楚聯絡,放棄秦晉盟約。而後兩國在麻隧(陝西涇陽附近)大戰,秦國再次大敗,被晉軍一直追到侯麗。

秦軍於麻遂大敗,使晉軍得以深入秦國內地,晉厲公更親自到新占領的秦地,迎接晉軍回歸,意氣風發。

秦景公十八年(公元前五五九年)晉國軍隊又深入秦國。這次晉國聯合宋、齊、鄭、衛、曹、邾、滕、薛、杞、小邾等諸侯國攻秦,突破秦軍防線,一直攻到棫林(陝西華縣)。

這是晉國繼麻遂之戰後,第二次對秦國作戰取得重大的勝利。
兩次慘敗,令秦軍實力每況愈下。

纍纍赤字,無從自秦國審計部年度公告報表中得見,只好反應在秦王無法規範統理貴族行為的失權。景公的弟弟後子鍼甚至跑到楚國大罵「秦國無道」,對政治不滿的風暴已吹至貴族間。

秦厲公在位期間,晉國內部動亂,分裂為韓、趙、魏,秦國因此在與晉國的戰爭中取得些微的優勢,也因略微擺脫與晉國的紛爭,得以攻掠其他鄰近小國。

秦厲公元年(公元前四七七年),秦國攻占魏城。秦厲公十六年(公元前四六一年),伐大荔,占領大荔王城(陝西大荔)。但秦厲公二十四年(公元前四五三年),晉國軍隊又攻占秦國武城,秦國對外武力優勢只是一時。

秦厲公在位三十四年後,躁公繼位,秦國日趨衰弱。此時,東鄰魏國任用李悝實行變法,壯大實力。

秦國距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的輝煌時代,已經歷十五代君王。這段期間,秦國內部發生數次大臣政變、貴族間搶奪王位的政爭。附屬國南鄭與秦脫離關係。舊敵戎、狄在邊境侵攻不斷,義渠戎更是向秦侵至渭水。

在弱肉強食的年代裡,這時候的秦國像一塊腐爛的壞肉,正好勾引東邊魏國那隻翅膀剛硬起來的小烏鴉。

三家分晉,魏成為諸侯國之後,便開始向西攻掠秦國。

秦魏關係

秦簡公二年(公元前四一三年),魏往西進攻秦,一直打到鄭(陝西華縣)。次年,魏又派太子擊包圍秦國繁龐(陝西韓城西南),並占有其地。

秦簡公六年(公元前四○九年),魏將吳起率軍攻取秦國河西數城,築城臨晉(陝西大荔縣東南)、元里(陝西澄城縣東南)。
秦簡公七年(公元前四○八年)魏再伐秦,秦國河西地區全部都被魏國奪去,魏國於此地築洛陰(大荔縣西南)、合陽(陝西合陽東南)等城。

從此,秦國迫守於洛水一線,並沿洛水修建防禦工事,築重泉城(陝西蒲城東南)。

挨打的局面,一直到因大臣政變流亡於魏國的公子師隰被擁立回秦即位後,才開始改變。

公子師隰,原是秦靈公的太子。靈公去世後,大臣政變,太子師隰被廢。發動政變的大臣從晉國接回靈公的叔父悼子,立為國君,即秦簡公,師隰於是逃亡魏國。

秦簡公在位十六年後去世,其子惠公即位。惠公去世後,兩歲的出子即位,由出子的母親主持朝政,這種狀況引起大臣不滿,再次發動政變,殺死出子與太后,擁立師隰。

秦出子二年(公元前三八五年),師隰結束流亡,回秦即位,即秦獻公。秦獻公二年(公元前三八三年),秦獻公將都城自雍城(陝西鳳翔)東遷櫟陽(陝西臨潼北)。

遷都櫟陽是秦獻公的政治態度。

因為關中東部的黃河西岸已經被魏國所占,秦國需要經常對魏作戰,而雍城遠在關中西部,不利於秦獻公指揮對魏國的戰爭。櫟陽距離魏國很近,是東西往來的必經之路,經濟比較發達,為戰略要地,秦獻公將都城向東遷移到櫟陽,正是準備向魏國復仇的怒目。

秦獻公十九年(公元前三六六年),秦國趁韓、魏兩國國君在宅陽(河南鄭州北)相會,出兵擊敗韓、魏聯軍於洛陽(河南洛陽縣東北)。

秦獻二十一年(公元前三六四年)秦軍乘勝深入河東,與魏軍戰於石門(陝西運城縣西南),斬首六萬大勝。

這兩次的勝利給秦國莫大的信心。

秦獻公二十三年(公元前三六二年),韓、趙、魏正彼此攻伐。秦國趁著魏國疲於應付韓、趙聯軍時,背襲魏國,大敗魏軍於少梁(陜西韓城西南),攻取龐城(即繁龐,陝西韓城東南),俘虜魏將公叔痤。

秦獻公曾經流亡外國幾近三十年。在位二十三年後,老得時間到了,公元三六一年,秦獻公去世,有點壯志未酬的味道。不過,秦獻公也不必走得太遺憾。

秦獻公在位時進行許多改革。首先廢除秦國流傳幾百年的人殉制度。其次,打破奴隸與平民、奴隸主分居「國」、「野」的區別,統一編製戶籍。

同時,秦獻公把蒲、藍田、善、明氏等邊境地區改建成縣,由自己直接掌管,執行春秋時期興起的縣制。此一時期,秦國更開始允許工商業自由發展,收取營業稅,為國庫帶來大量的收入。

雖然這些社會、經濟、政治的結構變化並未完全改善秦國貧弱的情況,失於魏國手中的河西之地也沒有被收回。但是這些改變,已經提升秦國的國力,為後來孝公的商鞅變法奠定基礎。

秦孝公元年(公元前三六一年),太子渠梁繼位,是為秦孝公。
秦孝公總是想到「三晉攻奪我先君河西地,諸侯卑秦」,深感「醜莫大焉」,「常痛於心」,便發出《招賢令》。

而後,商鞅入秦。

秦孝公於六年(公元前三五六年)和十二年(公元前三五○年)兩次下令變法,由商鞅主持改革,以實行獎勵軍功、廢井田、開阡陌、鼓勵耕織、推行縣制、實行什伍連坐、制定秦律等措施,使秦國「兵革大強,諸侯畏懼。」

在秦國發展史上,兩次變法的實行,使原本貧窮落後的秦國,成為先進富裕的國家。然而秦孝公的政治目標不止於完成獻公收復河西失地的願望,更想削弱魏國,向東擴張。

為實現目標,秦孝公用商鞅提出的「內修守戰之具,外聯橫而鬥諸侯」,採中立楚、韓,聯合齊、趙,以孤立魏國的策略。

秦孝公二十年(公元前三四二年),魏國受到齊、趙兩國夾擊,
在馬陵之戰中大敗。秦國嗅見不可失的機會。

商鞅建議孝公應該趁機會將魏國逐出河西。孝公非常贊同,自馬陵之戰的第二年起,秦國開始不停向魏攻伐。

秦孝公二十一年(公元前三四一年),商鞅趁齊、趙兩國向魏進攻之際,率軍攻打魏國西部。秦孝公二十二年(公元前三四○年),商鞅耍詐,用計誘捕魏公子,魏軍大敗。魏國禁不起秦、齊、趙屢屢侵擾,不敢再戰,只得還給秦國一部分河西土地,並將國都從安邑遷到大梁(河南開封)。

這是秦在河西之爭中的最大勝利。取得河西之地,對秦國來說意義重大。

河西之地能歸於秦國,使得進可攻、退可守的關中地區得以穩定發展生產,支援秦國對外戰爭,保證充足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6330643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51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金石堂網書25週年慶
預計 2025/11/10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